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篇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765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篇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7篇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7篇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7篇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7篇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7篇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docx

《第7篇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篇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7篇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docx

第7篇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

第7篇【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

【中医经方】芍药甘草汤——小方治大病

 

我母亲今年70岁。

今年4月30日晚上,她电话告诉我,她午睡起来后,走了几步之后,突然就感觉右脚触地疼痛,行走不便。

后来仔细感觉,是右脚膝盖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别住了脚。

右脚膝盖要弯曲的时候特别疼痛。

人要坐下来右脚都不好打弯。

当时我哥认为她是不是扭到了,嘱咐她少活动,先观察看看。

 

5月1日早上,我看到我母亲的时候,她的右脚仍没有改善,仔细观察,发现右腿膝盖下方的毛细静脉曲张比原来更严重了些,局部毛细静脉有点发紫。

左腿小腿略有点紧胀。

自诉最疼痛的地方在右腿膝盖里面。

人其他方面都正常。

我初步判断,是筋脉不畅。

 

她原来从事的是纺织厂布机车间的工作,加上以前还经常上山种菜,加上体重略重,所以腿脚一直就不大好。

这几年她经常在小区运动器材进行锻炼,所以行走倒是便利。

上周我的母校校庆,她还和我一起骑车在校园里逛。

这两天也比较正常,买菜逛公园都正常,也没有行走很多距离,应该也不是累到。

天气也比较好,没有潮湿阴冷。

所以突然之间脚就这样,还是比较奇怪。

 

我爱人考虑是不是有血栓,说最好去拍个片子。

我母亲觉得脚以前也痛过,多活动活动应该就会好转;虽然这次比较严重,她还是想先观察。

同时五一假期,她也当心医院看病不是很方便。

所以当时我们也就没有去。

这时我想到了一个方子,芍药甘草汤,专门治脚挛急行走不便的,被称为“去杖汤”。

赶快查了几个医案,特别是郝万山老师的医案和黄煌老师的医案(都附在文后),就参照开了个方子。

当时还查了养筋汤、四味健步汤、归芍地黄丸等,最后决定还是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或者叫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味。

白芍50克、生甘草10克、木瓜10克、桔梗6克、炮附子10克(先煎)。

五碗水煮成三碗,每餐饭后半小时一碗。

由于本次是急性发作,所以我白芍用量较大。

我母亲平时血糖略高,所以甘草没有多用。

她平时体质偏寒,加了炮附子。

木瓜和桔梗是参照郝万山老师的医案用的。

 

5月1日我药买回来煮药前她用生姜擦了擦右腿,感觉膝盖稍能打弯了。

5月1日早上11点药煮好喝了一碗,午饭后下午1点钟又喝了一碗。

午睡起来就觉得好转了不少,右脚触地行走疼痛感大大减轻,但仍是一瘸一拐,行走不便,膝盖里面的疼痛也轻了,右腿的毛细血管曲张减轻,其中紫色已基本消退。

她自己觉得有信心了。

我让她仍继续服用此药。

 

5月2日她进一步好转,可以在家里更大胆的走路,膝盖打弯程度进一步转好。

下午略有腹泻。

我想是不是芍药太多了,但觉得先以治腿为主,再观察一下。

结果之后几天倒是还好,没有腹泻。

 

5月3日早上,她没告诉我们,早上居然下楼缓慢地跟着她的伙伴们打太极拳了。

膝盖疼痛大幅度减轻,觉得右腿有一根筋有一点紧。

午睡一起床,觉得基本好了,但在家里走一走坐一坐,又有点不舒服,可能血液又下到腿上了。

 

继续服药,一共7天的药吃完,她的腿基本恢复了。

嘱她仍要控制活动量,不要过量运动。

 

有的时候莫名其妙一个开关打开了,人就生病了,要找到这个开关并把这个开关关上,却很费劲。

如果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可能还快一些。

对于一个中药初学者来说,只靠查XX就下药确实不靠谱,但是如果查了医圣的本经又看了很多个名师的医案,尝试着疏方救急也未尝不可。

上面的方子中,除了附子都是比较普通的药,而对于附子,我母亲之前也服过附子理中丸,也用过含有附子的汤药,10克的量她可以接受。

为人子女,不懂中医为不孝;为人父母,不懂中医为不慈。

不需要成为什么专家,偶尔用一用中药解决家人的病疾,是我的想法。

 

