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园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3802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园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园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园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园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园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园地.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园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园地.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园地.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园地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总结批注的内容和方法。

2.补充识字量。

3.学会使用固定词语,能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并积累八字固定短语。

教学重点:

1.明白批注的重要性,学会作批注。

2.会认8个生字,会用8个特殊词语,会背6个固定短语。

3.学会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出示名人批注和教材中的批注,导入话题。

导语:

谁能告诉我,这些内容叫什么吗?

(生答批注、旁批等均可)没错,这个就是批注,旁批其实是它的一种形式。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很早就出现了,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对儒家经典等书的注释。

是不是很古老呀?

2.教师指点批注形式,学生交流、总结批注内容。

预设:

批注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三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教师可以搜集相关图片,一一展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

关于批注内容的分类,可以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批注,教师再补充比较精彩的批注,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批注的内容大概有四类,即注释、提要、批语和警语。

不要求学生表达得非常准确,意思表达出来后教师再进行提炼即可。

3.引导学生体会批注的意义。

预设:

点名学生讲述作批注和阅读他人批注时的感受,教师加以引导。

概括而言,自己作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他人的批注可以了解他人对文章的看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4.教师提点批注方法,总结内容。

小结:

看来大家都很认可批注对学习的帮助作用。

那么,大家记得养成这种好的学习习惯,不要让它成为空谈哦。

当然,大家在作批注的时候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圈点勾画、文字表述要清楚明了,可不能把书当成草稿纸哦。

二、识字加油站

1.联系实际生活,激趣导入。

导语:

老师前天去菜市场买菜时,发现有些菜自己居然叫不出名字,还得请教卖菜的师傅们。

你们平常去菜市场的机会更少,有些同学可能连一次菜市场也没逛过吧?

为了防止你们像老师这样只会吃不会认,这堂课我们就来逛一逛“菜市场”。

2.出示图片,对应名称。

预设:

依次展示八幅蔬菜图,点名学生指认,再出示对应的文字卡片,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正音。

会认的字:

jiǔ韭菜ɡài芥菜qín芹菜青suàn蒜辣jiāo椒莲ǒu藕红shǔ薯yù芋头

方法拓展:

“韭、蒜”等可以采用查字典的方法进行识记;“芥”可以采用认半边的方法帮助记忆;“薯、芋”可以采用形近字对比辨别读音。

◆易错提示:

“韭”不要念成“fěi”;“芹”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蒜”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芋”是第四声,不要念成第二声。

◆部首归类:

艹:

芥(芥末)芹(西芹)蒜(大蒜)藕(藕粉)薯(白薯)芋(山芋)

方法归纳:

带草字头的字,往往指的是草本植物。

3.小组互认,巩固读音。

预设:

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互相指认生字,比一比谁认得快、谁读得准,并交流、总结有效的认字技巧。

教师可进行抽查。

4.趣味比赛。

动手制作蔬菜名片,进行“萝卜蹲”游戏比赛,进一步熟悉生字读音。

预设:

学生用白纸和胶棒制作写有蔬菜名称的纸环帽,教师点名或学生主动报名参加“萝卜蹲”游戏。

一次比赛分8人进行,教师讲清楚游戏规则,并担任游戏的主持人。

三组游戏后,最终获胜的三名学生进行小范围的比赛,角逐“最佳蔬菜代表”。

5.简要介绍这些蔬菜,引导学生进行蔬菜名称归类。

预设: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课本中出现的蔬菜的特点、历史或故事等,也可以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吃这些蔬菜做的什么菜,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把这些菜名编成顺口溜进行记忆。

然后引导学生扩充同类词语,积累更多的蔬菜名称。

三、词句段运用

过渡:

我们刚刚翻过了认字这座大山,接下来需要渡过词语这条大河。

大家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1.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再思考词语的使用范围。

打头阵:

比喻冲在前面带头干。

(可以以“头”的意思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打头阵”的含义,再明确词语的使用范围)

