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培训考卷以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0182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培训考卷以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儿园教师培训考卷以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儿园教师培训考卷以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儿园教师培训考卷以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儿园教师培训考卷以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培训考卷以及答案.docx

《幼儿园教师培训考卷以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培训考卷以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教师培训考卷以及答案.docx

幼儿园教师培训考卷以及答案

春蕾教育教师能力考核标准试卷

(自由答题卷>

一、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0-3岁

1.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置身于澡盆里面的时候,才会发生。

当离开澡盆的时候,这种动作就停顿了,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现。

如何对待这一现象?

2.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么。

如何对待这一现象?

3.幼儿打人的动作,常常没有控制,即使是大人,不小心被一个幼儿打几下的时候也可能会觉得很痛,甚至难以忍受。

如何对待这一现象?

答案:

直观行动思维<0~3岁左右〕。

儿童在进展这种思维的时候,只能反映自己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方案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

直观行动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

3~6、7岁左右

1.2+3=5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展,但实际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进展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或者2个手指加上3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5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结果的。

2.问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答复往往是“都是白的,长的。

答案:

具体形象思维<3~6、7岁左右〕。

具体形象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

具体性和形象性。

由于表象功能的开展,儿童思维逐渐从动作中解脱出来,也可以从直接感知的客体中转移出来,从而比直觉行动思维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

但是思维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具体形象往往产生干扰作用。

二学前儿童思维开展与学习局部

分析以下案例,总结出学前儿童思维开展特点

1你们是如何掌握“灯〞这个概念的?

如果教师教幼儿掌握“花〞和“勇敢〞的概念,一般采取什么方式?

答案:

<1〕通过实例获得概念。

学前儿童获得的概念几乎都是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果。

<2〕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

在较正规的学习中,成人也常用给概念下定义,即讲解的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概念。

科学概念的掌握往往需要用语言理解的方式进展。

但学前儿童由于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很难用这种方式获得概念。

2教师带孩子们去动物园,一边看猴子、老虎、大象等,一边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动物。

回到班上,教师问孩子们“什么是动物〞时,很多幼儿都答复“是动物园里的,让小朋友看的〞,“是狮子、老虎、大象……〞。

教师又告诉孩子们“蝴蝶、蚂蚁也是动物〞。

很多孩子觉得奇怪,教师又告诉他们“人也是动物“,孩子们更难理解,甚至有的孩子争辩说“人是到动物园看动物的,人怎么是动物呢,哪有把人关在笼子里让人看的!

〞如何对待幼儿对“动物〞这一概念的理解?

答案:

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开展水平的制约。

一般认为儿童概括能力的开展可以分为三种水平:

动作水平概括、形象水平概括和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他们分别与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

幼儿的概括能力主要属于形象水平,后期开场向本质抽象水平开展,这就决定了他们掌握概念的根本特点:

<1〕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开展

<2〕掌握概念的名称容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难。

根据抽象水平,将儿童获得的概念分为上级概念、根本概念、下级概念三个层次。

儿童最先掌握的是根本概念,由此出发,上行或下行到掌握上、下级概念。

比方,“树〞是根本概念,“植物〞是上级概念,“松树〞、“柳树〞是下级概念。

儿童先掌握的是“树〞,然后才是更抽象或更具体些的上、下级概念。

三学前儿童判断力开展特点

分析以下案例,总结学前儿童判断力特点开展

1一幼儿认为“汽车比飞机跑得快〞。

他说:

“我坐在汽车里,看到天上的飞机飞得很慢。

〞如何对待这一幼儿的判断?

答案:

在幼儿期,判断能力已有初步的开展。

学前儿童以直接判断为主。

他们进展判断时,常受知觉线索的左右,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外表现象或事物间偶然的外部联系,当作事物的本质特征或规律性联系。

2对斜坡上皮球滚落的原因,3~4岁的儿童说:

“<球〕站不稳,没有脚〞。

5~6岁幼儿说:

“球在斜面上滚下来,因为这儿有小山,球是圆的,它就滚了。

要是钩子,如果不是圆的,就不会滚动了。

答案:

幼儿的判断往往只反映事物的外表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开场逐渐反映事物的在、本质联系。

幼儿初期往往把直接观察到的物体外表现象作为因果关系。

3有的小孩子认为给书包上皮是因为怕它冷;球从桌子上滚到地上是因为它“不想呆在上面。

〞如何对待孩子的类似判断?

