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拓展.docx
《唐雎不辱使命拓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雎不辱使命拓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雎不辱使命拓展
唐雎不辱使命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标题是后人加上。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又称《国策》。
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
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辱,辱没、辜负。
②[秦王]即秦始皇帝赵政[1],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③[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
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现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
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④[易]交换。
⑤[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⑥[加惠]给予恩惠。
⑦[秦灭韩亡魏]秦灭韩国在始皇十七年(前230),灭魏国在始皇二十二年(前225)。
⑧[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错意,置意。
错,通“措”,施行。
⑨[请广于君]意思是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广,扩充。
⑩[与]疑问语气助词,通“欤”,吗。
⑴[直]只,仅仅。
⑵[怫(fú)然]盛怒的样子。
⑶[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
⑷[布衣]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⑸[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抢,撞。
徒:
步行。
跣(xiǎn):
赤足。
⑹[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⑺[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⑻[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专诸,春秋时吴国人。
公子光想杀王僚自立,就使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借献鱼为名,刺杀了王僚。
“彗星袭月”和下文的“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都是自然现象,本文把这些现象同人事联系起来,是古代迷信的说法。
⑼[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聂政,战国时韩国人。
韩傀是韩国的相国。
韩国的大夫严仲子同韩傀有仇,就请聂政去把韩傀刺杀了。
⑽[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
公子光杀死王僚以后,庆忌逃到卫国,公子光派要离去把他杀了。
仓,通“苍”,青。
⑾[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休祲,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
祲,不祥。
⑿[与臣而将(jiāng)四矣](专诸、聂政、要离)加上的,将成为四个人了。
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将效法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
⒀[若]如果
⒁[怒]发怒,动词
⒂[缟(gǎ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⒃[是]这样,代词
⒄[秦王色挠]秦王变了脸色。
挠,屈服。
⒅[长跪而谢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
跪时上身挺直,表示庄重。
谢,道歉。
⒆[谕]明白,懂得。
翻译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
“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你一定要答应我啊!
”安陵君说:
“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便如此,我从先王那接受的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秦王(听后)不高兴。
安陵君因此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
“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
况且秦国灭了韩国亡了魏国,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
”唐雎回答说:
“不,并不是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封地并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呢?
”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
“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唐雎回答说:
“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
“天子发怒(的时候),会有百万人死去,鲜血流淌千里。
”唐雎说:
“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秦王说:
“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
“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到宫殿上。
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征兆。
(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只会倒下两人,血溅出不过五步远,但是天下百姓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的时候)了。
”说完(唐雎)拔出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久久的(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
“先生请坐!
为何会到了这种地步呢?
我明白了:
韩国、魏国会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
重点句子翻译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即使这样,我从先王那接受到这块封地,愿意终生守护着,它不敢用来交换。
②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不高兴了,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③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然而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把他当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④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是千里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是方圆五百里吗?
⑤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这三个人,都是百姓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⑥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一、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
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因为安陵只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附庸小国。
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
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斗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任务的艰巨程度可以想见。
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
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
他一面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面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
唐雎对此则洞若观火,立即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
这种尖锐的对立,势必促使双方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
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秦王的骗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
对此,唐雎也毫不示弱,立即接过话题,以“士之怒”进行反击,自然而然地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意即要跟秦王拼命。
说罢,立即付诸行动,“挺剑而起”。
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
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长跪而谢之”,表示屈服。
这种表示虽属权宜之计,但也反映出他确实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这件事情上的作用。
这是斗争的结局。
二、问题探究
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本文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
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
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
“否,非若是也。
”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
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
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
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
他开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时,就用了发号施令的口气,所谓“其许寡人”,就是一定要服从他,不得违抗,实际上是把一个明显的骗局强加于人,表现出十足的骄横。
在会见唐雎时,劈头就是严厉的质问,而且不容对方分说,就立即炫耀起自己“灭韩亡魏”的武功来,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来吞并安陵的意思,但由于还想兜售“易地”的骗局,又虚情假意地称安陵君为“长者”,用“不错意”来麻痹对方,显得极其狡诈。
这样软硬兼施之后,又进一步向唐雎施加压力,以所谓“逆寡人”“轻寡人”大兴问罪之辞。
短短的几句话,其盛气凌人之态触目皆是。
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强硬立场后,他不顾刚刚说过的好话,立即进行战争恫吓。
但他错误地估计了这个小国使者的反抗程度,所以当唐雎反过来问他什么是“布衣之怒”时,他还说什么“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依然是一副骄态。
直到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他才气焰顿减,“色挠”,“长跪而谢之”,并极力称颂唐雎的胆识。
可见,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重点字词
唐雎(jū) 以君为长(zhǎng)者
以头抢(qiāng)地 夫(fú)专诸之刺王僚
亦免冠徒跣(xiǎn)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2.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
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
此题意在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1.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
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
2.参见“课文研讨”。
二、下列各组划线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技亦灵怪矣哉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与臣而将四矣
泯然众人矣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课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对话,写人物对话,离不开语气的表达。
虚词运用得恰当,能妥善表达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才能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更形象、逼真。
借此可以让学生熟悉、积累更多的文言文语气词。
1.“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也”是表示判断语气,不译。
2.“哉”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
3.“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4.“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此题意在使学生逐字逐句理解文章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文言词语,疏通文言文意的方法。
1.秦王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秦王呀!
