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计划编写.ppt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30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核计划编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审核计划编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审核计划编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审核计划编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审核计划编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核计划编写.ppt

《审核计划编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核计划编写.ppt(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核计划编写.ppt

审核计划编写要求及技巧,2015年2月,一阶段现场审核计划的编制二阶段现场审核计划的编制监督审核现场审核计划的编制再认证审核现场审核计划的编制扩项审核计划的编制恢复认证证书的审核计划编制,1、一阶段现场审核计划的编制,1.1一阶段的审核任务主要包括:

a)管理体系文件与认证依据的符合性,与组织运作实际、法律法规要求的适宜性,文件对于过程控制、环境因素、危险源控制的充分性;b)通过现场巡视、与主管人员的交谈、相关守法证据的收集确定受审核方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c)通过收集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对于认证范围进行基本的核定,以便确定进入二阶段现场审核的时间、判定影响认证结果的风险。

d)审查受审核方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e)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并与受审核方商定第二阶段审核的细节;f)结合可能的重要因素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以便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g)评价受审核方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受审核方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1.2主要应涉及的部门和场所,最高管理层、管理者代表相应管理体系的推进部门关键部门、区域和场所,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部门、区域和场所,设计研发部门、生产技术部门、质量检验部门、生产车间、仓储等。

对于销售服务型组织其关键部门、区域和场所一般为:

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仓储和销售的店面等。

对于建筑施工组织关键部门、区域和场所一般包括:

工程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工程施工项目部。

对于有安装服务的组织还应包括其安装现场。

对于农业生产和服务型组织还应包括其农业种植、养殖、屠宰、生产加工等的现场及主管技术质量的部门。

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部门、区域和场所,环保部污水处理设施现场、废气排放设施现场(如锅炉房、工业炉窑、炼焦炉窑等)、危险化学品库、废弃物收集处置场所空压机房、生产车间、仓库、运输、设备维修场所、易燃易爆物质存放或使用的场所施工现场、化学试剂存放和使用场所(如质检试验室、研发试验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部门、区域和场所,安保部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运行场所危险化学品库生产车间配电室、仓库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较高的试验室等,1.3编制一阶段审核计划几点注意事项,根据审核组的人员配置情况,进行合理分工,如果为2人及以上的级别审核员,审核组宜进行分组审核,专业审核人员应被安排对于关键区域、场所进行审核。

一阶段审核的流程和常规审核的流程是一致的,但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受审核方是否具备进行二阶段审核的,故对于首次会议、末次会议的时间会少于二阶段审核,所述内容应简明扼要,一般把控在15分钟左右,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即可。

审核组的内部沟通会议时间可视情况控制,与受审核方的交流会可与末次会议合并召开,均是可以考虑的方式。

一阶段审核在完成一阶段审核任务的前提下,应力求高效务实。

审核计划中的审核内容,宜用文字进行清晰表述,确保审核人员能够通过审核计划清晰了解自己的审核任务和内容要求,不可直接按标准条款方式表述。

2、二阶段现场审核计划的编制,2.1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

评价客户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包括有效性。

2.2二阶段现场审核计划编制依据:

a)审核部发给审核组长的审核通知单;b)受审核方提供的管理体系文件;c)组织机构图及明确职责权限的文件;d)存在固定多场所的组织的多场所清单(如有);e)存在临时多场所的组织的在施工程一览表(施工单位、监理、安装、物业服务、保洁服务、供水供暖服务等)/临时场所清单(如有);f)一阶段审核报告及一阶段收集的资料等。

