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3870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docx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docx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电子政务含义

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

(二)“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

(三)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

电子政府,是现有的政府机构在开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所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

1.电子政府构想集中于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包含了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

2.电子政府强调的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整个政府结构的变革;电子政务强调政府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

3.电子政府强调的不仅是政务的电子化,还有政务处理方式的变革导致的整个政府机构的全面电子化;电子政务可指具体的某项政务工作的电子化。

4.电子政务以电子政府为基础;电子政府是电子政务的最终实现目标。

(四)电子政务与政府上网

来源于1999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

包括四个内容:

(1)政府形象上网(3)相关政策信息上网

(2)组织机构办事程序上网(4)政府自己的专有信息上网

电子政务与政府上网的区别与联系

1、政府上网的重点:

通过开通政府网站来推动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的电子政务活动。

电子政务还包括了政府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活动。

2、政府上网的目的是即时发布和更新政府信息,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与外界交流,服务于社会公众。

电子政务所涉及的范畴,除了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事项外,还包括不同政府部门间和部门内部的交流和信息传递。

(五)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商务及运作管理的整个过程。

E-government

E-commerce

主要职责

政务和公共管理

商务和企业管理

类型

G2G,G2C,G2B

B2B,B2C,C2C

技术背景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

支撑体系

GPR,GRP,SRM,GSCM

BPR,ERP,CRM,ESCM

信用基础

政府信用体系,法律环境,安全策略

企业信用体系,法律环境,安全策略

发展趋势

协同政务,一站式

协同商务,一站式

1、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实施主体和其服务的用户不同。

2、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建设思想和应用目的不同。

3、电子商务的结构模式引导电子政务结构模式的划分。

4、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概念与技术可以为电子政务的建设所借鉴。

5、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提供有效的管理与服务。

二、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1、办公手段不同2、行政业务流程不同3、与公众沟通方式不同

三、电子政务的特点

1、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的产物,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龙头”。

(1)电子政务为企业电子商务提供信用和安全保障

(2)电子政务为企业电子商务提供信息服务

(3)电子政务为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运作环境

2、电子政务的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

(1)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降低管理和服务成本

(2)打破传统政府分工,政府服务的虚拟集成

(3)政府决策科学化

3、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管理与服务方式。

(1)简化行政环节和程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2)提高行政透明度。

(3)政府管理模式从集权管理向集散管理转变。

(4)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4、电子政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整合过程。

(1)起步阶段:

网上静态信息发布(3)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2)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4)网上事务处理阶段

四、电子政务的发展步骤

(1)起步阶段,萌芽阶段,

网上静态信息发布。

如法规、指南、手册、政府机构、组织、官员、通信联络等。

这个阶段,政府基本上以自我为中心在进行建设。

在这个阶段,政府与用户是被动/被动的关系,二者在网上互不联系,或者也不通过其他方式相互沟通。

(2)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

逐步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政府在网上发布动态信息,向用户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但不在网上回答用户的各种询问。

(3)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

政府与用户可以在网上完成双向的互动;用户可以在网上与政府部门通讯,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电子的方式应答用户的要求。

(四)网上事务处理

横向、纵向互动:

网上报税、划帐、退税转帐等。

*五、电子政务的作用与意义

1、推行电子政务是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有力手段。

2、推行电子政务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措施。

3、推行电子政务是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4、推行电子政务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六、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发展历程

(一)加拿大的电子政务

1、从2000年开始,加拿大开始了一个叫“e一分组”战略,从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出发,一共归纳出35个政府信息和服务的群组。

2、在2001年1月完成的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用户可按“加拿大公民”、“加拿大企业”、及“非加拿大公民”三类选择进入

特点:

1、合理使用颜色表达信息和提供导航

2、尽可能对用户提供帮助(网站可用性方面)

3、信息的查询多样化,全面满足用户需要

4、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信息

5、内容取舍得当

(二)新加坡的电子政务(智慧国2015计划)

新加坡的电子政务早在1981年就已经悄悄展开,目前其电子政务的发达程度已备受世人瞩目,美国和加拿大的政府均以新加坡为样板来建设自己的电子政府。

发展:

1、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电子政务,20年间实施了3项国家信息化技术计划

2、2000-2003年,第一个电子政务行动计划

2、2003-2006年,第二个电子政务行动计划

4、2006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最新的五年期电子政务总体规划——“iGov2010”。

新加坡政府将为该规划投资20亿新元,目标是转变后台工作流程,提高前台效率和效能,建设一个“集成政府”(IntegratedGovernment),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为用户带来便利,并将公众连接起来。

