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招生统考 士兵高中军考 语文真题详解详述.docx
《军队院校招生统考 士兵高中军考 语文真题详解详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队院校招生统考 士兵高中军考 语文真题详解详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军队院校招生统考士兵高中军考语文真题详解详述
二〇一五年军队院校招生文化科目统一考试
士兵高中语文真题与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1.加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是()
A.字帖tiè勾当gòu干涸hé着舰zhuó
B.殷红yān打擂lèi木讷nà强劲jìng
C.畜禽chù押解jiè纰漏pī游说shuì
D.牵累lěi装载zài模样mú间谍jiàn
2.没有错别字的是()
A.卓尔不群好高骛远搔痒病誊录
B.修葺一新共商国是一摊血啰嗦
C.寥若辰星惟妙惟肖没承想藩篱
D.自惭行秽坚如磐石蒸馏水和蔼
3.加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是()
①太阳光本来是自然光,它的震动均匀地分布在各个方向上。
②他因为没有准确掌握信息,以至作出了错误判断。
③借职务之便谋取暴利的行为,应当从制度设计层面上加以制约。
④做事要抓住主要问题,不要让枝节问题牵掣住。
⑤从手机短信中看到这条爆料,他立即前往现场采访。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
4.没有语病的是()
A.为了庆祝祖国66岁华诞,我们单位准备组织一系列的文体活动,迎国庆文艺晚会是其中一项。
B.政协委员只有深入生活认真调查研究,提交的议案才能不脱离实际,让话语权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C.引导大家读好书,是教育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共同承担的责任。
D.从现有的安全飞行安全统计数据来看,由于学员基本驾驶技术不牢固而发生严重飞行事故的情况占有很大的比例。
5.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的是()
A.“萌”即可爱;“萌萌哒”三字连用,意为“太可爱了”,可用于不同的对象。
B.从30层高楼往下看,街道、行人、车辆、房屋……等等,一切尽收眼底。
C.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
“糟糕!
”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D.小赵告诉我说,他的故乡在景色秀美的长江下游——六朝古都南京市。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
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
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
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
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
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
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
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
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
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
原因何在?
笔者以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
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
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
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
“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
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1.下列关于乡愁与现代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作为一种思乡、怀乡之情,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
B.乡愁是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对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C.乡愁与人类现代化结伴而行,每个人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到,是人们因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而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抗。
D.乡愁是我们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文化个性消弭的今天,对现代性实践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憧憬。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意义的乡愁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现代意义的文化乡愁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B.文化记忆编织人的文化成长之路,“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只有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才能真切感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体温。
C.乡愁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积淀成一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伴随人的一生。
D.乡愁传达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是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是我们串联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通过乡愁我们找到自我,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B.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不能简单地视为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不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还有这个地方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C.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乡愁能够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D.乡愁产生于距离,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变近了。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选择每3分,翻译10分,共22分)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而颇以畋渔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戟当营门曰:
“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
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
”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营而菜子服,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
自是前后降者不绝。
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
慨然有吞并之心。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
后吴将夏详、邵额等来降,二儿之父亦率其属与俱。
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关其死节而厚加殡敛。
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
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
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多谏抗,抗曰:
“羊祜岂鸩人者?
”时谈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日。
抗每告其戍曰:
“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
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抗曰:
“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
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
祜寝疾,求入朝。
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
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
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
“此羊太傅之功也。
”
(选自《晋书卷三十四•列传第四》)
1.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颇以畋渔废政。
颇:
经常。
B.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
都督:
统领。
C.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
营:
建造。
D.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
略:
侵略。
2.对“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并以清德闻。
②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
③石城以西,尽为晋有。
④祜以礼遣还。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3.全部表现羊祜磊落有德的一项是()
①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
②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③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④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⑤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
⑥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④⑤D.③④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在都督荆州期间,率领军队镇守南方,他发展生产,广积粮食,兴办教育,安抚百姓。
深得当地人的信任,为晋灭吴奠定了基础。
B.羊祜凭借险要,筑城屯兵,从吴人手里获得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物资,与此同时,采用讲信修睦,德威并重,终于使得吴人臣服,实现了灭吴的夙愿。
C.羊祜率军进入吴境,凡有所侵害,必然赔偿;外出打猎,也不越边界,凡自己的士兵得到吴人打伤的猎物,悉数归还。
这些举动深得吴人民心。
D.羊祜用计平定了边患后,便腾出一半兵力来垦田种粮,在他任职的后期积攒了足以消耗十年的军粮。
这是他用兵精明之举。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①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②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③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
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名句填空题。
(任选6个;超过6个按前6个给分。
每小题1分)
1.岁寒,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2.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3.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4.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5.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6.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
(《蜀相》)
7.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
(《使至塞上》)
五、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共8分)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首句为全诗营造了一个令人陶醉的环境,简析其中的“香”字有哪些意蕴?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最后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人谢榛称这诗“妙在结语”,结合全诗简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共20分)
谁能让我带走星空
迟子建
①年过完了,我也要返城了。
每次离开故乡,家人都会让我带上各色绿色食品,野生的蘑菇木耳,磨坊磨出的黑面,各类江鱼,韭菜花,风干肠,小笨鸡,山野菜等等,够我吃小半年的。
因为这半个冬天在哈尔滨被PM2.5所害,太向往新鲜空气了,我这次最想带走的,不是故乡的吃食,而是星空!
