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关键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4834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关键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关键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关键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关键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关键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关键知识点汇总.docx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关键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关键知识点汇总.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关键知识点汇总.docx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关键知识点汇总

一、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汇总

问题3-7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的比较

学习关键点:

预计使用年限与尚可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

总的使用寿命

尚可使用年限:

还能够使用多少年

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对比表:

项目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的计算

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年折旧率的特点

每年相等(除最后两年外)

逐年递减

考虑残值的时点

净残值在最后两年才加以考虑

净残值每年都加以考虑

 

资产:

  原值100万  预计使用5年  残值10万

第一年:

100万×2/5=40万

第二年:

(100万-A)×2/5=B

第三年:

(100万-A-B)×2/5=C

第四年:

(100万-A-B-C-10万)/2=E

第五年: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提示1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提示2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要点:

净残值在最后两年才加以考虑,折旧第一年、第二年等的起止时间;加速折旧是按年加速,如果按月计算时,月折旧=年折旧/12(2001年计算分析题、2007年单选)。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提示3年数总和法的要点:

净残值每年都加以考虑;折旧第一年、第二年等的起止时间(参造双倍余额递减法)。

加速折旧是按年加速,如果按月计算时,月折旧=年折旧/12。

基数不变

第一年:

(原值-残值)×5年/15年

第二年:

(原值-残值)×4/15

第三年:

(原值-残值)×3/15

第四年:

(原值-残值)×2/15

第五年:

(原值-残值)×1/15

例题3·单选题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20×7年度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万元。

A.39.84  B.66.4  C.79.68  D.80

答案D

解析应计提的年折旧额=200×2/5=80(万元)。

问题3-8折旧年度与会计年度的区别

老师手写:

会计年度:

1月1日——12月31日

折旧年度:

从该资产计提折旧——12月后的时间

2000年3月31日购入100万5年  无残值

2000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

会计年度

2000年4月1日——2001年4月1日:

折旧年度

(100万/5)=20万/12个月

直线法:

2001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

100/5÷12×3+100/5÷12×9=

2000.4.1——2001.4.1  2001.4.1——2002.4.1

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

2000.4.1——2001.4.1=100×5/15

第二年:

2001.4.1——2002.4.1=100×4/15

会计上:

2000年3月31日购入

2000年=100×5/15÷12×9=

2001年=100×5/15÷12×3+100×4/15÷12×9=

固定资产折旧年度与会计年度的区别,固定资产折旧的年度从计提折旧的时间点开始计算(关键点),比如2008年5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则该固定资产的折旧年度为2008年6月-2009年5月,也就是从2008年6月-2009年5月间,每月的折旧额是相等的,而会计年度是指每年的1月1日-12月31日,不会因为固定资产的出现而改变会计年度的时间.所以当存在加速折旧法的时候计算折旧的金额比较复杂。

例题4·分析题甲公司2007年4月10日购进压模机一台,当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则该固定资产折旧的第一年为2007年5月1日——2008年4月30日;折旧的第二年为2008年5月1日——2009年4月30日。

例题5·计算题某企业2003年3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9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0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

计算该设备2003年、2004年计提的折旧额。

会计年度是:

2003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

折旧年度是:

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

会计年度是:

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

折旧年度是:

2004年4月1日——2005年3月31日

所以:

2003年计提的折旧额=90*5/15*9/12=

2004年计提的折旧额=90*5/15*3/12+90*4/15*9/12=

例题6·单选题某企业2011年6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

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92  B.216  C.120  D.240

答案B

解析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2+(740-20)×4/15÷2=216(万元)。

二、固定资产清理(2010年12月6日更新)

借:

(1)账面价值

(2)清理费用(3)营业税

贷:

(1)处置价款

(2)残料收入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余额属于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属于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

注意:

处置固定资产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的处理是: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的

不计入固定资产清理,也就不影响企业当期的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提示1】针对固定资产的损失,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均计入营业外支出。

【提示2】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可以存在余额,而待处理财产损溢期末不存在余额,必须转销。

【提示3】掌握结转清理损失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贷方反映,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结转清理收益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反映,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提示1】针对固定资产的损失,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均计入营业外支出。

【提示2】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可以存在余额,而待处理财产损溢期末不存在余额,必须转销。

【提示3】掌握结转清理损失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贷方反映,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结转清理收益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反映,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一章资产

第一节

货币资金(略)

 

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票据:

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1、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付款期限:

最长不超过6个月

 

3、根据承兑人不同分为:

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

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1、取得时:

(1)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

借:

应收票据

  贷:

