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的重要人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274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分子的重要人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分子的重要人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分子的重要人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分子的重要人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分子的重要人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分子的重要人物.docx

《高分子的重要人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的重要人物.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分子的重要人物.docx

高分子的重要人物

 

创立高分子化学的施陶丁格(HermannStaudinger1881-1965)

    棉、麻、丝、木材、淀粉等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连人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高分子体系。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人们虽然天天与天然高分子物质打交道,对它们的本性却一无所知。

现在我们已认识什么是高分子,并建立了颇具规模的高分子合成工业,生产出五光十色的塑料、美观耐用的合成纤维、性能优异的合成橡胶,致使高分子合成材料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并列构成材料世界的三大支柱。

面对这一辉煌成就,我们不能不缅怀高分子科学的奠基人、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施陶丁格。

    1881年3月23日,海尔曼·施陶丁格出生在德国的弗尔姆斯。

他父亲是新康德派的哲学家,所以他从小就受到各种新的哲学思想的熏陶,对新事物比较敏锐,在科学推理、思维中,能够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发现关键之处。

提出新的观点。

在中学时,他曾对植物学发生浓厚的兴趣,所以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哈勒大学学习植物学。

这时有一位对科学发展颇有见地的朋友向他父母进言,最好先让施陶了格打下雄厚的化学基础后,再让他进入植物学的领域。

这一中肯的建议被采纳了,借他父亲转到达姆一所大学任教的机会,施陶丁格也来到该城的工业大学改读化学。

从此施陶丁格与化学给下不解之缘。

1903年,他完成了关于不饱和化合物丙二酸酯的毕业论文,从大学毕业。

接着又来到施特拉斯堡,拜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梯尔为师继续深造。

1907年,以他在实验中发现的高活性烯酮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同年他被聘为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的副教授。

5年后他被楚利希联邦工业大学聘任为化学教授。

在这里他执教了14年,这期间的教学和研究使他熟悉了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的各个领域和一些新的理论,为他顺利开展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也在这期间,他投入了上述关于高分子组成、结构的学术论战。

1926年,他为了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更多的实验来验证他的大分子理论,他应聘来到布莱斯高的符来堡专心从事科学研究。

在符来堡他度过了他的后半生,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1932年,施陶丁格总结了自己的大分子理论,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成为高分子科学诞生的标志。

认清了高分子的面目,合成高分子的研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从此新的高分子被大量合成,高分子合成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为了表彰施陶丁格在建立高分子科学上的伟大贡献,1953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华莱士·H·卡罗瑟斯(WallaceH.Carothers,1896~1937)

    卡罗瑟斯1896年4月27出生于美国洛瓦的伯灵顿。

他开始受教育的是在得梅因公立学校,1914年从北方中学毕业。

卡罗瑟斯的父亲在得梅因商学院任教,后来担任过该院的副院长。

受他父亲的影响卡罗瑟斯18岁时进入该院学习会计,他对这一专业并不感兴趣,倒是很喜欢化学等自然科学,因此,一年以后转入一所规模较小的学院学习化学。

1920年获理学学士学位。

1921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来在南达柯他大学任教,讲授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

1923年又回到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有机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在导师罗杰·亚当斯(RogerAdams,1889-1971)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关于铂黑催化氢化的论文,初步显露了他的才华,获得博士学位后随即留校工作。

1926年到哈佛大学教授有机化学。

    1928年杜邦公司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总部所在地成立了基础化学研究所,年仅32岁的卡罗瑟斯(WallaceH.Carothers,1896-1937)博士受聘担任该所有机化学部的负责人。

卡罗瑟斯来到杜邦公司的时候,正值国际上对德国有机化学家施陶丁格(HermannStaudinger,1881-1965)提出的高分子理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卡罗瑟斯赞扬并支持施陶丁格的观点,决心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他把对高分子的探索作为有机化学部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开始卡罗瑟斯选择了二元醇与二元羧酸的反应,想通过这一被人熟知的反应来了解有机分子的结构及其性质间的关系。

在进行缩聚反应的实验中,得到了分子量约为5000的聚酯分子。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度,卡罗瑟斯改进了高真空蒸馏器并严格控制反应的配比,使反应进行得很完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使聚合物的分子量达到10000-20000。

    1930年卡罗瑟斯用乙二醇和癸二酸缩合制取聚酯,在实验中卡罗瑟斯的同事希尔在从反应器中取出熔融的聚酯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