芍药甘草汤也是经方,经方不是指经常使用的方子,也不是指经典方子,而是指的是被称为“经”的医书里留下的方子。

一般就指的是《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和《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的方子。

相对于经方,其他的方子一般称为时方。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请看原文: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这里面提到,感冒出汗多了,津液丧失,人就虚了,四肢厥冷,咽喉干,烦躁,呕吐,应该服用甘草干姜汤,恢复人的阳气。

如果服用了之后,四肢不厥冷,脚暖和了,就可以进一步使用芍药甘草汤,脚腿痉挛就好转了,脚就可以伸展了。

甘草干姜汤本文不做介绍。

我们主要看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原方由等量的芍药和炙甘草组成,一般可用12克-20克白芍、12-20克炙甘草。

 

对,就两味药,这两味药就可以治脚挛急。

主要是芍药甘草可以补充人的津液,芍药又可以缓急止痛;加上芍药可以把静脉中的血往回拉,这样就可以让毛细静脉末端的瘀积消散,也可以让人的脚筋松弛。

人年纪大了脚的筋脉失去濡养,就会行动不便,芍药甘草汤就可以濡养人的筋脉,重新恢复活力。

因此,芍药甘草汤又被人称为是“去杖汤”,可以让拄拐杖的人扔下拐杖。

 

根据郝万山老师和黄煌老师的经验,芍药的用量可以数倍于甘草。

也了解到,甘草可以用炙甘草也可以用生甘草。

生甘草更易生津,但也容易导致眼睑浮肿。

如果脚痛是寒凉加重,或者患者的体质偏寒,可以加炮附子。

对于脚筋脉不舒,也可以加木瓜、伸筋草等。

对于平时心脏容易不舒服的,可以加桔梗。

除了治脚以外,芍药甘草汤也可以治其他部位的挛急,如胃肠的绞痛、痉挛等。

 

附在下面的是郝万山老师和黄煌老师的医案。

 

附1:

郝万山老师芍药甘草汤医案  

 

有一年我到外地到一个同学那里,我那个同学在当地当地方官,他说:

我的舅舅好多年都是腿疼,你是学医的,你看能不能够给他治一治,他就把他舅舅找来了。

这老头拄着个枴杖,真是拄着个枴杖,我说,您这腿是怎么疼啊,他说,我从这个臀部到腿到下部的肌肉一直是痉挛的,受凉也痉挛、也抽筋,稍微用点力气也痉挛、也抽筋,吃了好多好多的药,也按摩、也针灸,就是没有什么效果。

 

我心想这么重的这种病,这么长时间,那我也肯定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

然后我就想到,既然是肌肉痉挛为主,那我就用芍葯甘草汤吧,用了白芍30克,用了炙甘草10克,既然他是肌肉的痉挛拘紧,那我就用伸筋草10克,为什么呢?

他的肌肉不是痉挛吗,我就用伸筋草,既然是在下肢,我就加了木瓜10克,既然受凉了加重,我就加了炮附子10克,另外老头儿经常心情不愉快,经常有胸闷,我就加了苏梗6克还是10克,我记不太清楚,就这么个小方。

你想我只能看一次,然后我就走了,我不能开太霸道的药,我心里觉得我这个方子绝对对他没有坏处,有没有好处我不知道。

我说,你先吃吃看看,如果觉得舒服的话,你就多吃几付。

如果说吃上几付之后没有缓解,你再另找其他医生治。

 

又过了四五年,我又到那个地方去了,那个地方自来水管子,就像咱们老北京一样是装在街里,对面有自来水管子的地方,有一个人挑着一桶水过过来。

那是一个老年人,一看见我之后,他把水桶放下,说,郝医生,你来了。

我说,您是谁啊?

他说,您忘了,我是XX的舅舅,说我那个同学的小名。

他说,你忘了那一年我腿疼拄着枴杖,我十几年不能挑水了,后来就能挑水了,现在我枴杖也不用了。

我说,谁给你治好的呀?

他说,就是你呀!

我说,我怎么给你治的呀?

他说,你就开了个方子,一共有五、六味药,我说,我开的什么方子?

因为我几年过去之后,根本就把这个方子给忘了。

我说,你还留着这个方子吗?

他说,留着呢,留着呢。

我就跟着到他家里一看,他拿出一个小纸板。

为什么是个纸板呢?