答案:

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事物的客观逻辑进展判断,而是按照“游戏的逻辑〞或“生活的逻辑〞来进展。

4问一幼儿:

“你知道为什么要刷牙吗?

〞幼儿说:

“因为是妈妈说的。

〞如何对待这类现象?

答案:

从判断论据看,幼儿起先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以后逐渐开场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根据。

幼儿初期儿童虽然能够作出判断,但是,他们没有或不能说出判断的根据,或以他人的根据为根据,如:

“妈妈说的。

〞“教师说的。

〞,他们甚至于并未意识到判断的论点应该有论据。

随着幼儿的开展,他们开场设法寻找论据,但最初的论据往往是游戏性的或猜想性的。

幼儿晚期,儿童不断修改自己的论据,努力使自己的判断有合理的根据,对判断的论据日益明确,说明思维的自觉性、意识性和逻辑性开场开展。

四学前儿童推理能力开展特点局部

分析以下案例,总结学前儿童概括能力开展特点

1.年龄小的幼儿看到红积木、黄木球、火柴棍漂浮在水上,不会概括出木头做的东西会浮的结论,而只会说:

“红的〞、“小的〞东西浮在水上。

2.问一幼儿:

“一切果实里都有种子,萝卜里面没有种子,所以萝卜……<怎么样?

〕〞,有的儿童立即答复说:

“萝卜是根〞,“萝卜是长在地上的〞,这是为什么?

答案:

学前儿童在其经历可及的围,已经能进展一些推理,但水平比拟低,主要表现在:

1〕抽象概括性差。

学前儿童的推理往往建立在直接感知或经历所提供的前提上,其结论也往往与直接感知和经历的事物相联系。

年龄越小,这一特点越突出。

2〕逻辑性差。

学前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往往不会推理。

对幼儿说:

“别哭了,再哭就不带你找妈妈了〞,他会哭得更厉害,因为他不会推出“不哭就带你去找妈妈〞的结论。

3〕自觉性差。

答案完全不受两个前提之间,甚至一个前提本身的在联系所制约。

3在给小班儿童讲完?

孔融让梨?

的故事后,问孩子们:

“孔融为什么让梨?

〞不少儿童答复:

“因为他小,吃不完大的。

4上课时,小班一个小朋友歪歪斜斜地坐着,教师批评说:

“你们看,××坐的姿势多好!

〞他们一说完,其他小朋友都学着他的样子坐起来。

5有位妈妈给儿子出了道加法题:

“爸爸打碎了3个杯子,小宝打碎了2个杯子,一共打碎了几个杯子?

〞孩子听后哭了,他说他没有打碎杯子。

6孩子看电视时,常常会问:

“他是坏人,还是好人?

〞如果成人说:

“他既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孩子会感到难以理解。

答案:

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有以下开展趋势:

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开展到理解事物的关系。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开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

比方,在教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有无插图,效果很不一样。

假定没有插图儿童理解水平为1,有插图后,3~4.5岁幼儿的理解水平为2.12;4.5~9.5岁为1.23。

3〕从对事物作简单、外表的理解,开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较深刻的含义。

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开展到比拟客观的理解。

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开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五问题情景与幼儿思维

分析以下案例,总结如何提问幼儿

1小刚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对爸爸说:

“爸爸我想吃苹果好吗?

〞爸爸听后就将苹果拿来,但他没有立刻让孩子吃,而是拿着苹果问小刚:

“你先看看这个苹果是什么颜色?

〞小刚看了一会说:

“这个苹果一边红、一边绿。

〞“你再摸一摸苹果是什么样?

〞“很光滑。

〞“对,那你闻一闻这个苹果。

〞“很香。

〞“好,你就尝一尝这个苹果是什么味道吧。

〞小刚很快乐地吃起来,边吃边说:

“这个苹果又酸又甜,好吃极了。

〞这个父亲的做法如何?

