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778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7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就一定很容易发生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均能用温度计测量

D.凡需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

B.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2e-="Cu"

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

2Fe3++Cu=Cu2++2Fe2+

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2(g)=2H2O(l) ΔH=+285.8kJ·mol-1

D.H+(aq)+OH−(aq)=H2O(l)ΔH=-57.3kJ·mol−1,含1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的热量

4.下列能正确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是

A.

B.

C.

D.

5.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

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Fe

6.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如图)。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

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

该电池放电时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

FePO4+Li++e−=LiFePO4,负极:

Li-e−=L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液的导电性

B.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

Li++e−=Li

D.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8.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负极:

Pb+SO

-2e-=PbSO4,正极:

PbO2+4H++SO

+2e-=PbSO4+2H2O。

今欲制得Cl20.050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

A.0.025molB.0.050mol

C.0.10molD.0.20mol

9.根据下图所示的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mol气态氧原子结合生成O2(g)时,能放出498kJ能量

B.断裂1molNO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632kJ能量

C.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D.1molN2和1molO2的反应热Q=-180kJ·mol-1

10.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和水的反应可表示为:

C2H4(g)+H2O(g)=C2H5OH(g)ΔH=-45.8kJ/mol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乙烯的用量不会影响该反应的反应焓变ΔH

B.0.5molH2O(l)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2.9kJ

C.1molC2H5OH(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C2H4(g)和1molH2O(g)所具有的能量和

D.1molC2H4(g)和1molH2O(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大于1molC2H5OH(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

11.下列关于电解精炼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要含有Cu2+

B.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

C.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粗铜中所含Zn、Fe、Ni等杂质电解后以单质形式沉积于阳极泥中

12.【最新】5月5日,广东省东莞虎门大桥出现桥面抖动现象,专家对桥墩的主体钢筋进行了全面检测,并确定了其安全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桥墩钢筋容易发生化学腐蚀

B.在海面与空气交界处的钢铁,比海底下的钢铁更容易被腐蚀

C.可以在桥墩钢铁上嵌附铜片,减慢其腐蚀速率

D.将桥墩钢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13.流动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电解质溶液的循环流动,在电池外部调节电解质溶液,以保持电池内部电极周围溶液浓度的稳定。

北京化工大学新开发的一种流动电池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Cu+PbO2+2H2SO4===CuSO4+PbSO4+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该电池工作时Pb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a极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D.调节电解质溶液的方法是补充CuSO4

14.已知1molH2(g)完全燃烧生成H2O(g)放出热量a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能量bkJ,H2O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能量ckJ,H2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为()

A.

kJB.

kJC.(4c+b-2a)kJD.(4c-b+2a)kJ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阳极处产生能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

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阴极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

A.AB.BC.CD.D

16.中国第二化工设计院提出,用间接电化学法对大气污染物NO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原理示意如图(质子膜允许H+和H2O通过),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吸收塔中的反应为2NO+2S2O42—+2H2O=N2+4HSO3—

B.电解池中质子从电极I向电极Ⅱ作定向移动

C.电极I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

D.每处理1molNO,电解池质量减少16g

二、原理综合题

17.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8g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出155.5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CO2与NH3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

已知:

①2NH3(g)+CO2(g)=NH2CO2NH4(s)   △H=-159.5kJ/mol

②NH2CO2NH4(s)=CO(NH2)2(s)+H2O(g)   △H=+116.5kJ/mol

③H2O(l)=H2O(g)△H=+44kJ/mol

写出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ΔH1

2H2(g)+O2(g)=2H2O(g) ΔH2

C(s)+O2(g)=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ΔH为_____________。

18.甲烷燃料电池体积小巧、燃料使用便利、洁净环保、理论能量比高,用甲烷燃料电池为下图电解装置供电,工作一段时间后,A池中左右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

1,则:

 

(1)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电极为______极,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通入O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烷燃料电池中导线A与电解池中的________(填M或N)导线连接。

(3)B池中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池反应的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D池反应的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相同条件下,电解质足量的A、B、C、D池中生成气体的总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6)D池电解一段时间后,若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加入____。

19.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电池相比,该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电时,正极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电时,________(填“正”或“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3)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阳极附近溶液的碱性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0.《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里关于古代青铜器的修复引起了某研学小组的兴趣。

“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主旨。

(1)查阅高中教材得知铜锈为Cu2(OH)2CO3,俗称铜绿,可溶于酸。

铜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青铜器的艺术价值。

参与形成铜绿的物质有Cu和_________________。

(2)继续查阅中国知网,了解到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Cu2(OH)3Cl。

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结构如图所示:

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有害锈Cu2(OH)3Cl的原理示意图为:

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若生成2.145gCu2(OH)3Cl,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L。

(3)文献显示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CuCl(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请结合下图回答:

①过程Ⅰ的正极反应物是___________。

②过程Ⅰ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铜器的修复有以下三种方法:

ⅰ.柠檬酸浸法:

将腐蚀文物直接放在2%-3%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泡除锈;

ⅱ.碳酸钠法:

将腐蚀文物置于含Na2CO3的缓冲溶液中浸泡,使CuCl转化为难溶的Cu2(OH)2CO3;

ⅲ.BTA保护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碳酸钠法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种方法中,BTA保护法应用最为普遍,分析其可能的优点有___________。

A.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

B.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的除去有害锈

C.和酸浸法相比,不破坏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

三、实验题

21.用100mL1.00mol·L-1盐酸与100mL1.10mol·L-1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

以下是四次实验所得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数据

盐酸起始温度t1/℃

氢氧化钠起始温度t2/℃

两溶液混合后温度t3/℃

1

21.0

21.1

26.9

2

21.5

21.7

28.2

3

21.9

22.1

28.7

4

22.3

22.5

29.2

(1)上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__________℃

(2)近似认为上述两种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

则计算得到中和热ΔH=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3)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盐酸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因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正确;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如:

铝热反应

是放热反应,但需在高温条件下以保证足够的热量引发氧化铁和铝粉反应,故B错误;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是热能的变化也可以转换为电能等形式,故C错误;

D.反应条件和反应吸放热无必然联系,即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故D错误。

故答案选:

A。

2.C

【解析】

A.铜的金属性强于Pt,因此电极Ⅰ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电极Ⅱ是负极,铜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Cu-2e-=Cu2+,B错误;C.正极铁离子得到电子,因此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

2Fe3++Cu=Cu2++2Fe2+,C正确;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阴阳离子,使溶液保持电中性,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把握,另外还需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交换膜的性质等

3.A

【详解】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相比较,硫蒸气具有的能量多,因此完全燃烧硫蒸气放出的热量多,故A正确;

B.从热化学方程式看,石墨能量低,物质所含能量越低越稳定,故B错误;

C. 2g氢气是1mol,热化学方程式应为:

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故C错误;

D.浓硫酸溶解放热,所以将1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D错误。

故答案选:

A。

4.B

【详解】

A、氢气与氯气反应是放热反应,图中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误;

B、氢气与氯气反应是放热反应,B正确;

C、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成键需要放出能量,C错误;

D、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成键需要放出能量,D错误;

答案选B。

5.B

【分析】

根据电子流向可知,X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Y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原电池原理,金属X的金属性强于Y,据此回答问题。

【详解】

A.X为负极,Y为正极,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

Y→外电路→X,A错误;

B.根据原电池原理,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B正确;

C.X极为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C错误;

D.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负极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则X为Fe,Y为C,D错误;

答案为B。

6.C

【详解】

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铜作负极,负极上金属铜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银作正极,正极上银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外电路上,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银电极流向铜电极,故①错误;

②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反应为:

Ag++e-=Ag,故②正确;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故③错误;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故④正确。

答案选C。

7.B

【详解】

A. Li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所以不能加入硫酸,故A错误;

B.充电时是电解池工作原理,电池正极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电池负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则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故B正确;

C.充电过程中,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故C错误;

D.放电时,电池内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Li+向正极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选:

B。

8.C

【分析】

根据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守恒找出氯气和硫酸的关系式,根据氯气计算硫酸的消耗量。

【详解】

设生成0.050摩氯气需转移的电子为x,则

解得x=0.1

放电时,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消耗2mol硫酸转移2mol电子,则消耗硫酸0.1mol,故答案为C。

9.D

【详解】

A.1molO2(g)吸收498kJ能量形成2molO原子,原子结合形成分子的过程是化学键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2molO原子结合生成1molO2(g)时需要放出498kJ能量,故A正确;

B.形成2molNO放热2×632kJ能量,所以1mol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632kJ能量,故B正确;

C.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故C正确;

D.根据C项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无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必须标明聚集状态,焓变的数值和方程式的系数相对应,注明焓变的单位是kJ/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10.A