他把我的那个方子底下糊了一层又一层,所有腿疼的人都找他,都知道他过去拄着枴杖,有腿疼,然后北京来了个医生给看好了,所以所有腿疼的人都找他要这个方子。

看的人多了,方子自然快给揉烂了,他就糊一层再糊一层,然后他就给别人抄。

我说,你这个方子吃了多少付啊?

他说,我吃了60付。

我开始给他开的是6付,他吃了60付。

他说,后来慢慢我的腿就不抽筋了,慢慢我的腿就热了,慢慢我的腿就不用再拄枴杖了。

过去一走路就抽筋,现在我就可以走路了,现在我居然可以挑水了。

吃了60付。

我说,你给其他人吃药的时候,别的人腿疼管用吗?

他说,管用的人不多,不管用的人多,为什么?

这个方子只是治疗经脉拘挛的疼痛的,其他人许多腿痛,或者是风湿,或者是类风湿,这个方子是没有用的。

所以他说不管用的人多,管用的人少。

结果通过这个病人以后,我才感觉到,这个《朱氏集验方》里头,把它叫做「去杖汤」看起来它是有临床依据的。

 

附2:

黄煌老师芍药甘草汤医案  

上周门诊上,有糖尿病的老Z高兴地告诉我,他烦人的夜间小腿抽筋消失了,方子很简单,就是芍药甘草汤:

白芍药50克、生甘草5克。

他说当天晚上服药后,这么近月来再没有发过。

他连连说:

这方真是神了!

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抽筋是张仲景的经验。

《伤寒论》上就说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而且起效快,说服药后“其脚即伸”。

后世沿用,屡有验证。

所以《朱氏集验方》竟改芍药甘草汤方名为“去杖汤”!

 

脚抽筋是俗称,医学术语为腓肠肌痉挛。

这不仅仅是局部的病变,往往也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我曾发现一些肝病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脚抽筋,用芍药甘草汤及其加味方后,脚抽筋好转,肝病也得到控制。

此外,有些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急性发作、肺动脉高压、高粘血症等患者,也有类似情况。

患者不仅有脚抽筋,还有下肢发凉、走路疼痛、局部皮肤发暗浮肿、脚底开裂等。

所以,我在临床上也将脚抽筋及其附带下肢的症状作为使用芍药的一个指证。

 

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其实也不仅是下肢肌肉的拘急痉挛,患者的腹肌也会表现的紧张。

用手按压腹部,常常感到肌肉发硬。

日本古方家吉益东洞的经验是:

“腹皮挛急按之不弛”。

即腹直肌挛急,或腹壁虽弛缓,腹底肌肉却呈拘急之状。

如《建殊录》记载:

“云州医生祝求马,年可二十,一日,忽苦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众医莫能处方者。

有一疡医,一位当有脓,刀辟之,亦无效矣。

于是迎先生,诊之,腹皮挛急,按之不弛,为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痛即已”。

 

腹皮挛急,是指腹肌比较紧张。

而腹肌的紧张,也往往提示其他肌肉也容易紧张甚至痉挛。

含有芍药甘草汤的小建中汤,就专治腹中痛,《苏沈良方》说此方“治腹痛如神”。

这种腹痛有何特点?

仲景说的“腹时痛”“急痛”,也就是那种痉挛性的腹痛。

所以,许多不明原因的脐腹部的腹痛,就可以用芍药甘草汤或小建中汤。

我治疗过敏性紫癜,常常用小建中汤,原因就是患者常有腹痛,而且是痉挛性腹痛。

芍药甘草汤原方的用量是芍药甘草各四两,后世医家则常根据临床调整比例,如《朱氏集验方》调整为6:

1,《伤寒论方解》调整为5:

2至2:

1,我常用3:

1或6:

1,老Z有糖尿病,顾虑甜食,所以甘草仅用5克,居然也有效。

芍药甘草汤方小,但效果非常好,当然,前提是方证相应。

可惜的是,此方在医院处方中已经很少见到了,原因就是方小。

真是当今怪事!

 

附3:

郝万山老师芍药甘草汤故事(可借此明白此方的药性)  

记得有一年,我在给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个本科班上课,这个本科班的同学和我来往特别密切,他们的业余活动,比如什么课间活动啊,什么比赛啊,都找我去,在旁边给他们吶喊吧。

 

有一次他们足球比赛,上场以后,没有人推他们,跑了不到五分钟,有几个小伙子霹雳啪啦全摔倒了,我说你们怎么回事呵,他们说,老师,我们锻炼得太少了。

没想到这么一跑,小腿肚子肌肉痉挛,就都给摔倒了。

 

我说,下次什么时候比赛呵?

