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项目建设 促进转型升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927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狠抓项目建设 促进转型升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狠抓项目建设 促进转型升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狠抓项目建设 促进转型升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狠抓项目建设 促进转型升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狠抓项目建设 促进转型升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狠抓项目建设 促进转型升级.docx

《狠抓项目建设 促进转型升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狠抓项目建设 促进转型升级.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狠抓项目建设 促进转型升级.docx

狠抓项目建设促进转型升级

狠抓项目建设促进转型升级

争创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

--2013年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园区办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园区办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省、市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三规合一”(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合一)、“四集一转”(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产城互动的要求,围绕完善功能、提升水平,大力承接集群式产业转移,积极破解要素瓶颈制约,着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着力推动产城互动发展,着力促进功能集合构建,着力创新驱动能力,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争创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新增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面积达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2.6平方公里。

2013年预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亿元,税收完成7.37亿元,从业人员达6.1万人。

目前,已入驻企业296家,规模以上89家,先后被省政府表彰为“对外开放工作先进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全省“数字化”、“质量品牌”产业集聚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最具投资法治环境”示范产业集聚区,是唯一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十强”的县(市)级产业集聚区。

(二)集群规模日益壮大。

围绕主导产业,突出龙头带动,强化招商引资,集中要素资源,推动产业链纵向连接、侧向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目前,已形成超硬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3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正在打造超百亿元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

一是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要素集中倾斜、空间有效保障、政策积极引导,对主导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和招商引资的大中型企业,采取“一厂一策”的办法,在土地保障、企业上市、重大项目、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推动企业持续规模扩张、质量提升。

奔马车辆2009年入驻产业集聚区,新建了5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厂房和省内一流的综合生产线,购置了巨无霸龙门加工中心、激光切割机、数控折弯机等一大批专用数控加工设备,聘用了业内知名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了高水准的专职研发队伍,产品结构由原来以三轮汽车、低速货车为主调整到了以轻卡、皮卡和低速汽车为辅助、以专用汽车和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主导、能够带动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的新格局,跻身全国同行业第五位。

森源电气2009年“退城入园”,整体搬迁入驻,投资12亿元购买了意大利萨瓦尼尼6条金属板材柔性线S4+P4生产线和两套机器人折弯单元,达到了国内一流和国际先进水平,在全省装备制造业30强中排名第五。

二期在新森源电气西侧新规划占地200-300亩、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3栋标准化厂房,引进德国、意大利先进设备,延伸扩大电气制造系列产品,投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税收2000万元。

目前,黄河旋风、众品食业、森源电气等3家企业营业收入由2009年的73.7亿元、78.5亿元、32.3亿元发展成为百亿元企业,区内有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中国500强企业1家(众品公司)、2013年中国制造业500强1家(众品公司)、201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家(黄河集团、森源集团)、上市公司3家、全省百强企业3家、百高企业1家。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

围绕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和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坚持企业招商、项目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加强与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外企和行业知名企业的对接,承接“港澳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高端产业。

市主要领导多次到深圳、广东、福建、北京等地分别洽谈了恒跃国际手机主板、苏州清风金红叶、上海小区净化水设备、苏州汽车精密配件、深圳科特士汽车零部件、北京宏瑞汽车研发中心、北京天壕机电、台湾雅力士汽车配件、河南863软件孵化器中心、裕同包装、中国工艺美术集团等项目。

今年以来,引进项目10个,利用外资38亿元。

占地600亩投资50亿元的黄河工业园包含3个项目:

一个是目前在建的与富士康合作的黄河富士康校企实训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全部采用全自动数控机床金属加工技术,总规划购置CNC数控加工机床及配套辅助设备3000台(套),建成年产5400万套手机配件生产线。

目前,一期2.2万平方米两栋标准厂房已建成,进驻设备868台(套),正式投产166台。

第二个是下一步与富士康配套的超硬材料复合片刀具生产项目,第三个是超硬材料的上游产品--石墨柱研发与制作匹配的鑫纳达研发试验工厂建设项目,正在建设标准化产房。

中森虎皇新型墙体材料建设项目4栋厂房正在安装钢构,4栋厂房和2栋办公楼正在浇筑基础。

目前,正在洽谈深圳裕同购买第一工业孵化园、万顺包装二期建设等多个项目。

区内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西门子、富士康)、上市公司5家(四川希望、汕头万顺、北京天壕、德国西门子、富士康)。