这种熔融的聚合物能像棉花糖那样抽出丝来,而且这种纤维状的细丝即使冷却后还能继续拉伸,拉伸长度可以达到原来的几倍,经过冷拉伸后纤维的强度和弹性大大增加。

这种从未有过的现象使他们预感到这种特性可能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有可能用熔融的聚合物来纺制纤维。

他们随后又对一系列的聚酯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由于当时所研究的聚酯都是脂肪酸和脂肪醇的聚合物,具有易水解、熔点低(<100℃)、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等缺点,卡罗瑟斯因此得出了聚酯不具备制取合成纤维的错误结论,最终放弃了对聚酯的研究。

顺便指出,就在卡罗瑟斯放弃了这一研究以后,英国的温费尔德(T.R.Whinfield,1901-1966)在汲取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改用芳香族羧酸(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1940年合成了聚酯纤维——涤纶,这对卡罗瑟斯不能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为了合成出高熔点和高性能的聚合物,卡罗瑟斯和他的同事们将注意力转到二元胺与二元羧酸的缩聚反应上,几年的时间里卡罗瑟斯和他的同事们从二元胺和二元酸的不同聚合反应中制备出了多种聚酰胺,然而这此物质的性能并不太理想。

1935年初卡罗瑟斯决定用戊二胺和癸二酸合成聚酰胺(即聚酰胺510),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聚酰胺拉制的纤维其强度和弹性超过了蚕丝,而且不易吸水,很难溶,不足之处是熔点较低,所用原料价格很高,还不适宜于商品生产。

紧接着卡罗瑟斯又选择了己二胺和己二酸进行缩聚反应,终于在1935年2月28日合成出聚酰胺66。

这种聚合物不溶于普通溶剂,具有263℃的高熔点,由于在结构和性质上更接近天然丝,拉制的纤维具有丝的外观和光泽,其耐磨性和强度超过当时任何一种纤维,而且原料价格也比较便宜,杜邦公司决定进行商品生产开发。

    要将实验室的成果变成商品、一是要解决原料的工业来源;二是要进行熔体丝纺过程中的输送、计量、卷绕等生产技术及设备的开发。

生产聚酰胺66所需的原料——己二酸和己二胺当时仅供实验室作试剂用,必须开发生产大批量、价格适宜的己二酸和己二胺,杜邦公司选择丰富的苯酚进行开发实验,到1936年在西弗吉尼亚的一家所属化工厂采用新催化技术,用廉价的苯酚大量生产出己二酸,随后又发明了用己二酸生产己二胺的新工艺.杜邦公司首创了熔体丝纺新技术,将聚酰胺66加热融化,经过滤后再吸入泵中,通过关键部件(喷丝头)喷成细丝,喷出的丝丝经空气冷却后牵伸、定型。

1938年7月完成中试,首次生产出聚酰胺纤维.同月用聚酰胺66作牙刷毛的牙刷开始投放市场。

1938年10月27日杜邦公司正式宣布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正式诞生了,并将聚酰胺66这种合成纤维命名为尼龙(nylon),这个词后来在英语中变成了聚酰胺类合成纤维的通用商品名称。

杜邦公司从高聚物的基础研究开始历时11年,耗投2200万美元,有230名专家参加了有关的工作,终于在1939年底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遗憾的是尼尤的发明人卡罗瑟斯没能看到尼龙的实际应用。

由于卡罗瑟斯一向精神抑郁,有一个念头使他无法摆脱,总认为作为一个科学家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加之1936年他喜爱的孪生姐姐去世,使他的心情更加沉重,这位在聚合物化学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化学家,于1937年4月29日在美国费城一家饭店的房间里饮用了掺有氰化钾的柠檬汁而自杀身亡。

为了纪念卡罗瑟斯的功绩,1946年杜邦公司将乌米尔特工厂的尼龙研究室改名为卡罗瑟斯研究室.

