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5698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docx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docx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时间其实真的挺快得,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想说的不少,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准备,我把我一切关于自己考研的经验全部汇总成册,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有所实质性的帮助。

,当然,千人千面,这仅仅是我自己得经验,大家大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很多人在备考时都会不安,包括我自己在内,总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学校有没有歧视啊?

最近状态不好,学不进去啦?

感觉自己考不上,很烦躁怎么办?

……当然,有这些状态都是很正常的,考研路上谁都有不坚定、自信心严重受挫的时候。

的确,考研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面对初期选择时的困惑与迷茫,面对暑期复习时的炎热和烦躁,面对着无数学子报名的压力与恐惧,面对着很多人找工作赚钱时的诱惑和反思,面对着永远复习不完的文字和题海,面对着考场失利的担忧和紧张,面对着客观存在的纷繁复杂的一切的时候,但如果你坚持下来了就会发现你所经历的一切又无时无刻不在带给你惊喜。

所以,如果开始,就请你坚持。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和你们大多数人一样,辗转于各大贴吧、论坛,听大家的经验分享,那时其实真的有时候感觉挺犹豫的,觉得自己是不是也有能力真像其他考上理想学府的人一样出类拔髓?

是不是也有一些可能从一个双非大学进入一个亚洲知名的大学开启新世界?

面对未知,我们总会有过多的思虑,到了最后甚至都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开始。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不但坚持了下来,而且顺利那到浙大录取通知书。

那一刻,也许只有自己知道当初的勤奋努力是有多值得。

自豪感和成就感带来的喜悦冲击是我这辈子都无法忘却的。

我身边真的有一些看上去还算优秀的例子,刚开始复习的时候信心满满,恨不得马上就进入那个学校。

等到后来随着压力的增大、知识越来越难、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慢慢怀疑自己,最后就进入半放弃的状态。

这时候你需要重审一下自己,到底考研为了什么,自己已经辛苦了那么久如果放弃到底值不值得。

我记得有句话大概是这样说的:

现在的你能不能对得起曾经努力的自己。

所以,考研的过程不但考验你的知识水平能力,还要拼个人的耐力,坚韧力。

坚持就是胜利,别配不上自己的野心,别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关于浙江大学专业目录的问题

详见下表的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公共课专业课

(040)人文学院(050101)中国古代文学(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706)中外文学史

(808)文学评论与写作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不区分研究方向,它所考的公共课有(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五选一),专业课一是(706)中外文学史,专业课二是(808)文学评论与写作。

下面就介绍一下这两门专业课所用的参考书:

参考书目:

(1)《文学原理》(修订版)王元骧,广西师大出版社;

(2)《西方文艺理论名着教程》胡经之;

(3)《文学原理》(修订版)王元骧,广西师大出版社;

(4)《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邵虞;

(5)《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6)《美学新概念》徐岱着,学林出版社。

自选的一些参考书: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朱志荣《西方文论史》,王一川《西方文论史教程》,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大概这些,记不全了,也是泛读而已。

有时间可以多看一些理论专着,柏拉图的亚里士多德的刘勰的等等,当然没时间就算了,不是必备。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报录比及录取分数

院系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人文学院50101中国古代文学272418418418

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32368365366

50103汉语言文字学311384384384

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395413370383

50105中国古代文学844400383389

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1025427400412

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324414393404

说起专业课的复习方法,实在是惭愧,因为本人的专业课成绩一般,所以在这里我实事求是的说一下我自己的备考经历。

706中外代文学史:

这是我花了最多时间的一门。

首先是看的书的版本多了,以至于时间后期显得有点不够用了。

其实是没必要的,记住一句老话吧,贪多嚼不烂,书贵精不贵多。

主要参考书是以下: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4本、《中国古代文学史》章培恒3本、《分体文学史》赵义山4本、《中国古代批评史》王运熙2本、《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1本、《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李壮鹰1本、《明代文学史》徐朔方1本、《唐诗研究》胡可先1本、《律动与辉光》孙敏强1本、《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1本、浙大教授的论文。

