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4777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教学

要求

1.会认“钝、仅”等12个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恐龙、笨重”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重点

难点

1.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2.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

课时

 2课时

1.会认“钝、仅”等12个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恐龙、笨重”等词语。

2.默读课文,弄清文章结构。

多媒体。

一 多媒体出示,引入题目

1.(出示恐龙的图片)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也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恐龙的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

(板书:

飞向蓝天的恐龙)

(1)朗读题目,提出问题。

①齐读题目。

②提出问题。

教师:

对于课文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1:

恐龙没有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

学生2:

奇怪!

恐龙还会飞吗?

(2)教师初步释疑。

①通过预习,你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

②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

2.简介作者。

(出示多媒体)

  徐星,1969年7月出生,新疆伊犁人,理学博士。

一直从事中生代爬行动物化石及地层学研究。

他有关鸟类起源及羽毛和飞行起源的研究被有关评论文章誉为这些研究方面的里程碑式的成果,发现的四翼恐龙被认为是和德国的始祖鸟一样的重要物种。

2001年,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丰田计划”。

2007年,荣获第九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奖。

二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认读生字词。

(出示多媒体)

  迟钝 不仅 描绘 隧道 繁衍 十吨

脑颅 膨大 敏捷 树栖 开辟 崭新

笨重 鸽子 毫不相关 凌空 末期

形态各异 前肢 鸟翼

(1)识记生字的字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遇到不懂的字词,查词典或者与同学讨论。

(2)抽读生字,注意读准平舌音“隧”,翘舌音“崭、肢”。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隧、翼”的书写)

“隧”:

左窄右宽,注意左部“阝”的笔画是横撇弯勾、竖;右部“遂”是半包围结构,先写“

”,再写“辶”,“辶”的笔顺依次是点、横折折撇、捺。

“翼”:

上下结构。

“羽”不带勾,要写得扁一些。

三 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1.自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

2.自查词典,还有不懂的词语就与同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多媒体)

  迟钝:

(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敏捷:

(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五彩斑斓:

指色彩丰富,繁多耀眼。

演化:

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

课文指恐龙演化成鸟类。

凌空:

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欣喜若狂:

欣喜得像发狂了。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繁衍:

逐渐增多或增广。

四 再读课文,弄清结构

自由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大量的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鸟儿。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

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类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科学家们希望全面揭示恐龙向鸟儿演化的历史进程。

五 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

”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能回答这个问题。

(第4自然段)

2.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全班交流。

(出示多媒体)

  ①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②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③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④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六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读懂了课文,把握了课文的层次。

那恐龙的一支究竟是如何变成鸟类的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寻找答案。

  1.新课伊始,可先不安排学生读课文,而是请他们看图,引出课文题目,提出问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让学生画出重点语句,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还可以用关键词连缀全文。

1.默读课文,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

2.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多媒体。

一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说明性文章表达准确这一特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复习词语。

(出示多媒体)

  笨重 迟钝 鸽子 毫不相干 凌空

末期 描绘 隧道 形态各异 十吨

头颅 膨大 前肢 鸟翼 开辟

你们能用上其中几个词语概括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吗?

(事实证明,笨重、迟钝的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过渡:

现在,我们就跟着科学家一起走进恐龙的世界,看看它们是怎么演化的吧。

二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

(1)科学家提出了怎样的假说?

依据是什么?

(2)科学家有怎样的发现?

(3)“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

这些发现为什么让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出示多媒体)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①“点睛之笔”是什么意思?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作“画卷”。

要证明恐龙向鸟类演化,“羽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使这项研究的进程加快。

因此,“辽西的发现”是“点睛之笔”。

②这一重要的发现多么令人欣喜啊!

这也是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指导朗读,体会科学家们喜悦的心情)

2.学习第3、4自然段。

教师:

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能变成轻灵、五彩斑斓、凌空翱翔的鸟儿,这太不可思议了。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恐龙的演化过程吧。

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想象恐龙是怎样一步步演化成鸟类的。

(1)第一种恐龙的特点。

(出示多媒体)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①可以去掉“大约”一词吗?

比较着读一读。

(体会词语的准确性)(出示多媒体)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②指名读。

(板书:

第一代恐龙—庞大家族)

(2)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的特点。

(出示多媒体)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

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

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①这段话有什么特点?

(运用排比的修辞)

②(出示不同种类的恐龙图片)说说你对恐龙的认识。

③照样子写一段话来描述蚂蚁。

学生:

蚂蚁经过演化,有些蚂蚁还保持着原有的黑色,有些蚂蚁则变成了黑红色。

有些蚂蚁比他的祖先大了好几倍,有些蚂蚁则小巧玲珑,十分惹人喜爱。

有些蚂蚁变成了掠夺者,成为人类的敌人;有些蚂蚁则变成了益虫,成为人类的好朋友。

④大家对这形态各异的恐龙都充满了喜爱之情,那我们就再来读一读吧!