挑大梁:

比喻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先借助房屋结构图讲述“大梁”的含义及作用,再让学生猜测词义。

注意此处“挑”字的读音)

占上风:

指占据有利地位、处于优势。

(借助图片或动作解释“上风处”,引申出“占据上风处”的好处,再牵引出词义)

破天荒:

指事物第一次出现。

(先讲述词语的典故,再用故事提示词语的含义)

栽跟头:

摔跤、跌倒,比喻失败或出丑。

(用动作表现“栽跟头”的情形,再结合“栽”的意思进行引申义的讲解)

敲边鼓:

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可先造句,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句子中理解词义)

开绿灯:

比喻准许做某事或为某事提供方便。

(先提示学生过马路时碰到路灯应怎么做,明确绿灯的“通行”含义,再进一步理解词语)

碰钉子:

比喻遭到拒绝。

(先提示学生碰到钉子时的痛感,再将之抽象化,引入实际使用)

小练习:

(1)连一连,句子中应该填入哪个词语?

打头阵在这场比赛中,()地出现了印度运.动员的身影。

占上风每次抗洪抢险都是解放军叔叔()。

破天荒很明显这场辩论赛反方()。

(2)学生任选一个词语进行造句训练。

(3)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将这八个词语串联成一个情景剧,在班上演一演。

2.引导学生学习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1)出示描写害怕的两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

预设:

先提示学生找到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再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动词代表的含义,从而领悟句子中的情感,得出结论,即动作描写可以表现人物心理。

(2)出示课本中的六个词语,引导学生说话写话。

预设:

先小组讨论,每个词语分别适用什么场景,再说明该场景下的人们会有怎样的动作。

可以从“我”的角度出发,也可以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出发。

小组内各成员最好选择不同的词语来表述。

教师指名学生说,大家提出改进意见,或口述自己不同的表现内容,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最后将自己的话整理成文字,记录下来。

示例:

“快乐”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

好了!

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

好!

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范进中举》)

“着急”天啊,要迟到了!

我赶紧掀开被子,跳下床来,抓过衬衫边扣扣子边往洗手间跑。

灯也顾不上开,随手扯下一块毛巾,沾沾水在脸上胡乱抹了几下,然后几步迈到门口,踢掉拖鞋踩进球鞋,拉开门飞快地冲出了屋子。

“伤心”她呆呆地坐在门槛上,双手抱着蜷曲的双腿,一股清流夺眶而出,流到嘴角钻入口中,咸咸的,她抿了一下嘴,再也忍不住,捂起脸痛哭起来。

四、日积月累

1.出示词条,教师领读,纠正字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易错提示:

“寸有所长”中的“长”读“chánɡ”;“差之毫厘”中的“差”读一声;“驷马难追”中的“驷”为平舌音。

2.引导学生发现短语的共同点,鼓励学生解释词义,教师予以更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指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不可错过。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儿差错。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指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

形容话说出之后,无法再收回,强调说话要算数,不能后悔。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提示:

学生可以借助字典、词典和其他工具书主动理解词义,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每个短语的教育意义,可让学生结合实际经历来谈,如因为自己口误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或抓住了什么时机获得了成功,等等。

3.组织活动,适当拓展。

(1)补充部分八字短语,当堂背诵,采用对对联的方式,一方出上句,另一方答下句,哪个组回答得最多即为优胜。

出题人可以由教师担任,也可以由对应的小组自行推选。

补充的八字短语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进行理解并积累。

(2)查找短语背后的名人故事,开展一次小型的讲故事比赛,推选代表进行表演。

看谁讲得最生动最有趣。

总结:

这堂课我们既学习了作批注的阅读方法,也补充了不少生字新词,还训练了写句子的能力,可以说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如果有课堂上没能理解的疑问,欢迎大家随时来询问,当然也可以在课后通过询问其他同学自行解决。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在相互交流中复习批注的方法和作用。

