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4401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

《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

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及答案

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基础

一、古诗文默写

(一)考点分析:

1、书写分放在古诗文默写中。

要求学生用正楷字默写。

2、默写范围为“考试说明”中规定的30首(篇),具体是:

(1)《学弈》、

(2)《两小儿辩日》、(3)《七步诗》、(4)《独坐敬亭山》、(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江畔独步寻花》、(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8)《忆江南》、(9)《鸟鸣涧》、(10)《送元二使安西》、(11)《芙蓉楼送辛渐》、(12)《望洞庭》、(13)《渔歌子》、(14)《秋思》、(15)《题西林壁》、(16)《浣溪沙》、(17)《游山西村》、(18)《泊船瓜洲》、(19)《清平乐•村居》、(20)《四时田园杂兴》、(21)《舟过安仁》、(2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23)《石灰吟》、(24)《己亥杂诗》、(25)《竹石》、(26)《长相思》、(27)《诗经·采薇》、(28)《春夜喜雨》、(2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0)《天净沙·秋》。

3、默写为填空式,不考理解性默写。

(二)练习:

请用正楷字默写下列古诗文。

1、众鸟高飞尽,。

2、,村庄儿女各当家。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4、,欲作家书意万重。

,行人临发又开封。

5、,自在娇莺恰恰啼。

6、,烟花三月下扬州。

,唯见长江天际流。

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8、风一更,雪一更,,。

9、,夜静春山空。

,时鸣春涧中。

10、谁道人生无再少?

1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12、,相煎何太急。

13、千锤万凿出深山,。

粉骨碎身全不怕,。

14、,立根原在破岩中。

,任尔东西南北风。

15、,。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6、,春来江水绿如蓝。

17、孤村落日残霞,,。

18、虽与之俱学,。

曰:

非然也。

19、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20、,当春乃发生。

,润物细无声。

2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2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

23、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

24、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

,。

25、默写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

26、默写陆游的《游山西村》:

,。

27、默写杨万里的《舟过安仁》:

,。

28、默写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

,。

,。

29、默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30、默写张志和的《渔歌子》:

,。

,。

二、语音和词(短语)

(一)考点分析:

1、根据“课程标准”,小学毕业生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考试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二)练习:

1、根据拼音写词语。

téngxiě() bàozhà() xiǎoxīnyìyì() 

zāogāo()róngyù()  tóngxīnxiélì()

2、看拼音,写出相应的字。

jiāo()外()龙()阳()急

xún()找()问()视()环

3、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削树枝(xiāoxuē)降伏(jiàngxiáng)处理(chǔchù)

中弹(zhòngzhōng)暖和(huohé)宁可(níngnìng)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惩罚chěng炽痛chì嫉妒jí阿娜多姿ē

B、潜力qián竹篾miè即使jí张皇失措huáng

C、称职chèng烦躁zào气氛fèn妇孺皆知rú

D、装载zǎi元宵xiāo弯曲qǚ锲而不舍qiè

5、选字填空。

[厉历]严()()史()害

[辩辨]争()()认狡()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近。

()机()算()死()伤()兵()政

()谋()计左()右()()()失措

7、用“精”、“赞”、“激”备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

A、精:

①我们的工作首先要(),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②楹梁、屏风、门窗上都雕刻着()的花纹。

B、赞:

①老师和同学们都()李强的毛笔字写得好。

②在赛诗会上,同学们高声朗诵()祖国的诗篇。

C、激:

王宁叔叔是老山前线的战斗英雄,他满怀()地讲述了一次与越南侵略军进行()战斗、全歼敌人的经过。

听完报告以后,我们的心情非常(),英雄们的事迹将永远()我们前进。

8、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情不自尽( )  完壁归赵( )  神彩奕奕( )  精兵减政( )    一望无银( ) 雷霆万钩( )  洗耳躬听( )  阴谋鬼计( )  

9、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行迹法治形迹可疑B、委曲憧憬暴露无疑

C、英俊锻炼语重心长D、附和酷热肃然起敬

10、先按要求查字典,再据义组词。

(1)“牢固”中的“固”: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

字义有:

①结实、牢靠;②坚硬;③坚决地;④本来,原来。

在这里应取第()解释。

(2)“望”:

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字义有:

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盼望、希望;④名望;⑤对着、朝着。

“一望无际”的“望”在这里应取第()解释。

三、句子

(一)考点分析:

1、考试分为两个内容:

找病句和造句。

2、病句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语法部分。

单句常见的毛病表现为成分残缺或多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

复句常见的毛病主要是关联词错用。

(2)修辞部分。

具体表现为否定不当;语义重复罗嗦;褒贬不当;修辞格使用错误。

(3)逻辑部分。

具体表现为自相矛盾。

3、造句试题以用2—3个词写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形式出现。

(二)练习:

1、下面正确的句子是:

()

A、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使我很快地进步了。

B、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很快地进步了。

C、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很快地进步了。

D、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很快地进步了。

2、下面正确的句子是:

()

A、我和我的老师既是师生,又是亲密的朋友。

B、每张光盘的存储量相当于近三百多本书的内容。

C、我们陶醉在动听的歌舞声中。

D、我们自豪,我们开拓,我们奋发,我们骄傲。

3、下面正确的句子是:

()

A、“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没有的。

B、世界上所没有的“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

C、“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

D、我国仅有的而世界上所没有的“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

4、下面正确的句子是:

()

A、虽然明天天气不好,但是我们也要按原定计划,准时出发。

B、即使明天天气不好,我们也要按原计划,准时出发。

C、不管明天天气不好,我们也要按原计划,准时出发。

D、如果明天天气不好,但是我们也要按原定计划,准时出发。

5、下面正确的句子是:

()

A、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美丽。

B、为了迎接检查,我们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C、至今,那悠扬的歌曲仍回响在我的耳边。

D、听了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和()

A、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

B、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引下,加快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

C、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祖国统一的进程。

D、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引下,实现加快祖国统一的理想的进程。

7、下面五个否定句只有两句表达了“谁都相信,只有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才能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这一意思。

这两个句子是:

()和()

A、谁也不怀疑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就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B、谁也不相信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就不能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C、谁也不怀疑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就不能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D、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就不能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这是谁也不能怀疑的。

E、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就能够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这是谁也不会怀疑的。

8、下面句子,有的是病句,有的不是病句,在正确句子后面的括弧中打勾:

A、这个道理大人尚且明白,何况孩子呢?

()

B、你虽然不同意,可是我也赞成。

()

C、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去做,就能成功。

()

D、科学发展到了今天,谁也不能否认电子计算机不是先进的计算工具。

()

E、你既然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就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9、修改下列病句:

A、我敢保证,我这次考试可能取得第一名。

B、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C、房子的横梁都快要倒了,因为白蚁在上面蛀了许多洞。

D、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

E、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老师为我们举行了课文插图展览。

F、把老师语重心长的教导,他一句句都记在心里。

10、用下面词语造句:

(1)享受:

(2)责罚:

(3)温和:

(4)困难:

(5)饱经风霜:

(6)风和日丽:

11、用下面例句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1)例句: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仿句:

(2)例句:

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

仿句:

(3)例句:

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仿句:

12、从下面的一组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三个,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1)爱回报宽容

(2)从容匆匆忙忙导致

(3)风儿阳光温暖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一)考点分析:

1、考试分为两个内容:

课内文章(或文段)与课外文章(或文段)的阅读理解。

2、课内文章(或文段)的阅读材料来源于6年级上下册的现代文精读课文(不带*号的课文)。

3、课外文章(或文段)的阅读材料来源于简单的记叙类或抒情类的文章。

(二)练习:

1、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断,回答问题。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

老人叫住了我,说: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

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

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

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我拉了起来。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

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

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

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

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

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

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

我告诉她:

“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聋子?

”妹妹惊叫起来,“聋子!

多么荒唐!

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你竟说她是聋子!

  ……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

蹑手蹑脚()幽静()洋溢()

(2)谁是“唯一的听众”?

答:

(3)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

从文段中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

答:

(4)“我”在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

(5)依照文段中的句子“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句式,描写一下老师对你的注视:

答:

2、阅读《老人与海鸥》片断,回答问题。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的褪了色。

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

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1)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对老人的描写,从这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位的老人。

(2)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3)第二、三段都写了海鸥的“翻飞”,这两处动作描写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

答:

(4)读完文段后你有何感受?

答:

3、阅读《草虫的村落》片段,回答问题。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

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

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痴望。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

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看啊!

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

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

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慧?

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1)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勤劳()储藏()

(2)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些什么?

答:

(3)课文充满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异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答:

(4)文中说到“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请展开你奇异的想象,“我”还会看见些什么?

答:

(5)文中说“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4、阅读《只有一个地球》片断,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第一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3)第二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4)读了最后一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答:

5、阅读《少年闰土》片断,回答问题。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摸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

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

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

正月里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

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闰土为什么叫“闰土”?

用原文回答。

答:

(2)所选文段主要写了。

事件的起因是:

(3)简要说说第一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

(4)试归纳文段中的闰土的形象特点?

答:

6、阅读《詹天佑》片断,回答问题。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

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

的精神。

(3)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答:

7、《十六年前的回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

“爹,为什么要烧掉呢?

怪可惜的。

待(dāi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

“不要了就烧掉。

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亲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与“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照应的句子。

答:

3.本段话的中心句是:

答:

4.“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三个方面:

答:

8、阅读《匆匆》,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上文的作者是: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

(2)文中说“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