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435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与答案.docx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与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与答案.docx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与答案

 

2014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15分)

1、“恩物”的设计者是哪位教育家?

(4)

(1)裴斯泰洛齐

(2)夸美纽斯

(3)洛克

(4)福禄倍尔

2、学前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是什么时期

?

(1)

(1)十六世纪后

(2)十五世纪前

(3)二十世纪初

(4)十八世纪后期

3、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哪本著作中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

(3)

(1)《政治论》

(2)《家范》

(3)《理想国》

(4)《母育学校》

4、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

(4)

(1)音乐游戏

(2)体育游戏

(3)表演游戏

(4)智力游戏

5、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是指体能的哪一方面

?

(4)

(1)生理机能

(2)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适应能力

(4)身体素质

6、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1)

(1)表演游戏

(2)角色游戏

(3)

结构游戏

(4)音乐游戏

7、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评价是指

(1)

(1)道德认识

(2)道德意志

(3)

道德行为

(4)道德情感

8、运动觉和皮肤觉的联合是指(4)

(1)视觉

(2)感知觉

(3)味觉

(4)触摸觉

9、“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

(2)

(1)格罗斯

(2)斯宾塞

(3)维果斯基

(4)皮亚杰

10、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哪本著作中提出胎教

?

(1)

(1)《政治论》

(2)《雄辩术原理》

(3)《理想国》

(4)《勤学篇》

11、麦克米伦姐妹于哪年建立了英国第一个托儿所

?

(3)

(1)1913

(2)1916

(3)1911

(4)1840

12、第一次提出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是

(2)

(1)福禄倍尔

(2)柏拉图

(3)亚里斯多德

(4)皮亚杰

13、走、跑、跳、投掷、钻爬是指体能的哪一方面

?

(2)

(1)生理机能

(2)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适应能力

(4)身体素质

14、以发展基本动作为主,并能培养幼儿勇敢、坚毅等优良品质的游戏是(4)

(1)结构游戏

(2)音乐游戏

(3)

角色游戏

(4)

体育游戏

15、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在勃兰根堡首次命名幼儿园是哪一年

?

(2)

(1)1860

(2)1840

(3)1830

(4)1850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普若特于①1913年年创办了美国的第一所②游戏学校。

2、联邦政府拨款施行的一种补偿教育计划是①幼教优先方案开始于②

1965年。

3、

影响幼儿教育方案的三个重要代表人物是:

弗洛伊德、①埃里克森、②皮亚杰。

4、美的主要表现形态是社会美、①自然美、②艺术美。

5、幼儿园的双重工作

任务是①教育幼儿、②为家长服务。

6、“尚自然,展个性”是①蔡元培的教育

主张。

7、意大利教育家①蒙台梭利,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②儿童之家。

8、固本体操

包括①徒手操、②轻器械操、③模仿操。

9、创造性游戏包括①角色游戏、②结构游戏、③表演游戏。

10、从古亣到文艺复兴前的儿童观是:

①被压抑的儿童观时期。

三、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

1.儿童发展:

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2.结构游戏:

利用积木、积塑、砂、泥等结构材料进行建构活动,创造性地表现现

 

实生活游戏。

3.道德行为:

是指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道德行为反映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效果水平,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4.生活预备说:

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认为,游戏是本能的动作,高等动物生活条件

复杂,幼小时必须要有训练,才能适合生活的需要。

游戏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

5.美感:

是由具有审美特征的审美对象引起人的一种情感体验,精神上产生一种喜悦和快乐,便是美感。

四、简答题:

(每题6分,共36分)

1、我国革命根据地的幼儿社会教育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1)寄宿制的保育员、托儿所,由边区政府主办,设在较安全的后方

;(2分)

(2)

整日制的托儿所有机关、工厂、学校、部队等单位主办,收托本单位干部、职工子

女;(1分)

(3)小学附设幼稚班为入学儿童的弟妹开办,解决其照看弟妹的问题

;(1分)(4)

日托变工托儿所、哺乳室,是劳动母亲变工的托儿形式

;(1分)

(5)“游击式”随根据地情况的变化,采取分散由群众抚育与几种保育交替的方式,由一名负责人做组织、联络、检查工作。

(1分)

2、简述视觉的保护措施是什么?

(1)保护视觉分析器,保护视力(2分);

(2)创设清洁、优美、明亮、有色彩但又不过分浓艳的环境(2分);(3)利用玩具

和游戏进行视觉的专门练习(2分)。

3、培养观察力的要点有哪些?

(1)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1分)

(2)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2分)

(3)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2分)

(4)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1分)

4、简述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理论的论点?