2.通过词串识字,认读“韭、芥”等8个生字,说说其它的蔬菜名称。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三字俗语。

4.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表现人物的情感。

5.熟读并背诵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

1.在相互交流中复习批注的方法和作用。

2.通过词串识字,认读“韭、芥”等8个生字,说说其它的蔬菜名称。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三字俗语。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表现人物的情感。

2.熟读并背诵名言警句。

课前准备:

去菜市场看看有那些蔬菜并做记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语文园地就像语文教学的百花园,园中有“交流平台”,有“识字加油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语文园地徜徉吧,看看谁的收获最大。

二、交流平台

1.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批注的方法有那些呢?

给文章作批注有什么作用呢?

2.结合本单元学习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二、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出示的三字俗语,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2.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们呢?

3.师:

当我们做事碰钉子时,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引出伤心)

4.从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表达人物情感(从出示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即可)

5.师小结:

在表达情感的时候除了可以直接表达之外,还可以从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来写。

同学们可以将学到的好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阅读时可以作批注的方法以及这样做的好处,并将我们学习的方法加以运用,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及人物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图片,学生认读。

2.同桌之间相互朗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词语和生字,师生正音。

(2)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去掉拼音认读。

(4)齐读。

4.拓展延伸:

你在菜市场还见到了哪些蔬菜?

二、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名言警句,做到正确、流利。

2.指名朗读、齐读,师生相互正音。

3.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4.教师出示句子出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5.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

(1)自主熟读,尝试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诵。

(4)齐诵。

《牛和鹅》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牛和鹅》讲述了这样一个童趣十足的故事:

“我”在放学回家途中,被鹅追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在他的帮助下,“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及态度。

写出了童年的这次经历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文篇幅较长,共十五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成三部分。

  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在对比中,将牛的憨厚老实、鹅的欺软怕硬,“我”的胆小懦弱、金奎叔的仗义相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牛和鹅》是本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形式与后两篇课文不同。

旁批呈现了学习小伙伴的5处批注,提示学生要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可以把批注写在课文旁的空白处,可以从有疑问、写得好、有体会、有启发等角度批注等。

本文侧重于引导学生梳理给文章批注的角度,同时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画相关词句,体会人物心情。

  阅读链接选自李汉荣的散文《牛的写意》,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牛的眼睛和牛的蹄印,字里行间赋予了牛善良、仁慈、有灵气的品性。

阅读链接为学生提供了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的实践材料,让学生在阅读实践的同时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牛有什么不同特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对批注有一定的认识,而《牛和鹅》侧重于引导学生梳理给文章批注的角度,同时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画相关词句,体会人物心情。

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为后两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3.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4.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2.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3.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等7个生字,会写“甚至、顽皮、故意、脖子”4个词语。

  2.结合文中批注,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尝试用批注的方法阅读1-4自然段,体会“我们”对牛和鹅的不同态度。

  

(二)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提到“牛”和“鹅”,你会想到什么呢?

  

(2)或许你脑海中会浮现老牛敦厚勤劳的形象,也能自然地吟诵起“曲项向天歌”的诗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牛鹅有关的文章《牛和鹅》。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勾连已知,了解批注

  

(1)快速浏览课文,你发现这篇课文的形式,和我们以往学的课文形式一样吗?

