病理生理学重点1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159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重点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重点19.docx

《病理生理学重点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重点19.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生理学重点19.docx

病理生理学重点19

病理生理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

一、主要任务

1、概念: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以患病机体为对象

◆以功能与代谢变化为重点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

2、病理生理学的任务:

揭示疾病的本质,为建立有效的疾病诊疗和预防策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疾病与社会的关系,疾病时的身心变化,人与社会间的协调

医务工作者注重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中的作用

二、病理生理学的性质:

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转化医学”。

三、内容:

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1、疾病概论:

又称病理生理学总论,主要论述的是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2、基本病理过程:

又称典型病理过程。

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3、各系统病理生理学又称病理生理学各论:

主要讲述体内重要系统的不同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机制。

第二节常用研究方法

1、动物实验:

这是病理生理学研究最主要的方法。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

◆动物的自发性疾病

疾病模型:

整体动物模型、离体器官模型、细胞模型

2、临床观察:

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观察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3、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第二章疾病概论

第一节疾病的相关概念

一、疾病

1、概念:

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①任何疾病都是由于致病原因引起的。

没有病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②疾病本质是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

③疾病外在表现为异常生命活动,常引起一系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可出现各种症状(主观上的异常感觉)、体征(客观表现)和辅助检查异常;

④疾病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发生、发展、转归的一般规律。

2、疾病与病理过程

病理过程许多疾病中共存的成套病变;如:

炎症、发热、缺氧、休克、心衰、呼衰等

疾病由病理过程组成;如:

出血热由凝血障碍、发热、休克、肾功衰等组成

症状:

是指疾病所引起的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

体征:

是指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在患病机体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异常。

二、健康

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健康是心身健康的总称,有赖于内外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健康的标准不是固定的,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变化,不同地区、年龄等也有差异。

三、亚健康

概念:

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包括躯体性亚健康状态、心理性亚健康状态、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

引起亚健康的原因复杂——积极、健康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可使亚健康可向健康转化。

第二节病因学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及其作用的规律

一、病因

(一)病因的概念:

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二)病因的分类

1、生物性因素:

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

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数量、致病力、侵袭力、毒力、以及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有关。

表现为感染或传染过程。

侵袭力:

是指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和蔓延的能力。

毒力:

是指致病因素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的能力。

生物性因素作用于机体具有的特点:

(1)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甲肝病毒)

(2)机体对病原的感受性是必要条件(鸡瘟病毒)

(3)病原体和机体之间相互影响(免疫和变异)

2、理化性因素

(1)物理性因素:

机械力、温度、气压、电流、电离辐射、噪声等。

致病特点:

①只发挥疾病的始动作用;②潜伏期一般较短或没有;③无器官组织选择性。

(2)化学性因素:

无机及有机物、动植物毒性物质

致病特点:

①对组织、器官有一定的选择性损伤作用;②此类因素在整个疾病过程中都发挥作用;③致病作用于毒物本身的性质、剂量有关,还可作用的部位和整体的状态有关;④潜伏期一般较短(除慢性中毒以外)。

3、营养性因素:

指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

4、遗传性因素:

因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1)基因突变:

主要是由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所引起;分子病:

例如血友病。

(2)染色体的畸变:

主要表现为染色体总数或结构的改变;染色体病:

例如:

两性畸形。

(3)遗传易感性:

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质;多基因病:

例如:

精神分裂症、糖尿病。

5、先天性因素:

指能够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害因素。

例如先天性心脏病。

6、免疫性因素

(1)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

指机体免疫系统对一些抗原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细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例如荨麻疹、支气管哮喘。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并引起自身组织的损害造成的疾病。

例如,SLE,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

(3)免疫缺陷病:

因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缺陷所引起的疾病。

AIDS。

7、心理和社会因素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1、概念:

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不能决定疾病特异性。

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

机体状态或环境。

例如:

营养不良与结核病;婴幼儿与呼吸道传染病。

2、条件在疾病中的作用:

①不是疾病发生所必须的因素;②作用于病因和(或)机体,通过增强或削弱病因的致病力,或增强或削弱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

诱因的概念:

加强病因作用、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危险因素:

某些因素与特定疾病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但又不宜归类于上述病因,被称为危险因素。

第三节发病学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因果交替规律:

概念:

因果交替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结果又可作为病因,引起新的结果。

特征:

由于原因与结果的互相转化和交替,有些疾病一旦发生或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即使在原始病因已不存在时,通过因果交替规律仍可推动疾病的发展。

临床意义:

揭示不同疾病中因果交替的内在机制,及时发现并打断这种恶性循环,便可使疾病朝着有利于机体健康的方向发展。

以失血性休克为例说明:

创伤失血→血容量下降→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小动脉、微动脉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进一步↓→微循环障碍↑如此交替反复发生。

(二)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作用常常同时出现,贯穿始终且不断变化。

损伤与抗损伤斗争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两者的强弱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

其中,损伤性反应包括初始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原发性损伤以及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的继发性损伤,而抗损伤反应则主要涉及机体针对损伤反应产生的防御和代偿机制。

特征:

①作为矛盾两个方面动态变化过程,常同时出现,贯穿疾病始终;②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动力,影响疾病发展方向和转归;③二者无严格界限、可相互转化。

临床意义:

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应尽量支持和加强抗损伤反应,减轻和消除损伤反应。

结果:

抗损伤>损伤时——疾病好转;抗损伤≈损伤时——慢性迁延;

抗损伤<损伤时——恶化。

损伤与抗损伤的相互转化:

创伤失血→血容量下降→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小动脉、微动脉收缩→有助于血压的维持(抗损伤),但是如果这些血管持续收缩→组织缺氧→组织损伤(损伤性因素)

同一因素有可能同时具有损伤和抗损伤两个方面的作用如:

腹泻(排出毒素、失液)。

(三)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局部病变可通过神经和体液途径影响整体,而机体的全身功能状态也可通过神经和体液途径影响局部病变的发展。

1、局部影响整体

毛囊炎可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还可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引起白细胞升高、发热、寒颤等全身性表现。

2、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

糖尿病患者局部皮肤瘙痒、溃烂,是全身性血糖持续升高的皮肤毒性反应。

临床意义:

医务工作者应善于识别局部和整体病变间的主从关系,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处理,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一)神经机制:

维持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

1、病因→直接损害神经系统→机体功能、代谢障碍

2、病因→神经系统→反射→相应器官,组织功能代谢变化

3、病因→神经系统→内分泌→神经递质、体液因子→器官,组织功能代谢变化

例:

乙型脑炎病毒破坏CNS乙型脑炎;狂犬病病毒→狂犬病;有机磷农药→抑乙酰胆碱酯酶→ACh堆积;休克→BP↓→减压反射受抑→交感N⊕

(二)体液机制:

指致病因素引起体液的质和量的变化,体液调节的紊乱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

体液性因子通过三种方式作用于靶细胞:

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

★神经体液机制:

体液机制与神经机制常常同时发生、共同参与疾病发生发展,故称为神经体液机制。

例:

高血压发病的神经体液机制

精神、心理刺激→大脑皮质、下丘脑→血管运动中枢、交感神经兴奋→①小动脉紧张性收缩②心率加快,心输出量↑③RAAS激活→血压升高。

(三)组织细胞机制:

引起细胞的自稳调节紊乱。

1、病因→直接损伤细胞;

2、病因→细胞膜损伤→离子泵功能障碍→胞内外离子失衡→细胞、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结构破坏;

3、病因→细胞器损伤(线粒体)→细胞功能障碍。

(四)分子机制

1、分子病:

是由遗传物质或基因的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疾病的本质是基因及其表达调控的改变。

四大类:

(1)酶缺陷所致疾病:

I型糖原沉积病,编码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基因发生突变;蚕豆病,G-6-PD缺陷,进食新鲜蚕豆可导致细胞膜的氧化损伤而产生溶血反应。

(2)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疾病:

镰刀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的珠蛋白分子异常。

(3)受体病:

分为遗传性受体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两种。

(4)膜转运障碍所致疾病:

基因突变导致特异性载体蛋白缺陷而造成。

例如胱氨酸血症(该类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胱氨酸、精氨酸、鸟氨酸和赖氨酸转运发生障碍)。