【分析】

【详解】

A.一个确定的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与温度、压强和物质的状态有关,故实验中,乙烯的用量不会影响该反应的反应焓变ΔH,A正确;

B.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知0.5molH2O(g)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2.9kJ,B错误;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1molC2H5OH(g)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C2H4(g)和1molH2O(g)所具有的能量和,C错误;

D.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1molC2H4(g)和1molH2O(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小于1molC2H5OH(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D错误;

故选A。

11.D

【详解】

A、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电解质溶液中要含有Cu2+,故A正确;

B、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故B正确;

C、电解时,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阳极上金属失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比金属铜活泼的金属锌、铁、镍会先于金属铜失电子,比金属铜活泼性差的Pt、Ag等固体会沉积下来形成阳极泥,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12.B

【详解】

A.桥墩钢筋可与海水形成原电池,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A说法错误;

B.在海面与空气交界处的钢铁,易发生吸氧腐蚀,海面下水中氧气的溶解度较小,海底下的钢铁腐蚀较慢,则在海面与空气交界处的钢铁比海底下的钢铁更容易被腐蚀,B说法正确;

C.锌的活泼性大于铁,铁的活泼性大于铜,可以在桥墩钢铁上嵌附锌片,减慢其腐蚀速率,镶嵌铜,腐蚀速率加快,C说法错误;

D.将桥墩钢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方法,防止了铁被腐蚀,称为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D说法错误;

答案为B。

13.D

【详解】

A.根据电池总反应为Cu+PbO2+2H2SO4═CuSO4+PbSO4+2H2O,则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Pb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所以为负极,b为正极,故A正确;

B.Pb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反应式为:

PbO2+4H++SO42-+2e-═PbSO4+2H2O,所以Pb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故B正确;

C.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反应式为:

Cu-2e-═Cu2+,故C正确;

D.由电池总反应为Cu+PbO2+2H2SO4═CuSO4+PbSO4+2H2O,则调节电解质溶液的方法是补充H2SO4,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晴】

根据原电池原理来分析解答,电池总反应为Cu+PbO2+2H2SO4═CuSO4+PbSO4+2H2O,则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反应式为:

Cu-2e-═Cu2+,Pb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反应式为:

PbO2+4H++SO42-+2e-═PbSO4+2H2O,据此分析。

14.A

【详解】

根据△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H=2x+b-2×2×c=-2a,解得x=(4c-b-2a)/2,故选项A正确。

15.C

【详解】

A.该装置是电解池,铁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应是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故A错误;

B.该装置待镀制品和电源负极相连做电解池的阴极,故B错误;

D.该装置是电解池,在电解池中,阴极被保护,故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故C正确;

D.阳极发生反应:

,则氯气在阳极生成,故D错误。

故答案选:

C。

16.A

【详解】

A.吸收塔中通入NO和S2O42-发生离子反应,生成N2和HSO3-,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2NO+2S2O32-+H2O=N2+4HSO3-,A正确;

B.电极I为阴极,则电极Ⅱ为阳极,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电解池中H+通过质子膜向电极I处移动,B错误;

C.HSO3-在电极I上转化为S2O42-,过程中S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电极I为阴极,电极反应为:

2HSO3-+2e-+2H+=S2O42-+2H2O,C错误;

D.电极Ⅱ为阳极,H2O在电极Ⅱ上被转化为O2,发生电极反应:

2H2O-4e-=O2↑+4H+,每处理1molNO,则转移电子数为1mol×2=2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产生O2的物质的量为2mol×1/4=0.5mol,产生2molHSO3-进入电解池,0.5molO2逸出电解池,1molS2O42-流出电解池,所以电解池质量减少为2mol×81g/mol-0.5mol×32g/mol-1mol×128g/mol=18g,D错误;

答案选A。

17.N2H4(l)+O2(g)=N2(g)+2H2O(l)△H=-622kJ/mol2NH3(g)+CO2(g)=NH2CO2NH4(s)+H2O(l)△H=-87kJ/mol-2ΔH1+5ΔH2+12ΔH3

【分析】

依据盖斯定律计算热化学方程式。

【详解】

(1)8gN2H4(l)物质的量

,则1molN2H4(l)完全燃烧放出

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l)+O2(g)=N2(g)+2H2O(l)△H=-622kJ/mol,故答案为:

N2H4(l)+O2(g)=N2(g)+2H2O(l)△H=-622kJ/mol;

(2)依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可得2NH3(g)+CO2(g)=NH2CO2NH4(s)+H2O(l)△H=-87kJ/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