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s.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4479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s.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s.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s.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s.docx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s.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s.docx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s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永春一中【最新】九年级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确保师生平安健康,各校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下列措施实施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填写健康申报卡B.

每天用消毒剂进行教室消毒

C.

入校扫描云南健康码D.

一日三次用体温计测体温

2.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青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尽量凉拌生吃,最好加点醋

C.常温下油脂都呈液态

D.青菜中富含蛋白质

3.化学思想方法,对于学好化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析:

水银温度计中汞柱上升,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B.对比:

合金与组成它的金属相比,硬度增大、熔点升高

C.推理: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中和反应

D.归纳:

有机玻璃、合成橡胶、涤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4.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d为H2SO3,读作亚硫酸

B.物质b与氧气反应可生成物质C

C.物质a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物质C

D.物质Na2SO3、CaSO4可分别用f、g表示

5.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

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

B.碱:

火碱、熟石灰、纯碱

C.混合物:

煤、食盐水、冰水混合物

D.天然高分子材料:

羊毛、塑料、棉布

6.有趣的“纳米小人”是一系列结构式与人体相似的有机分子(化学式C39H42O2),是由莱斯大学的詹姆斯·托尔等人设计并合成分子,用于对年轻学生的化学教育,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纳米小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6.3%

B.“纳米小人”是由碳、氢两个元素组成的

C.“纳米小人”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1

D.“纳米小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2

7.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使稀高锰酸钾溶液的浅紫红色逐渐褪去

B.鸡蛋清溶液中滴加浓硝酸,微热,产生黄色沉淀

C.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D.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加热至沸腾,有红色固体生成

9.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集气瓶中先装入Y试剂,然后从胶头滴管中滴加x,(X的体积忽略不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X为水,Y为硝酸铵,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下降

B.若X为稀盐酸,Y为镁,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

C.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水,则X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D.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生石灰,则X可能为水

10.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电导率越大,说明溶液导电性越强)。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

B.甲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C.甲曲线上的M点对应溶液的pH=7

D.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二、填空题

1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学好化学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1)家里用的光盘、三角板等是塑料制品,丢弃时处理的方法应该是_____。

(填序号下同)

A焚烧

B随意丢弃

C回收利用

D掩埋

(2)热敷袋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痛、胃寒等,热敷袋中发热剂主要是铁粉、水、活性炭和食盐。

热敷袋发热蕴含的化学原理是_____。

(3)波尔多液是由由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而成杀菌剂,配制时不能使用铁桶做为容器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区别蚕丝、棉线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

(5)新冠疫情抗疫期间,武汉方舱医院建成用到了大量建筑材料,以下对建筑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是_____。

A钢化玻璃

B钢筋混凝土

C聚氯乙烯水管

D铁钛合金

E玻璃钢格珊

12.专家提示在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84”消毒液可以使病毒灭活。

(1)其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所含的阳离子为____(写离子符号)。

(2)“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为2NaClO+CO2+X═Na2CO3+2HClO,生成的HClO(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

(3)“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将50g含NaClO5%的“84”消毒液稀释至1%,需向原溶液中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 。

(4)酒精(C2H5OH)和过氧乙酸(CH3COOOH)也均是能有效灭活新冠病毒的消毒剂,二者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相同的,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工业技术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在制备纯碱过程中涉及Na2CO3、NaCl、NH4Cl、NaHCO3等物质。

请结合下表数据回答:

温度/°C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2CO3

7

12.2

21.8

39.7

48.8

47.3

46.4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NaHCO3

6.9

8.2

9.6

11.1

12.7

14.5

16.4

(1)在50°C时,向100g水中加入48gNa2CO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保持烧杯中各物质质量不变,降温至40°C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根据表中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①60°C时,分别向等质量的四种固体物质中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_。

②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

NaCl+NH3+H2O+CO2=NH4Cl+NaHCO3,在生成物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中,先析出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三、推断题

14.你玩过塔积木的游戏吗?

