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666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docx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docx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

绪论

1、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价,指出其在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P3)

2、文学批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最常见的两个方面是社会历史的考察和美学的考察。

(P7)

第一章文学批评的历史

3、孟子: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P14)

4、萧统的《文选》开创了选本批评的先例。

(P16)

5、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中国文学批评的独特样式。

(P19)

6、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由对艺术的美的感悟和描述转向对作品意义的阐释的文体标志。

(P21)

7、1935年李长之在天津《益世报》和《国闻周报》上陆续发表长篇系列评论《鲁迅批判》,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传记批评的代表作。

(P29)

8、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著作,代表了这个世纪现实主义批评的最高成就。

(P34)

9、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发展的高峰。

(P34)

10、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和“语词即用法”的观点,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哲学基础。

(P36)

11、一切科学理论都只是猜测和假说,它们最终不会被证实,却会随时被证伪。

(P38)

12、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

(一)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

(二)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三)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四)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P38)

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功能

13、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是通过对文学文本的释义来实现的。

(P49)

第三章社会历史批评

14、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P63)

15、1800年,斯达尔夫人发表《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

(P65)

16、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属于社会历史批评)……(P66)

17、矛盾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的最重要的代表。

(P67)

18、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主要可归纳为三点,即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

(P69)

19、庸俗社会学的鼻祖是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派。

(P79)

第四章印象批评

20、印象批评的产生与19世纪印象主义文艺思潮特别是印象主义绘画,以及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和审美直觉理论有渊源关系。

(P85)

21、赫兹利特:

“我说我想的,我想我感觉的。

我无法不从事物采取某些印象;而我有足够的勇气说出(多少有点唐突的)我的印象。

”(属于印象批评观点,P88)

22、发过作家法郎士出版了作品集《文学生活》,其中第一卷“序言”明确提出了印象批评的基本理论。

(P88)

23、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特点:

1、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意会体悟和以形象说诗;2、批评话语所具有的浓郁的艺术性,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和批评和创作合二为一,这一点在唐代十分明显;3、中国印象式批评的用语大多玄妙,它给人以暗示,给人以联想,但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4、中国印象式批评的主体也有其特点,即这些品评者大多集作、赏、评于一身。

(P89)

24、从印象批评的发源地法国归来的李健吾娴熟地将印象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批评实践,成为中国印象批评的领军人物。

其著作有《咀华集》。

(P92)

25、王尔德:

批评最完美的形式“在本质上是纯粹主观的,它要披露的,是它自己的秘密,而不是身外的秘密。

因为,最高的文学批评,把艺术视为纯粹的印象而不视为表达。

”(印象批评,P94)

26、对批评中直觉印象的推崇构成了印象批评最突出的特色。

(P96)

27、印象批评是把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作为突出的甚至唯一的考察对象。

(P98)

28、德国哲学家尼采对于悲剧理论的阐发,他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关于“酒神”“日神”的传说来描绘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两种基本的心理经验:

“酒神精神”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心理状态,属于原始的本能,是纵情的,野性的;而“日神精神”则是一种理智的、清明的、有节制的、和谐的心理状态。

(属于心理批评)

第五章心理批评

29、鲁迅、丰子恺同时翻译了日本作家厨川百村以弗洛伊德心理学说为核心的文学批评专著《苦闷的象征》。

(P113)

30、法国里昂大学哲学博士张竞生学成归国后,先后发表了《精神分析学纲要》《伟大恶怪的艺术》《浪漫派概论》等著述。

(P113)

31、1933年朱光潜在法国留学期间用英文写作出版了《悲剧心理学》一书。

随后撰写了许多论文如《诗论》《无言之美》,他对一些具体文学现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

(P113)

32、弗洛伊德于1907年写下的《诗人与白日梦》一文,被视为文学心理学学科的开山之作。

(P116)

33、弗洛伊德为文学批评提供的学术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冰山理论”与潜意识;

(二)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三)早起经验与人格生成;(四)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P116)

34、升华:

精神分析学术语,指被压抑的原始性的本能冲动上升、转化到社会所容许、所赞扬的领域或活动中,如文学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活动、宗教慈善活动等。

这是一种在无意识中进行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稳定的心理活动。

(P338)

35、荣格所提出的“原型”就相当于人类共同拥有的灵魂,是人类的原始经验在集体无意识中保留下的一种“模型”。

(P119)

36、原型:

原型一词的希腊文愿意为“原始的、最初的理念和图式”,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指人类或人类中的某一种族在其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原型是在人类及其种族的集体的生存斗争中生成的,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

(P338)

