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系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400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docx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科研管理系统.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docx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校科研管理系统高

目录2

一、高校科研管理系统3

(一)需求背景和建设目标3

(二)用户组成及需求描述5

(三)项目功能说明7

1•总体描述7

2•功能模块介绍8

(四)技术方案20

1•技术目标20

2•技术框架20

3•技术特点21

4•安全问题和兼容性22

5•运行保障体系22

6•运行环境23

(五)实施方案25

1•实施方案概述25

2•项目周期和实施计划25

3•实施队伍26

4•质量控制27

、科研管理系统

(一)需求背景和建设目标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高校的科研活动和科研能力已成为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从而导致了高校的科研工作和统计工作不断庞大和加重。

而目前大多数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工来进行,即通过Excel、word等办公

软件或者简单的数据库采集系统来处理大量的数据,这种方式不仅给科研管理人员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并且造成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之间缺少必要和及时的沟通,难以反映高校科研现状,造成信息传递流转失真且速度慢。

在当前形式下,通过IT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以加强日常科研工作管理,整合科研工作流程,为决策层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从而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也是当今高校科研管理的大势所趋。

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建设,可以实现科研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形成一个动态的科研数据中心和科研管理沟通平台,全面、实时、准确提供学校的有关科研信息,服务于高校科研工作人员的工作,辅助领导进行科研管理决策,从而为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有鉴于此,通过长期对高校科研工作的了解,我们提出了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其目

标如下:

建立一个从管理出发,提供多级用户分层管理模型包括科研业务管理、信

息发布以及网上办公等全面的网络化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科研项目流程化管理实现科研项目在线申报、评审、立项、中检、终结等系列流程化管理。

辅助系部的科研负责人或科研秘书管理本单位科研工作通过本系统,系部

领导可以及时掌握、了解本单位的教师的科研情况,科研秘书可以方便地完成有关的科研管理任务,如业务上报、业务受理、项目申报组织等工作。

兼容统计完全兼容教育部的社科统计和科技统计,导出不同组合的科研数

据,尽可能满足不同归口部门的统计任务。

提供了实现科研工作量自动化核算的机制为日后工作量量化核算提供接口。

该部分自动根据项目、经费、成果、获奖、学术活动等基础数据核算出各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在任意时间段的科研工作量,从而和津贴、考核以及职位评审挂钩,从而为日后量化考核提供了基础。

实现网上办公提供文件传送功能以及通过网络、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通讯手段的传递消息功能;实现个人管理、信息发布以及公共业务等辅助办公功能,实现无纸化办公。

将科研日常管理和科研门户网站结合实现科研门户网站科研查询,提供科研公示的机制。

(二)用户组成及需求描述

本项目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化管理系统,由于其服务于全校范围内从事科研活动或者科研管理活动的科研工作人员,根据业务范畴的不同,其用户可以分为科研人员、科研秘书、科研管理人员、校领导、系统管理员等多种用户,并可根据需求自定义综合科、成果科、项目科等其他角色用户。

各用户通过网络进行协

同工作,其示意图如下:

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可以在系统中管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在线申

报项目以及进行中检终结,通过系统接收通知和文件,并可以反馈意见等。

单位科研秘书各系部单位对应一名科研秘书,负责本单位的各项科研管理业务。

具体包括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活动等数据的审核管理工

作,以及所属单位的科研考核工作和项目申报中检终结工作。

科研秘书还可以向

所属单位的科研人员发送通知和文件。

并接收反馈信息。

科研管理人员主要是科研处工作人员,负责全校各项科研管理业务。

科研处通过系统可以建立学校的科研管理评价指标,管理全校的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等数据,在线组织科研考核、项目申报与评审、项目中检与终结、年度统计等多项工作。

另外科研处还可以通过系统发送通知、文件和有关科研动态,负责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功能示意图如下:

学校领导指负责科研工作的学校主管领导,学校领导查询提供各项数据,及时了解到最新、最直观的科研动态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是系统中的超级用户,由系统初始化时自动产生。