2.3二阶段现场审核计划编制要求,1)审核计划中的地址应填写组织的中心办公室的现场审核地址;2)计划第一页的信息应与审核通知单的信息保持一致,如与企业沟通过程中、审核计划策划中,相应信息发生变化或需调整或存在不正确的地方,审核组长应及时和审核部联系确认后进行调整;,3)审核任务应合理分工a)实习审核员、技术专家不能单独审核;b)关键过程、区域、职能部门或场所应安排有专业人员(专业审核员或技术专家);,一般制造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过程、区域、职能部门或场所,研发部门(设计开发过程)、技术部门(产品实现策划过程、生产工艺文件制定)、生产部门及车间现场(生产过程控制、特殊过程确认)、质检部门(产品的检验过程、计量器具的管理)。

对于销售服务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过程、区域、职能部门或场所包括:

销售和采购(7.2,7.4,7.5.1)、仓储(7.5,6.3,6.4)等。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过程、区域、职能部门或场所包括:

工程设计部门(设计开发过程)、工程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工程施工方案策划与审批、项目管理)、项目部(7.4,7.5,8.2.4,8.3,7.6,分包管理)。

环境管理体系关键过程、区域、职能部门或场所,一二级风险制造业生产车间现场(4.3.1,4.4.6,4.4.7)环境管理体系推进部门(如环保部)、法律法规收集和识别的部门(4.3.2)负责环境监测、合规性评价、环境管理方案的监督实施及考核,环境运行监督检查,外部环境沟通主管(4.3.1,4.3.2,4.5.2,4.5.1)重要环境因素运行主管部门(污水处理厂、锅炉房、工业炉窑、粉碎车间、危险化学品库)三级风险的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关键过程、区域、职能部门或场所包括:

环境管理体系推进部门、生产现场、服务提供现场。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过程、区域、职能部门或场所包括:

环境管理推进部门(如工程管理部门或安环部)、项目部施工现场、预制件加工现场、仓库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键过程、区域、职能部门或场所,一二级风险制造业包括:

法律法规收集和识别应用方式的部门(4.3.2)生产车间现场(4.3.1,4.4.6,4.4.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进部门(如安全部、生产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合规性评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监督实施及考核,安全运行监督检查,事故事件处理,外部安全事项沟通主管(4.3.1,4.3.2,4.5.2,4.5.1)重要安全风险运行主管部门(生产车间、危险化学品库、仓库、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管理)。

三级风险的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键过程、区域、职能部门或场所包括: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进部门、生产现场、服务提供现场。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过程、区域、职能部门或场所包括: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推进部门(如工程管理部门或安全部)、项目部施工现场、预制件加工现场、仓库等。

安排原则,审核组长应根据组织的职能、运作模式和运作特点、一阶段审核确定的关注点,确定关键过程、区域、职能部门或场所,主要原则为将技术领域知识要求高的部分应尽可能安排专业人员,以确保审核的有效性。

3)审核任务应合理分工(续),c)审核组长在进行审核任务小组划分时,应综合考虑人员的能力、审核经验、专业技术知识等,合理的进行审核任务的分工,以保证整个审核组的能力。

3)审核任务应合理分工(续),d)结合审核项目的审核任务分工:

审核组长需考虑审核组成员审核领域的数量,结合审核能力的成熟程度。

首先在进行分工时,不能直接按照管理体系进行分工,应不同管理体系的共通性,可融合的程度合理分工。

如办公室负责三个体系的内审和管理评审档案的规定、体系文件和记录的综合管理、人力资源的综合管理,则可考虑将三个体系的这几方面的内容均安排给一个具备单体型审核能力的审核员进行审核。

若一个审核小组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级别审核员,则应根据其专业情况、审核资格、审核领域情况进行分工,并将分工在审核计划中体现。

再如,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4.4.6,可以分别列出具体的运行活动事项,进行分工,明确审核内容,确保审核的有效性。

3)审核任务应合理分工(续),e)在审核小组分工时,应注意审核任务的均衡,需尽量避免一个小组审核任务过重,而另一个小组任务很少的情况发生。

f)对于联合审核项目,审核组长需通过审核部和另外机构的审核组长取得联系,协调审核计划安排事项,确保联合审核组相对协调一致的开展审核。

4)审核时间的合理分配,a)审核计划时间安排应确保每天满足8小时的时间。

b)审核时间安排时应侧重现场审核和关键区域场所和部门的审核时间分配,对于职能多、场所多、产品多、产品复杂、重要环境因素多、高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多、上次审核存在问题较多的部门区域在审核时间的安排上应有所侧重。

