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4934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年级数学教案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_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16页——1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体会“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词语含义上的细微差别;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所学数学语言描述两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事物的多少总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词语表述。

教学难点:

弄清“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词语间的差别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本若干、图片、

设计理念:

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春游情境,一统全课。

课的一开始,就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和乐曲播放,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春游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知识的轻松获取。

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有目的的改动,把折星星变成了采野花,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以更好的发挥教材的作用。

充满童趣的内容,引起学生的高度感知,猜一猜谁采的花多,教给学生直觉思维的方法,是下面抽象思维的一次热身,这样由浅入深的思维训练更有成效。

多一些,少一些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课上应放手让不同的学生说,让学生有不同的说法,教师只需适当引导。

新内容“少得多”的获得,是在对前一部分知识的应用中揭示的。

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师有效的提问:

为什么不选16人?

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火花,与疑难处茅塞顿开,“少得多”的提出不着痕迹,水到渠成,这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更胜一筹。

数学课同样肩负思想教育的任务,教师的适时一问,教育学生尊敬老人,礼貌待人,思想教育的渗透合情合理。

枯燥的数字形象化,生活化,变得栩栩如生,这样的设计正是学生所喜欢的,富有人文气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出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传统教学中小结是教师的拿手戏,本课中,我放手让学生进行充分体现自我主体作用的小结,学生真正成为一堂课的探索者,发现者,体现了教师的学生观。

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全课,学生学习了知识,陶冶了情操,课已尽而味无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是啊,温暖的春天又来到了,草绿了,花开了,正是郊游的好时候。

今天,老师准备带大家到野外郊游,一起去找找春天,你们想不想去呀!

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跟唱。

二、因势利导自主探索

1、教师:

瞧,闷了一个冬天的小动物们也坐不住了。

教师出示小猴和小猫的挂图,学生看图。

你们看:

谁来了?

请你猜一猜,谁采的野花多?

教师板书:

小猫采了38朵,小猴采了34朵。

问:

小猫和小猴谁采得多一些?

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吗?

多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

小猫比小猴采得多一些。

板书:

多一些

问:

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回答,引导说出:

小猴比小猫采得少一些。

板书:

少一些

2、教师:

郊外的景色美不美?

我们接着出发去另一个美丽的地方,出发前,要点点人数。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一班共有38人,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二班可能有多少人?

教师读题,学生开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全班交流,问:

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不选40人?

练习用多一些,少一些说话。

问:

为什么不选16人?

36人和16人都比38人少,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比较中,自己体会出:

36人比38人少一些,16人比38人少得多。

板书:

少得多

教师:

人数完全正确,继续出发。

3、教师:

课件出示“试一试”的挂图:

看,这是什么地方?

对了,这是个用高科技专门栽种反季节水果的果园。

问:

有哪些果树?

苹果多少个?

梨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说出不选58个,48个的原因,引导说出与“少得多”相对的“多得多”。

4、教师:

果园里还种植着许多其他水果,这是通过高科技培植的特大水果,(出示菠萝图片)菠萝每个10元,(出示西瓜图片)西瓜比菠萝贵多啦!

问:

“贵多啦!

”是什么意思?

西瓜的价钱是10元,还是24元,15元?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三、应用新知初步内化

1、教师:

刚才,我们既看了美丽的景色,又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果园的老爷爷要考考我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考验?

教师出示如“想想做做”第4题图的两摞作业本,一摞20本,学生估出另一摞的本数。

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交流。

(引导学生先说出右边有两个左边这么多,然后在算有多少本。

2、教师:

真聪明!

老爷爷给我们送来了一筐苹果和一筐草莓,只有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才能得到老爷爷的奖励。

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图,学生完成,指名说说是怎么判断的。

教师:

很好,做得不错!

苹果、草莓送给你啦!

我们要对老爷爷说什么呢?

(思想教育:

尊敬老人,待人有礼貌)

3、教师:

果园里的果子今年长得可好了,你们瞧!

出示图:

苹果45个,柿子50个,梨子85个,桃子42个,香蕉10个。

问:

请选出你喜欢的水果,然后把能把她它和其他的水果比一比,说一说。

教师先示范,然后学生自由说一说,指名说,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揭示多少也是相对的。

4、刚才果园老爷爷给我们送了礼物,又出了题目考我们,你们想不想见见他的真面目呀。

出示“想想做做”5题,你们能猜猜老爷爷的年龄吗?

这位老爷爷的年龄比65岁大,比70岁小,老爷爷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学生猜,口答。

5、小朋友。

你们想玩游戏吗?

教师先示范,写下一个数,让学生猜,然后学生练习。

四、新知建构余味无穷

教师:

今天的郊游玩得开心吗?

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教案示例一

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难点

  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

激情导入,初步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你们欢迎他们吗?

  1.出示图片:

小猫和小狗

    

  2.小狗说:

“谢谢大家.”小猫说:

“在学习前我想提一个问题,你们能记住我们吗?