浙大专业一的出题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4本,其中小说戏曲方面的出题主要来源于《明代文学史》徐朔方1本。

说白了,最重要的是袁4、文论、明代文学史,这些事出题人的出题来源和材料。

袁版4本是重中之重,其他版本的文学史皆为辅助。

文论书先看王运熙先生的批评史,再看李壮鹰或者张少康先生的文论。

或许看着这些书单会压力很大,感觉书太多了,看不过来。

但是真正看着的时候,很快就看完的。

主要是做笔记的时候很煎熬,我是结合学姐的笔记一起看的,很有针对性也全面,看着看着速度就快了。

关于题型。

填空题:

浙大近些年的填空题越来越喜欢给评论性的话挖空,而这些也是最难的,记忆力太大。

我的建议是看到书中出现评论性的话,就用红笔划出来,抄在一个专门做填空题的本子上。

每看完一章节,就背一章节的评论性的话。

按照一个个章节来背的话,数量并不多,积聚起来就多了。

一些常识是要记住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浙西六家等等。

填空题中要特别注意浙江籍贯的文人。

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的答案来源于袁版,浙大考的知识点也不偏,都是容易考的点。

比如最近几年的铁崖体,它是打破元代文学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一种诗风,肯定是会考的,哪怕今年不考,明年后年总会考的。

铁崖体这题就和16年考的元好问的那题是一样的出题思维。

格调说的异同,花雅之争等,这些书上也是有的,并且是比较有特色的内容。

论述题的话,分值大一些,所以答除了书上的内容之外,还要有融合。

如论述题第一题,讲的是永明声律论的问题。

声律论的得失,在书上有挺大的篇幅写,但是写的散乱。

《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这本书上有归纳,同时也安利这本书,里面很多题都是浙大考过的。

魏晋南北朝是浙大每年都必考的一块,王孟山水诗,这题是需要拓展的。

除了文学史书上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写文论上的点,比如意境说,言意说之类的。

从文学史到文论,提升一个高度。

我是认为不能把文学史和文论分割了,文学史文论都是源自于文学作品中来,答题时候请把二者交融,这需要在看书的时候注意二者的融合。

浙大的重点是明清,明清的各类流派,文诗词戏曲小说,可以参照历年真题。

这些每年都考!

文学评论写作:

学长学姐们说评论写作是12页白纸,初次听到时候我表示很焦心,白纸的话我肯定写的歪歪扭扭,于是所有笔记都拿A4白纸来做。

但是无论自己怎么写,还是会有中间间隔不一样,影响整体美观。

学姐的笔记是特别特别整齐,于是问了她(就是要这样厚脸皮),学姐是把一张有横线的纸垫在白纸后面,隐约可以看到线,这样就能确保齐整。

考前买了把考研尺,进考场发下草稿纸后(发草稿纸后有将近十分钟是等待的)就在白纸上划线,垫在试卷下面,既能确保整齐,也免去铅笔划线和擦线的时间。

(以上是个小技巧)

因为文学史复习得还好,所以看文论时候能把二者结合起来。

重要的篇目要背下来,我背不下来的篇章就背里面的重点的原句,学姐的笔记里都标记了这些,所以我也省去了找的时间。

虽然没时间背,但是一定要看看原文,把原文都理解翻译一下。

此外是多看论文,看看教授们是怎么写论文的,还有他们的观点,最后把他们的观点变成自己的。

考研的作息时间。

我大概是每天六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结束学习。

中午回宿舍午休半个小时,我觉得这个还可以,太长时间我自己受不了。

另外,我觉得其实每天锻炼半个小时或者十几分钟其实不会浪费时间。

我知道大家的想法,哇,每天半个小时,几个月下来我可以看多少东西,你要是这么想你就太天真了。

考研压力很大,并且有很多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的人,抽时间锻炼一下不仅可以让你脑袋更清醒一点,也很锻炼身体。

我自己身体不好,有气虚症,到考研后期最后经常背着背着书就开始气喘,身体素质特别差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身体,因为一旦身体倒下了就更浪费时间,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2专业参考书怎么办?

