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课改工作通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9802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7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课改工作通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广州课改工作通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广州课改工作通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广州课改工作通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广州课改工作通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课改工作通讯.docx

《广州课改工作通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课改工作通讯.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课改工作通讯.docx

广州课改工作通讯

广州课改工作通讯

2003年第一期(总第1期)

广州市教育局文件

关于印发《广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穗教基教[2002]11号)

关于我市中小学校2003年秋季全面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的通知(穗教研[2003]3号)

关于我市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穗教发[2003]23号)

 

课改实验方案

广州市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广州市教育局2003年7月)

 

领导讲话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建教育强市(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卓彬)

广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验探索——广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华同旭在广州市教育行政干部新课程培训班上的报告(2003年5月)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茂林在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东山区)现场会上的讲话(2003年5月)

 

课改动员大会材料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茂林)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广州市东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江东)

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为推进新课改做贡献(广州市民政局)

 

课改实验工作总结

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汇报(广州市教育局2003年9月)

 

●广州市教育局文件

广州市教育局文件

穗教基教〔2002〕11号

关于印发《广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局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市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特提出《广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执行。

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我局基础教育处反映。

 

二○○二年九月十六日

 

广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决定从2002年秋季开始启动我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进而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

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按照《纲要》要求,认识和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目的、价值、理念,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体系、结构、内容,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广州基础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子女接受优质基础教育的需求。

1.在《决定》的指导下,围绕《纲要》提出的课程目标,积极稳妥地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国家课程。

2.探索课程发展的机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增强课程对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作用。

3.开设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发或选用适应不同学校、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加强英语、信息技术教育,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

4.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仅重视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体验,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改变机械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根据新课程重视实践与实验教学的要求,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室)以及体育、艺术、劳动与技术等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并提高其使用效率,促进学生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鼓励广大教师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改革中小学考试和评价制度。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内容和标准,试行评价的新方法,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

6.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逐步完善课程管理,整合课程管理手段的控制功能和服务功能,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课程管理模式;促进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校长和教师确立现代教育观念和新的课程理念,提高管理水平、研究和指导的水平、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形成一支能胜任课程改革的教育行政人员、教研科研人员、校长和教师队伍。

二、工作进程

(一)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从2002年开始启动,先由东山区(作为省级实验区)以及部分学校承担我市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任务,从2002年9月起,在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其他各区、县级市从2002年5月开始做好组织发动和师资培训等准备工作。

我市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时间与广东省的全面推广同步,统一进行,整体推进。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部署,结合实际,我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进程如下:

2001年秋季,全面实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学科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

先后颁布《广州市实施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的意见》(穗教〔2001〕20号)和《关于我市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几点意见》。

2001年秋季开始,启动新一轮高中选修教材编制工作。

该项工作由广州、天津、重庆、成都、长春、武汉、南京七个中心城市教研室牵头,计划三年开发120种教材。

第一期开发的15种教材将于2002年秋季投入使用。

2002年1月,召开“广州市高中新课程计划实施工作研讨会”,对启动高中新课程计划实施以来的工作进行交流,对全市高中新课程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今后深化高中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出指导意见。

2002年6月,召开“广州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会议”。

系统总结一年来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部署下学年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有关要求,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必须在深入学习教育部新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规范管理,以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三)幼儿教育改革工作

认真抓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学习、宣传、培训,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的部署,从2002年秋季开始实施《纲要》试点工作,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三、组织管理及工作要求

(一)组织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更是素质教育扎实有效地推进并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

它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而这项工作又是一项整体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稳步推进。

1.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领导直接负责,负责课程改革的宏观决策,审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是领导小组的下设工作机构,办公室设在市教研室,具体负责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等有关工作。

2.组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小组,加强研究,及时指导。

聘请省市内外高校、教科研机构以及中小学教育知名专家,组建专家指导小组,为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各区、县级市要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本地区课程改革的领导和管理工作。

