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3581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docx

《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docx

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

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

 

1M为中心原子,a,b,d为单齿配体。

下列各配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A)

(A)Ma2bd(平面四方)(B)Ma3b(C)Ma2bd(四面体)(D)Ma2b(平面三角形)

2在下列配合物中,其中分裂能最大的是(A)

(A)Rh(NH3)

(B)Ni(NH3)

(C)Co(NH3)

(D)Fe(NH3)

3在八面体强场中,晶体场稳定化能最大的中心离子d电子数为(B)(A)9,(B)6,(C)5,(D)3

4化合物[Co(NH3)4Cl2]Br的名称是溴化二氯•四氨合钴(III);

化合物[Cr(NH3)(CN)(en)2]SO4的名称是硫酸氰•氨•二乙二胺合铬(III)。

5四硫氰·二氨合铬(Ⅲ)酸铵的化学式是NH4[Cr(SCN)4(NH3)2];

二氯·草酸根·乙二胺合铁(Ⅲ)离子的化学式是[FeCl2(C2O4)en]-4。

6.下列物质的有什么几何异构体,画出几何图形

(1)[Co(NH3)4Cl2]+

(2)[Co(NO2)3(NH3)3]

答:

(1)顺、反异构(图略),

(2)经式、面式异构(图略)。

7.根据磁矩,判断下列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几何构型,并指出它们属于何类配合物(内/外轨型。

(1)[Cd(NH3)4]2+μm=0;

(2)[Ni(CN)4]2-μm=0;

(3)[co(NH3)6]3+μm=0;(4)[FeF6]3-μm=μB;

答:

配离子

d电子数

磁矩/μm

杂化方式

几何构型

内/外轨

(1)

[Cd(NH3)4]2+

10

0

SP3

正四面体

外轨型

(2)

[Ni(CN)4]2

8

0

dSP2

平面正方形

内轨型

(3)

[co(NH3)6]3+

6

0

d2SP3

正八面体

内轨型

(4)

[FeF6]3-

5

SP3d2

正八面体

外轨型

8判断下列配离子属何类配离子

序号

配离子

△o与P关系

强/弱场

高/低自旋

内/外轨型

(1)

[Fe(en)3]2+

△o<P

弱场

高自旋

外轨型

(2)

[mn(CN)6]4-

△o>P

强场

低自旋

内轨型

(3)

[co(NO2)6]4-

△o>P

强场

低自旋

外轨型

9配合物K3[Fe(CN)5(CO)]中配离子的电荷应为-3—,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八面体,配位原子为C(碳),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d电子在t2g和eg轨道上的排布方式为t2g6eg0—,中心离子所采取的杂化轨道方式为d2sp3,该配合物属反磁性分子。

10计算下列金属离子在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的CFSE/Dq

(1)Cr2+离子,高自旋;

(2)Mn2+离子,低自旋;

(3)Fe2+离子,强场;

(4)Co2+离子,弱场。

解:

(1)Cr2+离子,高自旋:

d4,t2g3eg1,(-4×3+6×1)Dq=-6Dq;

(2)Mn2+离子,低自旋:

d5,t2g5eg0,(-4×5)Dq+2P=-20Dq+2P;

(3)Fe2+离子,强场:

d6,t2g6eg0,(-4×6)Dq+2P=-24Dq+2P;

(4)Co2+离子,弱场:

d7,t2g5eg2,(-4×5+6×2)Dq=-8Dq。

11判断下列各对配合物的稳定性的高低:

(填“>”或“<”)

(1)[Cd(CN)4]2-、[Cd(NH3)4]2+;

(2)[AgBr2]-、[AgI2]-;(3)[Ag(S2O3)2]3-、[Ag(CN)2]-

(4)[FeF]2+、[HgF]+;(5)[Ni(NH3)4]2+、[Zn(NH3)4]2+

答:

(1)[Cd(CN)4]2->[Cd(NH3)4]2+,CN-是比NH3更强的配体;

(2)[AgBr2]-<[AgI2]-,Ag+属于软酸,I-属于软碱,而Br-属于交界碱;

(3)[Ag(S2O3)2]3-<[Ag(CN)2]-CN-是比S2O32-更强的配体;

(4)[FeF]2+>[HgF]+;F-属于硬碱,Fe3+属于硬酸,而Hg2+属于软酸;

(5)[Ni(NH3)4]2+<[Zn(NH3)4]2+查表发现:

logKf(Zn(NH3)42+)=,

而logKf(Ni(NH3)42+)=。

12已知△0([Co(NH3)6]3+)=23000cm-1,△0([Co(NH3)6]2+)=10100cm-1,通过计算证明

([Co(NH3)6]3+)>

([Co(NH3)6]2+)。

解:

