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样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787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样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样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样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样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样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样板.docx

《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样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样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样板.docx

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样板

 

《古代文学》四

研究性教学设计方案

 

学院文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班级汉语1401班

授课教师戴健

授课团队

 

扬州大学教务处

2016年2月20日

 

注意事项

 

1.课程设计包括理论讲授内容、自主学习安排、探究知识、实践部分、拓展要求等;

2.教学过程设计分讲授、研讨和实践等设计;

3.每门课程设计要附课程教学大纲;

4.每个单元的教学设计要彰显研究性。

一、课程简介(作用、地位、特点、学情分析)

本学期的《古代文学》课程主要学习明清两代文学史,以叙事文学学习为主。

与以往诗词文作品的学习不同,本学期的课程要求学习者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牡丹亭》、《红楼梦》等大部头的作品,故学习任务较重、课后投入较大。

小说、戏曲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其中的文体特点、流传演变过程、评述研究积淀等都较为复杂,需要学习者作潜心细致的考察。

但同时,这些作品又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传承接受历史久远、内涵丰富,是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锻塑人格品性的重要途径,故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应不断思辨、积极投入,做有心者。

二、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

教学理念:

培养聪明的学习者。

所谓“聪明”主要是指能够窥晓文学发展的特点、掌握文学研究的方法、具备文学赏析与感受的能力,同时在口头与书面表达两方面具有进步。

教学目标:

1、解并掌握明代文学史发展流变的历程、特点,尤其是掌握传奇、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重要作品等;

2、了解并掌握清代文学史的相关内容,了解文化背景与文学发展的关系;

3、学会阅读文学史研究专著,会做读书笔记;

4、初步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并有规范性、原创性的实践;

5、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与独特发现;

三、使用教材及网站建设

教材: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网站:

http:

//

四、课程学时分配表

学时数

教学内容

学时数

教学内容

2

明代文学概述

2

《儒林外史》

4

明代长篇小说

4

《聊斋志异》

4

明代短篇小说

4

《红楼梦》

4

明代戏剧

2

《桃花扇》

4

明代诗文

2

《长生殿》

2

清代文学概述

2

清代诗文词

五、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

明代文学

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概况

一、明代强化封建中央集权,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同时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二、明中叶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很快,市民势力不断增长。

三、王守仁“心学”虽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但在反对程朱理学的传统束缚和启发大胆思考方面,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第二节文学概况

一、明前期小说、戏曲延续元末的局面。

台阁体和茶陵诗派没有什么成就。

“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在反对台阁体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二、嘉靖、万历以后,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占据文学发展的主流地位。

诗文领域中,唐宋派首先起来反对复古派。

三、以“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更给复古派以沉重打击,晚明小品和表现爱国思想的诗文值得重视。

教学重点:

文学创作商品化的得与失。

教学难点:

阳明心学与作家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

教学方式与要求:

以讲授为主。

课前布置阅读明代经济、哲学、科举、出版印刷等方面的史料。

课后请同学自学了解“王学左派”的主要观点及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明代长篇小说(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章回小说兴起

第二节明代四大奇书与四种类型的小说(讲史、英雄传奇、神魔、世情)

第三节《西游记》赏析

教学重点:

章回小说概念、四大奇书的主要思想倾向。

教学难点:

小说研究的方法。

教学方式与要求:

以讲授与学生研讨相结合。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明代小说史》相关章节,以及关于《西游记》主题研究的相关论文,布置两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主题讨论”的内容,并在课堂中展示、研讨。

第三章明代的拟话本(4课时)

第一节“拟话本”与“三言二拍”概述

第二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赏析

教学重点:

拟话本概念、“三言二拍”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小说研究的方法。

教学方式与要求:

以讲授与学生研讨相结合。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明代小说史》相关章节,以及关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研究的相关论文,布置两个小组的同学准备“杜十娘死因探讨”、本篇经典意义探寻等内容,并在课堂中展示、研讨。

第四章明代戏剧概述(2课时)

第一节明代的杂剧创作

第二节明代的传奇创作

教学重点:

传奇概念、昆腔改革、四大声腔。

教学难点:

沈汤之争。

教学方式与要求:

以讲授为主。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明代文学史》相关章节,以及重要作家与流派知识点概括。