(二)工作要求

1.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协调、指导工作,发挥实验区的示范、培训和辐射作用,以推动我市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东山区代表我市作为省级实验区,先行实验。

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实验区工作的协调和指导,促进实验区建立和完善课程改革的管理体制,研究制定新课程实验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详细可操作的实验方案,并对中考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实验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东山区要按照省的实验要求,结合广州的实际,认真做好实验工作,在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课程管理、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师资培训、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我市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2.加强师资培训,确保师资培训工作与新课程的同步推进并适度超前。

师资培训是课程改革工作成败的关键,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要做好师资培训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工作,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并能够胜任新课程实施的师资队伍。

坚持“全员培训”的原则。

以全体教师为对象,以管理者、培训者、骨干教师和起始年级任课教师为重点,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工作。

坚持“观念领先”的原则。

把更新受培训者的观念,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要重视并抓好进入课程改革的年级和学科的一线任课教师的培训。

参加培训的教师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坚持“边培训、边研究、边实验、边开发”的原则。

加强新课程师资培训的科研工作,组织教师继续教育机构、教研人员和科研人员对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进行评估、指导和专题研究,开发新课程培训教材,探索适应新课程实施需要的培训方式、培训模式。

3.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市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各区、县级市也要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资金,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同时,各区(县)要按照新课程要求,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物质条件保障。

积极开展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完善全市公开性考试(高中阶段学校入学考试和高中华业考试)制度,发挥考试对课程改革的积极导向作用;加大校内考试制度改革的力度,确保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和品德评价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促进学生发展;积极进行教学评价改革,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同时,要加强对课程改革各个阶段工作的专项督导评估,确保新课程实施的健康发展。

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并制定有关政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集体和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予以表彰。

4.努力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组织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及教师认真学习《决定》和《纲要》。

有计划地、持续不断地利用各种形式和媒体向全社会宣传《决定》和《纲要》的精神、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内容,引导全社会参与并支持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的舆论氛围。

新课程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索建立社区、家庭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使学校、社区、家庭在课程改革中形成合力。

 

 

广州市教育局文件

穗教研〔2003〕3号

关于我市中小学校2003年秋季全面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局属各单位,各院校附属中小学、企事业办中小学、民办中小学,省实验中学:

经省教育厅批准,我市中小学校从2003年秋季开始,义务教育起点年级、起始学科全面开展新课程实验。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开展新课程实验必须贯彻的主要文件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广东省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我局制定了《广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穗教基教〔2002〕11号),对全市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意见,适用于今年秋季我市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新课程实验。

各区、县级市可参照市的文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区新课程实验方案。

二、关于开展新课程实验的动员和培训工作

(一)动员

我市定于4月23日召开“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东山区)现场会”,为全面开展新课程实验作内部动员。

拟建议市政府召开全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动员大会。

各区、县级市也要开展好本地区的动员发动工作。

(二)培训

市级新课程培训由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由广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具体组织实施,严格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切实做好新课程实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拟定于5月份举办市本级和区、县级市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学校长新课程实施通识培训班;并在国家级骨干培训者和省级骨干培训者培训的基础上,组织一次市级骨干培训班,确保各区、县级市组织全员培训时有足够的师资。

各区、县级市要把新课程培训作为“十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完善“四位一体”的培训组织机构(即进修学校、教研室和教科部门、电教部门),在市级培训之后安排好本地区的培训工作。

中小学行政干部的通识培训应在7月前安排完毕,义务教育阶段起点年级、起始学科教师的全员培训应在暑假结束前安排完毕。

三、关于新课程实验的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工作

(一)按照“均衡设置,加强综合,加强选择”的原则及省关于“以地级市为单位统一课程设置模式”的要求,我市义务教育起点年级、起始学科课程设置建议如下:

小学(1—6年级)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条件的地区可在小学一年级开设小学英语口语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7—9年级)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加强写字教学。

为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将信息技术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分离出来独立设置,小学在四、五、六年级上学期开展,初中在一、二年级开展。

