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4899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定.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定.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定

《桃花源记》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时期)伟大诗人,字元亮,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

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等。

他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载事物,有的作者还会在记载事物的同时发一些议论或感慨。

这篇“记”实际上就是《桃花源诗》的序,或者说引子。

二、【写作背景】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三、【重点字词】

1、字音字形

2、重点字词解释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着。

(2)落英缤纷:

繁多的样子。

(3)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4)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6)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

/交错相通。

(7)悉如外人:

都。

(8)黄发垂髫:

指老人和小孩。

(9)具答之:

详尽,详细地。

(10)问今是何世:

朝代。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详细地说出。

(12)皆叹惋:

感叹、惋惜。

(13)便扶向路:

沿、顺着/从前的、旧的。

(14)处处志之:

做标记。

(15)及郡下,诣太守:

到了/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16)欣然规往:

计划。

(17)未果,寻病终:

没有实现/随即,不久。

(18)后遂无问津者:

渡口。

3、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寻:

①寻向所志(寻找)②寻病终(不久)

舍:

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

①中无杂树(中间)②晋太元中(年间)③其中往来种作/村中闻有此人/此中人语云(里面)

志:

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②渔人甚异之(代词,代渔人所看到的景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代词,这,代良田美池桑竹)具答之(代词,代村民)处处志之(代词,代沿途有特征的景物)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

①遂迷,不复得路(终于)②遂与外人间隔/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

得:

①便得一山(出现)②得其船(找到)

乃:

①见渔人,乃大惊(就)②乃不知有汉(竟然)

其:

①欲穷其林(代词,这)②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他们的)

得其船(代词,他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词,他,代渔人)

5、古今异义

①芳草鲜美:

鲜艳美丽(古);味道新鲜可口(今)。

②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古);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今)。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女(古);男子的配偶(今)。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之地(古);没有出路的境地(今)。

⑤无论魏晋:

不要说,更不必说(古);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今)。

⑥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不足为奇>(古);不充足,不满(今)。

6、词类活用

①欲穷其林:

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②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7、出自本课的成语

世外桃源:

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敞明亮的样子。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无人问津:

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

依然自乐:

形容和悦而自得其乐。

依然:

快乐的样子。

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互相通达。

落英缤纷:

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的样子。

鸡犬相闻:

村落间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形容一派祥和景象。

四、【课文理解】

1、按要求默写(也可以反过来考查语句理解)

渔人发现桃花林的句子: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描写桃花林的句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渔人发现桃花源的句子是: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

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1 、“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2 选用原文句子,概括渔人在桃花源所见的景和人。

 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人:

衣:

悉如外人 貌:

黄发垂髻.行:

往来种作. 神:

(见人)大惊 情:

怡然自乐。

  

13、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诣太守,说如此。

14、文章的线索: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将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贯穿起来。

五、简答题:

3、第1自然段对桃花林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神秘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4、阅读2、3段,说说桃花源的村民们有着怎样的特点?

答: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闲快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淳朴好客。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对外界充满好奇。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与世隔绝,与世无争。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外界生活的不满。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说了些什么,村民为什么叹惋?

(留白)

答:

(1)

讲社会的动乱黑暗和秦以后的变迁。

讲桃花源外人民所受的苦难。

讲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2)村民叹惋的是: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6、“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理?

作用是什么?

答:

(1)桃花源人害怕外界知道桃花源的存在,不希望外人进来打扰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2)作用:

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神秘;也为下文再寻找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7、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然想继续在桃源生活?

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答: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

源中生活安定

桃源人能安居乐业

桃源人能和睦相处。

8、合理设想一下“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留白)

答:

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

自己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村中的生活情状

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9、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答: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10、桃花源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桃花源的美好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答:

(1)环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2)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平等自由。

(3)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

11、“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答:

虚构的目的在于通过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2、《桃花源记》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答:

(1)

环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平等自由。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

(2)

这一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愿望,具有积极意义。

它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幻想,不可实现

1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答:

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 

答:

 ① 自然环境:

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

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

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

自由快乐。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

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

请写一句话,表明你的意见。

桃花源是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平等、安定、和平,确实是和当时现实社会相对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个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

16、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1)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2)用意是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3)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7、渔人是个怎样的人?

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

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18.《桃花源记》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表达了作者心中的理想,你如何看待他们的理想?

请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

陶渊明追求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生活得幸福快乐的理想社会。

杜甫的理想追求是希望天下寒士“得广厦”“俱欢颜”。

他们的理想都很美好但在当时都是无法实现的。

陶渊明的理想既有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有一定积极意义,也有逃避现实的校级的一面;杜甫则是表现出了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小石潭记》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积累

1、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

 柳宗元,字:

子厚 ,河东人,唐代文学家,著有《柳河东集 》等。

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 韩柳  ”本文是他被贬到永州时所写的一组山水游记散文《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二)重点词语

1从:

自,由。

 2.西:

(名词作状语)向西。

8.下:

(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9.见:

露出,显出。

10.全石以为底: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以为:

把……作为(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

11.近岸:

靠近岸的地方。

近,靠近。

布:

照映,分布。

25.以其境过清: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以,因为。

清:

凄清。

 26.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题完字便离开了。

  居:

停留。

之:

代小石潭的景物。

去:

离开。

29.小生:

年轻人。

生,对读书人的尊称。

(三)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西:

向西2、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下:

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空:

在空中 4、日光下彻名词作状语下:

向下

 5、俶尔远逝名词作状语远:

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西南:

向西南

 7、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斗:

像北斗七星一样 名词作状语蛇:

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犬牙:

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凄:

使…凄凉 使动用法寒:

使…感到寒冷10、如鸣佩环使动用法鸣:

使…发出声音  11、隶而从者名词作动词隶:

跟着。

12、近岸形容词作动词近:

靠近13、心乐之。

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乐:

以…为乐

(四)一词多义

  1、乐

(1)心乐之(喜欢)

  

(2)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2、可

(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2)不可久居(能)

  3、清

(1)水尤清冽(清澈)

  

(2)以其境过清(凄清)

  4、从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

  

(2)隶而从者(跟从)

  5、以

(1)以其境过清(因为)

  

(2)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不译,连接两个动词的词)

  (3)全石以为底(用来)

  6、而

(1)记之而去(不译,连接两个动词的词)

  

(2)隶而从者(不译,表并列关系)

  (3)潭西南而望(不译,作停顿词)

  7、差

(1)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2)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8、见

(1)下见小潭(发现)

  

(2)明灭可见(看见)

  9、游

(1)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

  

(2)同游者(游览)

10,环

(1)鸣佩环(玉环)

(2)竹树环合(环绕)

11为

(1)全石以为底(做为)

(2)为岩(成为)

(五)段意及中心

一段:

写小石潭的位置,发现小石潭的过程,描绘小石潭的样貌和周围景色。

二段:

描写小石潭中的景物。

三段:

写小石潭源流的方位和样貌。

四段:

写对小石潭的气氛的独特感受。

五段:

记同游者。

中心:

生动地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深冷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之情。

(六)结合原文回答

1、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语句是隔篁竹,伐竹取道;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2、文中描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其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皆如空游无所依。

4、写潭的水源的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起源。

5、写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离开小石潭原因的句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7、和“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呼应的一句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

8、衬托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句子是: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与“伐竹取道”前后呼应的句子是:

(1)隔篁竹

(2)四面竹树环合

10、表现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叙述,如“水尤清洌”,又有侧面描写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1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其境过清”?

答: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北岸观赏景物的,依据的是: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

(七)理解回答。

1.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忧伤。

2.小石潭的四奇:

潭水奇(皆若空游无所依);潭石奇(全石以为底);潭源奇(斗折蛇行;犬牙差互);氛围奇(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其作用是什么?

(1)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

(2)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之处。

4.作者从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到小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既交待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也使文章充满悬念和探奇的情趣;也为下文展开美妙的图画做铺垫。

5.本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起到了什么作用?

(1)抓住了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的特点。

(2)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3)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的逼真。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点睛之笔。

7.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了“悄怆幽邃”,一乐一忧是否矛盾?

为什么?

不矛盾。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之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再则优美的山水被弃在自然的角落里,由此联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因此一经凄苦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可以说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所以不矛盾。

8.作者在写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忧伤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放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9.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小石潭的独特之处,试分析作者为它作记的原因。

小石潭景色美丽而凄清,这与作者被贬后郁闷而又故作解脱的闲情逸趣和谐一致,这正是作者为小石潭作记的原因。

10.文章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1)幽静。

(2)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忧伤。

11.文中小石潭的水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的?

答:

清澈。

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突出其清澈的特点。

12.文中第2段在描写水中的鱼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突出了鱼的活跃。

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用鱼的活跃之态,衬托人的快乐。

(八).开放性试题

1.初见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

文中依次描写小石潭的哪些景物?

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从“心乐之”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很高兴很快乐的。

文中作者依次描写了篁竹、清澈的潭水、峥嵘的潭石、青翠交结的潭树、藤蔓、轻快敏捷的游鱼、明灭可见的溪流。

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述的。

从发现小石潭写起,写潭中景物,先写“近观”,再写“远望”,这样写使文章井然有序。

2.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

“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

答:

作者描写的游鱼是自由自在、轻快敏捷的。

“似与游者相乐”向我们展示了“物我同一,乐而忘我,乐而忘形”的境界。

3.游览到最后,作者快乐的心情起了变化,我们怎样理解他的心情?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作者游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愁苦的心情就产生了。

以致终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由暂时的解脱而跌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烘托了凄清寂静的氛围,可以看出作者寂寞的处境和忧伤的感情。

 

《马说》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

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本文选自《韩愈文选》。

二、按课文原句填空:

1、揭示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领起全文作用)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形象)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全文的主旨句:

其真不知马也。

7、有一位名人曾说过:

“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三、注音:

祇(zhǐ)骈(pián)死槽(cáo)枥(lì)尽粟(sù)一石(dàn)

四、解释词语: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材”通“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二)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

的。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音节助词,不译。

  食之不能尽其才:

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2.能

  虽有千里之能:

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

3.策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

马鞭。

4.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

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连词,表承接。

5.食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养,动词。

6.虽故虽有名马:

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

7.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

代词,代千里马的。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

8.以 不以千里称也:

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9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三)重点实词:

1、祇:

只是。

2、辱:

受辱没3、骈死:

并列而死。

骈:

两马并驾。

4、称:

著称。

5、一食:

吃一顿。

6、或:

有时。

尽:

吃尽。

7、才美:

才能和优点。

8、且:

犹,尚且。

9、等:

等同,一样。

10、道:

正确的方法。

11、鸣:

嘶鸣。

12、通:

通晓。

13、执:

拿着。

14、临:

面对。

15、知:

识别,了解

五、问题探究:

1、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

本文托物寓意,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2、本文采用的写法是托物寓意。

文中的“伯乐”是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