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布克赛尔县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0579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布克赛尔县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和布克赛尔县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和布克赛尔县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和布克赛尔县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和布克赛尔县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和布克赛尔县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docx

《和布克赛尔县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布克赛尔县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和布克赛尔县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docx

和布克赛尔县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

和布克赛尔县2016年度主要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

今年是自治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较重的一年,瓜类病毒病、细菌性病害、疫病、小麦黑穗病、蚜虫、棉铃虫、农田蟋蟀等病虫害发生尤为严重,农作物苗期病害、烂根、瓜类白粉病、向日葵锈病、向日葵霜霉病、枯萎病、叶螨、金针虫、向日葵列当等病虫害也零星发生。

全年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总面积为41.5万亩/次,比去年的35.5万亩次,增幅16.9%;全年防治面积为52.0万亩/次,比去年的44.2万亩次,增幅17.6%。

其中农作物病害发生总计9.6万亩次,防治面积11.2万亩次;农作物虫害发生总计12.1万亩次,防治面积17.2万亩次;农田草害发生面积19.8万亩次,防治面积23.6万亩次。

一、向日葵病虫害:

中度发生

和布克赛尔县2016年向日葵种植面积4.0万亩,比上年减少0.8万亩,主要以食用型向日葵为主,油葵种植面积较少,向日葵病虫害总体呈中度发生。

2016年向日葵病虫害发生面积6.2万亩次,比上年的3.9万亩次,增幅58.9%;防治面积10.8万亩次,比上年的5.8万亩次,增幅86.2%;其中向日葵病害主要有向日葵霜霉病、向日葵锈病和向日葵菌核病,病害发生面积1.2万亩次,防治面积2.0万亩次;向日葵发生的虫害主要有:

苗期蟋蟀、灌浆期的棉铃虫和叶螨,蟋蟀、棉铃虫危害尤为严重,虫害发生面积5.0万亩次,防治面积8.8万亩次。

今年自治县7月-8月份,天气持续阴雨、降水较多,气温比往年同期略低,棉铃虫发生普遍,发生高峰期在7月底和8月底;向日葵幼苗期,农田蟋蟀发生较为严重,啃食嫩苗,造成缺行断垄;自治县近年连续大面积种植食葵,连茬地较多,造成向日葵霜霉病、菌核病、向日葵列当这些土传病害和寄生植物基数庞大,随着种植年数的增大而为害增多;近年棉花面积大幅缩减,只有南部一个乡植棉有一定规模,替代后的食葵在生产后期的花盘上发现了许多棉铃虫为害,葵花籽收获后有大量虫眼烂籽,严重影响葵花籽品质;往年发生严重的向日葵锈病今年发生较轻,一方面是天气原因不适合其发病,另一方面是种植户在病害预防上提高了认识。

(一)向日葵霜霉病: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4万亩次,防治面积0.6万亩次。

2、发生特点:

(1)发生面积持续扩大,病田率持续增加,发生越来越普遍。

(2)田间病菌量较大,重茬地块发病严重。

(3)系统侵染后,幼苗发病并现症,且发病呈零星散乱分布,发病严重地块,病株率超过50%。

(4)土品种和部分杂交品种发病较重。

3、原因分析和防治成效:

霜霉病为系统侵染病害,自苗期开始发病,整个生育期现症,在自治县一般在采取种子包衣、随水滴药和叶面喷药的方法进行防治;所使用的药剂一般选用多菌灵、代森锰锌、醚菌酯、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

发病轻的地块一般在发病初期用药,防治效果能达到50%以上;发病重的地块,防治效果较差,建议主要以预防为主,选种抗病品种,坚持轮作倒茬。

由于是土传病害,病菌在土壤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发病逐年加重,自治县重茬地较多,是霜霉病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二)向日葵锈病: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轻度发生,发生面积0.7万亩次,防治面积1.3万亩次。

2、发生特点:

发病时期较晚,发病较轻。

主要原因为7、8月份天气变化无常,气温忽高忽低,虽然田间病菌基数巨大,但病菌二次侵染和扩散缓慢,致使病害不能短时间爆发流行。

3、原因分析和防治成效:

往年发生严重的向日葵锈病今年发生较轻,一方面是天气原因不适合其发病,另一方面是种植户在病害预防上提高了认识。

锈病为气传病害,防治上自治县主要把握防治时间、所选药剂和药械等方面,影响最大的还是天气条件。

(三)向日葵叶螨: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1万亩次,防治面积0.1万亩次。

在自治县2014年发现叶螨在向日葵上危害后,今年继续在向日葵上发生为害。

2、发生特点:

(1)发生面较广,爆发快,持续时间长。

(2)部分地块为害较重,致使花盘以下的叶片全部干枯死亡,向日葵又为高杆作物,难防难治。

(3)今年叶螨发生较晚,食葵大部分为早熟品种,所以对食葵产量的影响较小。

3、原因分析和防治成效:

叶螨在向日葵上发生主要原因是自治县种植结构的变化,向日葵取代棉花成为自治县主要农作物,棉叶螨从以往的主要危害对象棉花转移到向日葵上进行为害。

适宜的天气条件,叶螨爆发速度快,向日葵又为高杆作物,难防难治,防效甚微。

(四)农田蟋蟀: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轻度发生,发生面积2.1万亩次,防治面积4.2万亩次。

2、发生特点:

(1)蟋蟀喜欢为害向日葵、打瓜和辣椒刚出土的幼苗,5月份随着幼苗出土,蟋蟀大量出土繁殖为害。

(2)蟋蟀啃食刚出土的幼苗,造成严重缺苗断垄现象,尤以林边地块、整地不好的地块害虫数量较多。

3、原因分析和防治成效:

近几年食葵、打瓜、辣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蟋蟀提供了充足的食源,是蟋蟀大量繁殖的前提。

蟋蟀大部分在地膜下面,且行动敏捷,防治难度较大,自治县广泛采用的毒饵诱杀的方法,效果甚微。

(五)棉铃虫: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中度发生,发生面积2.3万亩次,防治面积4.5万亩次。

2、发生特点:

(1)范围广、为害重:

今年自治县棉铃虫对向日葵造成大面积为害,去年有危害现象,但是局部发生,影响较小;

(2)自治县棉铃虫一年发生四代,造成为害有两代,即第二代和第三代,第二代发生盛期在6月底7月初,第三代发生盛期在7月底;(3)危害寄主广,在自治县主要危害棉花、向日葵、打瓜和辣椒,钻蛀棉铃、打瓜、辣椒,向日葵花盘成型时钻蛀花盘,取食为害籽粒。

3、原因分析和防治成效:

近几年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减少,食葵、打瓜、辣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棉铃虫食源减少,转移危害到其它作物。

今年天气反常,降雨量偏多于任何年份,6、7月份温度不是太高,适合棉铃虫发生为害。

棉花、向日葵、辣椒、打瓜等多种作物的种植布局,为棉铃虫提供了广泛的寄主,适合棉铃虫繁殖生长。

在防治上主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如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等,也有生物药剂NPV防治的,但3龄以上幼虫防治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向日葵秆高,不易机械喷药,药效不能完全发挥。

二、打瓜病虫害:

中等发生

和布克赛尔县2016年打瓜籽种植面积2.6万亩,比上年增加0.1万亩,品种主要以黑中片、黑大片为主,打瓜病虫害总体呈中度发生。

2016年打瓜病虫害发生面积5.2万亩次,比上年的5.1万亩次,增幅1.9%;防治面积8.0万亩次,比上年的7.9万亩次,增幅1.2%,主要原因是打瓜种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和打瓜病虫害发生与去年保持相同水平;其中打瓜病害主要有打瓜疫病、打瓜白粉病、细菌性果斑和打瓜枯萎病,病害发生面积2.6万亩次,防治面积4.4万亩次;打瓜发生的虫害主要有:

打瓜叶螨、瓜蚜、金针虫、棉铃虫和农田蟋蟀,虫害发生面积2.6万亩次,防治面积3.6万亩次。

今年自治县6、7月份天气间断性降雨多,气温比往年同期略低,病害发生普遍;反常的天气变化、不当的水肥管理和不到位的病害预防等原因,造成自治县打瓜疫病发生为害严重,50%以上的地块遭到打瓜疫病的侵染,5%的地块发病严重,造成大幅的减产;打瓜蚜虫在中后期反复侵染瓜苗,主要为黑蚜,造成不同程度的点片为害;打瓜白粉病发病较晚,加上种植户预防到位,今年造成的为害较轻。

(一)打瓜疫病: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防治面积2.0万亩次。

2、发生特点:

(1)发生较为普遍,发病程度较重,50%以上的地块遭到疫病侵染,5%左右的地块发病较为严重;

