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丰碑》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375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丰碑》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丰碑》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丰碑》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丰碑》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丰碑》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丰碑》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docx

《小学语文《丰碑》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丰碑》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丰碑》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docx

人教版语文五下选读4《丰碑》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这是一则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在冰天雪地中让出自己的棉衣,因此冻僵牺牲,将军先是因误会而愤怒,后明白实情而对军需处长深深敬佩。

本文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手法细腻新颖,巧设悬念,很值得一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通读课文,通过关注主要人物,知晓文章大意。

2、抓重点第7段,通过朗读和品味重点字词,体会军需处长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感悟“丰碑”的背后涵义。

3、梳理将军的情感变化曲线,课外对比阅读,体会侧面衬托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侧面衬托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感受军需处长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领悟“丰碑”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欣赏视频,情境导入:

欣赏《七律·长征》短视频,谈谈观后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崇敬之心,再次走近长征,瞻仰一座丰碑。

看ppt,齐读课题。

一、初解“丰碑”:

“丰碑”是什么?

1、师写“碑”字,提醒生注意观察。

2、“丰”字在字典中有3个意思:

①容貌、姿态美好。

②盛、多。

③大。

“丰碑”的“丰”应选哪个?

“碑”就是“石碑”,“丰碑”就是——

3、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课题。

二、解读“军需处长”:

“丰碑”是谁?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完成学习单一。

2、再快速读课文,思考:

文中“丰碑”指的是谁?

(军需处长)从哪些段落得知?

7(、13)

3、聚焦第7自然段。

3.1出示第7段插图,学生谈印象。

3.2作者如何描写图中主人公,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第7段文字。

指名读。

3.3首先自由说说你的疑问

“冻僵”什么意思?

军需处长为什么冻僵了?

找第一自然段环境恶劣词:

冰天雪地、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师出示,生齐读。

)而此时军需处长衣着是:

单薄破旧、贴。

(指名读7段最后一句。

“贴”字说明了什么?

能贴在身上的衣服一定怎么样?

(单薄、窄小、被雪打湿了)换字品读第7段最后一句: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他是军需处长,掌管全军的物资,怎么还冻僵?

3.4设置情境,现场复原:

让我们回到军需处长牺牲前的场景,试着用下列句式复原现场:

军需处长看到

他心想

于是

师范说一例,并提示:

看到衣着单薄的小红军、奄奄一息的老伤员、虚弱的红军女战士等,军需处长怎么想?

怎么做?

生每举一例,都引读到“最终他牺牲了,他的神态却那么镇定,那么安详。

3.5带着理解、带着情感,再读第7自然段。

此时此刻,你看到的是一位怎样的军需处长?

将你理解到的品质写到黑板上。

过渡:

同学们,

虽然老军需处长牺牲了,但在小战士心里,他——?

虽然老军需处长牺牲了,但在老伤员心里,他——?

虽然老军需处长牺牲了,但在红军女战士心里,他——?

3.5出示13段,齐读

此时你对13段“晶莹的丰碑”有更深的理解么?

“丰碑”就只比喻军需处长冻僵的遗体么?

三、梳理将军情感,发现表达方法。

过渡:

同学们,军需处长令你感动么?

可他并没说一句话,反而文中对谁的描写最多?

(将军)

1、感受将军形象

1.2师直接出示全文描写将军的句子,圈出直接描写将军情绪或间接提示将军情绪的词语,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2、粗略绘制将军情感折线图,梳理将军情感变化,师先示范画一处,生再完成学习单二。

误会军需处长失职,将军心情怎样?

假如你是将军,你会怎么做?

试着读出这种愤怒。

了解真相,内心怎样变化,试着读出悲伤、愧疚与崇敬。

(第12段)

3、讨论浓墨重彩描写将军的好处

将军不是文章第一主角,为什么着墨最多?

如果只写军需处长,文章会怎样?

小结:

同学们,刚学的第7段是直接描写主人公,在写作上这叫“正面描写”,写将军部分,其实也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在写作上这叫“侧面衬托”。

可见,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能使文章更精彩。

四、拓展阅读,深入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的写法

划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部分,做做批注,说说结合起来描写的好处。

五、总结写法,升华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种写作手法,那就是——。

正面描写是直接的,侧面描写用来衬托,互相结合,使主人公更立体,更全面。

2、但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这是——的精神,这是——的精神,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在极端困难的长征时期坚信: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齐读)

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坚信: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齐读)这就是丰碑的意义,这就是丰碑的力量!

板书:



丰碑

恪尽职守

舍己为人

军需处长

不怕牺牲

将军

动作描写

关心战友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

神态描写

(正面)

(侧面)

《丰碑》学习单

一、选一选

(扫清字词障碍)

1、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字音:

将.军和冻僵.都读jiāng ,冰坨.和骆驼.都读tuó ,倚.靠和绮.丽都读qǐ;

B.字形:

军需处长、单薄、严峻、安详,这四个词语书写全对。

(概述文章内容)

2、从第1题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一个 的老战士,衣着十分 ,神态却十分 ,将军 看见,以为是普通士兵,便误认为 失职,脸色越来越 ,但当得知老战士就是 时, 给军需处长敬了个最高的军礼。

二、画一画将

军的情绪变化

(时间的推移)

三、品一品

口技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

一天正赶上有人宴请宾客,口技艺人前去表演,他坐在屏风里面,跟前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客人们都围坐在屏风前。

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屏风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声,接着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丈夫说着梦话。

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

床上另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大声唠叨个没完。

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绝妙的效果都有了。

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着眼睛,微微笑着,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过了一会儿,丈夫打呼噜声响起来了,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停下。

隐隐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子歪倒了,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

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松弛下来,逐渐端正了坐姿。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

“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

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各种声音,夹杂在一起。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

撤去屏风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改编自文言文《口技》)

阅读任务:

请用横向划出侧面描写的语句,体会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的好处。

延伸练习:

当我要写“台风天”,正面描写我可以写:

侧面描写我可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