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方黑土猪保种饲养示范推广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9912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地方黑土猪保种饲养示范推广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贵州地方黑土猪保种饲养示范推广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贵州地方黑土猪保种饲养示范推广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贵州地方黑土猪保种饲养示范推广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贵州地方黑土猪保种饲养示范推广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地方黑土猪保种饲养示范推广方案.docx

《贵州地方黑土猪保种饲养示范推广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地方黑土猪保种饲养示范推广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地方黑土猪保种饲养示范推广方案.docx

贵州地方黑土猪保种饲养示范推广方案

贵阳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贵州地方黑土猪保种及饲养示范推广

  申报单位:

贵州林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实施单位:

贵州林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实施地点:

贵阳市乌当区

  技术依托:

贵阳市乌当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期限:

2011年--2013年

 

前言

地方猪种资源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是畜牧业中生猪产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一个地方品种就是一个基因库,是培育新品种的基础。

每一个地方猪种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各具种质特点。

地方猪种资源一旦丢失,就丧失了其再生性。

解放后我国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畜禽资源的保护工作,特别是猪种质资源的保护。

1982品种资源调查及1986年版《中国猪品种志》,我国现有猪种遗传资源60个,其中地方品种48个,培育品种12个,38个地方猪种进入2006年《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地方猪种利用成功的范例:

“桂宝”(陆川猪)、金华猪、香猪、苏太猪、“古淮”(淮猪)、“黑六”(北京黑猪)、“黑珠”(民猪)、“莱黑”(莱芜猪)等。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每年消费近6亿头生猪,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在08年较07年猪肉价格甚至上涨了41.2%(数据来源于全国统计局网站),此后猪肉价格随有所回落,但幅度不高。

截止到2011年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3%。

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5.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0.9%,在一份调查中,民众对猪肉价格的回升表示价格可以接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猪肉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现在市场上的猪肉都是3个月左右快速出栏的白猪,肉的口感和质感肯定会存在缺陷。

贵州特有的贵州黑土猪由于生长周期长,曾一度被打入冷宫,但随着人们对猪肉要求的提高,贵州黑土猪优点便逐渐显露出来,虽然贵州黑土猪生长周期接近一年,且饲养成本较白猪高,但因其肉质鲜美、广大消费者需求量大,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1.目标

贵州林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将逐步完善贵州黑土猪核心群、扩繁群、生产群繁育体系建设,到2013年底使其分别达到300头、2000头、10000头规模的三群养殖基地。

依托乌当区富农畜禽专业合作社建设三大养殖小区.

2.投资

 项目总投资4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流动资产220万元。

资金来源:

申请贵阳市科技计划拨款60万元,企业自筹360万元。

一、品种基本情况

贵州黑土猪是贵州省优良的地方猪种,是当地少数民族长期选育的结果,也是几千年来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所选择的结果。

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率高和产品优质等特点。

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丰富遗传基因的贵州黑土猪逐渐被杂交品种取代,数量急剧减少,这种趋势随着畜禽集约程度的提高正在进一步加剧,遗传资源处于濒临灭绝的高度危险之中,贵州黑土猪亟待保护和利用。

1.品种的形成

(1)贵州黑猪产区概况

贵州黑土猪中心产区位于贵州东南部和南部的三都县的尧吕、独山县的尧棒、荔波县的永康、平塘、都匀、贵定、龙里等县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贵州州位于东经106°12′-108°18′、北纬25°04′-27°29′,在云贵高原边坡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地型地貌复杂,海拔300-1000米。

年气温最高39.8℃年最低-7.5℃,年平均17.8;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期280-300天;年日照数1062.2-1374.1小时;降水量1114.1-1490.2毫米;雨季4月下旬-10月下旬,年平均风力1.4级。