5)二阶段审核计划应覆盖认证范围所涉及的产品、过程、部门、职能、区域,全条款/全要素。

6)多场所的审核计划安排,多场所情况分为固定多场所和临时多场所两种情况,多场所抽样的条件为:

在组织的同一管理体系下共同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QMS的产品和过程相似,EMS的环境因素相似,OHSMS的危险源相似的前提条件下这样的多场所方可按照多场所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

二阶段审核抽样量为具备多场所抽样的数量开平方,得到的抽样量为只向上进。

如两个具备多场所抽样的场所,3开平方得1.732,向上进则为2,两个场所要审核。

那么这两个场所在抽取时,还应考虑其现在运行的阶段、生产现场的情况,复杂程度、产量、区域大小、风险程度等,应选择风险较高,可以审核到较完整的信息的现场。

对于监督审核抽样量为多场所抽样的数量开平方乘以0.6,再认证审核抽样量为多场所抽样的数量开平方乘以0.8,且同样只进不舍。

对于涉及临时场所的,审核组长在安排审核计划前,应与受审核方取得联系,了解项目目前的进度和现状,因为有时临时场所清单提交时间较早,到审核时,项目有可能发生变化或已结束。

通过沟通,以确保审核计划安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对于多场所的审核计划,还要了解和确定不同地点的场所之间往返路程和时间,可以和企业沟通,确定便捷、最短最快路径方案。

有些项目可以考虑先去分场所审核,最后审核组再集中于中心办公室进行审核的方式,不必要非得先开首次会议。

7)审核计划的时间应与实际的实施时间保持一致,审核计划在安排之后,由于受审核方或审核组或其他因素,时间可能会有些微调,审核组长应及时对于审核计划进行调整,不能图省事,导致实际审核时间和计划时间不一致。

对于和北京时间存在时差的地域,审核组应根据当地和受审核方的情况进行调整,但也应保证8小时的审核时间安排。

3、监督审核现场审核计划的编制,监督审核是对于受审核方管理体系范围内有代表性的区域和职能进行监视,并应考虑受审核方及其管理体系的变更要求。

3.1监督审核现场审核计划编制的依据,a)管理体系监督审核策划表的信息;b)审核部发出的审核通知单;c)受审核方的组织机构图和职能权限的描述文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高风险危害因素清单;d)上次审核的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的内容;e)受审核方从上次审核到本次管理体系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文件的变化、组织机构的变化、职能分工的变化、场所的变化、产品的变化等)。

3.2监督审核还应包括的内容,a)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b)对上次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采取的措施;c)投诉的处理;d)管理体系在实现获证客户目标方面的有效性;e)为持续改进而策划的活动的进展;f)持续的运作控制;g)任何变更;h)标志的使用和(或)任何其他对认证资格的引用(平时讲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

上述这些内容,在进行监督审核计划的编制时是需要覆盖或包含的。

3.3有代表性的区域和职能。

a)QMS有代表性的区域和职能对于制造业组织其有代表性的区域和职能一般包括:

最高管理层、管理体系的推进部门、研发部门(7.3,7.1)、技术部门(7.1,7.5.1)、生产部门及生产车间(7.5)、质量检验部门(8.2.4,7.6,8.3,8.5)。

对于施工单位其QMS有代表性的区域和职能一般包括:

最高管理层、管理体系的推进部门、设计部门(7.3)、工程项目管理部门(7.1,7.5.1)、项目部(7.4,7.5,8.2.4,8.3,8.5,6.2,6.3,分包管理)。

对于以销售服务为主的组织其QMS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