在新的规划中,新加坡政府将继续以用户为中心,一切从用户利益出发。

三个特点:

1、虚拟人生2、功能完善3、一站式(国民互动、创新、合作)

(三)美国的电子政务(宽带上网)

发展:

1、1993年,提出“电子政务”概念

2、1994年,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

3、1997年,“走近美国”计划

4、1998年,”文牍精简法”

5、2000年,“第一政府”网站http:

//www.firstgov.gov

6、2004年,电子政务扩展计划进展报告

美国的电子政务的特点

1、扩大了政府传播信息的渠道

2、扩展了政府提供服务的职能。

3、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4、拉近了公民与政府间的距离。

(四)英国的电子政务(无纸化社会)

在五年内使每个英国家庭都能上网

发展:

1、1994年,英国政府信息中心

2、1996年,“电子政府”计划

3、2002年,60%政府机构开通网站

4、2004年,英国电子政务在欧盟国家排名稳居第3位

5、2005年,96%的政府公共项目实现了在线服务

特点:

1、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3、建立和开发知识管理系统

2、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全民上网4、发展电子民主

5、政府入口

(五)日本的电子政务(i-Japan战略2015)

日本政府于2000年3月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工程。

发展:

1、2001年制定了《e-Japan战略》,以电子化手段处理行政事务。

2、2006年出台《IT新改革战略》,提出了日本信息化建设下一步的基本理念、目标和政策等。

具体措施包括:

1、行政机关内部电子化

2、官民联系在线化

3、促进互联网行政信息公开与利用

4、支援地方公共团体

5、进行规章、制度改革

6、修改物资调配方式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经验与启示:

1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

2推动电子政务发展是一种世界潮流,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

3、公众服务放在首位,以信息共享和数据获取为基础,以网络化办公为依托,以信息安全为支撑

七、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探索:

20世纪80年代,开始办公自动化(OA)工程;

推进:

1993年12月,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

即金桥工程(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金关工程(国家经济贸易信息网络工程)和金卡工程(目标是实现支付手段的革命性变化)。

“三金工程”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的“信息准高速国道”;

发展:

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联合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

加速发展:

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17号文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标志着电子政务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八、我国政府信息化指导原则

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安全保密

*九、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展现状:

1、主要政府部门的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基本完成

围绕“两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一站(政府门户网站)四库(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的发展重点有序展开

2、公共服务意识加强,公多对政府电子政务的接受度大大增加

3、电子政务深入发展:

电子政务已进入重视信息资源开发整合的阶段

    开始重视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建设

    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受到重视

存在问题:

1、公众的参与度不高4、专业人才的缺乏

2、资金上的困难5、部分体制不尽合理

3、观念上的陈旧6、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十、项目外包和信息孤岛

(一)项目外包:

就是指电子政务系统的使用者和建设者非同一主体的建设模式。

项目外包的优势:

政府部门既节省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又可在瞬间万变的信息技术发展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而企业也可以从项目承建和维护中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形成了双赢的局面,使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二)信息孤岛:

信息主体间各自为政,形成信息壁垒,缺乏合理有效的联系和信息资源共享。

P38

十一、从电子政务应用的角度阐述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p49

1、机读化阶段:

实现简单的办公业务自动化。

2、web化阶段:

以政府上网为典型工程,完成政府信息的单向发布,进一步发展到能够处理政府少量业务的双向交流网站,如网上审批、网上采购。

3、资源化阶段

行业、地区信息中心建设,以及政府信息门户的建设,把数字化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加工,能够生成有效信息,并将信息方便快捷地传播出去。

4、平台化阶段

所有的政务都在网上处理,纵向的和横向的政府网络被统一在一个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上面,政府各部门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工作。

第二章电子政务应用

一、电子政务的应用形式

GtoG(GovernmenttoGovernment)

GtoB(GovernmenttoBusiness)

GtoC(GovernmenttoCitizens)

GtoE(GovernmenttoEmployee):

政府与政府公务员之间的电子政务,也有学者把它称为内部效率效能(IEE)电子政务模式,G2E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G2G、G2B和G2C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

二、G2B电子政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1、电子采购与招标

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供应商连线进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应用前景在于冶金、钢材、粮食、木材等大宗业务的国际、国内的网上贸易业务。

2、电子化报税

如国家税务总局的增值税票稽核系统和电子报税;外经贸部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的网上发放。

3、电子证照办理与审批

如把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主要内容的证照管理通过网络来实现,即可大大缩短证照办理时间,还可减轻企业人力和经济的负担。