系统管理员主要用于维护数据,进行各项参数设置等。

系统管理员主要有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日志管理、数据导入导出、角色和权限设置、Email服务器设置、系统参数设置等功能。

(三)项目功能说明

1.总体描述

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科研门户网站、核心业务流程、基础数据库和系统服务。

基础数据库是系统的基础,它包括机构、人员、项目、经费、成果、学术活动、获奖等信息。

基于基础数据库上,结合科研的日常管理,系统提供了数据审核、在线办公、项目流程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年度统计等核心业务流程。

科研门户网站是科技处对外发布信息的门户,能提高科技处的知名度,系统中能将基础数据和门户网站相结合,在门户上及时发布动态的科研信息。

系统服务提供了用户、权限、参数设置以及安全方面的功能。

其示意图如下:

C禾『门户站A

曲til说揀

《系统功能框架图》

系统从功能模块上划分可以分为辅助办公、门户网站、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活动、数据分析、科研考核、年度统计和系统维护等模块。

这些模块具体的实现了各种科研业务管理。

全国高校科研管理系城

1*!

1*X

7:

■毋:

Kt护週出星摒

J帕处11则U1|科11WWfl

i

S

 

 

2.功能模块介绍

2.1辅助办公

辅助办公模块主要为了辅助科研处和科研秘书、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和信息传送而设置。

其功能包括公文发送、短信管理、电子邮箱、网站管理等几部分。

公文发送科研处能通过网络发送相关公文给下属的科研秘书或科研人员,

进行信息交流。

短信管理系统通过手机短信发送模块和科研管理系统相连通,获取人员的手机号码,进行信息发送。

科研处管理人员能通过本功能进行日常通知和事务催办等动作。

电子邮箱是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之间通过调用第三方邮箱在本系统中进行通信的功能模块。

网站管理科研人员能设置栏目,进行内容发布,直接对科研门户网站进行管理,将科研管理和网站管理融为一体。

2.2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模块包括院系所、教研室、研究机构、重点研究基地等的管理。

系统中将机构分为实体和非实体两种类型。

实体单位一般是指系部、各机关处室等,实体机构必须设置科研秘书和科研负责人,所有的科研人员、成果、项

目等都按照实体机构进行归口管理。

非实体机构一般指的是各种研究机构和研究基地,非实体机构可以依附实体机构进行管理,也可由科研处直接管理,可以不设置科研秘书。

ffjr,"叩瓦怙■k事列袁

 

i/i栽w它擠1*费

《机构列表图》

2.3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是指对从事科研工作的老师、科研管理人员、相关的科研辅助人员的管理,包括人员库的管理和人员统计两部分。

人员库管理通过人员库的管理,科研处可以及时掌握学校科研人员的基本情况。

人员信息包括的所在机构、姓名、职工号、年龄、性别、职称、职务、学科、学位、学历、学科方向、学术特长和联系方式等。

其原始数据可以直接从学校人事管理系统中实时转入所需要的人员信息,也可以从历史数据进行转换并进行及时的更新。

《人员列表图》

在人员列表中,能自动生成相关人员的科研详情表。

如下图所示:

■貝招寄人品UifMK

MafTH

《科研详情图》

人员统计通过人员统计功能,科研处管理人员可以设定各种统计条件,并生成相关的统计分析图(注:

在项目、项目经费、科研成果都可以生成相应的统计图)。

如下图所示:

人AM«

屮郴春"】w貝

•鼻

(IHJtC畫譚

■齢6

|AV・7WE■♦•

期工号

笥・・垃

1^4-1

101

毗粗

Mm

jt£*i

O

apt

tttfl

佛工

<£■«

mo

mt

]⑷

期皿

j|EKV

学啊ie

Mfl

Wl

”寧

M

32*1

mu

■im*

再诲■■

iM

jfiftXV

柚■甘

M

■fn<|

iM

UH

ftJW

已芒■■

半枕it?