易(古):
交换。
2.即使这样,但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虽然(古):
即使这样,但……
3.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徒(古):
只。
四战国时期,“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
请你请教老师,查找有关资料,说说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举出几个历史上有名的“士”,在班上讲讲他们的故事。
此题意在以本课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引导他们多阅读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或人物传记,增加文化积累。
教学建议
一、本文故事情节生动,富于戏剧性,学生乐于接受。
教学时,仍应以朗读为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讲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师只需要对个别词句略加点拨。
朗读时应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说话人的语气。
甚至可以让学生表演唐雎和秦王的这段对话,以便加深理解。
二、引导学生从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入手,由此加深学生对文言词语、句式的理解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办法。
三、在中国历史上,像唐雎这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有着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事迹,鼓励学生学习他们的品格。
四、《战国策》中的许多人物、事例,往往不合史实。
如课文,唐雎是不可能带剑接近秦王的。
如果学生有疑问,教师可以给予解释。
主要还是体会人物形象,不必过分认真计较史实。
[编辑本段]
理解重点
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施行)
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3.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4.寡人谕矣(谕通“喻”,知晓,明白)
一字多义:
以: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4.以君为长者(把)
徒:
1.亦免冠徒跣(空)
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夫:
1.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名词)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怒: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生气,发怒,动词)
2.怀怒未发(愤怒,形容词)
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前一个使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都是动词)
而:
1.挺剑而起(表承接,不翻译)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之:
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助词,的)
2.愿终守之:
(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长跪而谢之曰:
(代词,指唐雎)
者:
1.以君为长者:
(……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然:
1.虽然(这样)
2.秦王怫然怒(...的样子)
古今异义:
1.非若是也(是:
古:
这样,如此。
今:
今常用作判断词)
2.岂直五百里哉(直:
古:
只,仅仅。
今:
不弯曲)
3.长跪而谢之(谢:
古:
道歉。
今:
感谢或凋落)
4.休祲降于天(休:
古:
吉祥。
今:
常用作休息)
5.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
古:
交换。
今:
容易,简单)
6.虽然,受地与先王(虽然:
虽然这样。
今:
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7徒以有先生(徒:
古:
只。
今:
徒弟)
8.秦王色挠(挠:
古:
屈服。
今:
轻轻地抓)
特殊句式:
非若是也判断句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判断句
此庸夫之怒也判断句
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
请广于君状语后置
词类活用:
以大易小------大,小都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解释为大的地方和小的地方。
且秦灭韩亡魏------灭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动用法,使韩国和魏国灭亡,灭稍微牵强点,但亡是可以的。
判断使动主要是看这个词是后面的宾语还是前面的主语的性质,这里是魏亡而非秦亡,所以可以理解为使动。
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此处的意思是轻视。
虽千里不敢易也------千里可以理解为数量词活用为名词,千里的土地,但现在我们不这样翻译,其实也理解得通顺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因为主语是天子,所以伏尸和流都可以理解为使动,使百万人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
请广于君——————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
伏尸二人——————使动用法,使……伏
流血五步——————使动用法,使……流
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编辑本段]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经西汉末年刘向之手编订。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
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12国策,共33篇。