因为带走这样的星空,就有了蓝天,有了好空气,有了温柔的梦乡!
②可是谁能让我带走星空呢?
我们又是在哪里失去了灿烂星空呢?
③祭灶前夜,我回到故乡。
想必半个冬天在哈尔滨为烟霭所困,没过多少有蓝天的日子,也没呼吸多少空气,眼睛和肺子空前亏着了,所以下了火车进了家,一顿酒肉下肚,见午后阳光甚好,窗外是白雪世界,也不顾旅途劳顿,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就去户外散步了。
④我没戴口罩,大口大口呼吸着来自山野的新鲜空气。
踩着白雪走在街上,听着“咯吱——咯吱——”的回声,如闻天籁。
抬头看天,它是那么的蓝,蓝得不真实似的,让人怀疑自己被罩在水晶玻璃里,直想用一把大锤,砸向那片蔚蓝,看它是不是天!
百货商场前的小广场,成了爆竹、春联和灯笼的专卖场。
卖主们一边招揽生意,一边跺脚御寒。
不跺脚也不行啊,他们穿得再厚,也厚不过寒风的脸皮。
我心想,这红红火火的春联和灯笼,要是变成一汪炭火该多好啊,可惜我不是魔法师。
⑤腊月的街市,一派忙年的情景。
街角卖花生瓜子的汉子,在外站了多半天了吧,他的黑胡子挂着霜,成了白胡子了!
卖糖葫芦的女人,冻得嘶嘶哈哈的,脸颊此糖葫芦还鲜艳!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拉着三轮车奔跑的大黄狗。
三轮车上载着一个老头和他采买的年货。
狗跑得一身热气,眼睑处雪茫茫的,而老头叼着烟袋,自在地吸烟。
联想起在城里看到的那些被主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宠物狗,我对这条大黄狗,无比怜惜。
但转而一想,这狗参与了忙年的事务,有新鲜空气可吸,能为主人出力,兴许还很快乐呢。
⑥这场雪中漫步,使我受了风寒,当夜就咳嗽起来。
咳得睡不着的时候,我关掉灯,站在窗前望星空。
窗外的山峦原野,此刻被白雪统帅着,即便下弦月的日子,半个月亮加上满天繁星,也把它们照亮了。
故乡的星空显得很低,星星仿佛枝头的花朵,唾手可得。
这样的星空,也就给人花团锦簇的感觉。
我也曾无数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气一年不如。
一年,我见到的星月,容颜也就越来越憔悴。
月亮常常乌蒙蒙就出来了,像是多日没洗脸似的;而星星稀疏极了,混沌的大气中,有一张看不见的嘴,吞噬了太多的星星。
所以每次回乡,我最惬意的,就是望星空。
⑦第二天母亲推门而至,见我重感冒了,埋怨我不该一下火车就去散步,待她看到我夜里没拉窗帘,“啊呀——”叫了一声,说我这是犯着星星了!