应收账款

(2)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收到的

借:

应收票据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转让时

借:

原材料(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主要包括:

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1、不单独设备“预收账款”科目的企业,预收账款也在“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

2、发生时

借:

应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收到时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借:

应收票据

  贷: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的减值:

有客观证明表明该应收账款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1、确认坏账

借:

坏账准备

  贷:

应收账款

2、减值时

借: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

坏账准备

3、无法收回、报批后,冲减坏账

借:

坏账准备

  贷: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主要包括:

1、应收的各种赔款

2、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

3、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4、存出保证金

5、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其他应收款的账务处理

1、垫付的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

借:

其他应收款

  贷:

银行存款

借:

应付职工薪酬

  贷:

其他应收款

2、存出保证金

借:

其他应收款—存出保证金

  贷:

银行存款

第三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

    

    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2、账务处理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初始计量

按公允价值计量

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

后续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处置

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将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1、取得时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支付相关的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表明在购入包含在买价中

  贷:

银行存款等

2、持有期间

(1)收到购买时所包含的现金股利或利息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

(2)期末,确认股利或利息收入时

借:

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

  贷:

投资收益

3、期末计量

(1)公允价值上升时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时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处置

借:

银行存款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同时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

投资收益

借:

投资收益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第一章资产第四节存货

 

一、存货

存货: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采购成本:

 

  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购买价款

  企业购入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

相关税费

  企业购买存货发生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相应的教育费附加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

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采购成本中除上述各项以外的可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如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加工成本:

  是指在存货的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追加费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直接人工:

  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和劳务提供人员的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其他成本:

  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购入的存货:

  其成本包括:

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挑选整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数量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

自制的存货:

  包括自制原材料、自制包装物、自制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及库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的各项实际支出。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

  包括加工后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其成本包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加工的往返运输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

 

应计

入当

期损

益的

费用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存货成本。

如由于自然灾害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由于这些费用的发生无助于使该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确认为当期损益

仓储费用

  指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具体方法是:

  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

    ={月初库存存货+∑(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二、原材料

原材料

  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科目设置---“原材料”、“在途物资”

账务处理:

1、购入时

借:

原材料—X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

2、材料尚未入库

借:

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

已入库:

借:

原材料

  贷:

在途物资

3、暂估入库:

借:

原材料—X材料

  贷:

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做相反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

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

原材料—X材料

4、各部门领用原材料

借: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

原材料—X材料

 

 

 

 

设置的科目:

    “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

账务处理:

1、采购时:

借:

材料采购

  贷:

银行存款等

2、验收入库时:

借: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记入

  贷:

材料采购

3、期末结转,验收入库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

(1)借:

材料成本差异----(形成的超支差)

    贷:

材料采购

(2)借:

材料采购

    贷:

材料成本差异-----(形成的节约差)

4、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5、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原材料实际成本=“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

三、包装物

包装物:

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

具体内容:

1、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2、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3、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4、出租或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账务处理:

1、生产领用包装物

借:

生产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贷:

周转材料—包装物

2、随同商品销售的包装物

(1)不单独计价

借:

销售费用

  材料成本差异

  贷:

周转材料——包装物

(2)单独计价

A、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

借:

银行存款

  贷:

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B、结转所售单独计价包装物的成本

借:

其他业务成本

贷:

周转材料—包装物

  材料成本差异

四、低值易耗品(略)

五、委托加工物资

委托加工物资:

是指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物资的成本包括:

1、加工中实际耗用物资的成本;

2、支付的加工费用及应负担的运杂费等;

3、支付的税金,包括委托加工物资所应负担的消费税(指属于消费税应税范围的加工物资)等。

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应计入加工物资成本;如果收回的加工物资用于继续加工的,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应先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按规定用以抵扣加工的消费品销售后所负担的消费税。

账务处理:

1、发出物资

(1)发出材料时

借:

委托加工物资

  贷:

原材料

(2)支付运杂费时

借:

委托加工物资

  贷:

银行存款

2、支付加工费,如该商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消费税可抵扣

借:

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

3、加工完成验收入库

借:

库存商品

  贷:

委托加工物资

六、库存商品

  

  库存商品

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账务处理:

1、验收入库商品

借:

库存商品

  贷:

生产成本

2、销售商品,结转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发出存商品的核算方法

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和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售价金额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七、存货清查

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账务处理

1、批准处理前:

借:

原材料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批准处理后: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管理费用

2、如有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

借:

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八、存货减值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其中,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一章资产第五节长期股权投资

概念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成本法

(1)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