他们说:

下周三的下午,还是这个时间。

我说,那咱们下周三的早晨,每人喝一要芍葯甘草汤,中午每人喝一碗芍葯甘草汤,下午比赛看看还抽不抽筋。

我们同学还真听话,早晨喝了一碗,中午喝了一碗,下午去比赛的时候,真的没有一个人抽筋,也没有一个人再摔倒,但是我们这场球也没有赢。

 

为什么?

他们说:

老师,我们喝完芍葯甘草汤以后,腿没劲,跑不动,跑不快。

所以,我想它是松懈了肌肉了,使肌肉的爆发力降低了,所以尽管能够松解肌肉痉挛,但是运动员在运动比赛之前,我们还是不要给他喝,可能是给松弛了肌肉,当然那场比赛又输了。

附4:

黄煌老师芍药甘草汤医案2

当她走进诊室的时候,我差点没有认出她来。

她脸色红润,丰满的脸庞上洋溢着喜悦,与一年半前相比判若两人。

她,71岁,名x小妹,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

 

2010年4月,因为肝硬化反复呕血、贫血来门诊。

我根据她消瘦、大便干结、下肢经常挛急的特点,给予芍药甘草汤:

白芍30克、赤芍15克、炙甘草5克。

水煎,每日一剂。

服用四月以后复诊,病情稳定,呕血未出现,贫血好转。

以后,便仍守原方,加生麦芽30克。

嘱其如果大便不成形,可以改为一剂药吃2-3天。

 

如此一年多,她几次来门诊,都是此方。

据她的相邻告诉我,这位老人本已做好寿衣,没有想到如此便宜的中药救了她的命,在当地传为美谈。

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方,原治疗脚挛急,我则用于治疗有脚痛、腓肠肌痉挛、大便秘结的肝病患者。

最初是治疗老同学的母亲,肝硬化腹水,每天晚上均脚抽筋,必须由老伴搀扶走路方能缓解入睡,十分痛苦。

据此,我用芍药甘草汤加上鳖甲、北沙参、枸杞子等,居然脚痛缓解的同时,腹水也渐渐消退,患者存活了很多年。

后来就试用于肝硬化,效果不错,主要表现为食欲增加、黄疸减轻、体重上升等。

使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肝硬化,必须是有脚挛急、大便干结如栗的。

这是使用本方的临床抓手。

芍药是解痉药,特别是配上甘草后效果更好,张仲景不仅用于脚挛急,还用于腹痛,特别是那种阵发性的腹痛,所谓“腹时痛”。

患者有以抽筋为主诉的,也有表现为腰腿牵扯疼痛,走路困难者,还有下肢酸麻不适的。

同时,大便要干结,如栗状的更好。

这是一种痉挛性的便秘。

大剂量的芍药有通便效果,俗称“小大黄”。

凭此指征,用芍药甘草汤就比较安全有效。

我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肝硬化,往往白芍赤芍同用。

白芍,传统经验有柔肝功效,对于痉挛性疼痛者为佳,比如常熟名医陶君仁先生创有柔肝饮一方,即生白芍、生甘草、生麦芽。

治疗胃痛。

肝硬化患者多伴有胃痛腹痛者,比用白芍。

赤芍药用于瘀血黄疸。

据2002年3月7日《中国中医药报》报道,北京302医院的汪承柏教授重用赤芍60克,治疗慢性肝炎、失代偿肝硬化病人见大量腹水高血清胆红素者,取得较好效果,并开发了赤丹退黄颗粒,成为国家三类新药。

陕西中医药研究院郭教礼老中医也重用赤芍60克以上治疗原发性硬化型胆管炎。

芍药甘草汤安全无毒,但大量服用,往往导致腹泻,可采用减量或饭后服用的方法。

如X小妹一度服用芍药甘草汤后有轻度腹泻,减为一剂药服用3天后,大便就成形了。

我国肝病患者很多,转化为肝硬化者也不少,此时虽花费巨资,仍然难收佳效。

中医治疗肝病经验丰富,良方许多,只要对症下药,不少患者是能够控制病情发展的。

芍药甘草汤安全无毒,服用方便,而且药味少,价格低廉,是普通老百姓吃得起好方,特此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