37、荣格认为“心理模式”的文学作品出自“生动的生活前景”,“来自人类意识经验这一广阔领域”;而“幻觉模式”的文学作品则萌发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某种陌生的东西,它仿佛来自人类史前时代的深渊。

”(P119)

38、在弗洛伊德看来,文学创作是作家情欲的宣泄、升华;在荣格看来,文学创作则是“魂灵”即“原始意象”在作家身上的“附体”,是“原型”的借尸(作家)还魂。

二者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P120)

39、文学心理批评显然也存在着两种可供选择的研究途径,一是属于科学实证的途径,一是属于经验思辨的途径。

(P123)

40、心理批评的形态:

(一)传记批评

(二)原型批评(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P126)

41、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莱被公认为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

(P128)

42、以荣格为首的原初意义上的原型批评,有时则被人们称作“原型心理学派批评”。

从事这一批评实践的还有英国的女批评家M.鲍特金、法国批评家G.巴士拉尔,以及德国批评家E.纽曼等人。

(P129)

43、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是建立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的批评方法。

(P130)

第六章文体学批评

44、文体学批评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性质、特征入手,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P136)

45、中国古代的文体学批评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语言或修辞的研究,二是文体辨析。

(P138)

46、法国学者查理.巴利于1902年出版的《法语文体学》是现代文体学的开端。

(P140)

47、韩礼德曾将语言的“元功能”区分为三种:

(1)表达说话者经验的“概念功能”,包括及物性、语态等

(2)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际”功能,包括语气、情态、语调等(3)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相一致和相称的“语篇”功能,包括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衔接等。

(P144)

48、文体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文本的语言。

(P146)

第七章文本批评

49、德国形式主义指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各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

(P169)

50、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合写的《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则进一步确定文本的中心地位。

(属于文本批评,P170)

51、1966年,德里达作了题为《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嬉戏》的著名讲演。

(属于文本批评,P172)

52、什克洛夫斯基曾有一句遭人非议的口号:

“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

”(属于文本批评,P173)

53、文本批评的对象就是文学自身的特性,即雅各布森所说的“文学性”。

(属于文本批评,P174)

54、文本批评的关键词:

陌生化、语境、二元对立、异延。

(P177)

55、“陌生化”理论是什克洛夫斯基在分析托尔斯泰小说时提出来的,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属于文本批评,P177)

56、语境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由瑞恰兹在《修辞的哲学》一书引进并加以限定和补充。

正如燕卜荪所说,语境能使一个词的意义涉及“整个文明史”。

由此可见,语境构成了一个意义交互的语义场,词语在其中纵横,产生了丰富的言外之意。

(属于文本批评,P178)

57、与“异延”相关的属于还有“播撒”“增补”“删除下书写”“踪迹”等。

(老师:

这五个术语都属于结构批评,P180)

58、诗歌分析的相关术语:

含混、反讽、隐喻、张力。

(P180)

59、视觉分析包括:

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

(P184)

60、时限主要包括五种叙述运动:

等述、概述、扩述、省略、静述。

(P188)

61、德里达在《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嬉戏》一文中,提出了双重阅读的模式:

第一次是力求破译文本,希望找到真实或本源,即致力于文本的客观解释和复述;第二次则不再追寻本源,以游戏的态度对待文本。

(属于文本批评,P189)

第八章性别批评

62、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P196)

63、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妇女形象”批评(主要针对过往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妇女中心”批评,理论反思,“身份”批评。

(P198)

64、法国的埃莱娜.西苏是“女性写作”理论的创始人。

(P201)

65、政治倾向性(P204)

66、1979年,肖沃尔特发表了《走向女性主义诗学》一文,文中将既往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归纳为“女性主义批评”和女作家批评。

(P206)

第九章文化批评

67、狭义的也是严格意义的文化批评,主要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一种文学研究方式。

包括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英国的伯明翰学派以及法国学者福柯、罗兰.巴特等人以及一些批评家。

(P219)

68、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本雅明于1936年写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他是从当时电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部门的现实出发点来看待艺术问题。

(P221)

69、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认为资本主义使得大众传媒变成了工业,是以工业管理和工业投资的方式来面对文化创作工作,他们在推销文化商品的同时,通过资金的倾斜操纵了大众的意识。

(P222)

70、文化批评在英国的伯明翰学派那里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他们为文化批评作了正式的命名,即“文化研究”。

(P222)

71、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社会(其实是欧美社会)已经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文化阶段,分别是:

“仿照”,“生产”,“仿真”。

(P224)

72、杰姆逊所认为的三个阶段:

在早期的市场资本主义时期,文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现实主义;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文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现代主义;而在当今出于后工业社会阶段,文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后现代主义。

(P225)

73、美国批评家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把文学研究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

(P227)

74、文化批评的关键词有6个,分别是:

文化工业(文化产业)、大众传媒、话语和文化霸权、大众文化、身体、图像。

(P231)

75、文化工业对于人性的扭曲在于它的权力影响作用。

(P232)

76、文化工业在制作产品过程中,也在制作出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它包括技术层次的方面,也包括意识层次的方面。

(P233)

77、我们这里要说的大众文化,应该指具有都市化色彩(区别于乡村色彩的民间文化)、商业性的(不是自发的、也基本不是官方性质的)、渗透于日常生活的(不同于经典文化那种神圣性质)、具有感性冲击力的(不是说教的)一种在当代社会具有影响力的在大众生活中有广泛影响的文化。

(P239)

一,名词解释

1,什么是文学批评?

答: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2,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

答: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3,原型的概念是什么?

答:

原型一词的希腊问原意为“原始的、最初的理念和图式”,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指人类或人类中的某一种族在其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原型是在人类及其种族的集体的生存斗争中生成的,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

4,升华的概念?

答:

精神分析学术语,指被压抑的原始性的本能冲动上升、转化到社会所容许、所赞扬的赞扬的领域活活动中,如文学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活动、宗教慈善活动等。

这是一种在无意识中进行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稳定的心理活动。

5,什么是俄国形式主义?

答:

俄国形式主义指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各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会”和以什克罗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

※6,什么是陌生化?

答:

“陌生化”理论是什克罗夫斯基在分析托尔斯泰小说时提出来的。

“陌生化”理论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思想。

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7,社会性别概念是什么?

答:

社会性别是与生理性别相对的,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

一方面它又容易变成文化霸权的工具。

8,什么是文体学批评?

答:

文体学批评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性质、特征入手,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9,什么是大众文化?

答:

大众文化指具有都市化色彩(区别于乡村色彩的民间文化)、商业性的(不是自发的、也基本不是官方性质的)、渗透于日常生活的(不同于经典文化那种神圣性质)具有感性冲击力的(不是说教的)一种在当代社会具有影响力的在大众生活中有广泛影响的文化。

10,身体的概念是什么?

答:

身体作为一个词汇本身是中性的,可是它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被解释为人的“动物性”,它代表了一种原罪,一种处于受到轻视总被压抑的地位,后现代文化批评把原先的头脑管制身体的观点转化为头脑不过属于身体的一部分,身体才是人作为自身的出发点,也是人存在的基础。

就是这样一个对身体的看法使得整个文化的意义发生转化。

11,图像的定义?

答:

大众文化最为核心的方面之一图像化是以图像来表达意义的文化趋势。

在文字时代中,图像在传统社会处于边缘辅助性位置。

20世纪由于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图像开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图像化的深度实质上信息表达和接收上的感觉话。

图像的世界性传播趋势使之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一方面它便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另一方面,图像又容易成为文化霸权的工具。

二,填空题

1,文学批评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最常见的两个方面是社会历史的考察和美学的考察

2,孟子的两个观点:

“以意逆志”的解诗方法、“知人论事”的原则

3,萧统的《文选》开创了选本批评的先例。

4,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中国文学批评的独特样式。

5,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由对艺术的美的感悟和描述转向对作品意义的阐释的文体标志。

6,1935年李长之在天津《益世报》和《国文周报》上陆续发表长篇系列评论《鲁迅批判》,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传记批评的代表作。

7,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著作,代表了这个世纪现实主义批评的最高成就。

8,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发展的高峰。

9,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和“语词即用法”的观点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哲学基础。

10,波普尔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只是猜测和假说,它们最终不会被证实,却会随时被证伪。

11,文学批评的释义过程表现为从形象到意义。

12,斯达尔夫人发表《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业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

13,在《英国文学史》的序言中,丹纳明确提出影响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三个因素:

种族、环境和时代。

15,矛盾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的最重要的代表。

17,社会历史批评的这些缺憾在一定程度上为庸俗社会学提供了可乘之机。

庸俗社会学的鼻祖是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派。

18,印象批评的产生与19世纪印象主义文艺思潮特别是印象主义绘画,以及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和审美直觉理论有源泉关系。

19,印象批评派观点:

赫兹利特宣称:

“我说我想的,我想我感觉的。

我无法不从事物采取某些印象;而我有足够的勇气说出(多少有点唐突的)我的印象。

20,法国作家发朗士出版了作品集《文学生活》,其中第一卷“序言”明确提出了印象批评的基本理论。

21,20世纪30年代中期,从印象的发源地法国归来的李健吾娴熟地将印象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批评实践,成为中国印象批评的领军人物。