产区地处樟江和都柳江水系在贵州境内的发源地及流域区;产区土壤为黄壤、黄红壤的偏酸性土质。

产区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豆类等为主;牧草以黑麦草为主。

耕地面积742.27万亩,草地面积1300万亩。

  群众素有养猪的传统习惯,把养猪作为一项主要家庭副业,饲养管理较精细,选种、用料、喂法都有讲究。

对母猪选择主要在产仔多、母性好、增重快的母猪后代中留种,并以“犁壁头、锅底肚、钉子脚、单脊背、绿豆乳、燕子尾”为优,注重花色边缘整齐、对称,禁忌养白尾、黑脚、鬼头(额部无白斑或白毛)猪。

选公猪则要求“狮子头、豹子眼、鲩鱼肚、竹筒脚”。

日粮以大米、米糠、薯类和红薯藤、芋头苗、瓜菜等青粗饲料为主,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不足,仅在小猪阶段补喂少量的黄豆或花生麸。

由于饲料富含糖分,且全部煮熟稀喂,特别是群众喜好吃捞水饭,以米汤渗入饲料日喂三餐圈养不放牧,使猪处于食饱、睡好、运动少的休闲状态,经过长期选择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使之形成了贵州黑土猪全身被毛黑色、毛稀而发亮、头大小适中、产仔多、母性好、耐粗饲、早熟易肥、体型中等、骨骼纤细、肉质鲜嫩、毛色一致、遗传力稳定的肉脂兼用型品种。

据《贵州黑猪资源调查》和《三都县畜牧资料汇编》记载,以及对古稀老人的调查访问,当地饲养的贵州黑猪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产区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长期的闭锁繁育,高度近亲,粗放饲养,以及贵州水族、布衣族等少数民族对饲养贵州黑猪的偏好,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耐粗饲、育肥快。

产仔高的优良地方品种。

(2)产地和分布

贵州黑土猪又名尧吕黑猪、荔波黑猪和独山猪,主产于贵州州南部布依族、水族聚居的边远地区三都、荔波、独山三县,分布于都匀、平塘、罗甸、贵定、龙里等县市,并流传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的巴灰、六塞等地。

该品种是产区群众经长期培育而形成的数量大、分布广、适应性强的肉脂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是一个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

(3)体系外貌

(1)贵州黑土猪全身被毛黑色,毛稀而发亮。

(2)体型:

属小型的肉脂兼用型品种,头短、脚矮、腹大、体躯宽深,体长与胸围基本相等,整个体型是矮、短、宽、圆、肥。

体质较为疏松,结构匀称。

(3)头部:

头大小适中,额部有水”字皱纹,额微凹;耳平直,耳尖稍向下垂,大小适中;嘴筒长而粗大,有部分细长微翘

(4)躯干:

背腰平直,有部分微凹,腹部紧凑微下垂;后躯广圆;四肢结实,后腿粗大、系部略倾而有力,后肢踏蹄较多。

乳头发育良好,排列对称整齐,乳头一般为5~6对,最多可达8对,最少4对。

通过对产区17头成年公猪的调查:

公猪的性成熟较早,平均为101.76±18.79天,且性成熟就有配种能力,性欲较强;配种方式多为本交。

实际上,现在公猪的初配年龄较以前稍晚,平均为154.71±17.72天。

大多数公猪利用2年后便阉割育肥,较少有超过3年的。

母猪一般4月龄左右发情,持续3~4天。

平均一年2胎,饲养条件差的二年3胎

(5)四肢:

粗短健壮,有很多皱摺,蹄较宽,蹄质坚实,前肢直立,左右距离较宽,后肢稍弯曲,多呈卧系。

(4)贵州黑土猪的优点:

(1)繁殖力高、母性好。

经产母猪窝产活仔12.18头,仔猪育成率达90%。

  

(2)肉质好,肉嫩味鲜。

贵州黑土猪的肉色、系水力、大理石纹,氨基酸总量,肌纤维、肌原纤维等与肉质有密切相关的六个方面指标与国外瘦肉型猪和国内其它品种相比都名列前茅,这与贵州黑猪优秀的肉质特性是相一致的。