估计现在你们该买的不该买的都差不多了,就是朱东润的三大本作品选,袁行霈的四本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的四本文学史,李壮鹰的中国古代文论教程,郭绍虞的中国古代文论,这就是最基本的参考书。

但是一定要注意贪多嚼不烂,版本不需要太多,很多前辈都说过。

浙大不考大综合,古代文学只考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这就需要大家深入地学习这两门,当然更重要的是古代文学。

有位叫彳亍少年的帖子,这位前辈的帖子很好,大家去找一下,我基本上是按照这位前辈的书单走的,收获不小,给这位前辈点赞,多谢他。

如果觉得不够,就可以咨询一下老师或者购买经典版本。

3.怎么复习庞大的古代文学史?

从先秦到近代,庞大的古代文学就很像一座坟,我真是到最后要崩溃。

我觉得首先要把整个脉络整理好,可以根据朝代把每个重要的作家整理出来,如先秦的屈原和庄子,或者根据题材如小说、诗歌、词、戏剧、赋、散文等,这个根据袁本的和游本就可以了,用电脑整理可能会快一点,这是首先是基本工作。

第二,把所有的问题扩充深入,把作家和题材都研究透彻,如词从晚唐开始发展,接下来在宋代发扬光大,拥有众多流派和词人,婉约派和豪放派。

这是我认为的两步骤,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可以简要概括为基础加拓展。

古代文学因为跨度很大,随随便便一个问题丢给你让你深入探讨都很难,更别说还有那些鸡肋的作家与诗人了。

基础和拓展缺一不可,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一定要把这个工作做好。

浙大有的题目很深,需要前后拓展,更是考察了你有没有读过那些经典作品。

举例:

考研结束决定不调剂之后,我去图书馆借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李太白诗集,结果发现有一年的大题(李白与庄子的比较)就是出现在这本书的前言里,如果看过就很容易能够答出来。

当时我找遍都没有找到问题就放弃了,所以可以看出浙大的心思:

一.直接考察你有没有看过这本诗集。

二.你对这本问题本身的认识。

也就间接要求你阅读的书籍量不仅要多还要经典,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把原典阅读几遍,不仅是原着如《水浒》、《红楼》等,还有关于诗歌、散文的经典评论。

当然还有朱东润的三大本作品选,挑选作家代表性的作品背诵,我大概是来回过了三遍这样,但是诗句和一些固定词语的意思要十分清楚,总之对于这首诗的作者、背景、诗歌本身都要全部掌握。

还有,浙大的题目因为范围广无法预测重点,但这并不是说没有重点,比如杜甫就年年考,杜甫、李白、苏轼、屈原、陶渊明等就是永恒的重点,并且要面面俱到,不可遗漏。

到最后论述问题是如咏史诗,首先从班固说起,然后到左思的咏史诗,接下来就是各个朝代写咏史诗的诗人,前后串联深入探讨,大致就是这个套路。

4.怎么复习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我自己的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学校开设了这门课,但是就没有上完,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那本张少康版,我也买了李壮鹰版本的,但是后来就觉得不靠谱,只用了张少康那一本,大家可以自己参考。

其实学习步骤和古代文学一样,我首先把把书用两种颜色的笔划了一遍,一种是作者文论的主要观点,一种是作者的观点原文。

之后因为时间紧张,我直接拿书背的,但没有背完,前期有时间就可以拿电脑整理。

另外,之前买了郭绍虞四卷本的中国古代文论,但是四卷本太细致,而且太多,之后看了一位中山大学的前辈的帖子,在网上买了郭绍虞的一卷本,后来基本就根据这个把重点段落全部都背了下来,还是比较有效果的。

虽然浙大的题目以古代文学更重要一些,但是因为批评史要背诵古文评论所以难度也不低,但也不要把它想象地更难,有些事情你得自己亲自做一遍才会发现其实并不是很难,另外在背朱东润的作品选的时候可以结合诗人和作品背一些相关的经典评论,这算是二门学科的交叉了。