小明用六块积木A-F,分别对应碳酸钠、铁、硫酸、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钡。

按照“物质能反应,积木就能叠靠在一起,不反应积木就不接触”的原则搭成如图所示形状。

已知E的物质类别与其他五种不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E____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3)B-F的叠放组合中,能反应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个。

(4)小美认为加一块积木X可以更稳定,X的名称是_____(不能重复A-F中的物质)。

四、流程题

15.粗盐除去泥砂后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某同学对粗盐进一步提纯的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称取5.0g粗盐,为了使粗盐充分溶解(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量取水所用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_。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2)步骤②所加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步骤③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步骤④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

(5)步骤⑤过滤实验,制作过滤器的正确顺序为__。

过滤后所得滤渣的化学式为___。

(6)步骤⑦蒸发实验除去____(填化学式)得到精盐。

五、实验题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用装置C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若用装置A装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装置需要补充____。

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其收集装置应选__(填字母)。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检验是否为氧气的操作是____。

(4)通常状态下,HCl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

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HCl,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

气体→_→_____→_____→_____→e(填字母)。

(5)G装置烧杯中的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污染物五氧化二磷,生成磷酸钠(Na3PO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为了探究气体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小雨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

由以上实验,得出氨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17.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做探究酸、碱、盐的某些化学性质的实验。

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何协同学进行的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他们将A、B试管中的废液分别倒在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则B试管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何协和岳娜两位同学想探究此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成分,并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何协同学猜想溶质成分是:

NaCl、Na2SO4

岳娜同学猜想溶质成分是:

NaCl、Na2SO4、Na2CO3

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验证)

(3)何协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于是得出结论:

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对何协同学的推测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娜同学将何协实验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并绘制出相关图像(如下图所示)。

在滴加过量稀硝酸的过程中,下图中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通过对下图的分析,你认为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七、计算题

18.硅晶体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工业上常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固体初步制得,主要反应为:

SiO2+2C

Si+2CO↑,求:

(1)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

(2)要生产含硅质量分数为90%的粗硅2.8吨,计算至少需要焦炭______吨?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填写健康申报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每天用消毒剂进行教室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入校扫描云南健康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一日三次用体温计测体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B

【详解】

A、淀粉和葡萄糖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但是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蔬菜中富含维生素,且加热会破坏维生素,故青瓜应尽量凉拌生吃,加醋可以杀菌,符合题意;

C、并不是所有的油脂常温下都呈液态,如脂肪呈固态,不符合题意;

D、蔬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

A、水银温度计中的汞柱受热上升,是因为受热原子间隙变大,不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A错误;

B、合金与组成合金的金属相比,具有强度硬度增大,熔点沸点降低的特点,B错误;

C、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碱和非金属氧化物都能生成盐和水,但上述两种反应不是中和反应,C错误;

D、有机玻璃、合成橡胶、涤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D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处要小心题目中纤维、橡胶这样的出题陷阱:

题目中若出现“纤维、橡胶是有机合成材料”这样的选项,要注意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天然纤维、天然橡胶不是有机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才是有机合成材料。

4.C

【解析】

A、H2SO3中的硫元素显+4价,是一种酸,物质d为H2SO3,读作亚硫酸,正确;B、物质b是硫的+4价氧化物为SO2,物质c是硫的+6价氧化物为SO3,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SO3,正确;C、物质a中硫元素化合价为零,为硫单质,物质c是硫的+6价氧化物为SO3,硫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错误;D、物质f是硫元素显+4时的盐,可用Na2SO3表示,物质g是硫元素显+6时的盐,可用CaSO4表示,正确。

故选C。

点睛:

理解图示的含义、掌握化合价的原则、酸的特征、氧气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A

【详解】

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水和五氧化二磷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

C、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D、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氧化物的定义: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碱的定义: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应注意碱类的通性是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6.A

【详解】

A、“纳米小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故A正确;

B、“纳米小人”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B错误。

C、“纳米小人”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42):

(16×2)≠21:

1,故C错误;

D、“纳米小人”的相对分子质量=12×39+1×42+16×2=542,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

A、锌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锌与银,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反应后的滤液显蓝色,表明滤液中仍含有硝酸铜,锌可能与部分硝酸铜反应,也有可能没有与硝酸铜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也可能不含铜,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否则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选项错误;

B、锌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滤液仍为蓝色,表明滤液中有硝酸铜的剩余,说明锌可能与部分硝酸铜反应,有可能没有与硝酸铜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滤液仍为蓝色还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否则锌还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选项错误;

C、锌先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且反应后的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选项错误;

D、锌先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金属放入盐的混合溶液中,总是把金属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最先置换完,再按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将金属逐一进行置换。

8.D

【详解】

A、二氧化硫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稀高锰酸钾溶液的浅紫红色逐渐褪去,不符合题意;

B、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滴加浓硝酸,微热,蛋白质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从而产生黄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熟石灰属于碱,铵态氮肥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不符合题意;

D、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有红色固体(氧化亚铜)生成,这是因为氢氧化铜具有氧化性,与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了红色的氧化亚铜,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

A、若X为水,Y为硝酸铵,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下降,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甲瓶中气体收缩,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乙瓶右端导管内液面下降,故选项A正确;

