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4508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解释

1.文艺学:

研究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关知识、文学的基本规律、文学活动中的个案的学科。

2.文学活动:

由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接受活动组成的一个循环运动,它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

3.文学理论:

研究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范畴、文学研究的方法的一门学科。

问答

试从学科的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

总的来说,文学理论具有包容性、实践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这三个特性可以从它的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的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其一、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领域,它研究的客体是文学活动,而文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本身又从属于社会生活这个大系统,对文学活动中复杂关系的探讨与阐释,需要借助多重视角、多种方法、多个形态。

其二、文学理论研究的客体是文学活动,而文学活动这一客体的不同方面、侧面、层次、因素、阶段、关系,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目前为止,任何一家的文学理论都没有囊括全部对象。

这样使得文学理论显得庞杂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其三、文学理论是文学活动中实践的总结,文学活动中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永远是运动的、变化的,所以文学理论要密切联系文学实践,反过来还要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

对文学活动的归纳与总结,总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伦理、宗教观念,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什么样的文学实践进入其理论视野、用什么观点去阐释它、提倡什么艺术趣味、欣赏哪类作品,这些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解释

文学反映论:

文学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问答

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答: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的理解具有科学性、发展性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它吸收了人类文化的精髓,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文学现象,把文学作为人的生活活动的一个子系统,全面论述它与人的其它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文学活动性、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它们从多个角度多丛视角来分析研究文学,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的方法。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性体现在它的民主性和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是在借鉴传统文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能正确的对待不同思潮不同流派的不同观点,面对不同思想的挑战,回答新的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

马克思主义反对静止、教条、僵化的方法,要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解释

1.生活活动:

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人类的生活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并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2.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

根据美国当代文论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互相依存的要素构成:

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其中,世界指的是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而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读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而使作品内涵在头脑中具体化的活动,是文本含义的具体化和再创造过程。

3.劳动说:

认为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

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在史前人类的集体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从而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而舞蹈动作中多以采集种子等劳动活动为反映对象。

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早期文艺中,诗、乐、舞三位一体实则是劳动过程中这几种艺术形式的萌芽因素(劳动动作、劳动号子的呼喊、劳动时发出的声音和节奏)统一在一起的反映。

4.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指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不平衡”有两种表现:

一指艺术内部的不平衡,不同的艺术类型、艺术的不同形式之间的不平衡。

如神话等文学类型只能兴盛在人类生产水平的低级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就过去了。

二指艺术生产的水平与物质生产的水平并不总是成正比例。

二者有时平衡,共荣共衰;有时不平衡,或者你衰我荣,或者你荣我衰,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文艺反而领先。

“不平衡”现象是马克思发现并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提出来的。

5.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的全部特征、能力通过客体对象表现出来,变成客体对象的一种功能、性质。

人的本质力量是蕴涵在人的本性中,通过一系列的言行来加以体现、贯彻的性质。

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人的本质通过社会实践而在现实世界中对象化,人又从对象化的世界中反观自己的本质的过程。

问答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

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答: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

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

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人类的生活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并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

在世界中,只有人才能以具有诗意情感的文学艺术方式去感知事物,而这正表现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特征。

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了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动物的感觉只能是出于所属的种的尺度去建造,因此它是遗传机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人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沉淀着理性的内容,是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在生产过程中,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与自然,使自然脱离了不适宜人生活的原始的粗糙状态,而且在这种被改造过的自然中展现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力量,成为人化的自然;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

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由于人的主体能动的参与,即使对象被改变得符合人的要求,又使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

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远离物质与经济基础的重要地位,并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简述文学活动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依据以及评析各自可能具有的局限。

答:

美国当代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说:

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家、作品、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

文学理论所把握的不是这四个要素中孤立的一个要素,而是四个要素构成的整体活动及其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是世界视角、作者视角、作品视角、读者视角。

从上述每一个要素视角出发,都会看到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如果只从任何一个视角看文学,也都会暴露片面性。

(1)世界:

世界即现实世界、社会生活。

文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文学中的客观材料与主观情思来源于社会生活,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从古希腊的“摹仿说”,到近代别、车、杜的“再现论”,再到我国解放后的“反映论”都大体表达了这样的认识,都强调文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其理论依据是:

文学是一种意识反映行为,没有反映对象,就没有反映;文艺起源于对自然的摹仿;文学作品中确实包含着现实世界的影子。

这也是其合理性之所在。

不过,如果只看到文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看不到二者的区别,看不到文学同时也是一种作家的主观表现,就具有片面性。

(2)作者:

文学是作者创作的。

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并试图唤起读者的相应感受,因此,文学也是一种作者的表现活动。

从中国古老的“诗言志”、“诗缘情”到西方的“心灵表现论”,都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与情感的表现。

其理论根据是:

文学是作家“情动”与要表达情感的产物,文学中也确实包含着作者主观的思想情感与理想。

当然,作品中的情感同生活中原初的情感在强度与指向上都有区别,它趋于高尚。

不过,倘若只把文学看作作者情感的表现,而看不到文学与生活的联系,看不到作品有其自足性,也是有片面性。

(3)作品:

作品是文学的最终表现形式,即反映生活也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也好,最终都要表现为文学作品。

不过,作品并不原本地再现生活和表现作者生活中的情感,这是其短处,也是其长处,即它是按美的规律改造了生活与情思。

它可以超越事物的本来形态,创造出更具普遍性的审美世界,包含更深广的意蕴。

这说明文学作品确实有其审美的独立自足性。

但如果过分强调了这一点,而割断了文学作品与生活、与作者的联系,也是片面的。

20世纪俄国的形式注意与英美新批评就是这样,一味强调作品本身的形式价值,提出了“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只在于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与作者。

其所说的作品又不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而仅指作品形式的隐喻、语境、反讽等语言学因素。

从而表现出片面性。

(4)读者:

文学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文本的价值才能实现,而读者的阅读,既是对作品人情世态与作家思想感情的了解与“复原”,又是一种“再创造”,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修养对作品意义进行具体化的理解,其结果必然与作品愿意既有重合,也有所不同。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强调文学欣赏与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创造性活动,认为作品是由作家与读者共同创造的,有其积极意义。

但他们太夸大了文学接受中的再创造,宣布文本一经写出,“作家就死了”,作品任由读者去理解,有否认作品“原意”的意向,暴露出片面性。

3.简要评述文学起源问题上的“劳动说”,作为生产活动的劳动的重要性和文艺有和关系?

答:

“劳动说”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

论据主要有四:

(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通过劳动锻炼了自己的脑,并且在劳动中把前肢从行走任务中解放出来,演变为灵巧的双手,劳动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人、人的大脑、手等,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中人们交流信息与情感成为产生艺术的需要,在史前人类的集体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从而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在原始民族中,狩猎部落都以动物作为图腾,而且其舞蹈也大多是模仿动物的动作,泛指,种植部落则可能以植物花朵作为偶像,而舞蹈动作中多以采集种子等劳动活动为反映对象。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而诗在当时是必须吟唱的,而且它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传达。

因此早起的文艺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

这种早期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

实则是劳动过程中这几种艺术形式的萌芽因素(劳动动作、劳动号子的呼喊、劳动时发出的声音和节奏)统一在一起的反映。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解释

1.文学的含义: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的含义包括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

2.话语蕴藉:

这是对文学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

不仅单个的文本,而且整个文学活动都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集中表现在文本“含蓄”与“含混”两种修辞形态。

3.审美意识形态:

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

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4.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不是一套教义,而是指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完成自己角色的方式,即把他们束缚在他们的社会职能上,并因此阻碍他们真正地理解整个社会的那些价值、观念和形象。

(2)作为由统治阶级偷偷地塞给劳动阶级的虚假意识。

(3)人们总是按某种惯例去想象自己与自己存在实际状况之间的关系。

意识形态就是这样一种惯例。

(4)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

问答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答:

文学被视为美的“语言艺术”,至少有着两种不同含义:

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

广义的文学认为,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是指今天所谓“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

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正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的审美含义是指文学是一种审美形态,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散文等.这是狭义文学。

文学不再指代用语言或文字传输的所有文化现象,而仅仅指所有文化现象中富有审美属性的那一部分。

这样,文学就成为与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不同的特殊审美形态了。

现代文学理论界通行的还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

即,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与此含义不相符的哲学、历史学、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其他文化形态,当然就不属于文学范畴,而成为非文学了。

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就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

其中,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属于审美范畴,是直接的;功利性、理性、认识性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隐含在深层,是间接的。

无功利性指人的文学活动不寻求世纪利益的满足,功利性指文学的社会影响作用。

文学的无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

形象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理性指作品有其理性的思想,在文学中,理性是以特殊的形势存在的。

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但在深层又具有某种理性。

这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的显现。

情感性指作品中总充满了作家的喜怒哀乐情感;认识指作品包含着作者对笔下形象事物的思想认识。

在文学中,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性认识则是间接的。

直接的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性、形象、情感等审美因素中包含着功利、理性与认识等非审美的意识形态因素,因而具有审美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

3.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答:

文学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社会本质。

(1)文学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一个重要位置.现在人们把社会结构分为三大层次,即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结构.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在文化结构中,各种意识形态各有特点,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文化结构的整体。

(2)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文学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经过能动创作的文学作品显然要高于生活.第二,社会心理是文学反映生活的中介环节。

4.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话语蕴藉属性?

