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报告5篇修改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0257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报告5篇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报告5篇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报告5篇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报告5篇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报告5篇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报告5篇修改版.docx

《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报告5篇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报告5篇修改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报告5篇修改版.docx

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报告5篇修改版

第一篇:

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报告

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自查报告

邹城是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自公布之日以来,邹城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精心呵护这项荣誉,坚持不懈地实施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战略,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保护和发展这座名城。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的通知》,现就我市名城保护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

1、保护范围及数量变化。

截至目前,市域范围内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有上九山村和越峰村两个历史村落,其中上九山村同时又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1处——峄山风景名胜区。

中心城区形成“一轴、一带、一核、三片区”的保护框架,一轴”是由连青山路、亚圣庙街构成的古城历史中轴线,连接岗山铁山、古县治、两孟三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一带”是儒家文化带,联系区域上各个文化节点的重要廊道;“一核”是名城的文化核心——历史城区,包括古县治范围、两孟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三片区”分别为岗山、铁山历史风貌保护区、古县治历史风貌保护区、两孟历史风貌保护区。

1历史城区范围北起平阳西路,南至唐王河,西接岗山中路,东临峄山中路,合计129.02公顷。

这个范围中包括古县治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两孟历史风貌保护区。

境内共有孟府、孟庙等不可移动文物517处,历史文化街区亚圣庙街和文庙街西1巷2处,历史建筑杜家胡同1号建筑等28处。

经自查,名城保护范围及历史文化街区数量自名城公布以来一直未改变,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数量不断增加。

2、历史城区。

传统格局。

近年来,从整体上较好地保护邹城历史城区和格局。

除了单体的文物保护单位外,着重在保护古城和两孟地区的空间格局、传统中轴线、视廊及高度控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严格控制。

合理划定历史地段,明晰空间保护层次,古城内部的街巷路网格局,目前保存比较清晰。

“显山露水”,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和认知,重点整治了城市干道两侧、河流沿线、历史建筑群、文物保护单位(两孟和重兴塔地段)及其周边的景观环境,并结合重要的历史信息点或历史遗迹,建设具有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开放空间,将历史文化名城的环境魅力和文化特色充分展示出来,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

历史风貌。

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禁止拆除,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色彩及外观形象,并进行必要的修缮。

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保护区内不得进行2新建、扩建活动。

近年来,为保护历史风貌,相关部门聘用了专门维护修缮施工队伍,对居住建筑单体改造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在更新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对传统居住生活的简单化理解,禁止套用一般城市住宅的建造方式,防止失去原有的风貌特色。

民居建筑的修建宜采取地方鲁南民居院落的布局形式,其建筑装饰、建筑形式采用传统民居形式,墙体有过墙石,建筑门、窗、屋顶及其它细部必须严格按规划管理确定的当地传统民居特色细部做法执行。

总得来说,历史风貌保护较好。

空间尺度。

按照规划要求,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特色及空间形态,维持街区空间尺度,保证了街巷空间的完整性和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保护区内保持原有的街巷格局,一直未新建、扩建道路(街巷)。

对现有街巷改造整治时,保持或恢复了原有的街巷格局和景观风貌特征。

人口变化。

邹城历史城区规划范围内现共有常住人口约为19000人,由于居住条件需要改善,区域内居民不断迁出。

历史文化遗存。

建立博物馆,运用丰富的文物资源,真实生动地反映和展现邹城的历史和文化,构筑多方位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体系。

重视文化保护区内的历史文化积累,提示隐形文化的内涵,结合老城区改造和环境建设,谨慎修复一批有特色的文物古迹。

建立标志物系列,对于无法恢复的古文化遗址,重要的建筑遗址,都城遗址等,用标志物的方3法加以展示,通过简要的文字或图示,将文物古迹的概况、格局介绍给后人,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和重要历史人物活动场所,通过雕塑等手法,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艺术性,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3、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情况。

按照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优秀)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局长任组长、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组。

研究制定了《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优秀)建筑普查摸底工作方案》,明确了普查范围、方式、认定标准、普查分组、普查路线及具体工作安排等内容,本次普查范围为全市行政区域,分为动员筹备、集中普查、审核验收、登记建档四个阶段,限定了各个阶段工作开展时限。