2、基因病:

因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表达调控障碍而引起的疾病。

3、构象病

第四节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疾病转归:

康复和死亡。

转归方向主要取决于损伤与抗损伤的力量对比,治疗可影响疾病的转归。

一、康复

1、完全康复:

是指疾病所致的损伤性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全恢复正常。

2、不完全康复:

疾病所致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二、死亡

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频死期、临床死亡期与生物学死亡期

临床死亡的标志:

心肺死亡模式——心跳、呼吸的永久性停止

1、死亡的过程

①濒死期:

亦称临终状态。

其特征是脑干以上的中枢神经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②临床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的标志是:

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和各种反射消失。

③生物学死亡期:

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从大脑皮层到各组织器官均相继发生不可逆变化。

2、死亡及脑死亡的概念

死亡:

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脑死亡:

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3、脑死亡的判定标准:

①自主呼吸停止(首要标准)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④脑电波消失⑤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4、脑死亡的意义

①可协助医务人员判定患者的死亡时间,适时终止复苏抢救;②不但可节省卫生资源,还可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和情感负担;③有利于器官移植。

5、脑死亡与植物状态临床鉴别

指标

脑死亡

植物状态

定义

全脑功能丧失

脑认知功能丧失

自主呼吸

意识

丧失

有醒觉周期,无意识内容

脑干反射

恢复的可能性

6、临终关怀:

指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方法的全方位服务与照顾,使病人在较为安详、平静中接纳死亡。

7、安乐死:

指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在频死状态时,为了免除其精神和躯体上的极端痛苦,用医学方法结束生命。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

电解质:

指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低分子有机物。

体液:

指体内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水溶液。

一、正常水、钠平衡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体液:

体内的水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正常成人体液占体重的60%:

其中细胞内液(ICF)占40%;细胞外液(ECF)20%:

包括血浆5%、组织间液(ISF)15%。

(二)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细胞外液:

Na+、Cl-、HCO3-

细胞内液:

K+、Mg2+、HPO42-、Pr–

机体各组织或细胞中体液电解质的组成和含量有以下特点:

①任何部位的体液,其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使体液保持电中性。

②细胞内、外液电解质含量的差异显著。

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Cl-和HCO3-为主;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以K+为主,阴离子以HPO42-和蛋白质为主。

③细胞内、外液的电解质总量不等,以细胞内液为多。

由于细胞内液中蛋白质阴离子和二价离子的含量较多,其产生的渗透压相对一价离子为小,因此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

④血浆和细胞间液的电解质组成与含量非常接近,仅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差别。

血浆蛋白质含量为60~80g/L,细胞间液蛋白质含量则极低,仅为0.5~3.5g/L。

这种差别是由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决定的,对维持血容量恒定、保证血液与组织间液之间水分的正常交换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三)体液的渗透压和水的交换

1、体液的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

2、水的交换

(1)细胞内外水的运动

细胞膜对水和葡萄糖、氨基酸、尿素、尿酸、肌酐、O2、CO2等小分子物质能自由通过;对其他物质,包括Na+、K+、Mg2+和Ca2+等离子,须选择性地经某种转运方式在细胞内外进行交换。

细胞内外水的交换动力主要是晶体渗透压。

Na+对细胞外、K+对细胞内晶体渗透压起主要作用。

(2)血管内外水的运动

血浆与细胞间液由毛细血管壁相隔,除大分子蛋白质外,水、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交换。

决定血浆与细胞间液间水分交换的因素为:

①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②细胞间液胶体渗透压;③血浆胶体渗透压;④细胞间液流体静压。

(3)体内外水的运动

表正常人每日水的摄入和排出量

摄入(ml)

排出(ml)

饮水1000-1300

食物水700-900

代谢水300

合计2000-2500

尿量1000-1500

皮肤蒸发500

呼吸蒸发350

粪便水150

2000-2500

生理需水量1500ml/day;每日最低尿量500ml,呼吸道失水350ml,皮肤不显性蒸发500ml,粪便含水150ml。

(四)水的生理功能

1、良好的溶剂;2、生化反应的场所;3、调节体温;

