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练习题试题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7925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概论练习题试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概论练习题试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概论练习题试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概论练习题试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概论练习题试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概论练习题试题集.docx

《教育概论练习题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概论练习题试题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概论练习题试题集.docx

教育概论练习题试题集

第一章

论述题

1、简述劳动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劳动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教育学家和教育史学家。

(2)主要观点:

a.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教育从人类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开始了。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就必须把生产经验和技能在劳动中传给新生一代。

b.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而且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是以语言为条件的,语言和教育都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对劳动起源论的评价:

劳动起源论把教育看做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肯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主要是教劳结合

(1)是同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

(2)是普及平等的教育

(3)教育的内容是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要适应的

(4)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较为简单

操作题

1、以小学生音乐教材中的《瑶族舞曲》为例,编写一份教案

第二章

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有的人开始提出所谓“学校消亡论”,认为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利,学生完全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并在家长的帮助下接受教育,而不必到学校去。

近年来,美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有些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因而不把孩子送到学校,而是在家中由自己担任教师,借助互联网等的帮助,对孩子进行教育。

这种现象引起很大的争议。

(1)结合教育学的知识,试过上述观点或做法进行评论。

第三章

一、多项选择题

1.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A.教育即生活B.社会即学校C.生活即教育D.学校即教育E.教学做合一

2.赞科夫提出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

A.以高难度进行教学B.以高速度进行教学C.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D.用发现法进行学习E.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方针E.教育手段

4.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

()。

A.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B.追求教育的多样化C.追求教育的标准化D.追求教育的国际化E.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5.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

()。

A.前景教育原则B.巩固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平行影响原则E.循序渐进原则

6.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

()。

A.清楚(明了)B.识记C.联合D.系统E.方法

7.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

A.文艺教育式B.社会式C.学校式D.生计教育式E.家庭式

二、填空题

1.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开始。

2.教育的本质就是()。

3、()年3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洛克在论述教育的内容时,第一次把教育的三大部分()、()、()做了明确的区分。

5.朗格朗认为,()的基本任务是使人们为变化做好准备。

6.卢梭在《》的开篇就提出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明确把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的目的。

7.布鲁纳认为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

8.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一个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可能的发展水平,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

三、概念辨析和名词解释

1.教育流派与教育思潮

2.义务教育

3.素质教育

四、简答题

1.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3.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

1.荣获2003年全国“十杰教师”称号的朱兆林,曾教过一个叫赵宁的学生。

这个有着“领袖”能力的男生,曾带着自己的足球队员偷偷翻过围网进场踢球;曾为了保护“小同学”和人打架留下青紫的伤痕。

他各科成绩倒数,却有一个威武的绰号——“将军”“将军”十分喜爱军事,不论上什么课,赵宁都会借回答问题开始“军。

事话题讲演”。

一天,朱兆林刚进课堂,赵宁就又成了“被告”。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向朱兆林报告今天“将军”闯祸的经过。

她听了一会儿,扬手让大家安静:

“同学们,我清楚了,他又‘挺身而出’了是吧?

”停顿了一下,朱兆林大声说:

“挺身而出才是合格的军人!

也许未来共和国将军中就有赵宁的名字,他很可能是我们的骄傲!

”全班默然。

从此,“将军”被“提审”的次数越来越少,他对朱老师发自内心地折服了。

一次,他没完成作业,朱兆林批评了他。

转天,一份“诗经体”的检查放在朱兆林的案头:

“呜呼悔矣,未完吾题。

浩浩优化(指作业),所作无几。

面对检查,羞愧至极。

痛心疾首,满面流涕。

呜呼惜矣,错失良机。

心中悔恨,难以平息。

高考已近,不思进取。

恩师心碎,无颜见伊……敢望恩师,严加看管。

下不为例,决不再犯!

”朱兆林读着这份整整800字的“检查”,深受感动。

课堂上,她浓墨重彩地评说了这份“检查”,全班同学听得痴迷。

这个入学初成绩全年级倒数的学生,最后竟以)。

A.教育原理B.教学论C.德育原理D.学校管理学E.教育心理学

综合练习题550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大学,踏上了他跨向“将军”的人生之路。

临行前,赵宁把他在国家级围棋赛上获得的奖品——一支金笔送给朱兆林作纪念。

告别老师时,赵宁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他动情地说:

“朱老师,收下。

您不是说我能当将军吗?