他的两本《咀华集》的问世显示了印象在中国的实绩。

22,王尔德认为最高的文学批评,把艺术视为纯粹的印象而不视为表达。

23,李健吾曾告诉人们,批评若有标准,那不是别的,便是自我。

他认为“批评的成就是自我的发见和价值的决定。

24,对批评中直觉印象的推崇构成了印象批评最突出的特色。

25,印象批评时把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作为突出的甚至唯一的考察对象。

26,尼采的两个观点:

“酒神”和“日神”。

27,20世纪20年代,鲁迅、丰子恺同时翻译了日本作家厨川白村以弗洛伊德心理学说为核心的文学批评专著《苦闷的象征》。

28,法国昂大学哲学博士张竞生学成归国后,先后发表了《精神分析学纲要》、《伟大恶怪的艺术》、《浪漫派概论》等著述。

29,朱光潜代表作《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坛》、《无言之美》。

30,1907年弗洛伊德写下的《诗人与百日梦》一文,被视为文学心理学学科的开山之作。

31,荣格认为文学作品可以被划分为两类,即“心理模式”和“幻觉模式”。

32,“原型”是人类的原始经验在集体无意识中保留下的一种“模型”。

33,文学心理批评显然也存在着两种可供选择的研究途径,一是属于科学实证的途径,一是属于经验思辨的途径。

34,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作是作家情欲的宣泄、升华;在荣格看来,文学创作则是“魂灵”即“原始意象”在作家身上的“附体”,是“原型”的借尸(作家)还魂。

35,加拿大文学理论弗莱被公认为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

36,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是建立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的批评方法。

37,一般认为,法国学者查理.巴利于1902年出版的《法语文体学》是现代文学的开端。

38,文体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文本的语言。

39,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合写的《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则进一步确定文本的中心地位。

40,什克罗夫斯基曾有一句遭人非议的口号:

“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

41,文本批评的对象就是文学自身的特性,即雅各布森所说的“文学性”。

42,燕卜荪说,语境能使一个词的意义涉及“整个文明史”。

语境构成了一个意义交互的语义场,词语在其中纵横捭阖,产生了丰富的言外之意。

43,德里达在《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嬉戏》一文中,提出了双重阅读的模式。

44,与结构分析强调文本中的语法相对,美国学者德曼主张一种“修辞”性的阅读。

45,※埃莱娜●西苏是“女性写作”理论的创始人。

46,本雅明是另一位重要的思想前驱,他被追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1936年写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47,本雅明更为重要的理论建树是他对于这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进行的美学探讨。

48,霍克海默和啊多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认为资本主义使得大众传媒变成了工业。

49,英国伯明翰学派对文化批评的主要贡献是:

为文化批评作了正式的命名,即“文化研究”。

50,鲍德里亚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社会(其实是欧美社会)已经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文化阶段。

51,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指出在早期的市场资本主义时期,文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现实主义,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文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现代主义,而在当今处于后工业社会阶段即他所称的晚期资本主义时代里,文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后现代主义。

52,美国批评家韦勒渴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把文学研究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

53,文化工业对于人性的扭曲在于它的权力影响作用。

54,文化工业在制作产品过程中,也在制作出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它包括技术层次的方面,也包括意识层次的方面。

55,文化霸权一次最初是有葛兰西提出的。

三,选择题

1,文学批评有哪几个世纪特征?

A,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B,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

C,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D,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2,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代表有哪些?

A,别林斯基B,车尔尼雪夫斯基C,杜勃罗留

3,16,谁会历史评判尺度可归纳为:

A,真实性B,倾向性C,社会效果。

4,法国学者张竟生的著作

  A,《精神分析学纲要》B,《伟大恶怪的艺术》C,《浪漫派概论》

5,弗洛伊德为文学批评提供的学术资源主要表现在:

A,“冰山理论”与潜意识B,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

C,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D,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

6,心理批评的三种形态:

A,传记批评B,原型批评C,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7,与异廷的相关术语有

A,播撒B,增补C,删除下书写D,踪迹

8,诗歌分析的相关术语A,含混B,反讽C,阴郁D,张力

9,视角分析的三种类型A,非聚焦型B,内聚焦型C,外聚焦型

10,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四个阶段

A,“妇女形象”批评B,“妇女中心”批评

C,理论反思D,“身份”批评

11,狭义的也是严格意义的文化批评包括:

A,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B,英国的伯明翰学派C,法国学者福柯、罗兰.巴特

四,简答题

1,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特点

答:

(1)意会体悟和以形象说诗,批评家中在感受,善于将幽默的心理体验转化为可视的形象。

(2)批评话语所具有的浓郁的艺术性,甚至在有些情况下批评和创作合二为一,这一点在唐代十分明显。

(3)中国印象式批评的用语大多玄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