  (3)耐热、耐粗性好、抗逆性强。

贵州黑土猪在南方的湿热高温气候环境中和缺乏精料的粗放饲养条件下,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4)体型紧凑,早熟,遗传力稳定,配合力好,是现代理想的杂交母本。

(5)生产性能

贵州黑土猪与贵州的其它地方猪种一样,个体较小,肉质细腻,腌腊制品是当地人们传统的肉食品和馈赠礼品,市场销售较好。

  

(1)产肉性能

贵州黑土猪是肉脂兼用型猪种,据5头260~280日龄贵州黑猪肉猪屠宰测定,宰前平均活重61千克,屠宰率71.83%,净肉率53.97%,背膘厚2.92cm,皮厚0.36cm,眼肌面积16.55cm2,胴体瘦肉率占38.01%,骨肉比1:

6.82。

  肌肉(背最长肌)主要化学成份:

单位:

%、kJ/100g

项目

水分

干物质

蛋白质

脂肪

膳食纤维

灰分

发热量

成分

66.2

33.8

20.5

11.6

0.40

1.00

794

  注:

发热量794kJ/100g≈190kcal/100g

  

(2)繁殖性能

  贵州黑土猪是一个早熟品种。

贵州黑土猪母猪性成熟较早,小母猪5月龄卵巢已有成熟滤泡。

据150头母猪繁殖性能调查,贵州黑土猪第一次发情平均在149.1天。

母猪的初配时间一般在6.5(5—8)月龄,在第二次或第三次发情体重在40—50千克时进行。

发情周期一般为18—23天,平均为21.6天,发情持续期2.5—4天,平均36小时,怀孕期平均为113.29天(110—115),窝产仔数:

一般初产母猪8—11头,经产母猪11—14头。

平均窝产仔数11.76头。

每头初生重0.575千克。

产后3天实际哺育数每窝11.14头,40—45天断乳,断乳时每窝重75.98千克,平均每窝育成11.46头,每头断乳体重6.34千克。

育成率按初生头数计为89.81%;按产后3天实际哺育数计为94.40%。

贵州黑土猪性成熟也较早,小公猪生后3周开始有爬跨行为,60天睾丸组织有精子细胞,90天精子已发育成熟,可以配种,但一般多在5.5—8月龄,据30头调查统计,平均6.1个月体重约35千克时开始配种。

据90头采精记录一次采精量为150(95~198)毫升,精子活力为0.86,每毫升精子数1.135亿,精液的酸碱度7.2。

公母猪自然交配性比为1:

60~100头,人工授精为1:

300~500头,一次配种受胎率可达95%以上。

贵州黑猪繁殖性能如下:

 单位:

月、天、头、g、kg、%

性成熟

年龄

配种

年龄

发情季节

发情

周期

怀孕期

一胎产仔数

仔猪初

生体重

仔猪断

乳体重

哺乳期

日增重

仔猪成活率

3

4

6.1

6.5

全年

20.6

113.29

12.76

573.1

576

6.29

6.39

139

143

89.81

二、保护的必要性

1.对品种的评估

贵州黑土猪是贵州久负盛名的小型肉脂兼用型猪种,它具有许多良好性状:

  

(1)繁殖力高,是良好的杂交母本。

性成熟早,生后90日龄精子已发育成熟可以配种,初情期平均为126日龄;发情征候明显,无论本交或人工配种,受精率都高(平均达90%);年产仔2窝,窝产仔,初产10.17头,经产12.18头;个性温驯,母性良好,仔猪断奶育成率达89~95%;与长白、杜洛克杂交效果显著。

  

(2)耐热性好,耐粗饲。

气温高达35℃时食欲不减,不出现张口呼吸现象;能大量利用青粗饲料,能在以青饲料为主适当配合糠麸的饲养条件下维持生长与繁殖,特别适合于经济能力不高或采用节粮型方法养猪的广大农户。