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周贞定王十六年,下迄秦二世元年。
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虽然习惯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它的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
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
如《魏策》中著名的“唐雎劫秦王”,写唐雎在秦廷中挺剑胁逼秦王赵政[2](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一类内容,与其说是历史,还不如说是故事。
《战国策》的思想观念,就其主流来说,与《左传》等史书也有截然不同之处。
刘向序说: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
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
”战国时代,是春秋以后更激烈的大兼并时代,过去还勉强作为虚饰的仁义礼信之说,在这时已完全被打破。
国与国之间,如今讲的是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
那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策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适的买主换取功名利禄,朝秦暮楚,毫不为怪。
如苏秦始以连横之策劝说秦王并吞天下,后又以合纵之说劝赵王联合六国抗秦。
他游秦失败归来时,受到全家人的蔑视;后富贵还乡,父母妻嫂都无比恭敬。
于是他感慨道:
嗟夫,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作者以欣赏的笔调,描绘了苏秦踌躇满志的神情。
这些在今天看来也许是不值得赞赏,但在当日的历史条件下,原本受贵族压抑的平民的心理就是如此,这样写比虚假的说教更富于真实性。
另一方面,由于策士以一种比较自由、可以择君而辅之的身份,在当时的政治与外交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
今本共33卷:
东周策1卷、西周策1卷、秦策5卷、齐策6卷、楚策4卷、赵策4卷、魏策4卷、韩策3卷、燕策3卷、宋卫策1卷、中山策1卷,共497篇。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
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
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他是经学家、目录学家士的分类战国文献中,以"士"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据粗略统计有百余种。
这不仅说明士阶层的复杂,也说明他们的行迹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为了区分不同的士,当时的人便开始对士进行类分。
《墨子·杂守》篇把士分为"谋士"、"勇士"、"巧士"、"使士"。
《商君书·算地》把士分为"谈说之士"、"处士"、"勇士"、"技艺之士"、"商贾之士"。
《庄子·徐无鬼》把士分为"知士"、"辩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礼教之士"、"仁义之士"等。
根据士的特点、社会地位等情况,大体可分成三大部分:
(一)武士。
其中又分不同类别。
第一类是国家的武装力量。
由于技能、职掌、兵种以及国别等不同情况,又有各式各样的称谓:
"选士"、"练士"、"锐士"、"精士"、"良士"、"持戟之士"、"射御之士"、"材伎之士"、"虎贲之士"、"剑士"、"死士"、"甲士"、"爪牙之士"、"教士"、"庶士"、"吏士"等。
第二类是侠士。
典籍中称之为"侠"、"节侠士"、"游侠"。
这些人的特点是见义勇为,为知己者死。
第三类是"力士",指力气大而勇悍之士。
(二)文士。
《韩诗外传》卷七说:
"君子避三端:
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这里把操笔杆的称为文士。
其实文化人,包括辩士,皆可称为文士。
早在战国之初,墨子就曾对文士的特点与文士的不同类型作过划分,他说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德行、言谈、道术应该说是对文士的类分。
战国史籍中有关文士的各种称谓不下三、四十种。
这几十种称谓,大体可归入如下几类。
第一类可称为道德型。
这一类的士把道德修养作为奋斗目标。
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从道德品质意义上给士下定义或概括士的特点和本质。
如孔子说:
"士志于道。
"《吕氏春秋·正名》记尹文与齐王的对话:
"尹文曰:
'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
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
'齐王曰:
'此真所谓士已。
'"道德之士的称呼计有:
"通士"、"公士"、"直士"、"志士"、"修士"、"善士"、"信士"、"廉士"、"劲士"、"正士"。
第二类可谓之为智能型。
这些人重在知识和学以致用,有如下称谓:
"文学之士"、"游学者"、"法术之士"、"智术之士"、"有方之士"、"法律之士"、"弘辩之士"、"游说之士"、"游宦之士"、"察士"、"巧士"、"博士"、"智士"、"贤能之士"、"策士"、"任举之士"、"倾危之士"等。
隐士可以说是以上两类的附类或兼类,这类士因种种原因不为官。
不出仕并不是都不关心国计民生、社会政治大事;相反,有些隐士发表了许多评论时政得失的言论,甚至提出系统的理论,成为一家之言。
有些隐士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声望,君主贵人派使臣再三延聘,却拒不受命。
也有些隐士是一时的,隐居只不过是静观待机之术。
与"隐士"相同或相近的,还有如下称呼:
"居士"、"处士"、"山谷之士"、"江海之士"、"岩穴之士"、"贵生之士"、"高士"、"闲居之士"等。
第三类可谓之技能型。
这部分人又可分技艺之士、商贾之士、方术之士三部分。
技艺之士指有一技之长和专门技能的人。
《商君书·算地》说:
"技艺之士资在于手。
"《韩非子·显学》说:
"今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
"商贾之士指经营工商业之士。
例如管仲、鲍叔牙早年就曾经商。
范蠡是士人经商致富的典型。
子贡既是士,又是大商人。
战国时期的白圭也是著名的士兼商人。
到战国有了"商贾之士"的说法,《商君书·算地》说:
"商贾之士资在于身。
"方术之士指卜、巫、相面、看风水、求仙药之类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