B、若X为稀盐酸,Y为镁,稀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氢气,使甲瓶内压强增大,打开弹簧夹,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故选项B正确;

C、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甲瓶内的温度升高或者产生气体,使甲瓶压强增大;氢氧化钠溶液滴到水里,温度不会发生改变,如果是氢氧化钠固体则会出现该现象,故选项C不正确;

D、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甲瓶内的温度升高或者产生气体,使甲瓶压强增大;水滴到生石灰里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甲瓶内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故选项D正确。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在密闭容器中,压强发生变化的原因,产生气体、温度变化。

10.D

【详解】

A、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

,随着反应的进行,甲、乙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都逐渐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离子浓度最小,稀硫酸和硫酸钠过量后,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加,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电导率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故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甲的电导率变化趋势是,先减小至零,后逐渐增大,乙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是没有减小至零,由此可知,甲曲线反映的是

,乙曲线反映的是

,故甲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不符合题意;

C、甲曲线上的M点电导率为0,说明这时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这时pH=7,不符合题意;

D、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为

,溶液中始终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溶液始终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故溶液一直是红色,符合题意。

故选D。

11.C铁粉生锈是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分别取样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BE

【详解】

(1)废弃塑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因为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污染土壤、地下水,如果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因此回收利用。

故选C;

(2)铁粉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从而锈蚀,该反应放出热量,故填:

铁粉生锈是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3)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故区别蚕丝、棉线,可分别取样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

(5)A、钢化玻璃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粘土混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符合题意;

C、聚氯乙烯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D、铁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E、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BE。

12.+1Na+H2O200g酒精和过氧乙酸都是由C、H、O元素组成,所以燃烧产物也相同

【详解】

(1)钠元素通常为+1价,氧元素通常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0,x=+1;

次氯酸钠的阳离子是钠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故钠离子表示为:

Na+;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中含2个钠原子、2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生成物中含2个钠原子,5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1个碳原子,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是:

H2O;

(3)解:

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

50g×5%=(50g+x)×1%,x=200g;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酒精和过氧乙酸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燃烧产物相同。

13.147.3g变大NaHCO3NaHCO3反应生成的NaHCO3比NH4Cl质量大,同温度下的NaHCO3溶解度远小于NH4Cl的溶解度

【详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5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47.3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7.3g碳酸钠,故在50°C时,向100g水中加入48gNa2CO3,只能溶解47.3g,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

100g+47.3g=147.3g;

由表中数据可知,降温至40°C时,溶解度增加,溶质质量增加,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60℃时,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氯化铵>碳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故60°C时,分别向等质量的四种固体物质中加水配成饱和溶液,碳酸氢钠所需溶剂的质量最大,即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碳酸氢钠;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同温度下的NaHCO3溶解度远小于NH4Cl的溶解度,根据化学方程式:

,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53.5:

84,故反应生成的NaHCO3比NH4Cl质量大,故碳酸氢钠先析出,理由是:

反应生成的NaHCO3比NH4Cl质量大,同温度下的NaHCO3溶解度远小于NH4Cl的溶解度。

14.CO2Fe。

5氯化钙(合理即可)

【分析】

已知E的物质类别与其他五种不同,六种只有铁为单质,其余五种属于化合物,则E为铁;已知铁能与硫酸反应,则C为硫酸;硫酸能与B、D、F反应,硫酸能与碳酸钠、铁、氢氧化钙、氯化钡反应,其中碳酸钠同样均能与氢氧化钙、氯化钡反应。

则D为碳酸钠;由图可得,B能与三种物质反应,氢氧化钙能与硫酸、碳酸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反应,则B为氢氧化钙,A为二氧化碳;氯化钡能与硫酸、碳酸钠反应,则F为氯化钡。

综上所述,A为二氧化碳,B为氢氧化钙,C为硫酸,D为碳酸钠,E为铁,F为氯化钡。

【详解】

(1)A的化学式为:

CO2,E的化学式为:

Fe。

故填:

CO2;Fe;

(2)B与C为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3)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生成至少沉淀、气体、水中三种之一。

B~F的反应中,①A与B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②B与C为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③B与D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

④C与E为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氢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⑤C与D为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⑥C与F为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氯化氢,属于复分解反应。

⑦D与F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氯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

综上所述,②③⑤⑥⑦属于复分解反应,共5个。

故填:

5;

(4)由图可得,X可与D碳酸钠反应,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X可为氯化钙。

故填:

氯化钙。

15.BNaOH

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cabMg(OH)2BaSO4BaCO3CaCO3HCl、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