  (3)早熟易肥,个体较大。

一般育肥猪达60~70千克时,体躯已肥满可供屠宰。

  (4)皮薄(0.27~0.38厘米)、骨细(骨骼占胴体重8.33%)、肉质优良(肉色鲜艳、肉质细嫩、肉味鲜甜、无乳腥味)。

  主要缺点是:

生长速度慢,泌乳力不高,饲料利用率较低,脚矮,臀部欠丰满。

  今后应通过本品种选育,并改进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方法,来保持它的优良经济性状,改进提高它的瘦肉含量和生长速度

2.开发利用情况

本品种的产区群众近40多年来已广泛利用外来猪种,如约克、长白、杜洛克等与贵州黑土猪母猪杂交,繁殖杂种猪作肉猪饲养。

这种杂种猪呈现明显的杂种优势,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极受欢迎。

二元杂种每窝13.04头,三元杂种13.06头,杂交结果,产仔数增加很少,但60日龄断乳窝重则明显增加,与贵州黑土猪相比,计长白杂种增加26.17%,中约克杂种增21.82%,大约克杂种增19.44%,分别达到90~95千克,三元杂种的离乳窝重增加更多,比贵州黑土猪每窝多增重51~60.2%,达114~121千克,这些杂种仔猪经阉割作肉猪饲养时,在较好的饲料条件下,二元杂种日增重比贵州黑土猪提高14~36.19%,饲料利用率提高10.36~21.6%;三元杂种日增重比贵州黑土猪提高27~35%,这些杂种经8—9个月饲养可达100千克体重,可以屠宰上市。

这些杂种的瘦肉率比贵州黑土猪的高。

其中长黑杂交比贵州黑土猪高9.14个百分点,杜黑杂比黑猪高11.94个百分点,杜长黑三元杂比贵州黑土猪高15.44个百分点,杂交优势明显。

3.保护的必要性

我国地方猪种是在特定生态、生产条件下形成的各具独特种质特性的遗传资源,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和今后培育满足人类多种需求、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经济条件变化、优质高效新品种的丰富基因资源;随着养猪生产不断追求高生长速度、高瘦肉率,自上世纪80年代大量引进国外猪种,开展杂交利用,在重改良轻保种趋势下,地方猪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数量下降,有的趋于濒危状态;在良种工程普及的地方,有的地方猪种很难找到公猪,保种工作势在必行!

(1)贵州黑土猪数量也同全国地方猪种一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猪种的大量引入而逐年减少。

据调查:

1977年贵州黑土猪存栏数为18万头;1996年贵州黑土猪存栏数为13万头,比1977年下降了27.8%,2006年底贵州黑土猪存栏数为9.64万头,比1977年下降了46.44%,比1996年下降了25.85%,公猪存栏3.85万头(其中)成年公猪0.05万头),母猪存栏5.79万头(其中:

成年母猪3.01万头),成年公猪存栏量大幅度下降,已濒临灭绝。

(2)贵州黑土猪是我国地方良种猪之一,属小型肉脂兼用型猪种,具有早熟易肥,肉质鲜美,繁殖力较强,育成率高,耐粗饲,性情温驯,适应性强,杂交效果好等特点。

特别是杂交后代生长较快、瘦肉率较高,容易饲养,作为与外来品种杂交利用,贵州黑土猪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母本,具有市场需要或有潜在需要的许多优秀基因。

但由于近年来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很多地方贵州黑土猪不断地被外来血统混杂,造成了许多优良基因的丢失,因此,为确保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制定和实施贵州黑土猪种质资源中长期保护方案。

(3)是增加肉类食品供给的必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对优质肉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贵州黑土猪因其肉质优良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现已开发出了多款以贵州黑猪产品为原料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产品销售前景看好。

(4)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养猪业。

贵州省是个农业省份,种植业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占80%,每年有大量的副产品可用来发展养猪业。

适应性强、对饲料要求不高的贵州黑土猪正好适合在广大农村,既可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又增加了收入。