第五章汤显祖与“临川四梦”(2课时)

第一节作家生平与“临川四梦”概述

第二节《牡丹亭》分析

教学重点:

“临川四梦”的内容,《牡丹亭》主题。

教学难点:

“至情”思想的内容与影响。

教学方式与要求:

以讲授与学生研讨相结合。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明清传奇史》的相关章节,以及关于《牡丹亭》研究的相关论文,布置两个小组的同学准备“至情思想”内容、本篇经典意义探寻等内容,并在课堂中展示、研讨。

第六章明代诗文(4课时)

第一节明代诗文发展概述

第二节明代诗文名篇赏析

教学重点:

诗文流派的具体内容、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

诗文赏析的方法

教学方式与要求:

以讲授与学生研讨相结合。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明代文学史》相关章节,重点阅读《卖柑者言》、《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报刘一丈书》、《项脊轩志》、《徐文长传》等篇目,对这些作品的主旨、文化背景、艺术特色等进行问题探讨,让学生在事前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展示与研讨。

清代文学

第一章清代文学概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概况

清代思想领域斗争尖锐。

清代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思想控制,清初进步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提倡经世致用。

乾嘉学派中戴震的主张带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性质。

第二节文学概况

传统的诗文词出现勃兴。

清初以顾炎武、屈大均等的爱国诗成就较大。

其后,王士祯创“神韵说”、沈德潜创“格调说”、翁方纲创“肌理说”,袁枚创“性灵说”,形成不同流派。

清词代表作家有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等。

清初散文作家有侯方域、魏禧、汪琬等;清代中叶,桐城派影响深远。

小说和戏曲延续明代之盛。

小说以《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为代表。

戏曲方面,清初苏州派影响极大,“南洪北孔”是清前期著名的传奇作家。

其后,传奇、杂剧的创作渐衰,地方戏日益发展,出现“花雅之争”。

教学重点:

清代的文化政策,以及文学流变的简略过程。

教学难点:

清代社会的特征,尤其是思想领域的冲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

课后思考题:

清代的康、雍、乾三朝都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政策?

放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背景,你认为这些政策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第二章《聊斋志异》(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蒲松龄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

《聊斋志异》是作者的孤愤之作,而非一般的“闲书”;作品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

《聊斋志异》与唐传奇的关系;“异史世曰”的渊源、优缺点。

教学方式:

讲授与研讨相结合。

布置学生阅读《聊斋志异》作品10篇以上,熟悉蒲松龄的文风,了解《聊斋》的精品力作;重点布置学生阅读《婴宁》、《青凤》、《席方平》、《翩翩》、《梦狼》等作品,对其中的人物形象与主旨思想进行小组研讨,并在课上演示、分析。

第三章《儒林外史》(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吴敬梓的生平和创作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

《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的理性批判;“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结构方式。

教学难点:

《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对科举制度的不同态度。

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

推荐学生阅读李忠明《儒林外史研究史》、顾鸣塘《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胡益民《儒林外史与中国士文化》等论著,拓宽对《儒林外史》的理解与文化定位;课前布置学生阅读《周进中举》、《范进中举》、《匡超人发迹》等章回,熟悉小说的具体内容以及作者的文风。

第四章《红楼梦》(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曹雪芹的家世与生平

第二节 《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第三节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第四节《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的卓越性;贾宝玉、林黛玉的叛逆性。

教学难点:

贾宝玉形象分析及评价。

教学方式与要求:

讲授与研讨相结合。

推荐阅读王国维《红楼梦研究》、一粟《红楼梦书目》、周汝昌《红楼小讲》、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等相关文献;2、布置学生阅读《林黛玉进贾府》、《元妃省亲》、《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等内容;3、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考题,重点研读《宝玉挨打》,做好读书汇报的准备。

第五章《长生殿》(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洪昇的生平和创作

第二节《长生》故事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节《长生殿》的思想和艺术

教学重点:

《长生殿》的创作宗旨。

教学难点:

《长生殿》思想倾向的争议。

教学方式与要求:

讲授为主。

课前推荐阅读《五大名剧评述》,较为全面地了解《长生殿》的作者、内容、演出、影响等相关资讯;布置阅读《长生殿》之《定情》、《惊变》、《埋玉》、《闻铃》、《仙忆》等出,了解作品曲词的风格,体察作者的主旨。