Ml

n

«u

Ml

j/i賈嗨创1*.JI

《科研人员性别学历分布图》

2.4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包括项目库管理、项目流程管理和项目经费三个部分

国高f

曼科研管理系统

回*E丘粘号轉护叵1返岀系橢

料胡m科|

科1

科軒琐目1冏叩曲学未紹动1

蠢老弓托1

科叩芳桂1

求out护1

LZl

■萸»理目音趣

《项目管理示意图》

项目库管理是指对立项后项目进行管理,包括不同来源、不同级别、横向纵向等各类项目。

项目主要包括如下一些信息:

项目所属机构、名称、分类、类别、性质、级别、立项情况、进行状态、结项情况、成员组成情况、经费情况等。

其工作量可以在项目组成员中分配

《项目新增信息图》

学校可以自定义项目的分类,及项目子类。

并将学校的分类标准和教育部的分类标准进行对接。

1t林皿曲17

・■曙pj

■障蠹

S*

TUfift

ByunJH

UK

(XE

JS

M

99*113

O

Iff

O

CM

tscnta

r曦

in

ffifl

KRT'M

09

19

《项目分类列表图》

项目库管理提供了项目统计等功能。

项目流程管理包括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中检、终结等流程管理。

在流程管理中针对学校的管理需求,进行调整,自动上传申报书、中检书、终结信

息等。

项目申报:

针对于校级项目,系统提供申报功能。

学校可进行申报批次的创建,科研人员进入申报部分进行项目申报。

《申报信息列表图》

项目结项:

对于到期项目,科研处通过公文、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项

目负责人进行结项。

项目负责人提供实际完成时间、最终的成果形式、结项书等

信息进行结项。

《未结项项目列表图》

项目经费管理经费管理是理工类高校科研管理的重点之一,本系统从项目到款经费、年度经费、支出经费进行管理,同时能生成到款分割单,对项目经费进行管理。

并能对各种经费情况进行统计。

昔贝>;项目制冷段目招费苗息

《经费经费到帐信息列表图》

2.5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一般可以分为科研论文、著作、获奖、成果转载、鉴定成果、艺术作品、专利等。

科研成果的工作量可以在项目组成员中进行分配。

《论文分类列表图》

论文分为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其他文章四类进行管理,其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作者信息、论文收录情况、详细信息等几个方面。

论文管理中设定期刊库,论文录入时,第一作者从期刊库中选择发表期刊,则可以自动带入论文的分类以及论文得分等权重。

Ei£^^«2£l:

厂5CI瞰录厂ElMfc录厂巧TI■收录

I详期侑总】

ISSJf^:

r

电子览时件:

r

浏览..,

关键字;

论交刑要:

《论文新增图》

著作可以分为社科类、理工类等类别。

可由学校自由制定,并且可按著作类型等级进行设定,在类别设定时提供按字数和本数绑定权重的功能,为量化考核提供基础。

■>着佗舌檜»署戏兮55

《著作分类列表图》

鉴定成果,主要包括如下一些信息:

成果所属机构、成果名称、鉴定日期、结论类别、成果完成形式、鉴定部门、鉴定证书号、作者等。

 

问日明*

[RM■]—

A#:

《鉴定成果新增图》

专利,主要包括如下一些信息:

所属机构、专利名称、类型、是否授权、申请号、专利号、申请日期、授权日期、作者等。

員牺i

NHr

41nr

»T(.

It林利

*利*山

20卜HU

RM

WT*

k

2IXHr1Gh3l

uni

ism

曹利•曲

TT

昨町503

tw

ISl

TR

2W&-10-1I

«>

Htriif

2QMH»-Zr

Wtf

Awt]

rniiti

M

i/i曲t咅uI*a

《专利成果列表图》

2.6学术活动子系统

学术活动指学校主办或者参与的学术会议、发表的会议论文、国内国外的学

术交流等。

对学术活动进行统计管理记录存档,建立完备的学术活动数据库。

全国高*

甕科研管理蔡统

1二:

牺号ti护函逗岀歸蜿

沟iHtn抽I軻硏人曲|

科SAW目1坤腹黑|r

乍脚曲抵1

年•!