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答:

话语蕴藉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

整个文学活动都带有话语蕴藉性。

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作为话语,与日常话语、哲学话语、政治话语、科学话语、新闻话语等一般话语不同,具有“蕴藉”特点,从而具体的表现为话语蕴藉。

“蕴藉”来自中国古典诗学,诗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常用概念,强调文学的语言与意义应当蕴蓄深厚、余味深长。

在考察文学话语的特点时,蕴藉是个有用的概念。

蕴藉可以被赋予较为广泛因而更具包容性的含义:

指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这样,蕴藉就可以用来描述文学话语的如下特殊状况:

文学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状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涵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

所以,文学直接地就是以话语蕴藉的形态而存在。

而无论诗作者还是读者,都只能通过这种话语蕴藉而参与到文学活动之中,只不过,作者主要创造话语蕴藉,而读者则力求阅读和理解作者创造的这种话语蕴藉。

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都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批评等环节组成的整体,无论其中心任务或目的如何,都必须一句具体的语言活动构成的话语系统。

从作者的创作来看,任何表达意图,任何社会权力关系的纠缠都必须蕴含到话语系统中,通过话语系统去显现。

从阅读和批评来看,处于社会语境中的读者对文学意义和属性的任何理解,都必须根据这种话语蕴藉。

离开话语系统的蕴藉便不存在文学活动。

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主要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的可能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文本,即有待于阅读的具体对象,毫无疑问是由话语系统的蕴藉构成的。

离开话语系统的蕴藉便无所谓文本。

文本作为话语蕴藉,则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这就是说,文本是特定的,但文本的意义似乎是无限丰富的。

这两层意思在文学中是统一起作用的,不便分开。

整体的文学话语蕴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藉实践中去阐明。

文本中的话语蕴藉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有时看起来用得平常的词语,也有可能蕴藉着普通话语所没有的丰富意蕴。

例如唐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更”字至少可以表达出三层意义:

一是再次登楼,比如人生行为的重复出现;二是继续登楼,比喻人生境界的继续提升;三是永远不断地继续向上登楼,比如人生境界永远不断地向上继续提升。

一个“更”字,聚合了登楼可能体现的三重意义,使得这一平常动作能同至高的人生境界追求紧紧地联系起来,从而使诗人的登楼体验能越出平常的同类体验而生发、开拓出远为丰富而深长的意义空间,造成丰富的话语蕴藉效果。

5.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答:

(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3)文学传述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4)文学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6.举例说明文学话语蕴藉属性的典型表现形态。

答:

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地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

含蓄和含混。

含蓄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比如唐代王昌龄有《长信宫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首诗虽写失宠于汉成帝的宫妃班婕妤的痛苦生活,却对此未置一词,而是巧借宫妃的一个动作含蓄地表现出来:

她在寒秋清晨仍舞动着一把合欢团扇,使人感到是在期冀君恩再度降临;她感觉自己的美丽容颜尚不及那带东方日影而来的寒鸦的颜色,表明已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不如寒鸦。

诗人直接写出的很少,却能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宫妃的无限幽怨之情和深广痛苦。

再比如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这个小人物的命运似乎就包含道不尽的“思想”:

一是中国国民性的痼疾;二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三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各阶层状况;四是农民革命的必然性和盲目性;五是“阿Q”相触及灵魂的作用;六是鲁迅作为思想家的睿智、人道主义的情怀与爱国的赤诚等。

读者只有体验到作品形象中如此丰富的意蕴,才能深刻地了解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才能真切地感受中国人曾有过怎样苦难的人生。

含混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换言之,读者阅读文本时可能感到其中含蕴着多重不同意义,有多种“读法”。

杜甫《江汉》诗中有两句: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虽然其语词和声音是恒定不变的,却蕴藉着三种意义。

前一句,由“落日”与“心犹壮”的组合可以引申出三种意义:

其一,“虽然我的心已如落日,但它仍然强壮”,这是相似而相反;其二,“我的心不想落日,它仍然强壮”,这是相反;其三,“在落日中,心仍然强壮”,这是将“落日”释为“心犹壮”的时空条件。

同理,后一句就“秋风”与“病欲苏”的组合可以产生三种释义:

其一,“虽然我的病已如秋风,但它会很快痊愈的”,这是相似而相反;其二,“我的病不像秋风,它会很快痊愈的”,这是相反;其三,“在秋风中,病将要痊愈”,这是表时空关系。

7.举例说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答:

如果从目的、方式、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文学的无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

例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诗人把自己的满腔愁绪都灌注到赏秋过程中,这意味着原有的带有现实功利色彩的愁怀被暂时地稀释或化解了,变成了无功利的个人触景生情。

不过,这种无功利的触景生情实际上在深层也有着功利性目的,即个人的失意被提升到中国文人的一种普遍的精神高度。

形象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理性指作品有其理性的思想,在文学中,理性是以特殊的形势存在的。

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但在深层又具有某种理性。

这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的显现。

例如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表达出诗人有关归隐田园的理性意图。

然而,这种理性意图却不是由哲学推理方式而是通过活生生的形象描绘去实现的。

诗人的归隐田园的理性意图往往隐藏在活的形象的审美直觉中。

情感性指作品中总充满了作家的喜怒哀乐情感;认识指作品包含着作者对笔下形象事物的思想认识。

在文学中,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性认识则是间接的。

直接的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情感评价,例如卡西莫多的外丑内美,主教的外善内恶等。

而这些人物也表达客观理智认识,是可以被归纳出来的,如雨果本人所说: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