第六章《桃花扇》(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

第二节《桃花扇》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何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教学难点:

该剧的结构特色,双双入道的“不团圆”结局。

教学方式与要求:

讲授为主。

课前推荐学生阅读樊树志《晚明史》、翦伯赞《桃花扇底看南朝》、李季平《孔尚任与桃花扇》等文献,从“史”和“文”两个角度理解《桃花扇》的独特内涵;布置阅读《桃花扇》之《却奁》、《争位》、《骂筵》、《沉江》、《入道》、《余韵》等出,熟悉内容、体味风格;重点研读《余韵》出,分析其在全剧中的作用。

第七章清初至清中叶的诗词文(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清初至清中叶的诗歌

第二节清初至清中叶的词

第三节清初至清中叶的散文

教学重点: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

教学难点:

“桐城派”文论的理论价值。

教学方式与要求:

讲授为主。

课前推荐阅读《纳兰词》、《古文辞类纂》、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等典籍,以扩大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布置研读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方苞《狱中杂记》、姚鼐《登泰山记》、王士祯《真州绝句》“江干多是钓人居”等作品,要求能完整、有条理地分析作品。

课程考核:

本课程之考核分为期末考核和平时考核两种。

其中,期末考核为闭卷考试,占学期总成绩的40%,考试题目偏于灵活多变,考核目标则以基础与应用、阅读与理解、贯通与旁通的结合为主;平时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60%,由课程论文(20%)、研讨发言(10%)、主题研究与演示(30%,以小组学习形式为主)等构成,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过程性”学习,在课程内容的习得中培养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六、总表

周次

章节

教学内容

课时

研讨题目

教学方式

1

明代文学概述

新人文思潮;小说、戏曲的勃兴

2课时

讲授

2

长篇小说概述

章回小说概念;世代积累型小说的特点

2课时

讲授

3

《西游记》

成书过程;小说主题

2课时

本篇小说主题之我见。

讲授、研讨、演示。

“研讨”分小组进行。

4

短篇小说概述

“三言二拍”内容;拟话本文体特点

2课时

讲授

5

《杜十娘》

故事流变;本篇的文学史意义

2课时

杜十娘死因探析

研讨、演示。

参观瓜洲古渡。

6

戏剧概述

传奇概念;昆腔改革与昆曲勃兴

2课时

讲授

7

《牡丹亭》

故事流变;本篇的主旨

2课时

杜丽娘青春觉醒的原因与意义

讲授、研讨。

“研讨”分小组进行。

8

诗文创作概述

诗文流派名词解释;流派纷呈的原因

2课时

讲授

9

诗文名篇赏析

诗文赏析的方法

2课时

《登金陵雨花台》诗作的主旨;《报刘一丈书》中的文人风骨;《项脊轩志》的结构分析等

研讨、演示。

“研讨”分小组进行。

10

清代文学概述

文学特征;文化风尚与文学流变之关系

2课时

讲授

11

《儒林外史》

小说思想倾向;科举评价

2课时

讲授

12

《聊斋志异》

(一)

本书内容;孤愤之意

2课时

讲授

13

《聊斋志异》

(二)

经典篇目赏析

2课时

《婴宁》篇中婴宁形象分析;《席方平》主旨分析

研讨、演示。

“研讨”分小组进行。

14

《红楼梦》

(一)

作者家世;小说主旨

2课时

讲授

15

《红楼梦》

(二)

“宝玉挨打”赏析

2课时

贾宝玉挨打的原因分析

讲授、研讨。

“研讨”分小组进行。

16

《长生殿》

“李杨故事流变”;本篇的主旨

2课时

讲授

17

《桃花扇》

本篇主旨;“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之交织

2课时

讲授

18

诗文词

诗文词的各自流派;名篇赏析

2课时

讲授

附:

课程教学大纲

第七编明代文学(18课时)

第一章概说(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明代工商业发展与文学创作、传播和接受之间的密切关系。

城市经济繁荣、市镇、市民数量快速增长提供了传播空间和接受群体。

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图书出版业的兴盛提供了文学广泛传播和接受的物质基础。

2.了解阳明心学对明代后期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唤醒自我主体意识;张扬个性、肯定人欲。