在她眼里,星星不都是好东西,有心肠坏的,夜里缠磨在人身上;会让人害病。
明明是寒风犯下的错儿,母亲非算到星星身上,我心里直为它们叫屈。
星星知道自己落了埋怨吧,我生病的那几天,它们忙碌极了,频频来我床前探视。
没有一个夜晚,我不是沐浴着星光入睡的。
这样的星光就是一味芬芳的药,很快治好了我的病。
⑧我的故乡并不是世外桃源,因为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罪恶,有腐臭和腥膻。
所幸它的广阔和它的不发达,给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即便是冬天,哪怕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哪怕吸进肺子的是冰碴,但这清冽的空气是多么令人留恋啊。
⑨三十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童话《拾月光》,说是一个少年背着桦皮篓,带把小铲子,每天去冰面拾月光,把月光带到冰屋子里,当柴来烧。
那时的我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被月亮朗照着,所以写出了这样的童话。
而如今身处之境越来越污浊,怕是这样的幻想,再不会在心中发芽了。
⑩如果我们不能给下一代一个美丽星空,我们眼前的繁华,都将化为尘埃。
(选自2013年3月8日《文汇报》,有删节)
1.第②段两句独立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这样的星光就是一味芬芳的药,很快治好了我的病。
(2)如果我们不能给下一代一个美丽星空,我们眼前的繁华,都将化为尘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语言运用题。
(共l0分)
1.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奇妙的词语“倒错”现象,它通过改变词语原有的自然顺序,使词语在组合上出新出奇,从而在表达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仿照下面的两个例子,另写两组四字词语,并简要解释。
(4分)
咫尺天涯——天涯咫尺;大材小用——小材大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句子填空。
(2分)
北大教授张颐武在谈论时尚时说道:
“时尚就是比普通人的生活快半步。
”那么快一步叫什么,慢一步又叫什么呢?
请分别用一个双音词说明。
快一步叫_______________;慢一步叫_______________。
3.填入下列横线处,接最恰当的次序是()(4分)
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
我迷恋它雕梁画栋的亭阁楼台,我更迷恋它朝晖夕阴中隶楷行草的万千气象:
_______________。
①赏心悦目的,是耀眼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照亮祖屋的身躯,富态而优雅
②心驰神曳的,是光线将祖屋分明的棱角隐去,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
③令人陶醉的,是道道金辉,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度雍容
④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斑驳的树影中,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八、作文。
(共60分)
血性,指刚强正直、敢于担当的品性。
结合你的身份,以“血性”为关键词,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答案与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详解】木讷nè。
【点评】考查常用易错的读音,平时注意积累,重视《军考冲刺·强化训练》。
2.【答案】B
【详解】A瘙痒病,C寥若晨星,D自惭形秽。
【点评】考查常用易错的字形,在练习中大多见过,容易,往常年此题较难,错字均见于《军考冲刺·强化训练》。
3.【答案】A
【详解】①“震动”应为“振动”,因为“振动”有固定的波长和频率,而“震动”是受到外力而颤动;②“以至”应为“以致”,“以至”表示的是范围,“一直到”的意思,“以致”是导致某种结果;③“谋取”应为“牟取”,“谋取”是中性词,“努力得到”的意思,这里需要贬义词“牟取”。
【点评】前三个词都有同音近义词,这是考查重点,略有难度。
4.【答案】A
【详解】B项最后小分句偷换主语,最后句加上“这样”;C读好书有歧义;D“技术”不搭配“牢固”,“严重飞行事故的情况”啰嗦,改成“的事故”。
【点评】病句连续几年趋向容易,选项变短,语病明显。
5.【答案】C
【详解】A分号改为逗号,意思一贯,不能分层;B去掉省略号,重复;D破折号应在“六朝古都”之后。
【点评】考查分号、省略号、冒号、破折号的用法,简易。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答案】D
【详解】原句是“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不是已经消弭。
【点评】题目要求貌似两个概念的关系,实际是句子的理解,在状语上设错,稍难。
2.【答案】B
【详解】原文是“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并非“只有……才”的关系。
【点评】逻辑设错,只是逻辑错误太明显。
3.【答案】D
【详解】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
【点评】本题仍然是文章内容综合理解。
考点单纯分成考概念、句子、文意不合时宜了。
本大题出自长征《军考冲刺·强化训练》社科文七。
原文,变题,表现为选项变长,内容综合,虽是原文,难度仍不低,但没有更难的逻辑设错。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答案】D
【详解】略:
抢掠。
【点评】本大题出自长征考前冲刺卷。
原文,第2、5小题是原题,其余都变化了。
但此小题极容易,用代入法,词语都不搭配,一眼就能看出。
2.【答案】D
【详解】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把”;③助词,“的”;④介词,“按照”。
【点评】长征考前冲刺卷原题,虚词难,原题就化解了。
3.【答案】C
【详解】①是军事策略和政绩,⑥是陆抗的观点。
【点评】虽与原题不同,但此小题极容易。
4.【答案】B
【详解】最终灭吴的不是羊祜,吴国是羊祜死后两年才灭掉的。
【点评】本题与原题不同,选项变长,内容变多,原文理解了,不难。
5.【答案】
①于是吴国人心悦诚服,称羊祜为羊公,而不称他的名字。
②羊祜与陆抗两军对垒,双方使者互相沟通。
陆抗称赞羊祜德高望重,即使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