等我得了军功章,再拿它换这支笔好不好?

”结合这个事例,你能谈谈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吗?

2.完成一项“长作业”,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某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探索中自主学习。

“小博士工程”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科技、历史等,不同年级、不同班级都有自己的“子工程”,确定的专题包括:

“北京的四合院”、“国宝大熊猫”,“关于沙尘暴的调查报告”、“中国茶文化”等,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研究。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逛书店、上网搜寻等手段搜集材料。

许多同学还走向社会,去考察、采访,去亲身体验。

如四

(二)班十几名同学研究北京大胡同,每到周末,同学们便背上水壶、面包、笔记本、照相机等穿梭于北京大大小胡同,结识了一批京城老人,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北京大历史文化。

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和老师、家长一起研究,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多的写了七八千字。

为了达到广泛交流动目的,学校每周一组织一次课题宣讲,“小博士”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研究的基本经过,课题的主要内容,进行课题研究的体会,并当场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请根据上面的案例与传统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新课程改革可以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六.论述题

有一位音乐老师给同学上音乐课.她说:

”音乐是一种客观存在于世界上的东西.”她强调如果要学好音乐,必须日益练习,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琴房练习,只有做到足不出户的地步,方可学好音乐.

请论述一下这位老师在教育上忽略了什么?

七.操作题

就中国音乐教育出现的忽略社会与教育相互作用的现象进行分析

一选择题

1教育和人的发展是()的关系

A相互制约B相互平衡C相互发展D相互促进

2个体发展的()状态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A“应然”B“必然“C“实然”D“虚然”

3下列哪个不是身心发展具有的特性()

A矢量的正向性B矢量的确定性C矢量的不可逾越性D矢量的不可逆性

4心理机能的发展顺序是()

A感知---情绪---运动---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维

B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维

C情绪---运动---感知---动机---抽象思维---社会能力

D情绪---运动---感知---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维

5()是()在个体身上的具体反映或表现

A个体,身心B身心,人性C个体,人性D人性,个体

6()是教育的派生属性,()则是教育的根本

A生命性,个体性B生命性,社会性C个体性,生命性D社会性,生命性

7教育的()是人的素质发展的社会依据

A社会制约性B社会独立性C社会制衡性D社会个体性

二填空题

1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就是要以()为基础,促进人的发展提升到()

2思维的发展经历着一个从直觉行动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

3教育的发展当以()为前提,以相应的()为保障

4教育活动的核心是()的培养,这是与政治经济的根本不同

5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往往要通过()予以折射和表达

三.判断题

1.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因此,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决定的。

————()

2.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它离不开社会,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具有自己特有的内涵和本质—————————————————————————————()

四.简答题

1请简述教育的特殊性.

2请简述学校教育对身心发展的独特价值表现在哪几个发面?

3请简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五.材料分析

案例一: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

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

“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关痛死了。

”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

“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

”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

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案例二:

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

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主要表现是:

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

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

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

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

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

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

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

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

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六.论述题:

1.“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是教育学最本质,最核心的两大问题,也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课题,请围绕“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提出一个课题。

2.从“教育”词源的角度分析中西方对教育理解的差异。

七.操作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贯彻人文教育思想?

第四章

一.填空

1.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2.教育目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对整个教育活动的作用及功能是

3.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基础

4.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是和

5教育目的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一般都要有以下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具有何种二是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具有什么样的

二.选择

1.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旧的社会分工B生产力水平低下C资本主义制度D阶级剥削

2.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价值取向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是

A卢梭B罗杰斯C布鲁纳D赞可夫

3.持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罗斯杰C杜威D凯洛夫

4.人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教育方法

5.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国民素质B传授科学知识C培养创新素质D培养实践能力

6.教育方针核心是

A教育目的B教育思想C教育方法D教育制度

三.判断解释

1、教育目的观中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一样吗?

为什么?