采取社会征集和各镇街协助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新邹城》、邹城政务网、外宣网、规划局网站等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广泛征集线索。

工作组对征集的线索分类整理,剔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已被列入的文保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和不符合认定标准的,符合条件的16处进行了现场踏勘,实地登记其现状信息、拍摄相关影像资料、收集与记录口述史资料,并填写历史(优秀)建筑调查表。

经多次筛选,全市共有杜家胡同3号建筑、东门里大街12号、东门里大街18号建筑、南门里大街41号、钢山剧院、市委党校大礼堂、马石片村传统民居、李桃园村李氏祠堂、石墙供销社、中心镇电影院、田黄镇大礼堂等11个历史(优4秀)符合申报条件。

4、历史文化街区。

邹城一直未有正式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

由于这次修编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在审批中,待省政府审批完成后,我们再按照规划和程序申报历史文化街区。

经自查,我市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主要出入口均设置了标志牌。

随着基础设施的老化,历史城区居民不断外迁,历史文化街区内人口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5、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的保护,遵循了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

2014年,我市公布了28优秀历史建筑,均已挂牌并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根据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将已列的历史建筑进行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和改造措施。

在满足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历史建筑的合理利用和功能调整。

我市聘请了专门的历史建筑修缮队伍,定期维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周边建设项目,不得危及历史建筑的安全,建筑风貌宜与历史建筑环境协调。

经调查,我市的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除闲置以外,绝大部分现状使用性质没有改变,基本延续原功能。

历史建筑与不可移动文物双重身份的有:

杜家胡同1号建筑,杜家胡同3号建筑,南关1号民居(鹁鸽楼),南关5二号民居(韩家胡同14号建筑)。

6、保护规划。

1992年制定了《邹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996年制定了《邹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2005年《邹城城市总体规划》中制定了“保护好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城市自然人文特色,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总的保护目标。

2007年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邹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奠定了历史文化名城完整的保护体系。

2013年石墙镇上九山村登录省级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2014年上九山村和城前镇越峰村登录山东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同年一起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编制了相应保护规划。

2016年,又委托上海合城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对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了修编,2016年11月,顺利通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目前已报省政府批复。

近几年来,邹城名城保护工作结合“世行”资助项目的开展,相继编制了《邹城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年)、《邹城市旧城区亚圣庙街、府前街、过街棚街区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2014年)(亚圣庙街世行项目)、《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年)等项目,为今后名城保护的实施提供了全面而详细的规划依据。

经检查,名城保护规划中的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要求均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建设活动均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筑高度等控制。

7、地方法规及相关政策制定。

先后制定了《关于在各项基本建设中加强文物保护的通知》、《关于在当前城市建设中和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加强文物保护的通知》、《邹城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两孟”文化旅游区保护办法》、《峄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办法》、《关于划定全市全国重点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

这些措施的制定实施,使邹城名城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8、基础设施改善与国家专项补助资金使用。

近几年来,邹城名城保护工作结合“世行”资助项目的开展,在因利河沿线旧改过程中,对“孟母断机处遗址、子思祠、子思书院”三处遗址进行抢救性挖掘,为今后历史城区的遗产展示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

“十二五”期间,共申报14项目争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其中9个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到位资金5319万元;省文物局局批复我市5个重点项目,到位资金520万元;邹城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207万元,奖励资金33万元;毛泽东像章纪念馆奖励资金20万元。

共计争取国家、省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6099万元。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旧城改造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虽然,我市对名城保护管理比较严格,但对个人自建房管理很难控制,有的为了提高居住条件,未经审批擅自进行改造,除了列入名城保护规划的文物保护单位7(文物点)外,历史街区内原有的传统民居大部分都已翻修,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作为“历史街区”的意义。

2、保护资金十分紧缺。

目前,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状况是“两头小、中间大”。

两头小,一是指国家和省里的专项保护资金少,二是指民资介入少。

“中间大”是指地方政府的负担重、投入多。

维护经费的短缺,制约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随着时间流失,部分古建筑已经开始倒塌,历史遗存面临严峻考验。

一些优秀历史建筑虽然经过一定维修和整治,但后续保护因资金短缺而难以为继。

3、保护法规相对滞后。

历史文化保护的法规体系尚未完善,现有的法规大多以规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为主,对名城保护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致使破坏名城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罚。