以上是文学史的经验,在这里不过多赘述,今天再重点说一下文学评论与写作。

我想大家都对浙大的文学评论与写作表示很炸毛,我当初也一样,在考前没有完整地写过一篇文学评论,甚至还不知道格式,考试第一篇90分的要写1500字我还只写了两面纸不到,应该也就五六百字吧(字大空隙也大),不过我的文论写作125.有点得瑟,但写作还是待会再说,先说如何看书吧,能看懂文论也是一件不易的事。

李壮鹰版的文论是浙大要求的参考书,所以要看,但是这本书知识点很乱,讲得也很复杂。

我知道很多学校把文论当做选修课或者不是很重视,所以即使是本专业的学生也可能对文论比较陌生,因而一开始就看李版的文论书太吃力。

在学姐和研友的推荐之下,我先看了,上下卷的王运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虽然是上下卷两本,但是字不多,而且比李壮鹰版通俗易懂。

研友学姐把她的王运熙版的笔记寄给了我(她的文论得分很不错,对文论掌握得很好,已经不需要她自己的笔记了,但是真的非常感谢小伙伴,她和我一块考浙大,完全没有私心把笔记分享给我,具体如下图彩色荧光笔的就是学姐的王运熙版文论的笔记)。

于是我看着书,对着她的笔记,边看边补充,还要边背!

通篇背肯定是不能的,那就背句子,将原文中的一-些句子背出来,至少在写作时候能引用,就像前面所说有引用肯定是加分的亮点。

在看完王运熙文学批评之后我就开始看李壮鹰的文论,这本是我自己整理笔记的,真的是一把辛酸泪啊。

好几次想放弃不写笔记了,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16年考的孟子与荀子的诗学思想的异同,当年考的时候一脸懵逼不造要怎么写,后来仔细看这本文论时候其实书上完全就有,只要认真去分析各个要点,就不会无话可说。

17年考的自评文,文学史书里有,文论书上也有,将文论观点和文学史结合起来写,也能写出来。

接下来就是看浙大教授论文的时候了,边看边摘录边思考。

15年考了"以文为戏”,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懵逼了吧,文论复习得那么6,最后发现考的都不知道什么鬼,其实来源于浙大老师的论文,好像也是孙敏强教授的。

"以文为戏”本来是唐代裴度对韩愈散文创作的一-种批评态度,放在文论书上就是韩愈的文学思想与“解构”倾向。

孙敏强教授在论文中将“以文为戏”拓展开来,追溯到庄子,认为《庄子》是以文为戏的源头,而且还辐射到清代《红楼梦》,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如果你复习文学史的时候足够仔细认真的话,你也可以自己把相关的人物及作品作为论据写上,笔者认为柳宗元,侯方域的文章都有一些可以算是"以文为戏”。

除了看浙大教授的论文,其他论文也要看。

什么叫其他论文就是前文说的我会在复习完每个朝代之后会总结一些话题,根据这些话题找论文,不用纠结要哪个学校哪个老师的论文,你下载下来看着舒服顺眼的能看得懂的就可以,边看边做记录。

有一年考了唐宋诗风的对比,这样的论文知网上很多,自己可以把论文里的引用、观点记录下来。

还有是考了两次的李杜对比,李杜优劣论,李杜异同。

下面附上2018浙大古代文学试题。

B.707文史基础

1、填空。

(35分)

1、五经正义:

《诗经正义》、《尚书正义》、《礼记正义》、《周易正义》、《春秋正义》。

2、古文《尚书》伪篇(《伪古文尚书》)是:

东晋梅赜所献,由清代阎若璩所最终考证出来。

3、《楚辞补注》的版本前注是王逸,后注是洪兴祖。

4、被鲁迅先生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陶渊明。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自曹植《白马篇》。

6、说词“别是一家”的是李清照。

7、钟嵘诗品里,谢灵运被列为上品,陶渊明中品,曹操下品。

8、明末艾南英说:

“文至宋而体备,至宋而法严。

”(《再答复彝仲论文书》)宋代散文历史地位的公允评价。

9、“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出自萧统《文选序》。

10、近人陈衍诗歌“三元说”,指开元、元和、元佑。

11、《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元稹评价杜甫: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12、严羽《沧浪诗话》:

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13、明代文言短篇小说《剪灯新话》(XX说是中国十大禁书之一)作者:

瞿佑;《剪灯馀话》是李昌祺。

14、明代唐宋派前期领袖是泉州人王慎中,后期是常熟人唐顺之。

《项脊轩志》的作者是归有光。

2、简答。

(15×3)

1、“铁崖体”的特征及后人对它的评价。

2、李梦阳“格调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异同。

3、清人焦循说:

梨园共尚吴音。

“花部”者,其曲文俚质,共称为“乱弹”者也,乃余独好之。

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覩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

(《花部农谭》上)结合其背景和现象评述。

3、论述题。

(35×2)

1、材料一

“夫五色相宣,八音谐畅,由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

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妙达此旨,始可言文。

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四字疑有讹脱)。

子建《函京》之作,仲宣《灞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

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

自灵均以来,多历年所,虽文体稍精,而此秘未睹。

至于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非由思至。

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

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

此言非谬,如曰不然,请俟来哲。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

材料二

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锐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四声之论。

或谓前达偶然不见,岂其然乎?

尝试言之:

古曰诗颂,皆被之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

若“置酒高堂上”“明月照高楼”,为韵之首,故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

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

今既不被管弦,亦何取于声律邪?

(钟嵘《诗品序》)

问:

两段话谁说的?

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

各自观点和依据是什么?

你如何评价。

(试题没有注明作者和出处)

2、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和特色;山水诗和山水画两种艺术的异同;唐代山水诗的审美观照和空间布局有和特色?

808文学评论与写作

B组

题一(90分)

“感慨所寄,不过盛衰,或绸缪未雨,或太息厝薪,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

见事多,识理透,可以为后人论世之资。

诗有史,词亦有史。

庶乎自树一帜矣。

若乃离别怀思,感士不遇,陈陈相因,唾沈互拾,便思高揖温韦,不亦耻乎!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

(注:

试卷上所给这段材料是繁体字,无句读)

要求:

加标点,注释,释其意,再结合具体词人词作进行评论。

题二(60分)

评论古典戏曲中本色派和文采派的理论主张及创作成就。

专业课复习方法因人而异,各有各的优缺点,大家完全不用照抄照搬,你们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再结合别人的复习方法,最终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一套复习方法,毕竟,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在这里,有个问题我还想再说一下,我和很多同学对于“基础”二字的理解不同,我不认为本科出身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自然而然地算是有基础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对经典作家作品的人物、情节、写作背景、时代语境等等还没到了提笔就能有话说的程度,那你还是先好好地回归文本吧。

我自己本科有很多同学平时文学作品几乎全没读,考试的时候突击两三天文学史,也能混个及格以上的成绩,这能叫有基础么。

大家既然有志于文学,就一定应该知道文学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大量作品和文学事实的基础上的,只有具备了一定量的作品和专着的积累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关于政治,我备考的就很简单了,全程跟着一个老师---李凡老师,他的《政治新时器》我背了三遍。

英语的话,长难句解析和语法是很重要的,蛋核英语讲的不错。

还有木糖英语的《英语真题手译版》配合真题认真写,也是收获很多。

单词我一直都在背《一本单词》,考试前,已经背了四遍半了。

以上,就是我所用到的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的考研专业课相关参考书,个人觉得已经相对比较全面了,我手中还有相当数量的考研资料,其中有买的,有自己整理的,还有当初准备考研时候各种渠道搜集的,有需要的学弟学妹可以联系我,我可以免费提供。

最后,还想要说的是,考研不易,我手中还有一些考研资料,包括历年真题、一些笔记、专业课视频等,都可以免费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下载high研app,在上面找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