答案:

幼儿阶段特别喜欢刨根问底,不断追问“为什么〞,这反映了幼儿已经开场探索事物在的奥秘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正是幼儿抽象逻辑思维活动的表现。

要鼓励幼儿提问,幼儿提出问题之后,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表扬。

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既不要因嫌麻烦而置之不理,也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幼儿学会在问题的指引下,自主进展探究,寻找答案。

在引导幼儿进展探索之后,教师要进展总结,并对幼儿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行为再次予以正强化即表扬、奖励等。

2关于幼儿个体思维水平评价标准,你知道多少?

答案:

A级:

抽象逻辑思维开场萌芽,能从本质或接近本质地掌握一些概念,尤其是对诸如数、时间等抽象概念也能进展初步的理解;

B级:

具体形象思维表现突出,理解事物往往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来帮助。

判断、推理往往以事物间的外部联系以及自身的生活经历为逻辑依据,所以有时会出现不合理和非客观的判断和推理结果。

C级:

有时还保存着直觉行动思维的成分,动作在思维过程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个体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的水平,可参照哪些标准评定。

答案:

A级:

反响速度较快,在各种动脑筋、想方法的场合,产生答案所需的时间比在场的大局部幼儿都短,比拟容易承受新的要求。

B级:

反响速度一般<中等速度〕,在别人的提示、建议下能根据新情况修改原先的措施,比拟容易承受新的要求。

C级:

反响速度比一般幼儿都慢,思维的“惰性〞较明显,不容易适应新的变化,不容易承受新的要求,甚至有个别“刻板行为〞出现。

4对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参考哪些标准评定。

答案:

A级:

活动中经常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答案、意图、成果在自由创活动中愿意自己动脑筋,不喜欢仿照他人。

B级:

有时能提出一些新的看法,想出一些新的方法,说出一些新的意图,在自由创活动中愿意自己动脑筋,不喜欢仿照他人。

C级:

思维过程中表现出依赖性,愿意服从他人,跟随和仿照他人,愿意沿袭过去的方法。

5如何在数学活动中观察幼儿思维水平?

答案:

在数学教育活动中,通过观察该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情况、运用情况、反响的速度,来了解该个体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敏捷性;在创造性游戏中,通过观察该幼儿对情节的设想、对材料的使用、对困难的克制,来了解该个体思维的创造性等等。

6如何使用事件抽样观察的方法进展观察记录幼儿?

答案:

针对观察目标中“思维的敏捷性〞这一点,设想对幼儿在集中教育活动中“举手答复以下问题〞这一事件进展连续一周的观察,以评定其思维的敏捷性。

7如何与幼儿谈话?

答案:

要了解幼儿根据什么来理解事物,是否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些概念:

“什么较玩具〞、“什么叫好人〞、“什么叫……〞还可以让幼儿说说同一类的假设干个物体的共同之处,并讲它们归于一定的类别中:

“手提包和书包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它们属于什么类?

〞“苹果和饼干、糖果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是同一类的东西马?

8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请设计几个训练幼儿思维能力的游戏。

答案:

1〕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2〕开展幼儿语言

3〕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

4〕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5〕通过智力游戏、实验等方式,锻炼幼儿的思考力

六实践局部

分析以下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在以下情形下教师应如何促进幼儿思维的开展?

1一天喝豆浆时,幼儿发现所发的饼干与往常不一样,有说饼干的形状像银钱,有的说饼干有桔子味……他们边吃饼干,边议纷纷,一时间教室失去了往日的宁静。

教师不耐烦地说:

“跟你们说,不该讲话的时候不要讲,谁再讲就不给他吃!

答案:

孩子们的表现虽然有违安静进餐的要求,但他们能敏锐地发现新发的饼干与往日不同,对饼干的形状、味道等仔细观察、加以想象,与同伴交流,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教师如果理解孩子,再加以引导,不仅能够调动幼儿兴趣,增强食欲,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午餐前,活动室的门不知怎么打不开了,好几个孩子围上来说:

“教师,怎么了?

〞“教师,我帮你开门!

〞情急之下,教师更生气:

“去去去,谁叫你们过来的?

赶快回到座位上去准备吃饭!

答案:

教师的厉声斥责虽然会让孩子们乖乖地回到座位上,但却使他们失去了一个增长见识的时机,尤其损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对于孩子们热情主动的处事态度更是泼了一盆冷水。

如启发孩子讨论一下:

门为什么打不开?

怎样才能翻开?

岂不更好。

3一天排队做操时,孩子们发现操场上有个阴沟洞。

“教师,那个洞洞里面是什么?