(1)(创始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释游

戏(1分)。

(2)(代表人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有潜意识的成分,儿童在游戏中能补偿现实生活

中不能满足的欲望,抒发情感,缓和心理紧张(1分);

(3)(代表人观点)艾里克森认为游戏试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在游戏中,

儿童可以“复活”她们的快乐经验,度过自己的精神创伤(1分)。

(4)(应用)根

据精神分析理论将其应用于游戏治疗(1分)。

(5)(评价)精神分析论重视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可取的,但偏重于儿童的潜

意识,对游戏的社会性对儿童的教育作用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2分)。

5、简介《母育学校》的主要学说是什么?

(1)论述了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

(2)提出了关于体育的理论(2分);(3)提出智慧和知识的教育(2

分);(4)主张道德训练(1分)。

6、幼儿体育的任务是什么?

(1)保护幼儿的生命健康,锻炼身体,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2

分)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2分)(3)培养幼

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2分)

五、分析题:

(共9分)

妈妈带着3岁的女儿在逛街,迎面过来一位留着长发的叔叔,女儿害怕的告诉妈妈说:

“妈妈,那个人肯定是个坏人,咱们小心点儿。

”看了这个片段后请你完成下面

内容:

(1)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

(2)提出教育建议。

 

1、

(1)幼儿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较低,认识肤浅;(1分)

(2)幼儿缺乏道德认

 

识的一致性;(1分)

(3)幼儿道德评价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和受暗示性。

(2分)

2、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应采用以下措施:

(1)给幼儿相应的道德知识(1

分)

(2)要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能感染人的、生动的内容,将道理渗透到有趣的故事、童话、图片等文学艺术作品中,提高她们的道德认识。

(2分)

(3)对幼儿行为应及时提出要求并进行评价。

(2分)

 

2014年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1.

“一目十行”反映的是(

A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

转移

2.学前儿童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C

A.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观

B.提高儿童感受美的能力

C.形成儿童创造美的能力

D.培养儿童鉴赏美的能力

3.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这是因为

B

A.游戏水平差

B.注意分配能力差

C.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D.与教师的

教育有关

4.

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成长和心理发育的自然法则的教育家是

B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5.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最早是由

C

)提出的。

A.孔子

B.颜子推

C.贾谊

D.朱熹

6.

自我意识萌芽的时间是(

C

A.5岁

B.4岁

C.3岁

D.2岁

7.

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顺序是(

C

A.颞叶—枕叶—顶叶—额叶

B.顶叶—颞叶—枕叶—额叶

C.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D.枕叶—顶叶—颞叶—额叶

8.

“要求幼儿认识国旗、国徽”,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

A

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9.对出生4~6个月的孩子来说,最好的食物是(

D

A.牛奶

B.羊奶

C.鲜果汁

D.母乳

10.俗话说: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这种观点的实质是(

A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相互作用

二、名词解释

1.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

3.幼儿体育是是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展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三、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

(1)从概括的性质的演变来看,一般认为是从动作的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向概念概括发展;

 

(2)从反映的内容的演变来看,一般是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

的内在联系、本质发展,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发展;

(3)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幼儿的思维最初是直觉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抽象逻辑思维。

2.如何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答:

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应注意以下几点:

(1)成人要善于发现和辨别幼儿的情绪;

(2)从幼儿的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

(3)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

(4)注意对幼儿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

 

12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应遵循(D)。

A.多样性、主动性及独立性原则B.客观性、矛盾性及开放

性原则

C.客观性、目的性及矛盾性原则

 

D.客观性、矛盾性及发展性原

2.新生儿心理发展的基础是(

 

B)。

A.儿童的本能

B.儿童的生理成熟

C.条件反射的出

现D.儿童感知觉的发生

3.“一目十行”和“耳听八方”说的是(C)。

A.注意的集中与分配B.注意的稳定与范围

 

C.注意的范围与分

配D.注意的范围与集中

4.儿童积极主动的触觉探索发生在(C)个月左右。

A.5B.6C.7

 

D.12

5.“提笔忘字”属于(

C)。

A.不完全遗忘

B.完全遗忘

C.临时性遗忘

D.永久性遗

6.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A)。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

7.学前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是(

A.1岁半左右B.2岁左右

 

C.再造想象

B)。

C.2岁半左右

 

D.创造想象

 

D.3岁左

8.儿童的理解主要是(A)。

AB

C

D

理解

 

9.儿童最早出现的空间维度形容词是(D)。

A.粗细B.高低C.长短D.大小

10.儿童道德感已有一定的稳定性是在(B)。

A.小班B.中班C.大班D.小学初期

11.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这就是

(A)。

A,意志B.情感C.自我意

D.性格

12.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

B)。

A.信念B.需要

C.兴趣

D.内部动

13.性别角色的发展前提是(

C)。

A.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

B.社会对不同性别的社会期

C.家庭生活对儿童的影响D.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影响

14.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D)。

A.亲子关系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展C.性别角色的发

展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5.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来自(

A.父母B.同龄伙伴

A)。

 

C.成

 

 