》粧计1

臬册护1

i~5"

会期nO

£曲14Q

会谡珪接O

I-一-_一■JI

鱼测轉Q

W.SJlftO说序朋囲O讲轻甘広O

手桶对

 

《学术活动示意图》

2.7科研考核子系统

科研考核主要是通过建立科研工作量的量化指标和设置岗位考核标准,通过

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奖励、学术交流等信息的综合分析,计算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量,由系统所设定信息自动判断是否通过考核。

考核流程

为:

->

在考核机构表中,针对不同机构进行机构人员考核。

《设立考核批次》

•时申SL:

C£L««

6T

 

THfill立测帼

StffA孕駅■殊

gJfT茨皿亀_

3

xxe»noo

倒撵tf■畫尊Haoofe-fr-1科

S

*力为1”9

ttarw*3304-i^-®

5

整力为a«t

99

0

sr^nswe-M-u

[*IW«

■loe

丄垛文T:

(tit0

IM

au*»ta出BfflK

CWM1:

<-bit0盼)

■t!

擾可*

I

lUL,

《被考核人员科研详情表》

2.8年度统计子系统

教育部每年要组织高校进行科研年度统计工作。

年度统计分为科技和社科两部分,并且每年都会派发统计系统。

平台需要兼容教育部统计系统,并能进行同步升级,避免实现信息孤岛,实现业务的统一。

2.9系统维护子系统

针对于系统中角色及学校定义角色进行权限分配。

为科研人员进行角色、帐

对邮件服务器及页面操

号、密码、权限分配以及对统计数据及基础数据的导出、作帮助信息的填写等。

(四)技术方案

为保证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建设项目能够实现技术需求书上提出的业务要求和技术要求,需要有完备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方案分为技术目标、技术框

架和技术特点等几个部分来分别阐述。

1.技术目标

由科研工作涉及到的用户众多,科研信息量大,同时在高校普遍的学校数字化建设大环境下,构建信息化项目更需要全方位的技术考虑。

对于本项目的技术目标如下:

系统能够可持续运行稳定。

系统能够支持大量并发访问,能够处理海量数据。

系统设计完全模块化。

设计上做到模块清晰、接口开放,利于进行二次开发和系统扩展。

力求界面友好,操作简便人性化,减低培训成本。

2.技术框架

项目采用的技术框架分为系统运行环境和系统应用体系结构两部分。

系统运行环境主要由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J2EE运行环境组成。

我们完

全基于先进的J2EE开发技术,可以跨Window、Linux、Unix和Solaris等多种操作系统进行系统布署实施。

数据库系统可以采用Mysql/SqlServer2000/Oracle

等不同的数据库。

系统应用体系结构是指应用系统的技术架构。

我们基于J2EE技术,并巧妙

融合了Hibernate技术和Struts框架技术,另外加上各种常用的公用组件,这样构成了科研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技术骨架。

基于这种纯Java的技术骨架,我们

设计出一个分为数据处理层、业务逻辑层、控制层和表示层的四层技术架构。

科研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技术框架可以通过下面的框架图进行说明:

<技术框架图>

3.技术特点

网络化系统采用WEB应用模式,即B/S模式。

系统在服务器上布署好后,用户不用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直接用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网站就可以使用系统。

数据集中管理项目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对各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这样

可以做到数据的及时更新汇总,也方便数据的备份恢复等维护工作

高度模块化系统有多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间相互联系,并相对独立,可以方便学校有选择有步骤的实施项目。

高度参数化考虑到高校个性化的需求,系统中考核和统计指标都采用了参数化设置。

易用性系统操作流程清晰,操作简单,用户不需要进行复杂的业务培训就可以轻松使用系统。

跨平台性软件系统采用JAVA开发技术和N层应用体系结构,因此,数据库服务器系统、Web服务器系统和应用服务器系统可以运行于包括WindowsServer、Unix和Linux等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上。

高效缓存为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加强多用户同时访问系统时的系统反应能力,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缓存技术,有效提高系统的运行性能问题。