〞一向敏感的伟伟大声地问。

“大概是臭水吧!

〞教师不假思索地答复。

回来时,伟伟和几个孩子不见了。

一会儿后,孩子们兴奋地告诉教师:

“那个洞洞里面没有臭水,是个机关。

我们看见门房爷爷翻开洞里的机关,喷泉就冒水了!

〞“谁叫你们乱跑的,以后没有教师的同意,不准乱跑。

答案:

该批评的应该是教师,而不是孩子。

孩子有了发现,为什么不带孩子去看看?

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

起码,教师应该肯定孩子的发现,他们弄清了一个教师没弄清的问题。

七、幼儿学习理论

1谈谈你对以儿童为中心的教案风格的认识

答案:

1〕整体-局部。

先让儿童整体认识教案对象,然后在针对个体儿童学习。

2〕做中学。

所有教案过程,必须设计成儿童可以操作的、动手的,事先不一定让儿童知道教案目标;3〕信息组织视觉化。

所有的教案容尽量做到可视化。

4〕关注学习风格。

每个儿童的学习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儿童喜欢听、有些儿童喜欢看、有些儿童喜欢动手,所以所有教案容都要从多个角度设计。

5〕关注感知觉。

儿童喜欢多个感官来记忆:

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

所以教案过程的设计要从这些感官点出发设计教案游戏。

6〕寻找规律和联系。

在教案过程中要引导幼儿寻找规律和日常生活中的联系,一定要看中幼儿的生活经历。

注意童趣和趣味性。

7〕技术辅助。

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

8〕技能学习和背景结合。

教师要知道任何教案容的提出都是依据一定背景的,比方拔萝卜的教案,一定要考虑谁在拔萝卜、为什么拔、什么时候拔、拔萝卜有什么有趣的等。

9〕从具体到抽象。

所有教案容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历,不要将抽象的理论,幼儿需要学习的是可以看见的、一步一步深入的容。

2谈谈你对幼儿学习风格的认识

答案:

30%-35%的儿童是视觉型、身体-运动型的,他们喜欢:

图片而非文字;

观看而非阅读;

喜欢被呈现文本全貌而非口头任务布置;

先结尾再决定看不看;

喜欢惊奇幽默历险的故事;

在读书时候想到电影一般的场景;

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学习语音、发音和词汇;

在文本中寻找视觉线索比方表格、插画、照片等;

运用图表理解;

用许多方式书写,比方沙子、牙膏、颜料、划空等;

在听的时候画画;

运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所学的容;

采用比赛的形式和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拼写单词;

需要正确答案,千万不要比照错误;

在开场的时候先接触具体事例;

动手的活动;

学习的时候可以走动,触摸东西;

在学习之前先做体育活动;

创造性的戏剧方式反响;

尝试知识,实践知识;

不喜欢被动承受知识;

喜欢操作性教具;

在思考的时候喜欢咀嚼东西,听背景音乐;

喜欢学习的时候摆弄东西;

电脑输入而非手写;

不喜欢长时间聆听;

学习字的形状而非拼写;

喜欢用实物或图形来学习;

学习创作歌曲、韵律、节奏;减少说话长度,话语简洁扼要;

用动作表达情感;

用自己的方式组织学习和思路;

八、关于如何与幼儿沟通,请分析以下案例说说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做

1早上来到幼儿园,心情不好,孩子一不小心碰掉了书架上的书,孩子害怕得哭了起来.

答案:

教师应该:

指出应该做什么,期待应该发生的行为,倾听孩子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处理面对的问题,不要批评他

表现:

我们一起来收拾一下,今天早上是不是不开心啊?

2孩子在画图的过程中表现出畏难的情绪,不合作,不开心

答案:

教师应该:

和孩子一起画画,因为孩子遇到困难会害羞,不要责怪他,不要承诺,学会把孩子的情绪集中在正面上

表现:

来我们一起画,这一笔像小蝌蚪游泳一样,那一笔像小鸟在天空飞留下一道线

3上课的时候,孩子分到了不喜欢的颜色笔,很不开心.

答案:

教师应该:

抓住时机,促成孩子的社交技能,让他自己和别的孩子交换颜色笔

表现:

你是不是不满意这个颜色啊?