D.电

视等媒体

16.(A)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A.相容性B.界限性

C.转换性

D.相互

17.“浇花、除草、饲养小动物”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

A.生活方面B.动作方面C.关注环境

C)的基本内容。

D.待人

接物

18.(A)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

例。

A.示范法

B.观察法

C.范例法

D.演

示法

19.能显著提高儿童的角色承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学前教育基本方法是

(A)。

A.角色扮演法B.语言法C.讨论法20.“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古话告诫家长育儿应遵循(重儿童B.做好榜样C.规矩明确

D.移情法

B)的守则。

A.尊

D.适当回避

21.幼儿一般从(B)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3个月B.4个月C.5个月

D.6个月

 

22.20世纪A

70年代,世界学前教育目标是(

.着重

B)。

 

力开B.强调培养创造

C.重视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的蓝折历程

D.重视儿童全

面和谐发展

23

儿全面发展的(A)。

 

A.德育目标

 

B.智育目标

 

C.美育目标

 

D.体育目

24.(B)认为:

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

A.裴斯泰洛齐B.洛克C.夸美纽斯

D.卢

25.在幼儿的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是(A.行走的敏感期B.手的敏感期

A)。

C.语言敏感期

 

D.细节

敏感期

26.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制度现代化

C.教育结

构现代化D.教育内容现代化

27.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B)。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B.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物资D.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活动的场所

 

28.在(A),学前教育的目标是:

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A.工业社会

B.工业社会初期

C.现代社会

D.现代

社会初期

29.人口对教育(D)的影响表现为:

接受各层次教育的学生人数要随着人口

的变化而调整。

A.横向结构B.水平结构C.垂直结

构D.纵向结构

30.认为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这种作用

模式是(C)。

A.维持B.诱导C.促

进D.保持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答:

(1)幼儿期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开始表现齐全,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

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开始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观世界。

(2)心理活动独特性形成,儿童间的个别差异日益明显,并渐趋稳定。

(3)

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开始形成。

2.如何保护与培养听力?

答:

(1)避免噪音污染。

现代社会,城市噪音是一种公害,对婴幼儿听力以至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

噪音甚至干扰儿童智力的发展。

家庭的噪音主要来源之一是家用电器。

噪音的危害与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为了保护婴幼儿,在选购家用电器时应选择噪音小的;使用家用电器和能发响的器具时,要控制其音量和使用时间。

高声说话、喧哗声、争吵声、斥责声,也都会构成噪音污染。

家庭和幼儿园应当尽量避免噪音污染。

(2)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音乐属于乐音,听起来使人感到悦耳。

音乐环境对于保护和发展儿童的听力,大有好处。

(3)通过学习语言发展听觉。

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发展听觉的重要过程。

语言的变化、语词声调的不同、语言表达时语气的多样化等等,都是促进儿童听觉发展的条件。

(4)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安排,以免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

应该特别注意那些所谓的“半聋”或“半听见”的孩子,他们听力上有缺陷,但是

能够根据别人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或根据眼前的情景,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因而

 

听力问题往往被忽略。

教师可以通过听力检查,了解儿童听力的状况。

对于听力较差的孩子,除了增加训练外,应创造条件加以保护。

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

答:

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情绪

动因。

幼儿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

3~4岁的幼儿,情绪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阶段过

渡。

在中、大班幼儿中,社会性需要的作用越来越大。

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为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

(3)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有些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会化。

儿童表情社

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4.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

答:

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

生理成熟是指儿童个体作为一个生物体,其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发展是一种纯粹的生物性演变过程。

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却是一个以个体的生理成熟为基础,并与其生理机能的发展混为一体、互为表里的过程。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体,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生物学特点,而人类个体的发展变化,作为生物性个体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必然受到人类发展特点的制约,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

儿童发展的规律性,就是在儿童

随其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变化中普遍存在的特点。

概括而言,儿童发展的特征表现在:

(1)顺序性。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

例如,儿童身体发展方面,就整体结构的发展而言,其顺序是头部首先得到发展,而后是躯干和四肢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越小,其头部在身高中比例越大的原因。

儿童发展的顺序性使儿童身心发展成为一种连续的、不可逆转的过程。

(2)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

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

差异的。

一般认为,新生儿(出生第一年)与青春期(13岁~16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

就儿童发展的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

(3)阶段性。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

这些特点无论从表现方式上、发展速度上,以及发展的结构方面,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具有相当不同的特征。

这种情况,

又被称为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个别差异性。

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表现在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

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

5.简述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

答:

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如下:

(1)细心观察;

(2)满足兴趣;(3)动手多练;(4)游戏学习;(5)鼓励成功;(6)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7)巧用提示;(8)公平适度;(9)做轻松的父母。

三、论述题(共2道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答:

(1)学习学前心理学的现

实意义:

①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处于学前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活动是非常有趣而且独特的。

比如,为什么儿童会认为帮妈妈洗碗时打破十个碗的孩子不好,而偷吃东

西打破一个碗的孩子是好孩子?

类似这样的情况和问题,通过学习学前心理学,都可

以有所了解。

②学习学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