三是完善产业链条。

按照龙头带动、配套带动、品牌带动、技术带动的原则,依托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产品、高端产品和终端产品,带动产业链整合和产品结构调整,构建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完成主导产业链项目24个,完成投资80亿元,电力装备、车辆制造、食品加工三个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拓展。

以森源集团为龙头的电力装备产业链,集聚企业28家,从单项产品向集成系统拓展;以奔马公司为龙头的车辆制造产业,集聚企业52家,形成原材料加工--配件加工--整车生产完整的产业链条;以众品公司为龙头的食品产业,集聚企业18家。

形成了初级产品--食品深加工--冷链物流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今年4月24日,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第一小组观摩了我市产业集聚区6个项目,在森源电气召开点评会,我市产业集聚区根据积分排名第一。

郭庚茂书记利用观摩团评价打分的间隙,考察了奔马公司。

在第二天的总结表彰大会上,郭书记对我市产业集聚区在300米范围内形成高端电机配件--高效节能电机--成套电力装备的完整产业链进行专门点评表扬。

四是推进战略合作。

按照依托基础、联合高端、强化联盟、系统运作的原则,引导企业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通过上项目,给本土企业注入发展资金、先进技术等要素,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先后促成总投资达120亿元的5个战略投资项目。

黄河集团与富士康投资50亿元的黄河工业园项目,一期智能手机配件项目(投资25亿元)开始试生产,世英机械与北京鸿瑞公司合作投资15亿元的年产30万辆电动汽车项目一期投产运营,新世纪机电与北京天壕集团合作投资10.5亿元的年产1200万千瓦低压高效电动机项目一期5月份建成投产,森源电气与德国西门子(中国)公司合作生产及销售电力保护产品项目正在建设标准化厂房,奔马公司与美国奥特易动力总成技术公司年产5万辆的混合动力汽车生产项目技术人员已经到位,正在建设研发中心,建成后将为我省“少林”、“宇通”等客车及卡车、公交车的驱动系统提供配套支撑。

五是加快项目建设。

将区内重点项目纳入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管理范围,强化联审联批、三级联动、统筹协调等,优先配置土地、环境总量指标等要素资源,将新投产项目及时纳入大工业直供电价范围,并作为“两会一启动”(工商企业产销对接会、重点项目与省内企业购销对接会、启动“豫货网上行”活动)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流资、企业用工、市场开拓等问题,促进尽快达产达效。

同时,建立项目进度台账和建设进度表,对在建项目倒排工期,限期投产达效;对确定地块项目实行分包领导全程跟踪制度,促其早日开工建设;对谋划项目加强对接联系,确保落地。

目前,共有工业项目65个,总投资达38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6亿元,今年投产项目10个(黄河富士康、众品北区肉制品加工一期、三荣电器、天壕机电、德高医疗、联丰不锈钢、祥合铝材、兴工机械、怡盛蜂业、晟源蜂业),投产项目累计达34个,在建项目25个,确定地块即将开工项目6个。

总投资8.9亿元年产10万吨高效节能电机铁芯、行业内第一家采用自动化工艺生产的企业三荣电器建成并投产,二期安装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设备,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2亿元,将成为全国最大电机铁芯生产基地。

总投资10.5亿元、年产1200万千瓦YX3、YE3、YZR、YKK等各类型号高效节能发电机、电动机的天壕节能机电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和配套设施6万平方米,建设业内一流自动化流水线四条,购置智能自动化设备100台(套),二期建成后,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2亿元,将成为全国高效节能电动机和发电机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占地约70亩、投资约2.1亿元、年产30万套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禾润机电高效电机及电控生产厂房、精密机加厂房已建成,正在安装设备,建成投产可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税收86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

(三)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按照“创新驱动,转型提升”战略要求,围绕超硬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产业,从粗放型、传统型向高端、精密、新兴、尖端、集约型转变,由小而散向大而强发展,推动工艺升级、价值链升级、产品质量升级、品牌升级。

一是抢抓发展机遇,壮大特色产业。

按照国家鼓励新能源发展、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抓住当前产业战略转移机遇,立足产业基础,积极申报国家财政补贴,研发创新高、尖、新技术和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