(2)打瓜疫病爆发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发病点分散,侵染速度快。

(3)防治难度较大,一旦发病,很难治愈;(4)发病重的地块多为疫病与枯萎、细菌性病害、白粉等病害混合发生。

3、原因分析和防治成效:

往年发生少,在预防上忽略,造成大面积爆发为害,事宜的天气条件和不合理的水肥管理也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难度较大,所用药剂防治效果都不好,没有发现有防治打瓜疫病的特效药。

(二)打瓜白粉病: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轻度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次,防治面积1.5万亩次。

2、发生特点:

(1)整体发病较晚,造成的为害较轻。

(2)时间上预防到位,整体基本控制在发病初期。

(3)零星地块发病较重,多为预防不到位的地块。

3、原因分析和防治成效:

打瓜白粉病发病较晚,加上种植户预防到位,今年造成的为害较轻。

自治县防治打瓜白粉病的经验主要在果实膨大期提前药剂预防,每7天喷施一次,防效较好。

(三)其它病害(细菌性果斑、枯萎病、炭疽):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次,防治面积0.9万亩次。

2、发生特点:

(1)由于天气雨水较多,田间湿度大,果实膨大期,细菌性果斑病发病较往年多;

(2)枯萎病一般与疫病、白粉病混发,又很难预防;(3)生长后期,雨水多,土壤湿度大,易引起打瓜炭疽,造成烂瓜多。

3、原因分析和防治成效:

发生原因主要为过多的降水天气造成,生长旺盛的瓜秧田,底部瓜果烂瓜现象多,细菌性果斑病、炭疽病严重。

降水过于频繁,药剂防治收效甚微。

(四)瓜蚜: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防治面积2.7万亩次。

2、发生特点:

(1)6月初开始迁入瓜田,7月进入发生盛期。

(2)发生初期瓜田常见点片为害,若防治不及时,迅速向周围扩散。

3、原因分析和防治成效:

瓜蚜田间越冬基数较大,每年六月份迁入瓜田为害,一般采取措施及时防治效果都很好。

天气持续阴雨,为瓜蚜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五)其它打瓜虫害(蟋蟀、叶螨、棉铃虫、金针虫):

轻度发生。

发生面积0.8万亩次,防治面积0.9万亩次。

其中苗期虫害有:

金针虫和蟋蟀,中后期为叶螨和棉铃虫。

三、棉花病虫害:

中等偏轻发生。

和布克赛尔县2016年种植棉花面积2.3万亩,比上年增加0.1万亩,棉花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发生。

2016年全年棉花病虫害发生面积4.4万亩次,防治面积4.5万亩次,其中棉花病害发生面积1.0万亩次,防治面积0.6万亩次;棉花虫害发生面积3.4万亩次,防治面积3.9万亩次。

棉花病害主要是棉花苗期病害,如黑根病、立枯病等,生产中后期有零星和小范围的枯萎病、红茎叶枯病、细菌性角斑病、铃病等病害发生;虫害主要以棉花蚜虫、棉铃虫和棉叶螨为主。

(一)苗期病害: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轻度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防治面积0.5万亩次。

2、发生特点:

春季气温不稳定,整个棉区棉花播种期延长,受5月上中旬持续低温、大风等不良气候影响,棉苗长势偏弱,苗期病害发生面积较大。

3、原因分析和防治成效:

主要是春季低温造成,一般天气气温回升后,病情能迅速好转。

(二)棉蚜: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轻度发生,发生面积1.4万亩次,防治面积1.6万亩次。

2、发生特点:

(1)始见期与去年相仿。

查和特乡6月6日始迁入棉田,较上年晚1—2天左右。

(2)苗蚜发生较上年偏轻,伏蚜普遍中等发生,但程度轻与上年。

伏蚜盛发期大田平均有蚜株率65%,卷叶株率23%,百株蚜量最高0.3万头,较上年同期偏低。

(三)棉铃虫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中度发生,发生面积1.9万亩次,防治面积2.2万亩次。

2、发生特点:

(1)为害重:

今年自治县棉铃虫大爆发,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都为历史之最,棉铃虫已一跃成为自治县的棉花上的主要病虫害之一,且难防难治;