PaulJ.Flory(1910-1985)高分子科学家

    1910年6月19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斯特灵。

1985年9月9日逝世。

1934年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后任职于杜邦公司,进行高分子基础理论研究。

1948年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授。

1957年任梅隆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

1961年任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1975年退休。

195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Flory在高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的贡献,几乎遍及各个领域。

他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是高分子科学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著有《高分子化学原理》和《长链分子的统计力学》等。

197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卡尔·齐格勒KarlZiegler(1898-1973)

    1898年11月26日生于德国黑尔萨;1920年获马尔堡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20年~1927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任教;1936年任哈雷萨勒大学化学系主任,后任校长;1943年任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煤炭研究所所长;1946年兼任联邦德国化学会会长;1953年利用铝有机化合物成功地在常温常压下催化乙烯聚合,得到聚合物,从而提出定向聚合的概念。

1963年与G.纳塔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3年8月12日在德国米尔海姆去世。

    齐格勒早期主要研究碱金属有机化合物、自由基化学、多元环化合物等。

1928年开始研究用金属钠催化的丁二烯聚合及其反应机理。

此后又出色地研究烷基铝的合成和用以代替格利雅试剂的工作。

最大的成就是发现金属铝和氢、烯烃一起反应生成三烷基铝。

在此研究成果上,齐格勒成功地进行了下列研究:

1.α-烯烃的催化二聚作用,合成高级α-烯烃;2.乙烯经烷基铝催化合成高级伯醇;3.由烯烃合成萜醇;由烷基铝经电化学或其他方法合成其他金属的烷基化合物;4.利用氢化烷基铝和三烷基铝做有机物官能团的还原剂;5.以三烷基铝与四氯化钛为催化剂(称为齐格勒催化剂)使乙烯在常温常压下聚合成线型聚乙烯,这项研究为高分子化学和配位催化作用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

久里奥·纳塔GiulioNatta(1903-1979)

    1903年生于因佩里亚的毛里齐奥港,卒于1979年5月1日。

1924年毕业于米兰工学院并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曾在米兰、都灵、帕多瓦和罗马等地的大学担任教授。

纳塔长期从事合成化学的研究,是最早应用X射线和电子衍射技术研究无机物、有机物、催化剂及聚合物结构者之一。

1938年他用1-丁烯脱氢制得丁二烯,进一步发展了最早的合成橡胶方法。

他的更重要的成就是在研究催化分解过程中非均相催化剂的吸附现象和动力学方面。

50年代以前,主要从事甲醇、甲醛、丁醛等应用化学研究,取得许多重大成果。

于1954年开始从事有规聚合(定向聚合)的研究,成功地从廉价的丙烯获得性能良好的、可用于塑料、纤维的等规聚丙烯。

后来这一方法被成功地用到一般烯烃和双烯烃。

他首先采用三烷基铝与三氯化钛为催化剂(被称做纳塔催化剂),使丙烯聚合成具有立体规整性的有规聚丙烯。

定向聚合是高分子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可以在实验室内从烯烃、二烯烃及其他单体合成过去只有生物体内才能合成的高分子。

纳塔和他的助手共发表了1200篇科学论文,其中,以他个人名义发表的有540篇。

取得约500项专利。

他因对塑料领域内的高分子的结构和合成方面的研究而与K.齐格勒共获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还在国内外获得许多金质奖章和多种荣誉称号。

白川英树(ShirakawaHideki)

    白川1961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部化学专业,曾在该校资源化学研究所任助教,1976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79年回国后到筑波大学任副教授,1982年升为教授。

1983年他的研究论文《关于聚乙炔的研究》获得日本高分子学会奖,他还著有《功能性材料入门》、《物质工学的前沿领域》等书。

    白川英树在发现并开发导电聚合物方面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

这种聚合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上去。

    2000年10月10日,白川英树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艾伦J.黑格、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因对导电聚合物的发现和发展而分享了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AlanG.MacDiarmid)(1929~)

    1927年生于新西兰。

曾就读于新西兰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以及英国的剑桥大学。

1955年,他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

他是最早从事研究和开发导体塑料的科学家之一。

    在过去的20多年中,马克迪尔米德教授广泛涉足于导电聚合物(合成金属)研究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导电聚合物的合成、化学、掺杂、电化学、电、磁和光学性质以及聚乙炔与聚苯胺的加工等。

他从1973年就开始研究能够使聚合材料能够象金属一样导电的技术,并最终研究出了有机聚合导体技术。

这种技术的发明对于使物理学研究和化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他曾发表过六百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二十项专利技术。

德热纳(Pierre-Gilles,deGennes)(1933)

    法国科学家,他的研究理论--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而获得诺贝尔奖。

德热纳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发现,用来研究简单系统的有序现象还可以用来研究较为复杂的物质形态,尤其是液晶和聚合物。