男女赛读、齐读。

⑤过渡:

这个庞大家族的恐龙们都能飞上美丽的蓝天吗?

(不能)那么,哪些恐龙能飞向蓝天呢?

请大家找出相应的语句读一读。

(3)猎食性恐龙的特点。

(出示多媒体)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①(出示恐龙不断进化的图片)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相机解释。

②“其中”是在什么中?

(在恐龙的庞大家庭中)“一些”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我们在写作时也应注意恰当地用词,学习锤炼语言)

[板书: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飞向蓝天]

③读一读,比较两句话的不同。

  a.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b.它们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④过渡:

这些都是恐龙飞向蓝天的前提,那么,它们是怎么飞向蓝天的呢?

(4)总结。

(出示多媒体)

  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①科学家们都是这样认为的吗?

(出示多媒体)

  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

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②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是怎样的?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演化过程的图片)

③教师总结。

(出示多媒体)

  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

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崭新的生活天地。

3.学习第5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

这是科学家们的愿望。

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希望能重现这一历史进程,帮助我们了解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演化过程。

这一切凝结了他们宝贵的心血。

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的奥秘在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抓紧宝贵的学习时间,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根据恐龙化石,科学家们能推测出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对此,你们有什么感想?

你们想对科学家们说些什么?

学生1:

科学家们推测出恐龙演化成鸟类是有事实依据的,化石是最有力的证明。

学生2:

科学家们的想象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虽然大胆,却是严谨科学的。

2.拓展学习。

(1)用自己的话把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复述给家长听。

(2)对于不明白以及想了解的问题,同学们可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

课下交流收集的资料,举办一次“恐龙世界”展览。

  1.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到四个阶段的恐龙的特点或是变化,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地理解演化过程。

2.因为时间关系,在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性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时讲解得不够到位,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搭配。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一代恐龙—庞大家族—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飞向蓝天

                 

课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钝、仅”等13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笨拙、迟钝、毫不相干、隧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

重点

 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教学

难点

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钝、仅”等13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笨拙、迟钝、毫不相干、隧道”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课件出示,引入课题【课件出示2】

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1.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

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2.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并板书课题。

(板书:

飞向蓝天的恐龙)  

(2)质疑

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

请举手。

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

产生了什么疑问?

分别说说。

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

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

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

奇怪!

恐龙还会飞呀!

  

3.初步释疑  

①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

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

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

(给一定的时间读书)  

②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课件出示3】

师讲解。

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4.作者简介【课件出示4】

徐星,男,祖籍江苏,出生于新疆伊犁新源,古生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动物学家。

兼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国科学院副主委,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生物辑》和《中国地质学报英文版》编委。

 

谈话导入,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出示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5】

迟钝不仅描绘隧道繁衍十吨千克脑颅膨大敏捷树栖开辟崭新笨重鸽子毫不相关凌空描绘末期形态各异前肢鸟翼

2.【课件出示6】自学要求:

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

互帮:

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

教师巡视,对差生加以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课件出示7】

注意读准平舌音“隧”,翘舌音“崭肢”等。

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

5.指导书写【课件出示8】

重点指导“隧翼”的书写。

“隧”左窄右宽,注意左边的“阝”两笔写成:

横撇斜勾、竖;右边的部分“遂”是个半包围结构,先写上边的部分,再写“辶”,“辶”是三笔写成:

点,横折折撇,捺。

“翼”注意是有三部分组成:

羽、田、共。

其中“羽”不带勾。

这个字写扁一些。

三、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1.自读课文,读出不懂的词。

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参与引导。

【课件出示9、10】

凌空翱翔:

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

(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

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

敏捷:

动作等迅速灵敏。

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色彩斑斓:

颜色灿烂多彩。

亲缘关系:

血缘关系。

如:

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

后裔:

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

欣喜若狂:

非常的欢喜快乐。

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

演化:

演变。

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

繁衍:

逐渐增多

毋庸置疑:

无需怀疑。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过渡:

下面让我们读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课件出示11】自由读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第二部分(3、4自然段):

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过程。

五、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字词、句子都能读准确了,现在可以来解决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

【课件出示12】(出示: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哪个自然段能回答这个问题?