(1)对于[Co(NH3)6]3+,1Dq=23000cm-1/10=2300cm-1,属于强场配合物,

Co3+属于d6构型,d电子排列为:

t2g6eg0,

省略电子成对能P,CFSE([Co(NH3)6]3+)=(-4×6)Dq=-24Dq,

CFSE([Co(NH3)6]3+)=-24×2300cm-1=-55200cm-1

(2)对于[Co(NH3)6]2+,1Dq=10100cm-1/10=1010cm-1,属于强场配合物,

Co2+属于d7构型,d电子排列为:

t2g5eg1,

省略电子成对能P,CFSE([Co(NH3)6]3+)=(-4×6+6×1)Dq=-18Dq,

CFSE([Co(NH3)6]2+)=-18×1010cm-1=-18180cm-1

(3)因为CFSE([Co(NH3)6]3+)大于CFSE([Co(NH3)6]2+),

所以可以判断

([Co(NH3)6]3+)>

([Co(NH3)6]2+)。

13[Co(NH3)6]3+为低自旋配离子,其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在23000cm―1处。

该配离子的分裂能是多少(分别以cm―1和kJ/mol表示),吸收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解:

(1)用电子吸收光谱的频率表示,分裂能△0等于的最大吸收峰值,所以([Co(NH3)6]3+)=23000cm―1;

(2)用能量表示,根据△0=E=hν=hc/λ,其中波数=1/λ=23000cm―1=23000/10-2m―1=2300000m―1,所以△0=×10-34Js×1×108ms-1×2300000m―1=×10-19J;

经单位换算:

△0=×10-19J×10-3KJ/J××1023mol-1=KJmol-1

(3)吸收光的波数为23000cm―1属于兰光,透过余下的光而使[Co(NH3)6]3+溶液呈现酒红色。

14在·L-1的K[Ag(CN)2]溶液中,加入固体KCN,使CN-的浓度为·L-1,然后再分别加入

(1)KI固体,使I-的浓度为·L-1;

(2)Na2S固体,使S2-的浓度为·L-1。

计算体系的J值并判断是否能产生沉淀(忽略体积变化)。

(已知

(1)解:

步骤1计算[Ag+]:

设达到平衡时有XmolL-1的[Ag(CN)2]-发生解离,[Ag+]=XmolL-1

Ag++2CN-==[Ag(CN)2]-

X+2X

==[Ag(CN)2-]/[Ag+][CN-]2=/X+2X)2

==/X2=1/X

[Ag+]=X=1/=X10-20(mol·L-1)

步骤2计算[I--]:

加入KI固体,忽略体积变化,使[I--]==·L-1

步骤3计算反应商J:

J=[Ag+][I--]==X10-21

步骤4根据反应商判椐判断:

,J=X10-21

因为J小于

,所以不能产生AgI沉淀。

(2)解:

步骤1计算[Ag+]:

方法和结果同上,即[Ag+]=X10-20(mol·L-1)

步骤2计算[S2-]:

加入Na2S固体,忽略体积变化,使[S2-]==·L-1

步骤3计算反应商J:

J=[Ag+]2[S2-]=(X10-20)=

步骤4根据反应商判椐判断:

,J=

因为J大于

,所以会产生Ag2S沉淀。

15Fe3+能氧化I-,但Fe(CN)3-6不能氧化I-,由此推断:

(1)下列电极电势的大小顺序:

(a)E0(I-/I2)、(b)E0(Fe3+/Fe2+)、(C)E0(Fe(CN)63-/Fe(CN)64-)

(2)下列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顺序:

(a)

(Fe(CN)3-6)与(b)

(Fe(CN)4-6)

解:

(1)Fe3+能氧化I-,证明(b)E0(Fe3+/Fe2+)>(a)E0(I-/I2);

Fe(CN)3-6不能氧化I-证明(a)E0(I-/I2)>(C)E0(Fe(CN)63-/Fe(CN)64-);

故有电极电势的大小顺序:

(b)>(a)>(c)。

(2)根据能斯特方程式

E0(Fe(CN)63-/Fe(CN)64-)=E(Fe3+/Fe2+)=E0(Fe3+/Fe2+)+([Fe3+]/[Fe2+])

=E0(Fe3+/Fe2+)+[Kf(Fe(CN)64-)/Kf(Fe(CN)63-)]

题意(b)E0(Fe3+/Fe2+)>(C)E0(Fe(CN)63-/Fe(CN)64-)

log[Kf(Fe(CN)64-)/Kf(Fe(CN)63-)]<0

即(a)

(Fe(CN)3-6)>(b)

(Fe(CN)4-6)

故有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顺序(a)>(b)。

16已知

.在1.0L的mol·L-1[Ag(NH3)2]+溶液中,加入mol的KCN晶体(忽略因加入固体而引起的溶液体积的变化),求溶液中[Ag(NH3)2]+、[Ag(CN)2]-、NH3及CN-的浓度。

解:

由[Ag(NH3)2]+转化为[Ag(CN)2]-反应为:

[Ag(NH3)2]++2CN-

[Ag(CN)2]-+2NH3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Ag(NH3)2]+和[Ag(CN)2]-的稳定常数Kf有关.