  ①出示《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的课文图,引导学生交流。

  ②小结:

《牛和鹅》和《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类似。

学习小伙伴把读文时的思考记录在课文旁,这种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读书方法,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板书:

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2)借助学生笔记,唤醒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的经历。

  过渡语:

这样的读书方法,你们并不陌生,

  ①出示学生平时在语文书上勾画生字词、标自然段序号、写词语解释、写段意、勾画中心句等图片。

  ②小结:

其实,同学们以前读课文作过批注,看——我们读文章时,标出自然段、标画生字词、写词语解释、勾画中心句、写段意,这些都是在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3.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

  ①出示本课含有生字的词句。

  无所谓    拳头   捶背    胳膊   衣襟   酒瓶  恐怖

  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

  ②指名读,引导学生评价是否读正确。

教师可相机指导“胳膊”的“膊”单独念第二声,在“胳膊”一词里念作轻声,读得又轻又短。

“襟”是前鼻韵,可借助熟字“禁”指导读正确。

“瓶”与“凭”是同音字,后鼻韵,可结合语境区分字形,理解字义。

“瓶”,“瓦”字旁,指口小腹大的器皿,多为瓷或玻璃的;“凭”,“几”字旁,文中有依靠、仗恃的意思。

  ③开火车读,齐读。

  3.默读课文及批注,想想课文围绕“牛和鹅”写了些什么,完成表格。

 

  4.学生汇报交流后,引导学生借助表格,把内容连起来说说。

 

  4.聚焦批注,梳理角度

  

(1)阅读批注,梳理批注角度

  ①学习小伙伴阅读本文时,一共作了5处批注。

默读这些批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②学生自读、思考作答。

  

(2)小组内交流、梳理批注角度并分类。

  (3)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交流预设如下:

  ①有疑问:

如第1处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学生汇报:

我发现第一处批注是问句,是学习小伙伴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疑问。

  小结:

我们阅读文章时,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板书:

有疑问),可以像学习小伙伴一样把自己的疑问批注在旁边。

  ②写得好:

如第2处批注“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学生汇报:

第二处批注学习小伙伴说写得很真实,这是从文章写得怎么样的角度来批注的。

  小结:

原来批注可以关注文章写法,在写得好的地方做批注。

(板书:

写得好)

  ③有体会:

如第3处批注“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

”(板书:

有体会)

  学生汇报:

第3处批注,学习小伙伴针对鹅前后的变化谈了自己的体会。

  引导思考:

像这样对文中内容有体会的批注还有哪些?

  指名回答:

第4处批注。

  小结:

我们阅读文章时,可以在对课文内容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做批注。

  ④有启发:

文中第5处批注“看来鹅并不可怕!

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

(板书:

有启发)

  引导思考:

学习小伙伴是从哪里得到启发的?

  指名回答:

是从文中第十三自然段得到启发的。

  齐读第十三自然段。

  追问: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阅读文章时,还可以从什么角度作批注呢?

  指名回答:

我们阅读文章时,可以把受到的启发批注在旁边。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学习小伙伴阅读本文时从“有疑问、写得好、有体会、有启发”的角度进行批注。

  5.尝试批注,体会态度

  

(1)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出示阅读提示:

  A.想想“我们”对牛和鹅分别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在相应的地方做批注。

  B.批注后,想想你是从哪些角度作批注的。

再读读文章和批注,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试着从不同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按批注的角度分类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交流预设如下:

  

(1)从“写得好”的角度批注。

  学生汇报:

老师,我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标画了这些句子。

(出示:

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

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了。

可是用拳头捶捶它的背还是敢的。

)通过这些动作,写出了“我们”不怕牛,而对待鹅“我们”却“站得远远地、不小心碰到还得绕个圈”这两个词写出了“我们”对鹅的惧怕。

  追问:

你是从哪个角度作的批注呢?

  学生回答:

我从写得好的角度作批注。

  

(2)从“有体会”的角度批注。

  提问:

针对这部分内容,其他同学有不一样的体会吗?

  预设1:

我的体会是牛很宽容、大气。

  预设2:

我的体会是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真鲜明啊!

  追问:

你为什么有这样的体会呢?