他用数字形式描述了磁性偶子.共分子和分子链如何在一定条件下组合成有序状态,以及当它们从有序状态转变为无序状态的结果。

他首次说明了从向列型液晶散射出的异常光现象,他的聚合物排列的无序中的有序和一磁矩系统从有序转向无序时,适合条件之间的相似程序理论,比迄今人们猜测的更胜一筹。

    1974年他写出<<液晶物理>>,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

由于他研究理论的重要建树,被誉为"当代牛顿",并为液态晶体和聚合物这类物质的技术发展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

徐僖

    男,1921年1月出生,江苏南京人,我国著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里亥大学(LehighUniversity)科学硕士学位。

现任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油田化学》期刊主编,《功能材料》、《功能材料信息》期刊顾问。

兼任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南京化工大学校10余所高校教授,《高分子学报》、《化工学报》、《自然科学进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以及国外多家世界著名学术期刊和丛书编委。

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高分子化工分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高分子化学分支副主编,《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高分子材料分支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副校长、高分子材料系主任,第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

程镕时

    男,江苏宜兴人,1927年10月生。

1949年毕业于原金陵大学化学系,1951年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研究生毕业。

著名高分子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高分子物理、物理化学。

程镕时教授参与筹组高分子理化学研究小组,配合合成橡胶研究需要,从事高分子表征的研究、凝胶色谱谱图解析的研究。

于同隐

    高分子科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复旦大学高分子专业的创建人和学术带头人。

五十余年来,他除了教学以外,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学术上突出的成就是开发了对生产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不等活性缩聚动力学这一新领域,和以高分子硬弹性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研制了取得重大社会效益的人工肺。

曹镛

    男,汉族,湖南长沙人,1941年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5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

1966年至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作,1979年至1981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进修。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国内最早从事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科学家之一。

提出了"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的新概念,解决了导电高分子的高导电性与加工性不能同时并存的难题;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制出可弯曲的大面积塑料片基发光二极管;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电致发光与光致发光之比可高达50%,表明单重态的形成率可以超出公认的25%的概念,提出大幅度提高聚合物发光效率的一个新途径。

冯新德

    冯新德教授原籍江苏吴江,1941年就读浙江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学系研究生,师从我国化工界泰斗李寿恒教授,之后改教化学工程系有机化学直到1945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美研究生,1948年在美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教,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冯新德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教学与基础研究,领域涉及烯类自由基聚合,环化聚合,嵌段与接枝共聚合,电荷转移光聚合,开环聚合,功能高分子,高分子生物材料等,特别是在抗凝血材料与药物缓释材料,以及高分子老化与生物老化的初始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冯先生在其近60年的教学与科研生涯中,发表论文200余篇,荣获多项奖励,为我国高分子科学事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级人才,被誉为我国高分子化学的先驱和奠基者之一。

何炳林

    高分子化学家。

广东番禺人。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1952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

南开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与教学。

最先研究领域为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1958年获二机部资助创建了南开大学化工厂,先后研制出几十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应及社会效益。

1978年后研究工作扩展到生物高分子,如利用反应性高分子拆分D,L-氨基酸、酶的固定化、药物控制释放、血液净化(用血液灌流法已救活全国百余安眠药中毒患者)等。

近年又在高分子负载金属催化方面开展了研究,成功地应用于催化氢化和氢甲酰化等反应。

黄葆同(1921.5-2005.9)

    上海市人。

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

1952年获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进行过生漆结构和干燥机理研究,新高分子合成,乙丙橡胶新催化/活化体系研究等。

1979年以来研究以聚烯烃为组份的多相聚合物,包括共混和嵌段、接枝合成及其用于共混增容。

共混型热塑弹性体和聚乙烯接枝PDMS增进耐磨性获得专利;利用共晶和极性/极性相互作用原理,设计增容剂,使聚烯烃/极性聚合物共混为新材料;并深入研究体系的界面和结晶行为。