3.了解八股取士制度对士人的思想钳固。

4.了解明代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

白话小说、戏曲等俗文学创作极为繁荣,文体地位迅速提高。

传统诗文创作成就相对较低,流派众多,理论纷争激烈,复古与反复古成为诗文发展的中心线索。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概况

一、明代强化封建中央集权,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同时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二、明中叶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很快,市民势力不断增长。

三、王守仁“心学”虽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但在反对程朱理学的传统束缚和启发大胆思考方面,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第二节文学概况

一、明前期小说、戏曲延续元末的局面。

台阁体和茶陵诗派没有什么成就。

“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在反对台阁体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二、嘉靖、万历以后,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占据文学发展的主流地位。

诗文领域中,唐宋派首先起来反对复古派。

三、以“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更给复古派以沉重打击,晚明小品和表现爱国思想的诗文值得重视。

教学重点:

文学创作商品化的得与失。

教学难点:

阳明心学与作家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

教学要求:

课前布置阅读明代经济、哲学、科举、出版印刷等方面的史料。

课后请同学自学了解“王学左派”的主要观点及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章《三国志通俗演义》(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章回小说体制的形成。

2.全面了解《三国演义》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教学内容:

第一节章回小说的产生

一、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它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起来的。

元末明初的一批章回小说都是在民间流传的基础上,经艺人补充,最后由作家加工写定而成的,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二、明中叶后,章回小说发展得更加成熟。

第二节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作者

一、三国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宋元时已被搬上舞台和话本讲坛。

元至治《全相三国志平话》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

罗贯中排比正史和野史材料,吸收民间传说和艺人创作成果,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

二、了解罗贯中的生平,主要依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

《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刻本,清康熙毛宗岗的修改本成为通行的本子。

第三节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思想内容

一、作品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谴责统治者的残暴,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二、“拥刘反曹”的倾向与宋元民族矛盾的历史背景有关,也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正统观念。

三、作者的主要目的在于宣扬仁政,抨击暴君。

第四节《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它依据史实,又不拘泥于史实,体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二、有宏伟而又严谨的艺术结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三国演义》是如何成功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的。

教学难点:

怎样认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它是如何形成的,其本质是什么。

教学要求:

课前要求重点阅读《三国演义》第35至50回,即三顾茅庐和赤壁之战部分。

课后布置思考题: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塑造的成败得失?

第二章《水浒传》(1课时)

教学目标:

1.客观全面把握《水浒传》复杂的思想内容,如何评价招安及宋江形象。

2.了解《水浒传》运用白话口语写人、叙事的成就

3.了解《水浒传》版本的复杂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作者

一、《水浒传》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二、宋江起义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

宋末元初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最早记录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

《大宋宣和遗事》中有关的水浒故事是这一题材现存的最早话本。

元代出现了一批水浒戏。

三、《水浒传》版本有百回本、一百二十回和七十回本三个系统。

第二节《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一、《水浒传》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挖掘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地塑造了起义英雄的光辉形象。

二、小说细致而生动地描写农民起义由零碎的复仇星火发展到燎原之势的过程,写出了起义的悲剧结局,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三、对《水浒传》描写起义军受招安的评价。

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一、《水浒传》继承了话本的艺术传统,由此决定了小说对人物极少作静态刻画,富有动感,善于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动作行为刻画人物形象。

二、《水浒传》能以精细的笔墨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及性格细小差异,并结合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展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三、《水浒传》以当时群众口语为基础的,语言生动明快、富有表现力。

教学重点:

《水浒传》在个性化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就

教学难点:

如何辨证看待《水浒传》的“血性”(正面意义)与“血腥”(负面影响)。

教学要求:

课前要求重点阅读小说前七十回中林冲武松宋江部分。

课后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基本情况。

第四章《西游记》(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浓厚的娱乐色彩和隐含的哲理意蕴。

2.了解《西游记》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及童话文学色彩。

3.了解《西游记》对现实影射性批评。

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作者

一、《西游记》取材于唐僧取经的故事。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此加以神化。

宋元时期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初具取经故事的轮廓。

宋元戏曲中取经故事继续发展。

元末明初有类似平话的《西游记》。

第二节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一、《西游记》全书分三个部分,前七回,写齐天大圣传;第八至第十二回,写唐僧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以后,写取经的全过程。