我听说那个小朋友喜欢你这种颜色,要不,你去和他商量一下,你们交换一下?

4上课发饼干,发到坐在最后面的小朋友的时候,饼干没了。

小朋友很伤心,大声说“我总是最后一个拿不到,大家都不喜欢我〞

答案:

教师应该:

关注孩子的情绪,即使捕捉孩子的细微情绪变化

应该:

画个画,告诉他教师一直关注你,饼干三分钟后就又有了,而且教师和大家都很喜欢你。

5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东西总是被别的小朋友抢走,刚做好的手工被别的孩子抢走了,孩子大哭“别人总是抢我的东西〞

答案:

教师应该:

态度高于规那么,富有同情心,明白孩子完成任务很开心,是为失去的开心痛苦

表现:

为你的感觉好一点,你可以再做一个。

不要再去关注为什么抢之类的问题。

6孩子在来到幼儿园的早晨,一直围着你,说了一些与日常不同的话:

“教师,你结婚了吗,为什么戴戒指?

答案:

教师应该:

对对话观察,理解认同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表现:

“是啊,怎么了?

“我姐姐怀孕了,可是没结婚,爸爸妈妈都反对,可是我很想当阿姨。

“奥,是啊,你很喜欢姐姐还喜欢她的宝宝。

<孩子过来拥抱教师。

7在一次活动课上,一个孩子做在角落里,觉得自己被忽略了。

于是在活动完毕的时候,对教师说“你喜欢别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比我好。

答案:

教师应该:

关注孩子的情绪,不要争论辩白

表现:

我喜欢每一个小朋友,你看,你今天的头发多好看,你的裙子夜非常适合你。

8小朋友在纸上画了一只猪,说“这就是教师〞

答案:

教师应该:

告诉自己这不是侮辱,肯定其创造性,赞扬语言本身

表现:

画得不错,这幅画很逼真,线条很圆润,希望下次画德更好。

9马上要演出了,一个孩子怯场了,说“我对演出不感兴趣〞

答案:

教师应该:

同情理解,不要争论指责压迫,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具体问题上

表现:

你看起来不喜欢里面的一句台词,这样吧,你自己改一下,改成你喜欢的。

10上课点名时,一个孩子被问到叫什么时,孩子大喊“我是奥特曼〞,全班起哄

答案:

教师应该:

简单化这个问题,忽略不好的行为

表现:

任何勇敢的孩子都喜欢模仿英雄,教师知道你很勇敢,现在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了吗?

11你在吃饭,一个孩子哭着跑过来

答案:

教师应该:

孩子是来寻求抚慰的,抚慰孩子,不要寻找原因,懂他的感受

表现:

抱过孩子,轻拍,“我知道我知道〞

12孩子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没有被邀请到,生气大喊“你喜欢别人〞,而当时场面很乱。

答案:

教师应该:

不用反驳与惩罚,关注他的感受,肯定其表达情绪的行为。

表现:

你希望自己被邀请到,你让我知道你的感受

13教师在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孩子突然说“你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傻瓜〞

答案:

教师应该:

转换态度,理解孩子的感受。

表现:

“那我换一种眼神。

这样你感觉好一点了吗?

14要打防疫针了,一个小朋友很害怕

答案:

教师应该:

肯定孩子的感受,不要哄骗他,认同他的感受

表现:

“你有点担忧打针,这样吧,教师给写个小纸条给护士小姐,一会打针的时候你会感觉好一点〞

15孩子做的手工刚要交上来,被旁边一个小朋友碰坏了,大哭。

答案:

教师应该:

忽略哭的事实和撞的事实,不用责怪和质问,应该恢复孩子的自尊

表现:

分开两个小朋友,安抚情感,认可孩子的感受。

“我知道你做这个花了很多时间,你很难过,等有兴趣了再给教师做一个。

16怎么样才是一个好教师?

答案:

一个好教师只处理当下的事情,富有人情味,及时恰当给予孩子帮助,就事论事,屏弃语言暴力。

在对待孩子情绪上,肯定孩子的自尊,关注孩子的情绪和需要。

教师的爱必须具体到:

温柔、温暖、关心、抚慰、同情上。

做到压力下的沉着与温柔的坚持。

17幼儿心目中的坏教师是什么样的?