  小结:

针对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读,就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也会读出不同的体会。

  6.总结全文,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预设1:

我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还弄明白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预设2:

我知道了可以在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遇到疑问的地方、有体会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做批注。

  小结:

是啊,我们阅读文章时,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作批注,在对文章内容有体会、有启发的地方也可以作批注,还可以针对文章的写法,在自已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做批注,当然,批注的角度可能还不止这些,不管你们喜欢选择从什么角度作批注,都希望你们养成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习惯。

  

(2)练习书写

  ①出示:

“摸、甚、跪、捶、绕、顽、脖”7个生字,引导学生读后观察:

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字最难写?

  指名回答。

教师相机引导:

“甚”字最后一笔“”起笔稍靠左,“竖”稍短“折”略长,“”要稳托住“其”;“绕的右上部分不要写成“戈”。

  ②出示:

“甚至、顽皮、故意、脖子”4个词语。

  提示:

单字写在方格中,不顶格不踩线。

组成词语的两个字要高矮一致、大小均匀。

  ③交流评议。

  7.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读读课文及批注。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脱、概”等8个生字,会写“扑打、忙乱”等10个词语。

  2.用批注的方法阅读5-15自然段,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3.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明确任务

  

(1)出示生字词“无所谓、拳头、捶背、胳膊、酒瓶子、恐怖、欺负、掐住、凭”,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2)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知道了“我”对牛和鹅的不同态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牛和鹅》。

  2.批注实践,体会心情。

  

(1)学生默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作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2)全班围绕“我”见到鹅时的相关语句展开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学生汇报:

我标画了这两个句子(①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②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通过“我们”的动作写出了“我们”见到鹅时恐惧的心情。

  ①引导思考:

你是从什么角度作批注的?

(写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②借助表格,引导学生交流批注。

 

  (3)全班围绕被鹅袭击的部分展开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交流:

被鹅袭击时的“我”又怎样呢?

  ②借助表格,引导学生交流批注。

 

  预设1:

我从“写得好”的角度作的批注。

我认为“逃跑、掉、弄脱、又哭又叫、哭叫”等词语写得好,形象地描绘了“我”极其害怕鹅的样子。

  预设2:

我也从“写得好”的角度作的批注。

我觉得文章把“我”语言写得很真实。

比如“鹅要吃我了!

鹅要咬死我了!

”鹅怎么能吃人呢?

通过语言,我就知道主人公吓坏了。

  小结:

看来呀,同样的角度,不同的人关注的内容也不一样。

  A.点拨:

第1位同学从“写得好”的角度作批注,认为词语写得好,能体会到“我”极其害怕鹅,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哪一方面?

  指名回答。

(板书:

动作)

  B.点拨:

第2位同学也认为被鹅袭击的过程写得好,他抓的是什么呢?

  指名回答。

(板书:

语言)

  C.引导:

是的,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动、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情。

你还能从人物描写的哪些方面体会“我”被鹅袭击时怎样的心情?

  预设3:

我从人物的神态“急急”“吓得脚也软了”等体会到“我”很害怕。

  D.点拨:

他是从“有体会”的角度作批注,他是抓住了人物描写的哪一方面来体会的?

  指名回答。

(板书:

神态)

  (4)引导思考:

通过刚才的交流:

我们发现可以通过哪些方面体会人物的心情?

  指名回答。

(语言、动作、神态)

  (5)提示:

在刚才交流的过程中,你发现哪些批注角度或体会是自己没有考虑到的?

可以把你赞同的补充到自己的批注里。

  (6)学生整理自己的批注。

  (7)小结:

我们从“有体会”写得好”等批注角度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批注,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到“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极其害怕的心情。

  3.回归整体,领悟主旨

  

(1)过渡:

同学们,被鹅袭击时的我是那么的害怕,那么无助,但是后来,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改变了,这是为什么呢?

  

(2)默读课文8-15自然段,边读边批注,想一想:

为什么“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

说说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金奎叔的话?

  (3)学生独.立思考,写批注,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①问题一:

“我”为什么改变对牛和鹅的看法和态度?

学生回答。

  预设1:

我在第八自然段作了批注,从“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其余三只鹅也怕了”这些词句里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