更重要的,对历史建筑产权界定至今不明,这是导致房屋越住越破败、房屋无法买卖、无法维修和无法投资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下步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优秀)建筑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按照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8(优秀)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继续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优秀)建筑的申报工作,对收集的各项资料分类汇总,确定历史建筑资源库。

同时,组织专家对普查的历史建筑进行论证,待市政府审查通过后进行社会公布,上报省住建厅,争取上级保护扶持资金。

年中、年末按时报送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优秀)建筑确定工作总结。

对已公布的历史(优秀)建筑,做好保护管理和建档工作。

2、探索多元筹融资渠道,增加保护投入。

除依赖省财政和地方财政外,要利用贷款、发行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争取更多的保护投入。

充分发动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

同时,考虑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受益项目收入(如旅游、商业餐饮等的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保护经费。

对保护难度较大的项目,要在政府引导下,放宽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出台具体支持民间资本介入的政策措施,如税收减免、资金补助、优惠贷款和建立周转基金等经济激励政策,拓宽保护资金渠道。

3、进一步完善保护制度体系,深化保护规划。

适时修订《邹城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两孟”文化旅游区保护办法》、《峄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办法》等地方性保护条例,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同时,强化研究,继续完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9组织编制老城区概念规划、历史(优秀)建筑维护、复建方案等,严格规划实施管理。

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保护工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

第二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

一.定量评估: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总分100分)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总分100分)

(三)保护管理措施(总分100分)

二.定性评估:

(一)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二)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

(附说明:

以上各项详细评定标准内容因篇幅关系转载时均省略未列入)

标准说明:

(一)历史文化街区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公布。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是指在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之内划定的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三)历史建筑是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历史建筑以院落为单位计算数量。

(四)不得拆除建筑是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能够反映或衬托街区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采用地方材料、地方工艺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不包括仿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五)附表中的“2-2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性”是评估城市中全部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情况。

第三篇:

建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报告

建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题调查报

----市政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题调研组

建瓯市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文物古迹。

它既是我国古代闽越文化的摇篮,又是闽汉文化交融区域,当地的民俗风情至今留存着浓厚的闽越族的古朴气息和神秘色彩。

据文物部门普查摸底,我市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现有馆藏文物5000多件,其中3000件属国家级文物;纳入资料管理的各类古遗址、古城址、古寺观(庙)、古窑址、古墓葬等计200余处。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建瓯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8月2日至15日,在市政协领导吴剑琴、林守良的带领下,政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调研组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急待规划保护和抢救的文物古迹进行实地调研。

现报告如下:

一、全市重点文物古迹的现状及地位评价

(一)城区重点文物古迹的现状与地位评价

1、水南建安郡城遗址

现状:

位于城南约1公里的通济街道中水南村南面,占地约2平方公里。

历经岁月沧桑、朝代更迭,已荒毁于战乱;现为一片地势平坦开阔的菜园和水田所覆盖。

由于整个遗址掩埋在2米多厚的耕作层之下,客观上对遗址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地位评价:

建安郡城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闽境第一郡,其统辖范围与现福建省相似,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称得上是福建历史上最早的一座“省会”城市,其地下埋藏的文物数量与品级无法估量,历史文化价值极高。

2、城区铁井栏、紫芝街和五通巷、序五里、大甲巷传统街区

现状:

城区铁井栏、紫芝街一带传统街区目前仍保存着原有的街宽4米、建筑多以木构和土木结构为主的历史风貌。

特别是街区现存有刘氏五忠祠、尚书井、练氏夫人祠、江西南城会馆、滕氏宗祠、凤岗别墅等多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物。

但紫芝街北段东侧已被龙成房地产公司进行商品房开发,铁井栏东段南侧即将被体育场二期改建工程开发为楼房;街区内的古民居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保护状况令人担忧。

五通巷、序五里、大甲巷的巷宽3米,原有的深宅大院高墙景观和库厝毗连的景象,因受1998年“6.22”水灾破坏和灾后重建,损毁比较严重。

目前保存较好的还有18幢,特别是五通巷叶氏(6幢)和倪氏、胡氏、张氏、谢氏民宅、序五里闽北临委旧址和管葡小学分校、大甲巷的南阳寄庐等传统风貌依旧。

地位评价:

传统街区和古民居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构件,作为一座千年古城,目前仅存的这2处传统街区和古民居均有着特别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建瓯灿烂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仅举紫芝街“刘氏五忠祠”门联:

“功勋光北宋,道学启南闽”一例,就足以反映这片街区非同凡响的文化含量。

3、威武门、临江门等6座古城门(楼)I

现状:

目前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门(楼)有6座:

鼓楼(五凤楼)、通仙门太保楼、通济门、广德门(现位于水南公园地下)、威武门、临江门;对前4座古城门(楼)暂略不议,后两座情况如下:

城门高6米,门洞高4米,纵深21米,门洞宽4.5米,均为明万历年间(1609年)重建。

目前,城墙乱搭盖严重,周围环境脏、乱、臭,加上防洪堤逼仄,原有古城门建筑的雄伟风貌遭到人为的严重毁坏,急待抢救整修。

地位评价:

目前能保存着6座古城门(楼)的城市,在全省独一无二。

建瓯历史上号称“闽国帝都”、“八闽首府”,从这6座古城门(楼)可以得到最有力的佐证。

尤其是位于市中心的鼓楼(五风楼),历经1800多年,以今天的视角去看它的三个拱门,仍然不得不叹服它的宏大气势。

而置身在通仙门太保楼下,一样能感受到当年马可·波罗赞叹建宁府城的“盛

大雄华”(注:

邵武的桥溪楼,城门的纵深仅8米)。

&U0Y8t0o9N2t$V

4、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

现状:

位于城东1.5公里的白鹤山麓,目前主体建筑圣帝殿保存良好。

但保护力度亟待加强,其山门前的一对抱鼓石于8月初被盗;庙前原天然饮料厂荒坪杂乱无章,圣帝殿东侧新建观音殿与主体建筑风格不协调等,周边环境风貌有待改善。

地位评价:

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充分表明该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据旧志记载,历史上的东岳庙会,是闽北境内各县民众共同举办的集祭祀、游乐、墟市贸易于一体的第一庙会。

5、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

现状:

位于城区仓长路。

西邻市中西结合医院(原为建宁府学宫),南邻农机站等宿舍(原为孔庙配套建筑群),北为市立医院职工宿舍(原为孔庙崇圣祠),东隔仓长路与市立医院相对。

目前孔庙主体建筑保留完整,但周边环境较差,东西南北四面均高楼林立,孔庙幽静典雅的建筑风貌难以得到体现。

地位评价: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价值勿庸置疑。

现存的孔庙占地面积为4688平方米,仅为全盛时的四分之一,即便如此,它仍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县级孔庙。

明代杨荣赞誉它是:

“七邑之壮观”。

6、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孝禅寺

现状:

位于水南片区。

主体建筑保留完整,但周边环境差,其东南西三侧用地被粮食、供销部门的仓库和宿舍占用,特别是主殿前后排檐柱改为石柱,左侧回廊无法连接,严重破坏了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

地位评价:

宗教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是全闽最早兴建的佛教寺庙,历史上曾是闽、浙、赣三省僧侣求戒圣地,比泉州开元寺早百余年。

特别是殿宇均由硕大的楠木构架,不但在福建罕见,在全国也少有。

大雄宝殿释加牟尼塑像高8.96米,为福建之最。

7R6s)H&l+Z/L

(二)周边乡镇重点文物古迹的现状与地位评价

1、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北苑御焙遗址

现状:

位于东峰镇焙前村,距市区约15公里。

遗址曾于1994年和1995年由省博物馆进行两期重点发掘,共发现50多个遗址单位,8处建筑遗址。

二期发掘后即做回填处理。

目前表面可见龙池一口,另有北苑石刻及保护亭一座。

周围山坡原有的茶园现多改种柑桔等经济作物。

地位评价:

2006年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充分表明了该遗址非同一般的历史文化价值。

据专家考证,该遗址是历史上驰名天下的北苑御茶园所在地,其鼎盛时期在宋代,周绛在《茶苑总录》上称:

“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

2、小桥黄窠山遗址

现状:

黄窠山遗址在小桥阳泽,遗址年代属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

遗址范围内先后发现大小青铜甬钟5件。

遗址内采集的陶器标本多与我省黄土仑类型陶器文化特征一致。

目前,黄窠山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尚未引起当地政府相应的重视。

地位评价:

黄窠山遗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可能、甚至超过水南覆船山建安郡城遗址。

在黄窠山先后发现5件青铜甬钟,已初步向世人昭示了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山体,它所蕴藏的巨大的历史文化信息,有可能引领我们揭开古闽族历史文化的神秘面纱。

3、东游党城村和徐墩伍石村古民居群落

现状:

东游党城村目前尚保存着为数可观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群,而且各家各户的建筑艺术表现同中有异、争奇斗艳,具有深厚的地方乡土建筑气息。

由于村民缺乏基本的古民居保护意识,村落古民居内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徐墩伍石村古民居群落,布局灵活,内部装修精巧华贵,尤以厅堂部分为最,古墙曲线也十

分流畅别致。

但因长期缺乏必要的保护,目前受到人为破坏比较严重,急待予以抢救性保护。

地位评价:

党城村和伍石村,均为我市现存为数不多、规模罕见、地方特色鲜明的古民居群落,是建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元素,它折射出建瓯历史文化名城两道亮丽的风景。

通过抢救性的保护和修复,具有申报历史文化名村的价值和良好条件。

二、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物古迹本体的破坏。

老城区内的古迹遗存较多,但呈点状孤立分布的状态,由于仅注重保留文物古迹的点,忽略传统风貌,历史景观的关联性、公共利用性较弱,同时由于经济因素制约,市区境内已确定的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部分损坏严重,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

2、文物周边环境的破坏。

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单位和个人长期占用文物古迹用地,破坏了历史景观和文物古迹。

绝大部分文物古迹建筑周边的环境均被现代建筑所破坏,尤其是古城门(墙)的环境最为恶劣,市民在城门(墙)上乱建房,城门洞垃圾、粪便乱倒,加上防洪堤和周围高楼逼仄,两座古城门损毁严重。

通济门已“保护”成积木模型。

目前铁井栏、紫芝街的“命运”令人担忧,紫芝街部分地段的古建筑已被龙成房地产商拆除。

3、城市空间格局的破坏。

城内新、旧建筑混杂,布局混乱,空间环境逼仄,视线通廊被阻,建瓯原有的传统肌理已不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城的中轴,割断了古城的历史文脉,与古城风貌极不协调。

如御花苑房地产建设,使建瓯古楼的视线通廊受阻,其雄伟风貌遭到破坏。

孔庙因四周高楼林立,其幽静典雅的建筑风貌难以得到体现。

4、民间传统文化濒临消失。

一些民间文化、传统习俗和传统工艺等历史遗风没有得到重视和保护。

如斗茶、游春戏、抽傀儡、中秋送灯、背新娘、担花担和打狮等民间艺术和习俗将可能消失。

5、保护经费不足造成的破坏。

目前文物保护机构、人员和经费不足,对众多的文物古迹缺乏专项保护规划和专门的保护措施,尤其是传统的古民居,如铁井栏、五通巷、党城村等古民居因缺乏必要维护经费和专业的保护指导,已处于任其“自生自灭”阶段。

6、多元化管理冲突形成建设性的破坏。

目前涉及文物古迹保护的行政管理部门有文化、旅游、宗教、林业、建设等多个部门,但由于行业管理性质不同、专业不对口及部门利益驱动,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此外,旧城的建筑密度大、建设用地少,在旧城改造和灾后重建中,见缝插针式的建设,以及旧城区道路欠通畅,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古城景观。

三、全市重点文物古迹保护的具体措施和设想

对重点文物古迹的保护从总的来说,要坚持修旧如旧,保持恢复故有风格、外观、立面,不仅保护历史真实载体,更要保护历史环境,真正把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自然山水融合在一起,突出建瓯城市的个性和特色,重振“八闽首府”雄风。

具体来说,要区别轻重缓急,一点一策,分步分期进行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

(一)急于抢救保护的文物古迹

建安郡城遗址:

目前抓紧由市政府行文确定为市级文保单位,划定大致的郡城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城市控制性详规中加以确定,要求保留现(原)状,严禁深挖取土和进行任何建筑。

有可能的话,可在遗址四周种上勒子树(即篱笆树)作为围墙,并选择适当地点建个标志大门,立个保护石碑。

其余的待中远期进行恢复。

铁井栏、紫芝街和五通巷、序五里、大甲巷传统街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