进行乙烯(丙烯)/α—烯烃共聚和丙烯序贯聚合规律和聚合物结构研究。

用非稳态扩散动力学概念研究了齐格勒-纳塔非均相催化剂共聚机理。

开展了可溶性锆茂和钛茂催化剂下的烯烃(共)聚合研究。

林尚安

    高分子化学家。

福建永定人。

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

1950年获岭南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

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教授。

对烯烃高效催化聚合、共聚合与聚合理论及各种聚烯烃合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探明了各种烯烃催化聚合反应规律和最佳聚合条件,理论分析了各种影响的因素,并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级数及数学模式,聚合反应单元微观历程及机理,催化剂活性中心结构及浓度的定量测定,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定量测定与计算,新型高效催化剂的组份等进行了研究。

研制成功多种新型高效齐-纳催化剂及茂金属催化剂,用于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中低密度聚乙烯、等规(及间规)聚丙烯、等规聚丁烯、等规(及间规)聚苯乙烯及11种烯烃共聚物,进而研究乙烯气相聚合、聚烯烃结构调节与功能化,均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

钱保功(1916—1992)

    江苏江阴人。

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

1949年获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研究员、院长,兼任湖北化学研究所所长。

在国内开创了合成橡胶、高分子辐射化学、高聚物粘弹性能和高分子固态反应等方面的研究。

在合成橡胶的力学性能、粘弹性能、分子运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

领导组织稀土顺丁、镍顺丁橡胶的表征研究。

还对天然橡胶的结晶过程、聚乙烯的紫外光敏交联、高聚物体系固态反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钱人元(1917-2003)

    江苏常熟人。

193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53年起在聚合物溶液性质、链结构、物理及力学性能、流变学等多方面开展研究。

深入研究了高聚物加工过程与结构性能的关系,开创了修饰分子量分布的方法以适应聚丙烯的加工性能要求,为中国聚丙烯纤维工业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70年代后开创了有机固体电导研究,对激基缔合物和复合物及有机固体载流子迁移过程、新型有机导体、导电高聚物等进行探索。

80年代以来开展高分子凝聚态基本物理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和物理图象来全面理解高分子凝聚态。

沈家骢

    浙江绍兴市人。

高分子化学家。

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同年被分配来吉林大学化学系任教,1983年晋升教授,曾任化学系系主任、副校长;现任国家教委超分子结构与谱学开放实验室主任。

在从事聚合反应动力学与特种高聚物分子工程研究中,运用模型与概率函数积木式地一步列出各种加聚反应机理的分子量分布公式,建立了反应机理与分子量分布的定量关系;链段模型结构按分子模型处理,建立了较完整的共聚反应统计理论;用顺磁共振法首次跟踪本体聚合中自由基变化全过程,揭示了自由基的微环境,提出了扩散图象;开发了高折射指数的光学树脂。

研究了微凝胶为核的星型聚物,首次用这类两性分子制成纳米级高分子微粒和超薄“浮萍”与“倒浮萍”膜,成功地把高分子LB膜的有序性与稳定性结合起来。

近十年来致力于化学材料与化学反应的微结构、微环境及微反应器的探索,很自然地发展为超分子体系的组装、识别及信息功能的研究。

已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合著专著2部。

沈之荃

    高分子化学家。

女。

上海市人。

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

浙江大学教授。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从事高分子化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攻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催化聚合。

60年代首先研制三元镍系顺丁橡胶,并为成功地建立我国万吨级顺丁橡胶工厂作出突出贡献。

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稀土络合催化聚合学科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60-70年代开展并组织领导了稀土络合催化双烯烃聚合及其橡胶的研究。

80-90年代将稀土络合催化聚合研究推进发展,又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王葆仁(1907-1986)

    江苏扬州人。

192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

193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59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

中国最早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化学家之一。

50年代开始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已内酰胺。

对有机硅高分子、特别是硅碳硅氧链高分子的合成做了深入研究。

对耐高温杂环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进行了较广泛研究,并在应用方面作了许多开拓工作。

70年代提出加强高分子大品种如聚丙烯等的研究。

在烃类化学方面也做过许多研究。

著有《有机合成化学》上下册。

王佛松

    高分子化学家。

广东兴宁人。

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

1960年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太平洋地区高分子联合会(PPF)主席,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

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定向聚合、稀土催化及导电高分子研究,近期还开展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工作。

参与和领导顺丁和异戊橡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发现了异戊二烯定向聚合稀土催化剂,并初步阐明其活性中心的形成和结构以及催化机理。

在导电高分子聚乙炔、聚苯胺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结果。

徐端夫(1934-2006)

    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科学专家。

浙江省杭州市人。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结构和高分子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