答:

不一样。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它否定社会制度的权威,反对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至高无上,将人视为万物的尺度,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

在这种理论看来,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天然需要来制定,从而使人的本性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教育的首要必须反对和拒斥现实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干扰,因为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教育就一定有利于社会发展,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教育却不一定有利于个人发展;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儿童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是真善美的原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现实社会影响地得到自然的发展。

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它主张,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制于社会,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靠社会提供营养,人的一切都从社会得来;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是真正的存在,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他生活于人群中并参与社会生活;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不具有任何决定教育目的的价值;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使个体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或集体意识强加于个人,把不具有任何社会特征的人改造成为社会的人。

2、教育目的: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

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3、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四.简答

1、为什么教师在教育工作开始之前必须明确教育目的?

教育需要师爱。

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

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

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

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

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

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2、教育目标分类情况,试做分析。

【1】认知领域,又分为: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情感领域,它的目标包括对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变化的描述,以及鉴赏和令人满意的顺应的形成。

主要包括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3】动作技能领域,又分为:

反射动作、基础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沟通。

3、现阶段我国教育目地内容是什么?

基本精神是什么?

教育目的: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04年《中国教师》杂质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

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

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

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

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

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和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的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

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试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

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

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

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案例二】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问题: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依据?

六.操作题

人民币的认识

让学生认识熟悉人民币,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复习引入

  1、学生根据要求摆钱数.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会使用它吗?

下面就请你们来试一试,你们看,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标明了价格,老师说物品的名称,你们来摆出它的价钱好不好?

出示图片“物品价格”

  学生摆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导入

  师:

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不只是买一种东西,或者需要找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元、角、分的简单计算问题.(板书课题:

简单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图片“足球墨水”:

  

(1)师:

一个小足球多少钱?

(15元)请你在桌子左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相检查对方摆得对不对)

 师:

一瓶墨水多少钱?

(3元)请你在桌子右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查)

  老师边板书边提问:

买一个小足球和一瓶墨水,一共多少钱?

请你看着自己摆的钱数,说一说.(教师指名回答)

  师:

你是怎么算的?

(板书:

15元+3元=18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求整体)

  

(2)师:

根据这两个条件,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

或一瓶墨水比一个小足球便宜多少钱?

  板书:

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

  问:

怎样求这个问题?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板书:

15元-3元=12元)

  15元减3元是不是12元呢?

请你摆学具验证一下.

2.设计趣味练习,进行巩固深化。

帮助小动物算钱数.

  出示图片“动物商店图”:

  师:

同学们,你们愿意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帮助小动物算一算买东西要用的钱数吗?

  问:

小兔子买了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小鹿有1元钱,它要买一个转笔刀,应找回多少钱?

  小象要买一个茶杯和一个毽子需要花多少钱?

  小猴子有10元钱,它要买一个玩具汽车和一根跳绳儿够不够?

3、小组讨论:

小亮有16元钱,买了下面的那几种物品后,正好把钱用完?

  出示图片“购物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以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汇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能说一说怎样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吗?

学生自由发言.

答:

教学目标

  1、巩固加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七.论述题

1.当前有一位教育学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

要想使中国的每一歌孩子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

这段话引起你怎样的思考?

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答: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现存的教育有时由于某种异化而不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这种异化现象包括过重的学业负担;现存学校强制,僵化的管理模式;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等等。

在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特别强调标准化教学。

这种标准化的教学、考试过于追求客观化、规范化而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成为扼杀创新精神的最大凶手。

这样的教育制度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初衷。

2.论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对策?

答:

(1)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①感知觉的发展特点②小学生的注意发展特点③小学生的记忆发展特点④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⑤小学生的想象发展特点。

(2)小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

(3)小学生的意志发展特点。

(4)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总之,小学生的感知不精确。

对时间和空间直觉角模糊,他们观察事物时,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间的联系和特点。

看图不知去观察画中锁钥说明的关系。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

引导他们对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细致观察,帮助他们从复杂的现象中分出主要的和次要的,找出事物间的联系,小学生的注意一般不能长时间集中,教师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五章

三.判断解释

1.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2.在当今的社会中,教师的知识结构被定位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模式。

错。

应该是“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模式

3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错。

因为老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四.简答题

1.学生的本质属性有哪些?

学生是具有多样性的人;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人;学生是具有创造性的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2.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为哪些?

教师职业激发和丰富教师的创造潜能;教师职业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