4、润滑作用;5、结合水维持组织坚韧性。

(五)电解质的功能、分布

1、电解质的功能:

(1)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2)维持C的EM(RP)、参与AP形成;(3)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2、钠的生理功能

(1)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2)参与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

3、钠的平衡

摄入:

Na+100-200mmol/d(食盐5-10g)

WHO推荐:

食盐NaCl5-6g/d:

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生呈平行关系

吸收:

小肠(几乎全部)

排出:

肾--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小儿水电解质代谢的特点

1、体液占体重百分比明显比成人高

2、正常婴幼儿电解质含量是年龄越小,Na+含量越多,而K+、Ca2+、P2+的则是年龄越小,含量越少,Cl-的含量不稳定

3、肾的调节功能不够成熟

4、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健全

(六)水与钠平衡的调节

人体水、电解质平衡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通过改变肾脏对水的排出量和控制肾脏对Na+的重吸收,维持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相对稳定。

1、渴感

ECF渗透压↑和血容量↓,刺激口渴中枢,导致渴则思饮寻水,饮水降渗压止渴感。

渴觉中枢位于下丘脑视上核侧面,它和渗透压感受器在空间上有部分重叠。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时,渴觉中枢也兴奋、产生渴感、机体主动饮水补充水的不足。

2.抗利尿激素

ADH合成、分泌的因素:

渗透压升高作用、非渗透性因素(血容量和血压变化)、其他因素。

(1)渗透压升高作用: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视上核渗透压感受器,使ADH分泌增加。

(2)非渗透性因素:

当血容量下降时,对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使ADH分泌增加;疼痛、情绪紧张时,血管紧张素合成增加,使ADH分泌增加。

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容量增加。

(3)其他因素:

精神紧张、剧痛、恶心、AGTII血浆水平增高及药物环磷酰胺等也能促进ADH分泌或增强其作用。

3、醛固酮

是人体内调节血容量的激素,通过调节肾脏对钠的重吸收,维持水平衡。

醛固酮是调节细胞外液容量和电解质的激素,醛固酮的分泌,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实现的。

当细胞外液容量下降时,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醛固酮分泌增加,使肾脏重吸收钠增加,进而引起水重吸收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增多;相反细胞外液容量增多时,通过上述相反的机制,使醛固酮分泌减少,肾重吸收钠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下降。

血钠降低,血钾升高同样刺激肾上腺皮质,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4、心房钠尿肽(ANP)

作用:

利钠利尿,促进NaCl和水排出

机制:

(1)抑制肾素分泌;

(2)抑制ADS分泌;(3)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4)拮抗ADS的滞Na+作用。

二、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

脱水:

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

水过多:

水中毒、水肿

钠代谢障碍:

低钠血症、高钠血症、正常血钠性水紊乱

根据体液的渗透压分:

1、低渗性脱水

2、高渗性脱水

3、等渗性脱水

4、低渗性水过多(水中毒)

5、高渗性水过多(盐中毒)

6、等渗性水过多(水肿)

根据血钠的浓度和体液容量来分:

1、低钠血症:

根据体液容量又可分为:

(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2)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3)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2、高钠血症根据体液容量又可分为:

(1)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2)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3)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3、正常血钠性水紊乱根据体液容量又可分为:

(1)等渗性脱水

(2)水肿

三、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特点:

失Na+多于失水。

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1、原因和机制

(1)经肾丢失

①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药,如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噻嗪类等:

抑制了髓袢升支对Na+的重吸收;

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由于醛固酮分泌不足,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减少;

③肾实质性疾病:

如慢性间质性肾疾患可使肾髓质正常,间质结构破坏,使肾髓质不能维持正常浓度梯度和髓袢升支功能受损等。

均可使Na+随尿液排出增加;

④肾小管酸性中毒:

是一种以肾小管排酸障碍为主的疾病。

主要发病环节是集合管分泌H+功能降低,H+-Na+交换减少,导致Na+随尿排出增加,或由于醛固铜分泌不足,也可导致Na+排出增多。

(2)肾外丢失

①经消化道失液:

如呕吐,腹泻或胃、肠吸引术;