  请快想想,怎样才能记住我们.”

  

(二)学生讨论

  1.如何记住一只小猫?

又如何记住一只小狗?

  2.学生反馈:

小猫矮矮的、胖胖的、黄色的猫.

  小狗高高的、瘦瘦的.

  3.小结:

要记住它们的特点.

  二、活动二:

练习分类

  小狗说: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想请你们帮个忙,给它们分类.

  

(一)出示图片:

物体分类

  

  

(二)分组讨论

  1.四人分小组讨论,边发表意见边演示课桌上的物品.

  2.学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类方法.出示图片:

分类方法一、分类方法二

   

  三、活动三: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狗说: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物品好吗?

  教师板书:

认识物体

  

(一)认识长方体

  1.出示图片:

长方体

  

  2.小狗问:

它是什么样子?

  3.每一名同学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数一数有几个面,摸一摸每个面一样大吗?

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的?

起个什么名字?

  4.学生反馈长方体的形状特点

  

(1)有六个面;

  

(2)有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个面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四个面是一样大的,还有两个面一样大.

  教师板书:

长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出示图片:

正方体

  

  2.小猫问:

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吗?

  有什么特点?

  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起个什么名字?

  3.学生分小组讨论

  4.学生反馈正方体的特点

  正方体六个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教师板书:

正方体

  5.你是怎么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6.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长方体?

哪些东西是正方体的呢?

  四、活动四:

认识圆柱体和球

  

(一)认识圆柱体和球

  1.出示图片:

圆柱体、球

   

  2.小狗问:

你的桌面上还有什么物体呀?

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小组讨论

  4.学生反馈

  圆柱体有两个面是圆形的,球上没有一个平面.

  教师板书:

圆柱、球

  5.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体的?

那些物体是球体的?

  

(二)小结

  今天我们和小猫和小狗一齐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我们一齐把它们的名字读一遍.(教师指图形,学生举物体,说名字.)

  (三)出示图片:

找朋友

  

  五、活动五:

做游戏“摸一摸、猜一猜”

  游戏介绍:

将所有的物体全部放在课桌上,小组中的每个人轮流用围巾蒙住眼睛,用手摸物体并猜出是什么物体,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六、活动六:

小小建筑师

  1.用桌上的物体搭建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1.学生反馈.

  七、总结

  今天你们认识了哪些物体?

怎么记住它们?

我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物体吗?

  八、板书设计

  认识物体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

            

教案点评:

  本节课教学导入采取如何记住学生最喜欢的小猫、小狗的样子来进行的,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记忆方法,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

接着以小猫和小狗的问题为线索认识物体。

教学过程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做到精心创设教学情景、以情促动、以动激趣、以趣求知,做到思考与实践、讨论与交流相结合。

  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积极的动手摸一摸,开口数一数,用眼睛观察物体的样子,猜一猜物体的形状,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区别中记忆。

同时教学的最后安排小建筑师的游戏,目的在于让学生有空间的感觉,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建立自细心,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案示例二

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知道它们的名称,能辨认这几种物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经历直观认识物体的过程,并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

创设情境,在分类的活动中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许多你们喜欢的小伙伴,你们瞧,有积木、皮球、还有橡皮泥呢!

我们要和这些小伙伴共同走进美妙的数学世界,去认识大自然中很多美好的物体,如果你们很高兴就向老师招招手!

  

(二)物体分类

  1.你们看,老师把它们分别放在了你们的学具盘里,请各小组同学商量一下,能把这些小伙伴分分类吗?

再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分,好吗?

  2.学生分小组活动

  3.学生反馈

  

(1)按材料分:

把纸做的放在一起,塑料做的放在一起;

  

(2)按颜色分:

把红色的分在一起,黄色的分在一起,花的放在一块;

  (3)按形状分:

把长的放在一起,方的放在一起,象柱子似的放在一块,球放在一起;(4)按大小分:

把大的放在一起,小的放在一起

  (三)教师小结

  你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的分类方法!

今天,我们先来研究按形状分的这一类,他们就是按数学眼光来分的.

  二、活动二:

摸一摸,说一说各种形体的特点

  

(一)描述物体的形状

  1.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伙伴,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它的样子,再为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好吗?

  2.学生反馈

  3.教师同步出示图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二)整理学具

  我们先把长方体放在盘子里,再把圆柱放在长方体的旁边,盘子里还缺谁呢?

  (三)构建立体图形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说物体名称,学生想象它的样子,并用手比划出物体的样子

  三、活动三:

小组游戏,进一步感知各种形体的特征

  

(一)摸出物体,说出形状

  教师:

我这里有一个神奇的袋子,你们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

请听好游戏规则,先闭上眼睛,把手伸进袋子里,摸到一个物体后说出它的名字,再拿出来让同学验证,说对了我们用掌声来祝贺他.先从1号同学开始活动.

  

(二)按指定的形状摸出物体

  教师:

由一名同学指定大家在袋子里摸出具体形状,摸对了,小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称赞他,从1号开始轮流活动.