答案:

一个坏教师喜欢从不好的角度预言孩子,遇到小事就会发怒,贬低孩子的自尊,自毁形象言行不一,取笑孩子嘲讽孩子质问孩子,让孩子仇恨自己和封闭自己,毁坏孩子的自信自尊自我形象。

18如何对待学生行为问题?

答案:

学生问题的心理:

遇到困难怕骂,于是选择捣乱,不愿意被奚落。

教师必须认识到: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保持冷静理性,熟练交流技巧,本着关心的态度。

同时,孩子的进步不是天生的,不要疏远孩子,批评可以,但是不要用恶毒的语言,要富有人情味,善于表达善意。

19请你谈谈和孩子交流的艺术

答案:

1〕接纳肯定原那么

多用“我希望-------〞等非批评性语言

2〕生气的艺术

生气的时候多用:

“行为描述+感受〞表达构造

3〕态度高于规那么原那么

可怒不可讽,多些关心多些期望

4〕纠正行为原那么

纠正等于指导行为,告诉怎么做,少质问孩子为什么

5〕等一分钟原那么

面对孩子的话,先等一下,让他说完,听-尊重-肯定,寻着话语中积极的一面,不要急欲帮助他,帮助他找答案,不是给予答案。

6〕安康原那么

反响给孩子安康的信息

九请你谈谈关于控堂的技巧

1谈谈你所知道的11个控堂技巧

答案:

1〕一定要记住:

关注到每一个幼儿,他们讲话的时候,不要讲,让他们注意到你在等他们,教师要保证眼睛随时盯到每一幼儿。

等小朋友安静后再上课,5-10秒钟

2〕教师的指令要明确,演示怎么做,不要光说,给每个任务设定时间。

留给孩子时间讨论1分钟“我想在活动开场前大家可以商量是先玩注意力游戏还是运动〞

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孩子安静下来。

一定要让他们明白他们浪费的时间越多,玩的时间越少。

3〕教师在孩子自由完成任务的时候,要走动,到处观察小声指导。

当孩子在完成手作业的开场,教师要快速走动教室。

教师确认孩子是否翻对了页码。

确保孩子明白你的指令。

一旦孩子错了,小声提醒。

教师要用积极的鼓励的语气。

4〕价值观是孩子自己体验理解的,不是教会的。

教师必须热情鼓励好奇尊重的声音反响给孩子。

永远发出清晰的指令,要么按我说的做,要么按我做的做。

一定要示。

你想要自己的孩子说话安静,你自己也要安静。

5〕无声的暗示,一个铃铛、一个手势、一个肢体动作都可以吸引孩子注意。

预先花时间解释你的动作含义。

6〕花时间动脑竟把孩子每天遇到的环境变变。

让孩子了解你,每天了解一点,这样你就可以让他们承受你。

一旦孩子对某一个东西发生了兴趣,把教育注意力专注到他注意的东西,并把主力目标纳入教育。

7〕奖励你要的行为。

如果有人落伍了,教师把那个落伍的人名字放到命令中:

"大宝你看,我们现在翻到了第一页"不要特别照顾大宝。

8〕把纪律写下来或画下来,时刻提醒孩子。

9〕强调我的信息,我需要你----目标行为,因为孩子会狡辩,千万不要说“不要----

10〕积极的纪律描述,描述你期望中的行为,课堂纪律每天重复。

社会性强化目标行为。

2谈谈你所知道的控堂游戏

答案:

1〕教室规那么:

和孩子一起订立规矩,并悬挂起来,色彩丰富点。

2>彩色卡

准备一些小口袋,在口袋上写孩子的,告诉孩子红色的卡片等于惩罚黄色的卡片等于警告绿色的卡片等于你做的非常好。

及时把卡片放入口袋,鼓励或者制止的孩子的行为。

3>拳击报纸

准备一打报纸,如果孩子表现好,就可以选择一报纸,他可以在上面戳一个洞,当他的报纸上的洞到了一定数目的时候,他就可以选择奖品。

4>班级分数

教师准备一纸上面写上不同的分值对应的不同的游戏,每天针对集体行为进展加分减分。

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分数,就找到对应的分数在周末玩一个游戏。

5>玻璃球缸

班级或者个人表现好,就在玻璃缸放进一个小玻璃球。

当玻璃球集满的时候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