②液体在第三间隙积聚:

如胸膜炎形成大量胸水、腹水的形成等;

③经皮肤丢失:

大量出汗(丢失低渗液)、大面积烧伤(丢失等渗液)可导致体液和Na+的大量丢失。

2、对机体影响

低渗性脱水的主要脱水部位:

ECF;对病人的主要威胁:

循环衰竭

(1)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

外周循环衰竭出现的早,患者有直立性眩晕,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症状。

(2)血浆渗透压降低:

患者无口渴感,饮水减少;同时ADH分泌减少,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多尿或低比重尿;但晚期血容量显著降低,ADH释放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可出现少尿。

(3)有明显的失水体征:

患者较早出现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和婴幼儿囟门凹陷。

(4)经肾失钠的低钠血症患者,尿钠含量增加;如果是肾外因素所致者,尿钠含量减少。

(5)细胞外液↓,包括血容量↓早期循环障碍,组织间液↓脱水体征;细胞内液未减少反而增加细胞水肿,特别是脑水肿。

3、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

(2)适当补液

(3)原则上给予等渗液以恢复细胞外液容量

轻、中度补生理盐水(机体排水量大于排Na+量);重度补少量高渗盐水(减轻细胞水肿)

四、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特点:

失水对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为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1、原因和机制

(1)水摄入减少:

多见于水源断绝、进食或饮水困难等情况;某些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人、严重疾病或年老体弱的病人。

(2)水丢失过多:

①经呼吸道失水:

任何原因引起的过度通气(癔病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引起的过度通气)都会使呼吸道黏膜不感性蒸发加强。

②经皮肤失水:

高热、大量出汗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不感性蒸发增多,通过皮肤丢失大量低渗液体。

③经肾失水:

中枢性尿崩症时因ADH产生和释放不足,肾型尿崩症时肾远小管和集合管对ADH反应缺乏及肾浓缩功能不良时,肾排出大量低渗性尿液,使用大量脱水剂如甘露醇、葡萄糖等高渗溶液,以及昏迷的病人鼻饲浓缩的高蛋白饮食,均可产生溶质性利尿而导致失水。

④经胃肠道失水:

呕吐、腹泻及消化道引流等可导致等渗或含钠量低的消化液丢失。

2、对机体的影响

高渗性脱水的主要发病环节:

ECF高渗;主要脱水部位:

ICF减少

(1)细胞外液减少,尿量减少而尿比重增高。

(2)口渴:

细胞外液高渗,通过渗透压感受器刺激中枢,引起口渴感,循环血量减少及因唾液分泌减少而引起的口干舌燥,也是引起口渴感的原因。

(3)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

有助于循环血量的恢复,但同时也引起细胞脱水致使细胞皱缩。

(4)脑细胞脱水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5)血液浓缩:

由于血容量下降,可反射性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

3、防治原则:

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

补水为主,给予适量含钠液、并适当补钾。

(及时补水、适当补钠)

★脱水热:

因皮肤蒸发水减少引起的体温上升。

五、等渗性脱水

特点:

水、钠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血钠130~150mmol/L,渗透压280~310mmol/L。

1、原因和机制

(1)等渗体液丢失,在短期内均属等渗性脱水

①胃肠道丢失:

麻痹性肠梗阻时;大量呕吐、腹泻或胃、肠吸引;新生儿消化道先天畸形所引起的消化液丧失;

②皮肤丢失:

大面积烧伤;

③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

大量抽放胸、腹水。

2、对机体的影响

(1)血浆渗透压和血钠的变化:

ECF渗透压正常,血[Na+]正常

(2)①容量的变化:

ECF减少,导致血容量↓组织液量↓

②脱水的主要部位:

ICF变化不明显

(3)激素水平的变化:

醛固酮、ADH分泌↑,导致尿量↓

3、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补水量多于补Na+量(葡萄糖盐水)

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三者的比较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原因

失水<失钠

失水>失钠

等渗性体液大量丢失

血清钠浓度mmol/L

<130

>145

130~145

血浆渗透压mmol/L

<280

>310

280~310

体液减少主要部位

细胞外液(间液)

细胞内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