  四、活动四:

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新知

  

(一)数一数

  1.数一数,这个机器人是由哪些形状的物体组成的?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说一说

  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在小组内交流)

  五、活动五:

创作活动

  

(一)搭一搭

  小组合作,用学具盘里的物体,搭出一件作品,并说一说用了什么形状的物体、各是多少个,以及搭建的作品的名称等.

  

(二)捏一捏

  用橡皮泥捏出自己最喜欢的形体,进行展示交流.

教案点评: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突出体现在:

  1、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各种感官认知物体。

  认识物体一课的学习,既有知识目标,又有过程性目标。

因此不能把这节课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根据“标准答案”去识别,而应创设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让他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逐渐认识物体,体会各种物体之间的区别。

本节课从开始的“分类”活动,到“命名”活动,再到“神奇的袋子”游戏,都是建立在儿童认知特点的基础上设计的,这样的活动能够较好地体现地“三维目标”,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2、鼓励学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各种物体的形状。

数学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过去的教学往往追求精确程度等,因而教师说得多,学生模仿得多。

而本节课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描述对物体的认识,这是学生积累发展空间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

  3、注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必须一点一滴地培养,本节课设计的活动大多是在5人左右的小组中完成,这对帮助学生建立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达成共同遵守的规则是很有益的。

 

探究活动

猜猜看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使学生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认识.

  2.发展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游戏准备

  每人准备一盒积木.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两名学生.

  2.将积木放入课桌中,其中一个学生随便摸出一块积木(不要让另外一个学生看到),然后摸的学生说明积木的特征.

  3.另外一个学生根据特征说出积木的名称.

  4.交换说和猜的角色.

  5.每猜对一次加一分,得分高者即为优胜者.

  游戏说明

  这个游戏还有另外一中玩法.

  1.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两名学生.

  2.将积木放入课桌中,其中一个学生任意说出一种一种几何体的名称.

  3.另外一个学生从课桌中摸出相对应的积木.

  4.交换说和猜的角色.

  5.每猜对一次加一分,得分高者即为优胜者.

捏图形

  游戏目的

  通过捏图形使学生切实地了解各图形的特征.

  游戏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盒橡皮泥.

  游戏过程 

  1.每人用橡皮泥捏3个图形,一个正方体,一个一般的长方体,一个特殊的长方体,一个球,一个圆柱.

  2.每个小组评出一个优秀作品参加全班的评选.

  3.全班评出一、二、三等奖.

 

《动物乐园——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陈舟

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中的第一课时“动物乐园——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大小的比较方法。

借助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符号“>”、“”、“”、“”、“”、“”、“”?

这个式子5>3怎么读?

(5大于3);

B.师:

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还可以用“>”表示吗?

那么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

(把大于符号调过方向)

“”、“”、“”、“□   6>□   6=□   □=8   □”、“教案示例

操场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发展他们的数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发展他们的数感.并且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

  (少)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理解情境图

  

(一)理解主题图

  1.出示图片:

操场上

  2.根据图意请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1)男生有(   )人;

  

(2)女生有(   )人;

  (3)男生与女生共有(    )人;

  (4)男生比女生多(    )人;

  (5)女生比男生少(    )人;

  ……

  

(二)尝试解决问题

  1.出示图片:

学生与椅子

  2.先拿出小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再比一比.

  

(1)学生列式:

10-9=1   10-8=2

  

(2)教师提问:

“1”是什么意思?

  椅子的数量比老师和同学的人数多1或者老师和同学的人数比椅子的数量少1.

  (3)教师提问:

“2”是什么意思?

  椅子的数量比同学的人数多2或者同学的人数比椅子的数量少2.

  3.思考:

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巩固练习

  

(一)摆一摆,填一填.

  1.出示图片:

摆一摆1

  教师:

看图,填一填,先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图片:

摆一摆2

  教师:

看图,填一填,先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图片:

摆一摆3

  

(1)______比______多______个,______比______少______个,

  

(2)怎样列式?

  4.出示图片:

鸭子

  先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再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实践活动“小调查”

  

(一)出示图片:

小调查

  

  1.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小组的男女人数.

  2.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3.全班汇报.

  四、课外延伸

  回家后,数一数,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列出一个比较单子同学明天互相交流.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探究活动

找座位

  游戏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游戏准备

  根据学生人数准备相应的写有口算题目的“电影票”.

  游戏过程

  1.把教室里的椅子摆好(桌子搬出),模拟成电影院的座位.

  2.然后每人发一张写有口算题目的“电影票”.

  3.每个学生只有算对加减法,才可以找到自己准确的座位,一次找准座位的同学可以成为“文明观众”,并佩戴“文明观众”标志.

  游戏说明

  电影票制作方法:

在电影票的前面画上一些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形象,后面注明几排几号,但排数和号数不直接写明,而是由加减法算式化替,如:

9-5排1+4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