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技术文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3499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技术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4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技术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4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技术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4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技术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4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技术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技术文件.docx

《4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技术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技术文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技术文件.docx

4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技术文件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

增材制造项目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组委会

2020年8月

本项目技术工作文件(技术描述)是对本竞赛项目内容的框架性描述,正式比赛内容及要求以竞赛最终公布的赛题为准。

1.项目介绍

1.1项目描述

增材制造(AM)是工程领域中最新、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

与传统的制造方法不同,在增材制造中,对象是通过逐层添加材料来“构建”的,可以扩展工程能力并有效地补充车削和铣削加工,应用于所有重要行业,如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等。

增材制造技术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重新设计对象,重新考虑设计新对象的方法,使它们更好、更轻、更有效、更可靠。

参照2021上海世界技能大赛新增竞赛项目提案,增材制造项目需要参赛选手完成实物扫描、逆向工程、产品内部结构优化、产品金属打印可行性分析、打印仿真模拟、上机金属打印、CNC加工后处理、打印成品检测并出具报告等一系列操作任务。

1.2选手参赛条件

根据世界技能大赛要求,符合下列条件者均可报名参加增材制造项目全省选拔赛:

1.2.1年龄要求:

参赛选手为1999年1月1日以后出生。

1.2.2思想品德优秀、身心健康,具备相应职业(工种)扎实基本功和技能水平,具有较强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应变能力良好,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1.2.3身体条件应能够适应金属3D打印操作工、铣工、钳工的操作要求,并具有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的体能。

1.3考核标准

序号

内容

1

工作组织和管理

个人(选手)需了解和理解:

•增材制造、相关技术和替代技术的应用领域;

•车间和工作空间的范围和限制;

•与使用光学和激光3D扫描仪、图形工作站、增材机床、用于后处理的机器和设备有关的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事故预防标准;

•技术规范的重要性;

•工作中计划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会计和分析的重要性;

•当前的国际公认标准(ISO)和行业目前使用和认可的标准;

•技术术语和符号;

•与增材技术有关的数学、几何、物理和化学知识;

•与同事、客户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之间有效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营造生产文化的重要性(衣服和工作场所中的标准、材料和数据的系统化);

•在新技术和发展中的技术中保持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提供针对技术和设计问题与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的作用。

2

3D数字化

个人(选手)需了解和理解:

•3D数字化的设备操作原理;

•各种类型的3D数字化设备的优缺点及其基础技术;

•光学3D数字化精度和速度的设备技术特征,以及确保工作可行性和确保声明的精度的要求(灰尘、底座振动、杂散光源、物体移动性、热膨胀等);

•设备校准的重要性以及对校准和数字化条件的要求;

•光学3D数字化(松散、平滑、透明、半透明、光泽等)对象的表面特征要求;

•为光学3D数字化(清洗、喷砂、消光等)表面准备方法和手段;

•多边形模型后续扫描至CAD流程的要求;

•3D数字化的次品类型和消除方法。

3

测量技术

个人(选手)需了解和理解:

•电子测量系统和手动量具的类型和目的;

•电子测量系统和手动量具的测量应用方法;

•使用电子测量系统和手动量具可达到的测量精度。

4

扫描至CAD和结果优化

个人(选手)需了解和理解:

•扫描到CAD软件应用程序;CAD、CAE和优化软件;

•扫描到CAD的多边形模型要求;

•从多边形模型中提取几何体的方法,以恢复CAD模型及其优化;

•机械系统及其运行原理;

•技术制图和图纸基础;

•机构装配基础;

•CAD和多边形模型的比较方法;

•用于增材制造、后处理和后续使用的CAD模型的要求;

•增材和机械工程材料的特性。

5

准备和成型

个人(选手)需了解和理解:

•模型准备、仿真和分析软件;

•后处理技术其功能和对构建模型的要求(紧固要求、绑定元素、后处理余量、消除应力的操作顺序);

•可以用于增材制造零件的技术和工艺(SPF铸造、失蜡法铸造、聚合物成型等)。

6

完成并交付工件

个人(选手)需了解和理解:

•后处理的工艺和程序;

•在其能力范围内按照要求标准完成工件的重要性;

•应转交给其他适当人员处理的情况。

1.4选手应具备的能力

该项目基于增材制造行业公司的实际工作任务,结合增材制造世界技能标准规范进行平衡,主要评估选手在以下方面的能力:

序号

内容

1

工作组织和管理

个人(选手)应具备的能力:

•提供并保持安全、整洁和高效的工作区域,提升工作场所的健康与安全法规和最佳实践方法;

•应用国际认可的标准(ISO)及行业目前使用和认可的标准;

•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的全面了解和理解;

•针对问题提出创新创意的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增材制造的问题和挑战;

•展示与同事、客户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以确保逆向工程符合要求;

•保持积极主动的持续专业发展,以保持对新技术和发展中技术的最新知识和技能;

•独立解读技术任务并规划工作时间;

•明确职责范围,以最准确地实施要求

•生产完全符合技术规格和标准要求的作品;

•保持生产文化(衣服和工作场所的要求、材料和数据的系统化)。

2

3D数字化

个人(选手)应具备的能力:

•进行设备的调整和校准;

•根据技术任务做出光学3D数字化可能性的决策(可能/不可能执行,可以为数字化的对象/条件提供何种精度);

•做出预处理工作相关的决定(拆卸、清洗、喷漆等)

•进行亚光涂层的预处理工作;

•涂上亚光涂层;

•进行光学标记;

•修复对象以进行后续数字化;