4.保护的可行性

(1)环境条件优越。

乌当区位于贵阳市东北部,属贵阳市新城区,总面积为686平方公里,辖5乡3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74个村委会,18个居委会。

2009年末总人口29.7万,居住有汉、布依、苗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5.3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18%。

乌当区自永乐、朱昌整体划转后,具有乌当农业特色的永乐蔬菜、艳红桃,朱昌白茶划转,一定程度上带来乌当区农业发展的战略转移。

如何对乌当区农业发展作一个新的定位,对乌当区农业发展现状引发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2)政府重视。

乌当区建设贵开线养殖小区、马百线养殖小区和210国道沿线养殖小区。

2005年—2008年,实施了良繁体系建设、“六位一体”富民生态工程、生态优质肉鸡基地建设、有机鸡、有机蛋鸡农产品产地认证、优质猪基地县建设、养殖小区建设、羊昌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标准化奶牛小区建设等项目。

四年间,争取省、市项目资金共5046.12万元。

通过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我区畜牧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养殖专业户、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如雨后春笋,截止目前,共建成畜禽养殖小区61个,发展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100余户。

三、保种方案

1.保种形式

 活体保种,采取保种场和保护区相结合的形式,在乌当区成立贵州林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保种场和保护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保种设施和效果。

1、建立一个适当规模的种质资源保护场,保存品种基因库。

一般来讲,作为猪的保种群体,应着重考虑这个有限群体的有效含量,大了不经济,小了世代近交系数上升快;从保种要求看,关键是多养公猪作用大,效果好。

因此,保种场建立一个8个血统(本品种现有的全部血统)20头种公猪,300头母猪规模的保种群为宜。

保种群采用各家系等数留种方式和延长世代间隔办法延长保种年限。

保种群不搞杂交。

  2、建立保护区,保种场与保护区相结合保种。

在乌当区的水田、新堡、羊昌、等边乡镇设立自然保护区,保存母猪2000头。

保护区内以生产贵州黑土猪原种为主,适当开展二元杂交,不搞三元杂交;禁止引进其它品种公、母猪防止群体混杂。

保护区内及保护区与保种场之间可以进行种猪交流,降低近交速率。

2.保种目标与规划

完善黑猪核心群、扩繁群、生产群繁育体系建设,2013年使之分别达到300头、2000头、10000头规模的三群繁殖基地。

基地选址在乌当区新堡乡,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好,土地资源丰富,远离工业区污染少,非常适合黔黑猪的养殖。

  要按国家原种场规定要求进行建设完善,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国家级原种场鉴定验收,核心群母猪存栏不少于300头,种公猪16头,年为扩繁群提供达到种质标准要求的种源2000头。

(1)保种目标:

至2011年贵州林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保种场饲养原种母猪200头,公猪16头(不少于6个血统),保种区饲养纯繁母猪不少于2000头。

至2013年保种场饲养原种母猪300头,公猪30头(8个血统以上)。

  

(2)选育目标:

对贵州黑土猪进行本品种选育,提高贵州黑土猪繁殖性能

  A、母猪窝产活仔数

由2011年11.42头提高到2013年12.8头。

  B、45日龄断奶窝重:

  由2011年的62.3公斤提高到2013年65.5公斤。

  (3)体形外貌要求:

按照贵州黑土猪品种要求,体形紧凑,头、颈清秀,毛色均匀,四肢粗壮、后躯丰满。

空怀空腹时肚不拖地。

  (4)体重和体尺要求:

 

 贵州黑土猪不同月龄体重、体尺单位:

公斤、厘米

月龄

年份

公猪

母猪

体重

体高

体长

胸围

体重

体高

体长

胸围

2000

8.30

22.50

36.35

38.37

8.06

22.30

35.25

37.50

2005

8.60

22.90

36.60

38.50

8.40

22.50

35.65

37.90

2010

9.50

23.50

37.35

39.37

9.26

23.30

36.25

38.50

2000

32.83

44.17

68.30

63.17

38.33

38.56

79.39

74.22

2005

33.13

44.57

68.80

63.57

38.73

38.96

79.798

74.62

2010

34.03

45.37

69.50

64.37

39.53

39.76

80.59

75.42

十二

2000

56.50

51.30

103.80

81.30

75.38

47.75

105.58

98.17

2005

57.30

52.00

104.50

82.00

76.08

48.45

106.28

98.87

2010

58.50

53.30

105.80

83.30

77.38

49.75

107.58

100.17

3.保种方法

以各血统等量公母比例留种法留种,采取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方式配种,尽量控制近交,当近交系数达到一定时,要适当导入外血,每年维持相对稳定数量的种猪。

4.技术路线

根据群体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原理,采用群体继代选育的方法,并通过指数选择法和配合生产环境的调控、“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组建贵州黑土猪选育核心群,开展贵州黑土猪品系选育,提高贵州黑土猪质量。

  

(1)贵州黑土猪群体系谱的建立和审查。

对保种场和保种区纯种母猪和种公猪进行全面普查,在过去所建立的贵州黑土猪种猪系谱的基础上,归纳整理贵州黑土猪群体系谱并建立电脑档案。

通过系谱记录和种猪档案资料、分析种猪的血缘关系,生产繁殖性能情况,绘制品系图,按同质条件建立品系祖代群。

  

(2)建立育种核心群。

通过贵州黑土猪群体系谱的审查,在保种场和养殖小区内挑选生产繁殖性能最好的贵州黑土猪公猪20头、母猪300头组建贵州黑土猪育种核心群(基础群)。

核心群内公猪以及公母猪之间均要求没有血缘关系。

  (3)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方法。

核心群建立之后,群体闭锁繁育2—3个世代,中途不引进外血。

每个品系每个世代严格选留公、母猪。

为使各种可能的基因重组类型充分表现,每个世代的近交量不致于过大,群内实行避免全同胞及亲子交配的随机交配方式,半同胞允许近交,近交系数控制在12.5%以下。

选育到第三或第四世代,由于基因纯合,个体间遗传相似上升,好的公猪可以多配些母猪,对家系成员表现较差的或有遗传疾患的家系整个淘汰,家系减少,此时可以从保种场或保种区挑选繁殖性能优秀的公母猪进入核心群,引进外血、重新组群,进行下一世代繁育。

允许繁殖力特优的家系多留种和世代重叠使用。

“闭锁”—“开放”相结合,一年一个世代,最终达选育目标。

  (4)加强选择,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选择强度。

选择是群体继代选育的关键,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的遗传改进量(即选择反应)和加快改进速度。

采用系谱及家系选择和个体选择相结合的选择方法。

并通过群体继代同质选配的系间杂交、多世代循环来固定高繁基因。

  2月龄窝选(家系选择)、窝选的标准要求其亲本品质优秀,窝产活仔12头以上,仔猪初生头重达0.57公斤,同窝仔猪生长良好、发育匀称、体形外貌较一般,无生理缺陷。

45日龄断奶存活仔猪11头,窝重达62公斤。

一般选择比例为60%,窝选后,公猪按5:

1,母猪按3:

1进行选留种。

大约每窝按公猪1头、母猪2—3头挑选候选猪群。

  坚持2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个体多次选择。

在四次选择中以2月龄和6月龄为主,4月龄和8月龄为辅。

2月龄窝选,选留率为60%以上。

4月龄以后为个体选择,在2月龄选留种猪中,每窝挑选1公、2—3母进行个体生长发育性能测定,根据测定的数据(日增重、体重、体尺)应用综合指数法进行个体选择、选留指数最高的个体。

候选猪群中公猪选40%,母猪选60%,四次选择中以6月龄选择重要,因为此时猪的生长发育已趋于成熟,各方面信息资料已获得,应用选择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