(2)自治县棉铃虫一年发生四代,造成为害有两代,即第二代和第三代,第二代发生盛期在6月底至7月初,第三代发生盛期在7月底;(3)棉铃虫以幼虫蛀食棉花蕾、花、铃为主,造成大量蕾、花和棉铃脱落;(4)在自治县棉铃虫寄主选择多样,棉田与向日葵、辣椒、打瓜田交错种植,为棉铃虫提供了理想的繁殖取食场所,转移危害现象明显。

3、原因分析和防治成效:

近几年自治县棉花、食葵、打瓜、辣椒的多元化种植布局,为棉铃虫提供了理想的繁殖生活场所。

今年天气反常,降雨量偏多于任何年份,6、7月份温度不是太高,适合棉铃虫发生为害。

在防治上主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如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等,也有采用生物药剂NPV防治,棉花上只要施药得当,防治效果理想。

(四)其它棉花病虫害:

轻度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次,防治面积0.2万亩次。

其它棉花病害主要有:

枯萎病、黄萎病、细菌性叶斑病、铃病和红茎叶枯病等;其它棉花虫害主要为棉叶螨和地老虎。

四、春小麦病虫害:

中等偏重发生

2016年全年春小麦种植面积2.6万亩,比上年减少0.6万亩。

春小麦全年病虫害发生面积2.7万亩次,防治面积1.3万亩次,其中春小麦病害发生面积2.3万亩次,防治面积1.0万亩次;春小麦虫害发生面积0.4万亩次,防治面积0.3万亩次。

春小麦病害主要为小麦锈病和小麦散黑穗,零星有赤霉病、叶枯病、小麦全蚀病等病害发生;虫害主要为小麦蚜虫。

(一)小麦锈病: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小麦锈病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6万亩次,比上年增加0.05万亩,防治面积0.5万亩次。

全县共在4个乡镇场的12个村队发生。

2、发生特点:

(1)始见期早于常年。

始见期在5月下旬,较上年早近10天。

(2)小麦锈病主要发生类型为小麦条锈,主要发生区域在北部乡镇场,占总发生面积的85%以上,相对在自治县中部和南部病害发生较轻。

(二)小麦黑穗病: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小麦黑穗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7万亩次,防治面积0.5万亩次。

主要发生区域在自治县南部农区,包括和什托洛盖镇、夏孜盖乡和查和特乡,大部分地区病田率70%以上。

2、发生特点:

(1)自治县南部农区春小麦发生的黑穗病主要为散黑穗、腥黑穗和秆黑粉混合发生;

(2)散黑穗在自治县北部乡场镇单独发病,且为点片发生,危害较轻;(3)发病重:

自治县南部农区春小麦田普遍发病,发病田率超过70%,抽穗期开始发病,生长后期大部分麦田茎杆和麦穗可看到发黑现象,收获后腥黑穗造成麦粒有黑头现象。

3、原因分析和防治成效:

造成黑穗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是今年的天气影响,5月至8月初,自治县降雨频繁,各个时期都高于历史同期水平,麦田湿度大,致使散黑穗、腥黑穗、秆黑粉广泛流行发病。

农户对黑穗病知之甚少,防治观念淡薄,病害二次循环侵染严重。

中期雨量较大致使部分麦田倒伏情况较多,黑穗病在倒伏地块发病更重。

自治县小麦病害防治上下的功夫太少,仅有的防治只有少量的药剂拌种和茎叶喷药防治,取得的防效甚微。

(三)小麦蚜虫:

1、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

小麦蚜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4万亩次,防治面积0.3万亩次。

2、发生特点:

(1)发生程度自治县南部重于北部。

北部麦区偏轻发生

(2)发生程度减轻,面积减少。

总体发生程度轻于上年。

五、玉米病虫害:

轻度发生:

2016年自治县玉米种植面积0.88万亩,病虫害发生面积0.3万亩次,防治面积0.2万亩次。

主要为玉米生理病害发生严重。

全年,由于自治县土壤、气候、肥水、栽培管理条件的相互影响,部分地块有不同程度的生理病害的发生。

据调查最多一类是由肥水失调等综合因素引起的玉米苗期紫液(茎)现象、玉米后期缺锌等都为生理性缺素类病症。

中后期有零星的玉米青枯病发生,玉米田杂草中等发生。

六、其它农作物病虫害:

中等发生。

发生面积2.9万亩次,防治面积3.6万亩次,如辣椒疫病、辣椒病毒病、瓜类病毒病、金针虫、瓜类枯萎病、瓜类白粉病、农田蟋蟀、蔬菜病虫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