•对各种物体(不同的材料、表面特性、几何复杂程度)执行3D数字化;

•正确保存结果。

3

测量技术

个人(选手)应具备的能力:

•正确选择并根据任务使用电子测量系统和手动量具;

•做出有关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决定(例如,在盲区进行光学测量);

•使用获得的测量结果。

4

扫描至CAD和结果优化

个人(选手)应具备的能力:

•通过数字化数据创建可编辑的CAD模型(多边形模型);

•从多边形模型的可用数据中恢复重新设计中缺少的对象元素的数据(例如,齿轮只有一颗轮齿、蜗杆只有一转、或者法兰盘只有1/3);

•利用从连接的零件中获取的数据,以恢复重新设计对象元素中缺少的数据;

•从通过手动测量(例如盲孔的深度)从现有对象获取的数据中获取可用数据,以恢复重新设计对象元素缺少的数据;

•根据任务更改创建的模型的几何形状;

•考虑增材制造的特征和后续的精加工;

•根据职权范围分析和优化模型的结构;

•从3D扫描结果就所创建模型进行偏差分析;

•根据任务进行网格和表面的拓扑分析和优化;

•生成ISO标准的工作图以及相关的书面说明;

•应用符合ISO标准要求的常规尺寸和公差以及几何尺寸和公差。

5

准备和成型

个人(选手)应具备的能力:

•准备成型模型;

•模拟和分析成型过程;

•分配必要的后处理流程并定义其复杂性。

6

完成并交付工件

个人(选手)应具备的能力:

•清洁零件;

•根据机构要求将零件交付至适当的位置和/或人员。

2.竞赛项目

2.1竞赛内容

本竞赛项目在指定竞赛场地,公开办赛。

裁判人员原则上由各参赛队派出。

结合工作实际,将理论考核融入技能操作考核过程中,不单独设理论考核。

竞赛项目包括:

2.1.1理论考察

不单设理论考核,通过在实操考试中设立理论考核知识点的扣分项的方式进行考核,重点考核机械制图、公差测量、机械设计、数控编程、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基础等基础知识。

2.1.2实操考试

实操考核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任务描述如下:

模块1:

结构优化并打印。

将现有的STL模型创建成STP(Step)参数化模型,优化其结构和重量(Topo优化),对零件进行CAE分析,生成金属3D打印文件,并完成金属打印工作。

样例

模块2:

CNC后处理精加工并装配。

对现有的金属3D打印完成的零件和模型创建适用于CNC铣削的程序,完成零件精加工和装配工作。

打印件精加工后装配至机构上运行

样例

模块3:

逆向扫描与建模。

对给定的3-5个零件进行逆向扫描,生成面片文件,并将其中2-3个指定零件的STL模型创建成STP(Step)参数化模型。

样例

竞赛模块的顺序根据赛场上设备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2.2竞赛时间安排

2.2.1竞赛总时间

竞赛总时长为8小时,其中结构优化并打印模块3小时(不含金属3D打印时间),CNC后处理精加工并装配模块3小时,逆向扫描与建模模块2小时,最终竞赛时间可根据试题作不超过20%的更改。

选手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项目,提前完成不加分。

2.2.2项目时间要求

三个模块的时间独立计算,每个模块竞赛不延时,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竞赛项目的,在时间到达后必须立即停止操作。

3.评判标准

3.1分数和成绩计算方法

本项目采用百分制,各个评分项的分数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第三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如1.055计1.06,1.054计1.05)。

3.1.1分值分配

评分项目

分数

竞赛模块

主观分

客观分

总分

模块1:

结构优化

5

35

40

模块2:

CNC

5

30

35

模块3:

逆向扫描

5

20

25

合计

15

85

100

注:

最终试题的配分比例可根据试题进行适当调整。

3.1.2成绩排序

按比赛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参赛队的名次。

比赛成绩相同,按结构优化模块成绩较高的名次在前;如总成绩、结构优化模块成绩均相同,按逆向扫描模块成绩较高的名次在前。

3.2评分标准

本项目评分标准分为测量和评价两类。

凡可采用客观数据表述的评判称为测量;凡需要采用主观描述进行的评判称为评价。

本次竞赛评分表按照竞赛成绩专用系统的格式,使用竞赛专用评分系统自动计算和汇总分值。

3.3客观和主观评分

3.3.1测量分(客观)

测量分(Measurement)打分方式:

零件客观尺寸一律采用三坐标检测,其他客观评分严格按照评分表执行,检测过程公开,并在裁判员的监督下进行。

采用三坐标检测时,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评判须遵照评分标准或参照国际标准。

在规定范围内(允差范围±0.02)才得分。

对于检测设备无法测量的评判要素确需手工测量时,按模块设置若干个评分组,每组由3名及以上裁判构成。

每个组所有裁判一起商议,确定评分方案,对选手完成的成果或工件进行检测,所有裁判一起确定并达成一致后最终只给选手一个分值。

测量分评分准则样例表如下:

类型

示例

最高分值

正确分值

不正确分值

满分或零分

42(+/-0.03mm)

0.5

0.5

0

3.3.2评价分(主观)

评价分打分方式:

3名裁判为一组,各自单独评分,分别给出权重分值,分值为“0”、“1”、“2”、“3”,然后计算出平均权重分,除以3后再乘以该子项的分值计算出实际得分。

裁判相互间分差必须小于等于1分,否则评分无效,各自需要给出确切理由并在小组长或裁判长的监督下重新评分。

权重表如下:

权重分值

要求描述

0分

差(各方面均低于行业标准,包括“未做尝试”)

1分

一般(达到行业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