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573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

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农活还靠人工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储备不足,推广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农民经营理念陈旧,凭经验搞种养经营,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

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只有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了,土地产出率才能提高,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

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

只有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才能流动起来,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和其他产品才能及时卖出去,卖上好价钱,生活需要的各种消费品才能保证供应,农村市场才能繁荣。

只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了,环境美化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改善。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针对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尤为滞后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如果农村的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

因此,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

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还有,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氛围已经形成,加快新农村建设有着广泛的群众和社会基础。

为什么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建议》提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努力改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建议》提出,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重大战略举措。

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8亿农民,仅有城市的繁荣而没有农村的繁荣,是不可能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

因此,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加快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努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建议》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进行了全面部署,以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需要看到,仅从农村角度解决“三农”问题是不够的。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目前全国的耕地面积仅为18.3亿亩,基本农田只有16亿亩左右,人地关系相当紧张,存在约1.3亿至1.5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因此,稳步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主要举措。

《建议》提出,要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要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截至2004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5.4亿,城镇化率达到41.8%。

如果按目前的发展趋势走下去,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接近50%,城市人口将达到6.8亿左右,五年内将转移1.2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和解决“三农”问题产生深远的影响。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议》提出的重要方针。

“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在继续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前提下,《建议》强调,要努力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机制。

我国经济是一个整体,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着眼于更宽广的思路。

要在全国范围内努力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目前和今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建设自成体系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网络,必须从全国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找准本地区的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水平,最终形成全国整体竞争优势。

  《建议》把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作为“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内容。

提出要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域的局限;要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经济和技术、人才合作;要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欠发达地区;要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

  在区域发展方面,《建议》还提出了按功能区划分来界定不同地区经济开发程度的新思路。

我国各个地区的资源生态条件不同,经济发展也不一样,这使得不同地区客观上形成了开发潜能的极大区别。

《建议》从这个实际出发,明确提出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

这个思路,是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总结我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后提出的,是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通过科学规划和稳步实践后,将对我国区域发展模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为什么必须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基本特征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进入1000美元,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

一方面,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的独立性、多样性、选择性和参与感明显上升,要求社会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取向改革深化和某些改革相对滞后,收入分配的差距在扩大,部分社会群体就业难度增加,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民内部矛盾有了新的表现。

这既是我国的黄金发展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对于我们抓好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稳步加以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十一五”时期加快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选准正确的切入点,《建议》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矛盾的新特点,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着手,特别是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问题入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这是长期目标和近期任务的有机结合,是理想与前进路径的高度统一。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的历史阶段,就业、分配、社保和医疗卫生的体制和机制相应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失业增加、分配不公、社保无份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议论较多和意见较大的突出矛盾。

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但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会引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和谐与不稳定。

  扩大就业是“十一五”期间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这期间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继续存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将发生结构性的新变化。

针对这些新情况,《建议》强调在产业发展方面,更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企业,为广大就业者提供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更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引导和扩大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使政府在提供市场信息、扩大就业培训和完善服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必须清醒看到,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总体上呈扩大趋势,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的现象在某些方面严重存在,农村和城镇低收入者人数都有所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更加注重规范和完善分配秩序,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社会保障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托底”机制。

如果广大人民群众可以享有可靠的社会保障,就可以安居乐业,正常流动,就可以形成合理的消费和储蓄预期,不必为未来的生活担忧,也不必因一时失去工作岗位而产生过激行为。

《建议》强调,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针对近年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实际,考虑到农民变为市民的长期历史任务,《建议》强调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建议》要求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要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除了上述几个重要领域外,《建议》还对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重要问题作出部署。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十一五”期间必须着力加强的重点任务,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建议》提出的各项工作,更广泛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要求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

要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政策制定、工程建设、工作摆布等各个方面,落实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形成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营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

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

总的要求是: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要适应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

要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

开发利用好南方草山草坡和丰富的秸秆资源,缓解牧区草场超载压力,推广集约饲养模式,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

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推广健康养殖方式,积极发展远洋捕捞,大力发展水产业。

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产出率。

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改善农业技术装备条件,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优质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要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

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要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

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政策性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农业贷款难、农村贷款难的问题。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建设农产品集贸市场,重点培育农产品批发市场,稳步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鼓励采用现代流通方式,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

要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探索采取多种方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生活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要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着力培育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此外,还要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户的多种服务功能,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要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切实落实好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

要结合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作,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金农工程”,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在巩固人畜饮水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及其他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燃料和能源。

要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

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

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扶贫开发方式。

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基本素质,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开辟基本增收门路。

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要尽可能实行易地扶贫;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建立救助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十一五”期间关键是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要科学编制新农村布局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建设中,应区分发展阶段和地域不同情况,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推进,切忌搞“一刀切”。

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引路。

坚持以中心村为单位,以改善最迫切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完善各类基础设施。

按照城市郊区、沿海、平原、丘陵、山区、草原等不同区域特点,突出地域特色。

三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

中央和各级财政都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激发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建设家园的积极性。

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吸收社会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

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把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与精神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高尚道德情操。

为什么要培养新型农民?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

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

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而初中的仍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

可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

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正因为如此,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建设新农村,当然也不能没有新型农民。

(二)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现代农业建设,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三)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

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可以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培育新型农民,要切实组织实施好各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一是绿色证书工程。

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加大绿色症书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骨干。

二是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重点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三是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

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培植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增进农民转产转业的信心和技能,提升在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经过长期建设,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显著提高,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耕地和水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和水资源较少,而消耗较大。

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与此同时,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1998年-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

目前,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5%以上;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8%,比欧洲同类土壤低1.5-3个百分点。

农业用水缺口每年超过400亿立方。

耕地和水资源缺乏,将是长期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目前,全国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已不足40%,工程配套率不足70%,工程老化、年久失修、渠系不配套的问题十分突出。

由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加上水资源短缺,8亿多亩有灌溉条件的耕地,每年有1亿亩左右不能得到灌溉。

三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0.6%,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以上,发展中国家也都超过1%,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