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二世界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927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二世界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二世界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二世界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二世界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二世界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二世界史.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二世界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二世界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二世界史.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二世界史

综合检测卷

(二)世界史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发生了瘟疫,情况艰难,雅典人开始谴责伯里克利,把所有的愤怒都转移到他身上。

伯里克利在民众会议上说:

“你们正在攻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同时也攻击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自己也表决赞成战争。

”最终伯里克利被废黜和罚款。

这反映了(  )

A.伯里克利应该为艰难情况负责

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最终效力

C.瘟疫是导致伯里克利下台的根本原因

D.伯里克利与公民之间存在冲突

解析 从伯里克利的辩词看出当时主张战争的有伯里克利和公民大会,故A项错误;伯里克利当时是首席将军,掌握实权,但也被公民大会废黜和罚款,故B项正确;瘟疫只是伯里克利下台的诱因,伯里克利下台的根本原因是雅典民主的泛滥性,故C项错误;伯里克利也是公民一员,且他们之间不存在冲突,故D项错误。

答案 B

2.“(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反映了在古希腊(  )

A.经济活动影响政治理念

B.民主政治促进商业繁荣

C.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平等

D.人文主义精神历史悠久

解析 “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可得出经济活动对政治理念的影响,故A项正确;“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没有体现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故B项错误;“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可得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不仅仅为商业领域,故C项错误;“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能体现人文精神,故D项错误。

答案 A

3.古代雅典城邦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

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

A.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同

B.执政官数量不同

C.古雅典更重视法律建设

D.古罗马更重视平民利益

解析 结合史实古代雅典的政治机构中以公民大会为核心,体现了民主政治,而古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以元老院为核心,体现了贵族政治,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两者执政官数量是否相同,且这并非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可知罗马法是西方法律的源头,因而C项无从得出,故C项错误;古罗马为贵族共和政治,相比较古雅典更重视平民利益,故D项错误。

答案 A

4.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写道:

“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而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慨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的赞助。

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

”此观点(  )

A.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

C.说明上层阶级助推了文艺复兴

D.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A项表述与题目中“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而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无关,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目中“特别受到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的赞助。

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不相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不是民众性运动,而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得出上层阶级推动了文艺复兴,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忽略了对群众运动的发动,D项表述未能完整表述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 C

5.薄伽丘说: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的存在,而人性的自然要求,就是物质欲望。

”此观点(  )

A.否定了基督教会的专制统治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念

C.体现了以理性主义看待人生

D.不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材料反映了薄伽丘肯定人性与人的物质欲望的要求,否定了基督教会神学对人的自然欲望的压制,但并未否定基督教会的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中薄伽丘肯定人性与人的物质欲望的要求,反映了市民阶层追求财富追求物质享受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中薄伽丘肯定人的物质欲望,说明薄伽丘对人性的强调还停留在感性层面,并非理性主义,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中薄伽丘肯定人性与人的物质欲望的要求,否定了基督教会神学对人的自然欲望的压制,推动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 B

6.第一家咖啡馆出现在17世纪中叶的伦敦,到18世纪,伦敦、巴黎等城市的咖啡馆已经数以百计,在这里,人们随意地交流思想、议论时政、浏览最新的书刊和报纸。

咖啡馆在当时(  )

A.推动了宗教改革的深入

B.促成了英国的议会改革

C.有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D.开辟了公民参政的途径

解析 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议会改革是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由材料“到18世纪,伦敦、巴黎等城市的咖啡馆已经数以百计,在这里,人们随意地交流思想、议论时政、浏览最新的书刊和报纸”说明18世纪咖啡馆里人们思想自由,交流时政,推动启蒙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人们在咖啡馆里交流思想,与参政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7.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欧洲著名的科学机构有巴黎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丙芒托学院和德国柏林学院等。

它们旨在“把先前分散孤立的科学家集合起来,以便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帮助,并且使不论是政治或者商业势力都感到科学的实际重要性”。

这些机构的成立(  )