黄河旋风紧紧围绕超硬材料与制品做文章,两年来,累计投资30亿元,实施了高端金刚石制品扩建改造等五大类产业升级项目。

目前,金刚石单晶及制品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占同行业首位,单晶合成工艺及制品生产技术的研发能力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黄河西厂区形成了占地2平方公里的超硬材料产业园区;森源电气前身是长葛开关厂,主要从事高低压配电成套设备、系列高压电器元器件等开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该公司抓住国家强化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与上海交大联合开发出了APF有源滤波装置,有效消除电力供应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谐波污染,节约电能10-20%,被列为国家节能减排重点推广产品、国家重大电力装备专项;与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出了微风启动、低风速发电离网型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获3项国家专利,产品远销浙江、江苏、山西等地。

2013年,该公司积极抓住国家加速建设智能变电站这个历史性机遇,先后争取国家发改委关于智能型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专用快速调压无功补偿滤波装置(TWLB)、智能化开关产业化、柔性智能化生产车间等多个项目补贴近一亿元,开发出应用于电网、市政工程的智能型交流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当前已替代进口,并在同类产品市场中保持着8%左右的较好市场份额。

目前,森源电气形成年产1万套12kV、40.5kV高压开关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双柱水平旋转户外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主战场转移到了发展前景巨大的轨道交通和智能电网领域,成功由一家传统的输、配电设备生产商转型为具有垄断技术优势的创新型企业,隔离开关产销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首位,综合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十强,先后获得了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创新型示范企业等称号。

二是鼓励自主创新,促进产品转型。

从原有的大中型企业入手,出台优惠政策,创新机制,引进高素质人才,开发高科技产品,对原有产品换代提升,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升级,顺应市场需求,做强做优主导产业。

奔马车辆原来是生产三轮车的企业,为中国“三农”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但后来由于市场萎缩,停产歇业,面临崩溃。

公司从老城区搬迁入园区后,强化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研发出旅游观光、消防巡逻、高压清洗、环卫清洁、城乡支线公交、移动警务室6大系列30多个电动汽车品种和皮卡车辆,在全省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全国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70%以上。

其中,“会说话”的智能电动巡逻车2012年被公安部列入警用装备采购目录,先后装备了深圳大运会、西安花博会、首都奥林匹克公园和天安门广场。

随后,又研发出混凝土高压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汽车起重机、多功能水车、沼气工程专用车、重型自卸车等10大系列特种车辆,是全省唯一一家具有汽车起重机、混凝土高压泵车生产资质企业。

其中,多功能水车和沼气工程专用车均填补国内空白,市场占有率双双超过70%,采用意大利技术生产的混凝土高压泵车臂架高度已达50米,奔马公司已从低速汽车生产企业成功转型为专用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和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先后被评为全国首届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河南省十佳科技创新企业”、“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五十强”。

三是推动两化融合,拓展发展空间。

按照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要求,强化设施建设和网络化建设,引导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和当前发展情况,实施流程再造工程,提升管理效率,推进产品升级和服务升级,促进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发展和国际化运作,提升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众品集团是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和低温物流服务的综合性食品企业,入驻园区后,立足于“肉类产业链整合商”和“冷链食品集成服务商”的战略定位,投用10万吨肉制品加工生产基地,建成15个冷链物流基地,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以制造业促进冷链物流业发展,以冷链物流服务业拉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7300万元,建设标准化机房、数据处理中心,启动两化融合项目,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

目前,众品成为中国领先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被列入“全国农产品物流振兴规划”,热加工猪肉制品已被新加坡批准对其出口,同时也被AVA批准可为中国向新加坡出口热加工肉制品的9家企业供应原料肉,先后获得“全国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典型示范企业”、“第一批河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级企业”、“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四)综合配套能力全面提升。

按照“完善基础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拔高整体形象”要求,通过运用财政投入、争取项目、企业投资等模式,重点加大四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

高标准完成新扩区6平方公里和特色商业区的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规划并启动建设,完成魏武大道北延与郑州空港对接工程、连沿高铁的东外环路、与许昌交接的金刚路等主干道路建设,延伸和打通颍川大道、解放路、张辽路西段工程。