二、孙悟空形象的描写。

三、关于《西游记》的主题。

第三节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一、基本艺术特征是神话描写和现实批判的结合。

二、在艺术形象描写上,善于把社会化的个性、超自然的神性及某些动物的特性和谐地融化在一起。

三、高妙的讽刺艺术,散韵相间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浓厚的喜剧色彩具体表现为降妖除魔游戏化(主要体现在孙悟空身上),着力塑造了猪八戒喜剧人物形象,语言活泼生动幽默诙谐。

教学难点:

如何解读“大闹天宫”的思想意义,了解相关争论。

教学要求:

课前重点阅读前七回,了解关于“大闹天宫”的不同解读。

课后布置思考题,如何利用《西游记》的影响创立自己民族品牌的娱乐文化产业。

第五章话本小说的整理和拟作(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拟话本概念。

2.了解“三言”和“二拍”表现出的以彰显人欲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气息,

3.了解明代拟话本的艺术特色,日常生活传奇化;情节设置与人物塑造紧密结合;刻画人物富有层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冯梦龙和“三言”

一、拟话本的发展概况。

二、冯梦龙的生平。

三、“三言”思想内容有其进步性。

有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黑暗、描写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谴责封建统治者的罪恶的;有描写明代市民生活的;爱情主题有了新的发展。

“三言”中也有不少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宿命论的作品。

“三言”中拟话本在艺术上也较宋元话本有所发展,主题思想比较集中,情节也更曲折,人物刻划更细致。

第二节 凌濛初和“二拍”

一、凌濛初的生平。

二、“二拍”刊于崇祯年间。

包括短篇小说七十八篇。

“二拍”的进步倾向有超过“三言”的地方,更全面地表现了晚明的社会生活,但也有一些作品充斥着封建说教和宿命论的观点。

它在艺术上稍逊于“三言”。

教学重点:

明代拟话本对宋元话本的艺术超越。

教学难点:

如何辩证看待明代拟话本中“人欲”的彰显。

教学要求:

课前要求重点阅读几篇拟话本代表作,课后要求同学作中西文学比较研究。

“三言”常常与《十日谈》想提并论,都具有人文主义思想,二者有何相似性?

第六章汤显祖与《临川四梦》(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汤显祖的“尚情”思想对其戏曲创作的影响。

2.了解《牡丹亭》对爱情题材的革新及深刻寓意。

3.了解《牡丹亭》的艺术成就,曲词抒情色彩浓郁,杜丽娘形象血肉丰满,内涵丰富。

4.了解“临川四梦”中其它剧作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汤显祖生平

一、汤显祖是明清传奇作家的杰出代表。

二、汤显祖的生活道路,政治思想,文学主张。

三、汤显祖的剧作“玉茗堂四梦”,又称为“临川四梦”。

第二节《牡丹亭》

一、《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以“情”和“理”的冲突贯穿全剧,体现作者反理学、要求个性自由的进步倾向,歌颂封建社会后期青年男女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

二、《牡丹亭》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成功地塑造了杜丽娘的形象,出色地展现了杜丽娘叛逆性格的成长过程及其复杂的精神世界。

三、作品文辞优美,富有诗意。

第三节汤显祖的其他传奇作品

一、《紫箫记》是汤显祖早年与朋友合写的作品。

《紫钗记》在《紫萧记》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

二、《南柯记》曲折反映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表现作者的“仁政”理想。

三、《邯郸记》描写封建官僚政治上的相互倾轧,并表明作者的爱憎。

教学重点:

杜丽娘由欲生情及生死历程所表现出的尚“情”抑“理”思想。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人欲”的诗化和审美化冲击了僵化的、窒息人性的程朱理学。

教学要求:

课前要求重点阅读《闺塾》《惊梦》《寻梦》三出并了解全戏主要内容,课后学生自主了解“临川派”其他作家创作情况。

第七章明代诗文(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明代诗文的主要发展线索是复古、模拟与反复古、反模拟之争。

2.了解明代主要诗文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明前期诗文

一、明初诗文代表作家:

宋濂、刘基、高启。

宋濂的生平和他的传记散文,刘基的生平和《郁离子》,高启的生平和诗歌创作。

二、永乐、弘治前后,出现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

第二节明中叶后的诗文

一、弘治、正德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领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