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高密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316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0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高密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届山东省高密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届山东省高密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届山东省高密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届山东省高密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高密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山东省高密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高密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省高密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山东省高密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届山东省高密市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13.我国宋代(960~1279年)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进行处理,“除授不归中书”。

这种历史现象主要反映出当时

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

C.中央决策层已初具内阁制雏形D.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

14.杨简问陆九渊:

“何为本心?

”陆说:

“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

”杨说:

“止如斯耶?

”陆大声说:

“更何有也!

”杨顿悟。

据此可知,陆九渊认为

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最重要手段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

C.读书明理属于做人的基本准则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

15.右图是我国古代某时段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②土地面积缩小使农业税徘徊不前③传统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空前活跃④经济结构已转变为以工商业为主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6.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规定:

“(联邦)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

”这一规定的主要用意在于

A.防止联邦法官滥用误用司法权B.确立三权分立体制以规范执政

C.限制总统行政权力的无限扩张D.利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的实施

17.“观吾国今处之形,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真刻不容缓之事。

故所急者,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

”这说明严复关注自由主要是基于

A.救亡图存以实现中华民族独立B.实现民主以确保国民政治权利

C.发展经济以改善普通民众生活D.解放思想以破除社会变革禁锢

18.“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

”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预见到海王星确实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D.发现了能量辐射的基本运动原则

19.右图是1932年皖西特委与苏维埃政府发放给农民的“合作社社员证”。

这则史料说明革命根据地建设

A.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B.受到当时苏联建设模式的影响

C.没有因国民党围剿而遭到破坏

D.取得巨大经济成就且广受赞誉

20.下列两图为1920年与1936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的所占比例。

当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日益衰落B.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扶植民间轻工业发展D.民族资本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

21.右下图为欧洲众多宣传马歇尔计划海报中的一幅。

其中,参加国的国旗以风车叶片表示,而美国国旗则位于风车负责控制方向处,宣传标题则为“无论在任何恶劣天气下,我们会共同向前走”。

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

A.属于美国谋求经济霸权的开端

B.推动了美苏冷战格局最终形成

C.有助于促进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D.标志着世界经济体系化的确立

22.20世纪80年代初,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其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必须从事劳动。

这说明

A.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已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23.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日趋多样化

C.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均衡化

D.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38.(24分)中西方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折射了不同社会思想领域的变迁,其影响至深至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

过时的传统必须屏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

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

——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

材料三公众对于传统的态度能够反应社会的活力,一个社会反传统的力量越强,社会就越开放,创新能力也就越强,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也就越快。

反之,社会就显得保守,创造力低下,发展趋于停止。

——《对待传统文化的现实态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方思想领域的现象,分析两种文明朝着“各自不同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8分)

(3)结合近代西欧与中国思想发展历史,概要评述材料三作者的观点。

(10分;要求:

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39.(22分)古今中外的对外贸易折射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尤其是近代以来更与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息息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广州对外贸易发展概况(部分)

时间

广州贸易

秦汉魏晋南北朝

与东南亚诸国贸易频繁,成为当时的外贸基地

唐朝

设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开创了长达千余年的市舶制度,开辟出从广州到大食国的航线

宋朝

正式修订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规“广州市舶条法”,广州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第一大港和世界东方大港

元朝

广州受到挑战,但仍为“蕃舶凑集之所、宝货丛聚”的重要港口

明朝后期

废除“海禁”政策,广州市场和世界市场进一步紧密联系

清朝

1757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到鸦片战争前,广州一直是“朝贡贸易”与市舶贸易最重要的口岸

材料二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

 

图1新航路开辟图示图2三角贸易示意图

 

图319世纪中期英国贸易图图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图5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三“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

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广州对外贸易发展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日渐萎缩的原因。

(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并分析指出在此期间中国对外贸易性质的主要变化。

(8分)

(3)联系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设想可行性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6分)

高三文综·历史参考答案

13.A14.B15.B16.D17.A18.C19.B20.D

21.C22.C23.A

38.答案要点:

(24分)

(1)现象:

中国出现百家争鸣,西方萌发人文精神。

(2分)原因:

中国——宗法分封制瓦解;铁器牛耕使用,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4分;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2)特点:

自发性;独立性;连续性;自我性。

(4分)成因: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延续;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长期占主导;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

(4分,答出4点即可)

(3)答题示例:

层次一:

没有认识到该观点的片面性,最高6分。

答案示例1:

作者认为社会发展应摆脱传统文化束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近代以来,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严重阻碍了西欧社会进步和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先后进行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世纪文化进行了否定和批判,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

相反,近代中国则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对中国近代化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层次二:

没有认识到该观点的合理性,最高8分。

答案示例2:

作者认为社会发展应摆脱传统文化束缚,具有片面性。

任何一个地区和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完全脱离该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存在。

近代西欧思想解放运动发端于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旗号进行新思想的宣传,极大地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西欧的发展。

相反,近代中国思想家们,无论是康有为还是孙中山都没能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结合,最终导致他们的政治民主化努力归于失败,从而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层次三:

结合层次一和层次二,全面辩证地评价该观点,最高10分。

答案示例3:

参考答案示例1和答案示例2的相关评述。

39.答案要点:

(22分)

(1)特点:

历史悠久,长兴不衰;创新贸易制度、法规;贸易范围逐步地扩大;受到政策影响比较大。

(4分;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原因:

朝贡贸易存在的危害及其弊端;长期推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新航路开辟和西方殖民者东来;鸦片走私猖獗带来破坏和影响;自然经济结构与对外贸易冲突。

(4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2)重要步骤: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16~18世纪,三角贸易拓展了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5分;言之有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性质:

封建的朝贡贸易为主;半殖民地贸易;社会主义对外贸易。

(3分)

(3)历史条件:

古代丝绸之路奠定历史基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日益加强迅;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WTO;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4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重要意义:

提高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扩大对外贸易、市场和投资;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46.答案要点:

(10分)

(1)原因:

铁器和牛耕推广,使生产力得以提高;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要求发展地主经济。

(2分)实质内容:

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1分)影响:

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奠定了秦国强盛的物质基础;导致了土地兼并问题的严重;催生了租佃制土地经营方式;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2分,“积极”与“消极”各答出其中1点即可)

(2)主要特点:

按生产资料拥有(如牛)、人员差别(官民不同)等分配,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2分;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可酌情赋分)积极作用:

限制了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了自耕农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的赋役征发。

(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如答“使无地少地农民得到了土地”、“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基层统治机构的改革”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