Ag++2CN-

[Ag(CN)2]-Kf,[Ag(CN)2]-

─Ag++2NH3

[Ag(NH3)2]+Kf,[Ag(NH3)2]+

[Ag(NH3)2]++2NH3

[Ag(CN)2]-+2NH3

根据同时平衡原则,K=Kf,[Ag(CN)2]-/Kf,[Ag(NH3)2]+=×1020/×107=×1013

K值很大,表明转化相当完全。

设[Ag(NH3)2]+全部转化为[Ag(CN)2]-后,平衡时溶液中[Ag(NH3)2]+的浓度为xmol·dm-3.

[Ag(NH3)2]++2CN-

[Ag(CN)2]-+2NH3

平衡浓度/mol·dm-3x2x-x-2x

因K值很大,x值很小,故-x≈,

-2x≈

K=[Ag(CN)2-][NH3]2/[Ag(NH3)2-][CN-]2

=-x)-2x)2/x(2x)2

=))2/x(2x)2=×10-3/4x3=×1013

x=×10-6

所以溶液中各物质的浓度为:

[Ag(NH3)2+]=x=×10-6mol·L-1;

[CN-]=2x=2××10-6=×10-6mol·L-1

[Ag(CN)2]-==·L-1;

[NH3]==·L-1;

计算结果表明:

由于[Ag(CN)2]-稳定性远大于[Ag(NH3)2+],加入足量的CN-时,[Ag

(NH3)2+]几乎转化为[Ag(CN)2]-.。

17已知

KspΘ(AgCl)=×10-10,KspΘ(AgBr)=×10-13.将·L-1AgNO3与mol··L-1KCl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加入浓氨水(浓氨水加入体积变化忽略)使AgCl沉淀恰好溶解,试问:

(1)混合溶液中游离的氨浓度是多少

(2)混合溶液中加入固体KBr,并使KBr浓度为mol··L-1,有无AgBr沉淀产生

(3)欲防止AgBr沉淀析出,氨水的浓度至少为多少

解:

(1)AgNO3与KCl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浓度为各自的一半。

[Ag+]=[Cl-]=2mol··L-1=mol··L-1,在1升该溶液中产生mol的AgCl–沉淀。

根据题意,AgCl沉淀恰好全部溶解形成[Ag(NH3)2]+,[Ag(NH3)2+]=mol·L-1

根据同时平衡规则:

AgCl+2NH3[Ag(NH3)2]++Cl-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Ag(NH3)2+][Cl-]/[NH3]2

=[Ag(NH3)2+][Cl-][Ag+]/[NH3]2[Ag+]

=Kf,([Ag(NH3)2]+)·Ksp(AgCl)

=×107××10-10

=×10-3

设平衡时游离的NH3浓度为xmol·L-1

AgCl+2NH3[Ag(NH3)2]++Cl-

平衡浓度/mol·L-1x

K=[Ag(NH3)2+][Cl-]/[NH3]2=×X2=×10-3

X=

即游离的氨浓度为·L-1

(2)设混合溶液中Ag+离子浓度为ymol·L-1

Ag++2NH3

[Ag(NH3)2]+

平衡浓度/mol·L-1y+2y(Kf(Ag(NH3)2+)很大,y很小)所以:

y≈≈

Kf(Ag(NH3)2+)=y2=×107

得:

[Ag+]=y=×10-9mol·L-1

混合溶液中加入固体KBr,使[Br-]=mol·L-1

J=[Ag+][Br-]=×10-9×=×10-10

已知:

KSP(AgBr)=×10-10,

因为J>KSP(AgBr),所以将会产生AgBr沉淀。

(3)设欲防止AgBr沉淀,溶液中NH3的浓度至少为zmol·L-1.

AgBr+2NH3

[Ag(NH3)2]++Br-

平衡浓度/mol·L-1z

K=[Ag(NH3)2]+[Br-][Ag+]/[NH3]2[Ag+]

=Kf(Ag(NH3)2+)·KSP(AgBr)

=×107××10-13=×10-6

由K=[Ag(NH3)2]+[Br-]/[NH3]2=×z2=×10-6

得:

[NH3]=z=mol·L-1

理论上氨水的浓度至少为35mol·L-1时,才能防止AgBr沉淀的产生,但因市售氨水浓度最浓仅达17mol·L-1,故加入氨水不能完全阻止AgBr沉淀的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