目前,累计投入15亿元,规划主干道52条,已开工39条,完工27条45公里,形成环路网络,实现了与京港澳、日南、郑尧高速以及107国道的快捷联通;3个水厂投入运营,市第三水厂正在施工建设;电力调度大厦全部投用,黄庄、葛新、杜村3个110千伏变电站已启用和连通。

同步铺设水、暖、气、通讯、有线电视、雨污管网等配套设施,实现“七通一平”。

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按照“方便、快捷”原则,在企业周边、核心位置等地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目前,在产城融合的新城区,建成了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主要为入驻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和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已为97个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成立以财政为主的4家投融资公司,累计运作资金25亿元;引进5家股份制银行和2家投资担保公司,累计为企业融资150亿元;规划勘测、人力培训、劳务中介、法律咨询等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已经运行;省级蜂产品质检中心、信用社大楼、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4个职工综合服务中心、学校、医院、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汽车站正在建设;规划建设的8万平方米职工公寓,一期1000套职工已入住,二期1500套即将完工;开通新、老城区和产业集聚区之间公交线路4条。

三是总部基地和特色商业区建设。

按照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完成了集金融、信息、研发、总部、中介为一体占地500亩总部基地规划设计,启动了占地300亩的企业总部大楼建设。

目前,20多家企业报名入驻,13家企业缴纳土地款,5家开工建设。

同时启动了集特色商业街区、文化休闲旅游区、特色交易市场、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商务办公、酒店、公寓为一体并且风格鲜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拉动消费能力强的特色商业区建设,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进行论证。

四是形象工程建设。

4月份,结合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组织开展了示范创建活动和形象提升工程,要求各个单位和投产企业对内外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亮化。

累计投入资金8000万元,硬化路面5000多米,安装接通LED灯20万米,修建、改建大门、桥涵、水闸、河道护坡等20多处,拆墙透绿8000余米,种植花木20多个品种6万多棵,完成了小洪河景观走廊绿化,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林中有厂、厂在林中”的公园式建设。

(五)产城互动格局已经形成。

始终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围绕产城一体、区城同建发展模式,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突破口,统筹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城区开发,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互动。

一是科学规划产城共建框架。

将新城区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合二为一,统一编制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魏武大道为中轴,向东发展工业项目,向西建设新行政办公区,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住宅小区等,形成东西并进、南北拓展的产城融合格局。

同时,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全省县级一流的城市规划馆,把各项规划公诸于众。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按照同步建设的原则,对新城区、产业集聚区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先后完成产城之间6条主干道和20多条次干道(支路)和管网建设,完成核心办公商务区、主体工业区、西工业区、北工业区、葛天生态园周边五大区域环形路网的贯通,启动公益设施和水系、水景观建设,实现区内设施和新城区设施的无缝对接。

三是推进服务设施建设。

香港、飞鸿、蓝湾3个星级大酒店全面启动,正在加紧施工;投资20亿元建设了葛天生态园;郑许城际快速通道绿色走廊景观带已完成;清潩河林水景观带、小洪河综合整治、科技文化广场等一批生态工程正在加紧施工。

四是加速产城功能共享。

以新区建设为中心,围绕新市委市政府开发建设商住楼群,围绕骨干企业规划建设职工综合服务中心。

目前,新区10栋高层综合写字楼全部启动办公,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和行政服务中心全部入驻办公;宏基钻石城、盛和中央花园、盛亚葛天新城、香格里拉、远大瑞园5个住宅小区正在建设,已完成多层、高层住宅近100栋;大阳职工生活服务中心正在建设,森源、众品、黄河3个职工服务中心即将开工。

五是加快村庄改造。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群众满意”的原则,在村民身份转换、规费减免、社会保障、促进就业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在产业集聚区内村庄开展集中社区建设,加快迁村并点步伐。

目前,4个社区完成了楼房主体,4个社区正在施工。

(六)要素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完善土地整理平台,促进土地集约。

严把项目入驻和建设进度关口。

对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不符合投资强度、达不到税收标准的项目严禁入驻。

要求入驻项目必须建设或进入多层标准化厂房区,实现“立体化”管理;对已入驻但预留土地过多、闲置时间过长的项目,要求其对厂区内剩余土地及时利用,对闲置1年以上的征收土地闲置费,超过2年的,坚决收回。