(第四自然段)

2.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1)先自己读。

(2)再讨论。

(3)汇报:

① 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③ 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④ 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这一环节是为了教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章和体会作者情感而设计的,这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方法。

 

课堂小结

六、课堂小结【课件出示13】

本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读懂了课文,把握了课文的脉络层次,究竟恐龙的一支是如何变成鸟类的呢?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14、15】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

  2.顿时全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若狂。

()

  3.有些恐龙动作敏捷。

()

  4.它的后代繁衍成了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霸王龙 ()的马门溪龙

  ()的鸽子  ()的孔雀

  ()的演化  ()的鸟儿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

()

  2.立刻、一下子。

()

  3.反应迅速快捷。

()

  4.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答案】

一、1.(演变)2.(欢欣鼓舞)3.(灵敏)4.(巨大)

二、(凶猛) (迟钝) (轻盈) 

(五彩斑斓) (漫长) (凌空翱翔)

  三、1.(迟钝)2.(顿时)3.(敏捷)4.(欣喜若狂)

  四、1.(两亿四千万)(狗)(后腿)(形态各异)(两足)(四足)(凶猛异常)(温顺可爱)2.(鸟类),(崭新)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

2.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说明性文章表达准确的这一特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首先,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过的词语,【课件出示17】出示词语:

迟钝不仅描绘隧道繁衍十吨千克脑颅膨大敏捷树栖开辟崭新笨重鸽子毫不相关凌空描绘末期形态各异前肢鸟翼

师:

这些词语都是第一自然段中,你们能用上这些词语概括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吗?

【课件出示18】

预设:

(事实证明笨重的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师:

我们接下来学习课文,跟着科学家走进恐龙的演变世界。

 检查字词环节的设计,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

(1)科学家提出了怎样的假说?

依据是什么?

(2)科学家有怎样的发现?

(3)“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

这些发现为什么让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课件出示19】“辽宁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点睛’之笔是什么意思?

(2)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作“画卷”。

而要证明恐龙向鸟类演化,“羽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

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3)这一重要的发现多么令人欣喜啊!

这也是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我们带着这种欢欣鼓舞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一句话。

指导感情朗读,体会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

(读出欣喜若狂的心情)

(二)第三、四自然段的学习

师:

是啊,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能变成轻灵、五彩斑斓、凌空翱翔的鸟,多么不可思议啊!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看默读提示:

默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想想恐龙是怎样一步步演化成鸟儿的?

全班交流:

(先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1)第一种恐龙的特点【课件出示20】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退支撑身体。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A、去掉“大约”行吗?

B、比较读

(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C、指名读

(板书:

第一代恐龙   →   庞大家族 →

(两亿三千万年前)  (数千万年后))

(2)【课件出示21】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的特点:

“有些恐龙像它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A、想想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B、【课件出示22】(恐龙种类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你对恐龙的认识。

C、注意加点的词语,照样子写一段话。

预设:

蚂蚁经过进化,有些蚂蚁还保持着原有的黑色,有些蚂蚁则变成了黑红色,有些蚂蚁比他的祖先大了好几倍,有些蚂蚁则小巧玲珑,十分招人喜爱,有些蚂蚁变成了掠夺者,成为了人类的敌人,有些蚂蚁则变成了益虫,成为了人类的好朋友.

D.大家对这形态各异的恐龙都充满了喜爱之情那我们就来读一读吧!

男女对比读、齐读。

教师:

这么庞大的家族都能飞上美丽的蓝天吗?

(生:

不是)请大家找出相应的语句来读一读

(3)【课件出示23】猎食性恐龙的特点: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A、齐读。

【课件出示24】出示恐龙不断进化的图片(教师适时解释:

恐龙长的越来越接近现在的鸟类了。

骨骼中空,身体才会轻盈,行动也就敏捷了,又长出了像鸟翼一样的前肢,体表还有羽毛。

B、“其中”是在什么中?

“一些”说明了什么?

(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我们在习作时应注意恰当地用词学习如何锤炼语言。

板书: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飞向蓝天

(许许多多年后)       (亿万年前)

C、比较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25】

(1)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2)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1)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2)它们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D、齐读。

教师:

这些都是恐龙飞向蓝天的前提,那么它们是怎么飞向蓝天的?

(4)【课件出示26】“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师:

科学家们都认为是这样吗?

生:

不是,还有的科学家认为……

师:

由于生活习性的改变,使恐龙飞向了天空。

有的科学家认为是树栖生活使鸟具备了滑翔能力,并逐渐能够主动飞行;有的科学家认为是生活在地面上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但是,毋庸置疑是什么?

师板书齐读。

生:

齐读句子。

师:

是的,恐龙的一支经过了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4、直观感受

师:

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楚详细的介绍拉近了恐龙与我们的距离,现在就让我们再近距离地欣赏一下各种种类的恐龙吧!

【课件出示27】(出示其他类型的恐龙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