4.安全问题和兼容性

安全问题项目的安全问题可以分为运行环境安全问题和应用程序安全问题两个方面。

运行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是指科研管理系统所布署的服务器安全问题。

服务器需要防止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入侵,数据库需要做定期备份。

如果服务器在学校数据中心统一托管,这些问题一般可以由学校网络信息中心统一进行管理。

应用程序安全问题主要是系统中不同用户要具有不同操作权限,防止越权操

作行为的发生,以免引起数据和管理上的混乱。

在科研管理系统中采用ACL权

限控制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科研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灵活设计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策略。

系统兼容性科研管理系统项目是“数字化高校”整体规划的一部分,经常需要和教务、人事、办公0A、邮件服务器等系统进行不同程度的数据交换和整合管理,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

项目采用J2EE技术,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提供和第三方系统的接口,实现业务流程的兼容;另外科研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数据结构要标准化,综合考虑国家信息化标准、教育部信息化标准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

5•运行保障体系

运行保障体系可以科技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配套制度和系统实施配套人员组成两个部分加以说明。

配套制度主要是针对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办公、网上数据上传以及业务受理等制定行政性的规范制度,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

配套制度的制定需要根据北工大的业务特点以及其他院校科研管理通性相结合而加以制定,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用后,再加以强制推广。

在其他高校实施过程中,本系统相关的配套制度有《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条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指南》两个文件。

系统实施配套人员主要是指在系统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技术队伍,是系统得以

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根据本系统的特点,制定系统实施配套人员如下:

类型

人员组成

技术能力

职责范围

队伍建设周期

系统负责人

1人

了解科研管理业务。

制定系统宏观目标,并指派管理技术队伍的组成。

全过程

需求负责人

1人

了解具体的日常工作流程,并对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有一定的了解。

有过做需求的经验。

配合我公司需求人员进行需求调研。

系统进入需求调研阶段,到系统止式运行结束。

网络安全负责人

1人,可由学校信息中心代理

有丰富的网络安全知识,能处理常见的网络故障。

保证在系统网络环境中正常运行,进行数据备份、病毒防范等工作。

系统止式运行开始,到系统运行周期结束。

业务负责人

计划、成果、综合等科室各一人

了解本科室具体业务,并具备有熟练的网上办公技能。

对系统测试版进行试用,提出修改需求;

对本科室业务进行审核、统计、分析等管理操作。

系统调研到运行周期结束。

6.运行环境

科研管理系统项目的运行环境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组成。

服务器端需要布署Web服务和数据库服务;客户端是指用户用来访问系统的终端,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范围而无需下载其他软件。

其软硬件配置要求如下:

服务器配置:

类别

最低配置

推荐配置

硬件

CPU

2.4GB

3GB

内存

512MB

1024MB

硬盘

60GB

120GB

其他

支持热插拔硬盘;USB接口;24小时不间断电源;网络带宽10M以上

软件

操作系统

Windows2000Server版/

Linux/Unix

Web应用服务

Tomcat4.1(开源项目)

数据库系统

Mysql数据/Oracle数据库/

SqlServer2000数据

客户端配置:

硬件配置

CPU500M以上,内存128M以上的个人电脑即可。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9x/NT/2000/XP/2003。

浏览器:

InternetExplorer5.0及其以上版本‘Netscape4.0及其以上版本

(五)实施方案

1.实施方案概述

项目实施方案是为了有效保障项目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并保障项目实施的质量。

本方案将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为几个实施阶段,确定项目周期和实施计划,然后组织项目实施的技术队伍,并制定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案。

2.项目周期和实施计划

科研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是一个大型软件工程项目。

项目的周期和实施计划应该按照软件工程的一般理论和实践,并结合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制定。

我们将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和三个里程碑,依次来制定整个

项目的实施计划,达到有效计划和控制项目的实施过程的目的。

项目周期及项目阶段划分

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为需求调研与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

试、部署实施、培训和后期维护共七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实施任务和目

标,详细情况见下表:

实施阶段

实施任务和目标

需求调研与分析

通过会议、问卷调查等方式调研需求,并加以分析,编写详细需求说明书

系统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