制定出建设用地供地总量控制、城市建设用地集中供应、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等制度,完善了一套与招拍挂衔接、配套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工作。

目前,集约节约土地1000多亩,标准化厂房面积已达387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厂房290万平方米,居全省第一。

二是做大资金融通平台,拓展投融资渠道。

首先是集中使用中央、省、市扶持资金,优先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

目前,市财政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亿多元。

其次是政府牵头组建正源、丽园等4家投融资公司,引入合众、安信等9家担保和小额贷款公司,促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并把三年来产业集聚区获得先进奖励资金1250万元全部用于投融资平台建设,目前,投融资、担保公司累计为企业提供各类资金80亿元。

第三是建立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省级平台、金融机构、企业四方合作的运作模式,对专业银行实行贷款风险补偿,鼓励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再融资。

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对产业集聚区新增贷款70亿元,黄河旋风、众品食业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再融资10.5亿元。

三是健全人力资源平台,确保用工需求。

围绕主导产业和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开展数控加工中心、印刷包装材料、肉食品分割储存等方面的人才培训,累计培训技能人员4000人。

以许昌技术经济学校为依托,全面启动“校企合作”工程,定向为企业输送人才,并设立社会民生栏目,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累计为黄河富士康、许昌裕同等企业招聘各类职工5000余人。

定期举办专题招聘活动,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目前,举办招聘会5次,招聘人员3000人。

(七)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明确了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和副主任,2名副县级领导常驻产业集聚区,设置园区管理、党政综合、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城市开发、财政审计6个办公室,分别承担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入驻及管理、土地收储、迁村并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税收征管等工作,各室主任全面负责承担的工作任务。

同时健全完善了五项制度,加强管理。

一是定期走访制度。

每周定期召开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例会,对重大问题以政府会议纪要形式进行通报;严格实行了县级领导分包项目制度,按照分片管理的原则,将产业集聚区在建、待建项目分为3个片区,分别由园区办企业一、二、三科分包,经常性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快速反应制度。

设立举报电话,建立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服务性项目等入驻工作流程,制订了应急预案。

三是联席办公会议制度。

完成了检察、国土、住建、规划、环保、统计、质监、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的派驻工作,协调成立了执法中队。

建立联审联批联席会议制度,对项目入驻前后应办理的安评、环评、土地证等联合协商解决。

四是督促检查机制。

建立了领导定期督查和综合办周督查、园区办日督查制度,每周定期编发督查简报。

五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制度。

建立定期排查、定期汇报制度,成立了专项治理小组,深入开展企业周边环境和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治理活动。

今年11月份,省优化办对产业集聚区政策落实情况和优化环境工作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组长李刚(省住建厅纪检组长)对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优化环境工作提出了表扬。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多个项目正在排队入驻,建设用地紧张。

二是个别项目因为调整规划、资金短缺等问题,以致建设进度迟缓。

三是职工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已投产企业的员工生活需求。

三、下步打算:

加大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产城互动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人力资源保障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争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30亿元,税收收入预计突破8.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6.5万人,继续保持全省“十强”。

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加快企业总部基地、特色商业区建设步伐,有效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黄河工业园、总投资25亿元的超硬材料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森源电气产业基地、总投资18亿元的中森虎皇新型材料、总投资20亿元的众品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的北京宏瑞电动汽车、总投资30亿元的包装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的万顺ITO导电膜、总投资20亿元的不锈钢及制品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新天地药业、总投资10.5亿元的农机汽配大市场等11个10亿元以上项目,争取早投产、早见效。

加快雅图印通、巨霸建机等2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步伐。

积极打造以中森虎皇墙体材料生产为龙头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以森源重工和奔马为龙头的车辆制造产业集群以及以长海、宇龙、联丰为主的不锈钢生产产业集群,年内争取实现2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超百亿元。

二是主动开展招商选资。

围绕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电器产业,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选资,争取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6个,引进与富士康配套的项目20个,利用省外资金突破50亿元。

以苏葛工业园为平台,全方位承接“长三角”高端装备制造业;以黄河富士康手机配件为依托,着力引进深圳等地精密刀具项目;以裕同、万顺印刷包装为依托,重点引进广东高档印刷包装项目;以奔马、鸿舟、宏瑞、定达车辆制造及零部件企业为依托,盯紧沿海先进制造业,加快合作步伐;以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