A.配合了欧洲的政治革命B.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C.推动了实验科学的产生D.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展

解析 材料科学机构的成立推动科学革命的出现,但不能推断它与政治革命的关系,故A项错误;科学革命的出现,推动启蒙运动兴起,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故B项正确;实验科学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出现,如伽利略的实验,故C项错误;材料科学机构的成立推动科学革命的出现,但不能推断它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B

8.牛顿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说地球是个扁球体,像个大桔子,并且准确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率,后被证实。

该成果的意义是(  )

A.构成近代力学体系基础和近代物理学支柱

B.印证理性的正确性,促进启蒙运动的兴起

C.证明了自然科学具有预见性和理论指导性

D.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

解析 牛顿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推断和计算地球的形状和算出相关的数据,后来得到证实,这说明牛顿的研究成果是具有预见性的,由于依据其成果得出的预见性结论,所以说明其成果还具有理论指导性,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答案 C

9.有学者描述说:

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

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

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此描述旨在强调(  )

A.近代科技对文艺复兴的促进作用

B.牛顿定理对其它自然学科的影响

C.牛顿科学精神所具有的哲学意义

D.经典力学为相对论奠定理论基础

解析 18世纪是启蒙运动的时代,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牛顿定律与其他自然学科的关系,故B项错误;牛顿定理推动人类认识社会的变化,故C项正确;相对论提出于20世纪,故D项错误。

答案 C

10.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

这原则(  )

A.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

B.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

C.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

D.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

解析 国王不掌实权体现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故A项错误;国家政策的是非错误不归咎于国王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故B项正确;国王失去政治实权不等同于失去自由权利,故C项错误;国家政策的是非错误不归咎于国王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而非为国王行为开脱,故D项错误。

答案 B

11.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麦迪逊担心占据高位的人会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和独断专行,特别强调“制定某种条款保证社会防止行政首脑的无能、过失或背信弃义,是必不可少的”。

美国共和政体中最能体现麦迪逊意见的是(  )

A.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

C.地方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D.国会复议法律通过即为有效

解析 麦迪逊主张对强权人物的权力进行限制,而非中央与地方权力的规定,故A项错误;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体现了总统的权力,而非制衡,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中央权力的分配,而非地方的立法权,故C项错误;国会复议通过的法律总统不再享有否决权,对总统权力进行限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臭气冲天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640人,许多人并非溺死,而是因为喝了污染的河水。

与泰晤士河的污染关系密切的是(  )

A.蒸汽机的发明使用

B.电动机的勃然兴起

C.内燃机的大面积推行

D.汽车飞机的普及率高

解析 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巨大污染,源于其动力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故A项正确;电动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广泛使用,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大面积使用,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和飞机普及率高,故D项错误。

答案 A

13.下表为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年份

国家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1.9

4.3

9.5

19.9

22.9

18.5

2.9

3.5

3.5

4.5

8.5

13.2

0.1

0.8

2.4

7.2

14.7

23.6

32.8

33.3

29.8

19.7

12.5

6.2

其中代表美国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C

14.据《欧洲五百年史》记载:

在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迅速增长起来的工业产品,约有4/5被国内市场吸收……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40年代,棉纺织品的产量增长了75倍,但是它的出口量从未超过1/2。

材料表明,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  )

A.国际市场的需求B.圈地运动

C.国内市场的发展D.技术积累

解析 材料“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迅速增长起来的工业产品约有4/5被国内市场吸收”,强调国内市场对工业革命的推动。

材料中“4/5”“出口量从未超过1/2”说明国际市场不是主要的,故A项错误;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与材料国内市场无关,故B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材料与技术积累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15.某学者在论文中提到:

“1873年美国人帕尔文制成第一台履带式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拖拉机,1892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1930年上升到93万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

”据此,材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引发农业领域的变革继续深化

B.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巨大变革

C.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产量的提高

D.工业发展推动了钢铁制造业的发展

解析 内燃拖拉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项错误;根据“1892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1930年上升到93万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可知内燃机的使用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巨大变革,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产量情况,故C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