4、信息咨询服务

行业信息数据库查询检索,如国家工商局的红盾信息网所提供的企业注册资料数据库。

带有咨询性质的附加服务,如卫生部的网上医院工程。

5、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如外经贸部建立了一个被称为“永不落幕的交易会”的网上交易会场,站点内有上百万家厂商和产品供用户查询交易。

中国国防科技两万项成果上网招标转让也是一个成功实例。

三、G2C模式指通过电子化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1、教育培训服务

远程教育、实时应试、实时留学双方接洽等,较大影响力的有教育部的网上教育系统。

2、就业服务:

如教育部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和劳动部的就业信息服务网。

3、电子医疗服务

4、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社保IC卡五年内全国通用

5、公民信息服务

如国家旅游局的网上订房、订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网上防伪打假,水利部的防洪信息发布,国家地震局的地震监控网,新闻出版署的图书出版发行和网上电子报刊新闻网。

6、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等

四、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P61

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应包括构建电子政务的基础平台(包括网络平台、资源平台),以及基于基础平台的支撑技术平台和应用平台,此外,还应包括整个系统的维护管理体系和保证电子政务安全进行的安全体系和电子政务建设依据的标准化体系。

五、政府信息资源的内容

1、政府决策信息,如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条例、决策咨询、战略发展研究报告和阶段性的总体规划等;

2、为社会服务的信息,如国际国内重大政治新闻、经济运行分析、热点透视、社情民意动态、税收征管、统计报表、市场供求信息、社会与经济预测信息、金融财经信息、科技与人才信息,等等;

3、各政府组成部门的工作职能、各种公文、办公文档、机关行政管理信息、经验介绍、驻外办事处工作流信息等政府间交流信息;

4、政府部门的各类资源要素储备和分布状况,行政组织及人力资源调配预案,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数据库。

5、不断收集城市规划与发展的思想库以及城市发展和政府行政的历史沿革等信息。

还应包括:

城市地下网、管、道和线的分布和结构。

六、电子政务的应用体系P66

1、电子政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4、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2、电子政务的政府门户网站5、电子政务的智能化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

3、电子政务的公众服务系统

七、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电子政务标准是电子政务活动的各种规范、协议、技术范本、政府文件、法律文书等的集合。

电子政务标准对电子政务中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大社会效益和获得最佳秩序为目的。

电子政务标准化支撑体系:

1、总体标准(电子政务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和规范)

2、应用标准(数据元、代码、电子公文格式及流程控制标准等)

3、应用支撑标准

4、信息安全标准

5、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6、管理标准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

全面性、系统性、国际化、前瞻性、灵活性

第三-五章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功能

(一)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由通讯介质、设备、软件和网络规则组成的,这些组件是连接两台或多台计算机或多个计算机系统相连接所必需的。

两台计算机能相互交换数据,就可以称之为网络。

(2)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硬件:

计算机;传输介质;网络通信设备

2.计算机网络的软件: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软件

(3)功能:

2、电子政务的网络互联方式

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

政务内网主要是政府部门的办公网。

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三、三网一库

内部核心网(政府内网)

办公业务信息资源网(政务内网)

公众信息网(政府外网)

政务资源数据库

四、政府网络建设方法P122

1、统筹规划,出于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的考虑,政府信息网络采取双网双布线,由物理上分离的两个计算机网络组成。

一个是政府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另一个是政府内网,仅供政府部门内部使用,是政府部门的办公网。

2、政府外网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已有网络,打破行业界限,由政府搭建主干网,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使这政府网络资源最大限度的公用化,保障政务外网安全性,避免重复投资。

五、数据库、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

(一)数据库:

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能以最佳的方式,最少的冗余为多种应用服务,程序和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DB)

数据处理技术的演变: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

2、文件管理阶段(20th50年代-60年代)

3、数据库系统阶段(20th60年代-?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整体数据结构化2、数据独立性高

3、高度的数据控制能力4、使用操作方便性

(二)数据仓库的概念

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完整的、与时间相关的、不可修改的用于支持决策管理系统的数据集合。

数据仓库的特点:

面向主题、综合、稳定、随时间变化

基于数据仓库的电子政务信息处理:

1、联机分析处理

数据仓库+OLAP→部分数据决策

数据库+OLTP(联机事物处理)→

2、决策支持系统

3、数据挖掘

(三)OLAP的概念

联机分析处理(On-LineAnalyticalProcessing),是一种软件技术,它使分析人员能够迅速、一致、交互地从各个方面观察信息,以达到深入理解数据的目的。

(四)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DiscoveryinDatabase,KDD),是指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提取隐含的、未知的、非平凡的及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信息或模式。

知识发现

1、含义:

就是从数据集中识别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平凡过程。

2、发现过程:

①数据准备②数据预处理③选定数据挖掘算法

④数据挖掘⑤解释模式⑥发现知识P142

第五章、电子政务安全技术

一、防火墙技术

1、防火墙的定义:

防火墙是用来限制被保护的网络与互联网络之间,或者与其他网络之间相互进行信息存取、传递操作的部件或部件集。

2、防火墙——隔离内部网和Internet的有效安全机制

3、防火墙应具备的条件:

(1)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所有网络数据流必须经过防火墙

(2)只有符合安全策略的数据流才能通过防火墙

4、防火墙的策略

构筑防火墙之前,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安全策略

(1)防火墙设计策略

●一切未被允许的就是禁止的——安全性好,但是用户所能使用的服务范围受到严格限制。

●一切未被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但是在日益增多的网络服务面前,很难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

(2)第一种的特点是安全但不好用,第二种是好用但不安全,而多数防火墙都在两者之间采取折衷。

二、信息加密技术

(一)信息加密系统

信息加密技术的基本概念:

加密(Encryption):

用某种方法伪装消息以隐藏它的内容的过程

明文(plaintext):

作为加密输入的原始信息

密文(ciphertext):

明文变换结果

加密算法:

变换函数(是加密和解密的计算方法);

密钥(key):

参与变换的参数

(二)信息加密过程

信息加密的过程是:

发送方用加密密钥,通过加密设备或算法,将信息加密后发送出去。

接收方在收到密文后,用解密密钥将密文解密,恢复为明文。

(三)对称密钥加密技术

1、对称密钥算法:

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

又称秘密密钥算法。

2、常用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DES、IDEA、AES算法等

3、对称密钥加密算法——DES算法

DES:

数据加密标准,是一种分组密码算法,是最通用的计算机加密算法。

4、DES加密的数据流程

●明文分组:

64位

●密钥长度:

64位,其中8位为奇偶校验位,真正起密钥作用的是56位

(四)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又称公开密钥加密技术

1、公开密钥算法:

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也称为非对称密钥算法。

2、代表:

RSA算法

RSA算法的理论基础:

大数分解:

两个大素数相乘在计算上是容易实现的,但将该乘积分解为两个大素数因子的计算量却相当巨大。

素数检测:

素数检测就是判定一个给定的正整数是否为素数。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对称密钥算法:

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一样

公开密钥,简称公钥,是公开的,可以公布在网上,也可以公开传递给需要的人;

私人密钥(privatekey),简称私钥,是保密的,只有本人知道。

三、安全认证技术

RSA签名和RSA加密

相同点:

都使用一对密钥:

公钥和私钥

不同点:

RSA加密:

用(对方)公钥加密,用(自己)私钥解密

RSA签名:

用(自己)私钥签名,用(对方)公钥验证

四、常用的安全认证技术

1、数字摘要:

用来保证信息完整性的技术

2、数字信封:

采用单钥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用加密技术保证只有规定的特定收信人才能阅读信的内容

3、数字签名:

指发送者根据消息产生摘要,并对摘要用自身的签名私钥进行加密。

这就形成了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的作用:

①验证消息发送方的身份,起到了签名或盖章的作用。

由于发送方的私钥是由自己管理使用的,其他人无法仿冒使用,一旦发送方用自己的私钥加密发送了信息也不能否认。

②验证消息内容的完整性,能够鉴别信息自签发后到收到为止是否被篡改。

(数字摘要的工作原理)

数字签名必须保证以下几点:

(1)接收者能够核实发送者对报文的签名

(2)发送者事后不能抵赖对报文的签名

(3)接收者不能伪造对报文的签名

4、数字时间戳:

提供电子文件发表时间的安全保护

5、数字证书:

是一个经证书认证中心数字签名的包含拥有者信息以及公钥信息的文件

第七章电子政务建设

一、电子政务建设任务P193

改善公共服务、强化综合监管、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宏观调控

二、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规划内容

电子政务项目规划:

为了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目标而进行的编制项目计划的过程。

1、国内外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经验与实施的现状

2、本地区、本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

3、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目标、原则

4、电子政务项目的资源分配、体系结构及网络框架、分阶段实施计划、基础设施、标准化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推广建议、应用方案

5、电子政务项目队伍的培训体系

三、项目管理、电子政务项目管理

(一)项目管理:

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并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制,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协调,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

(二)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管理内容

1、整合管理2、项目沟通管理3、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4、采购管理5、项目风险管理6、项目范围管理

7、项目时间管理8、项目成本管理9、项目质量管理

四、电子政务评估

(一)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