(二)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局制订了《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试行)》(见附表1),各区、县级市可根据市的课程计划表,制订本区、县级市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实施意见,并指导学校编制科学可行的周课程表。

(三)我市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材选用原则:

1.小学阶段以区、县级市为单位进行教材选用。

各区、县级市由教育行政领导、教研人员、校长和教师代表组成教材选用委员会,在市提供选用教材建议的范围内(见附表2),比较各种版本教材的特点,确定本区、县级市选用的教材,并以文件形式通知各学校进行教材征订。

2.初中阶段以市为单位进行教材选用(见附表3)。

如果区或县级市因本地区实际需要选用非指定教材的,须向市课改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批后方可选用。

3.教材选用必须坚持科学性和适用性的原则。

首先须在通过国家审定的教材中选择编制质量高的版本;其次要充分考虑选用的教材版本应适合广州地区的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学习特点;对由本市组织力量编制的、具有适应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目标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教材版本应优先选用。

4.资料的使用应与选用教材配套。

四、关于开展新课程实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1.全市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

各区、县级市可参照市的做法,成立各区、县级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本地区新课程实施工作,制定本地区新课程实验方案,并将领导小组名单及新课程实验方案于7月前报我局基础教育处。

2.广泛发动教育系统各职能部门及政府各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包括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资金、按照新课程实验需要增添教学设施和设备(当前尤其要集中力量解决实验室、专用教室、图书馆等场室及图书、实验设备的增加配置)、制定适应新课程实验需要的教师工作量规定等,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3.通过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课程改革的意义,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和家长支持和参与改革,形成新课程实施的合力。

4.在开展国家课程实验的同时,积极开发区域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本地区丰富的课程资源,形成“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体制。

5.把新课程实施作为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教研对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新课程实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各级督导部门要加大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督导力度,将督政与督学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专项督导,确保新课程各方面条件与工作的落实。

7.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

大力开展发展性评价研究,努力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实现发展性评价研究与新课程实施工作的有机结合;深入开展中小学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和校内考试改革,建立我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积极配合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附件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课程教材选用建议

科目排列顺序版本特点语文

(一年级)①人教版编辑出版力量较雄厚,经验较丰富,质量也不断提高,配套较齐全,服务相对较好。

②北师大在编排体例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安排方面与人教版、江苏版相比,有新的面貌。

其中一些问题(如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编排)有待实验验证。

③江苏版虽然教材编写经验不及人教社,但也有一定规模的编辑出版力量,而且编辑人员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较熟悉,在质量与配套方面与人教版不相上下。

数学

(一年级)①人教版教材符合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在教材的编写上注意与旧教材的平稳过渡,同时配套教材比较齐全,方便教师操作,比较符合我市绝大多数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的要求。

②北师大教材在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方面做得更彻底,在教材的编写上表现得更大胆、更前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但变动幅度大,教师适应有难度。

英语

(三年级)①广州版1.有一个更高的英语课程目标,使学生通过教材的使用,达到较高的要求。

2.教材配套资料齐全。

3.教师培训与教学指导到位

4.教材已经过多年试验,学校教师已经比较熟悉与掌握。

科目排列

顺序版本特点品德与生活

(一年级)①教育科学教材以都市生活为主体,适当关注乡村生活,课程设计思路体现: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结合交叉,螺旋上升。

”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回归生活。

2.关注教学观念的变革。

3.体现教学资源的整合。

4.关注学生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

②北师大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

教材的呈现遵循儿童生活的实际,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游戏或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学习生活和学会发展。

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①教育科学教材以都市生活为主体,适当关注乡村生活,课程设计思路体现: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结合交叉,螺旋上升。

”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回归生活。

2.关注教学观念的变革。

3.体现教学资源的整合。

4.关注学生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

②北师大该教材在目标上综合地体现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行为习惯的培养的统一;在内容上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经历,把相关的基本的社会科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学生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中综合地提高品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在方式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自主活动中进行探究和活动。

学生的活动不限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堂外的社会调查、信息收集与整理参观考察、表演展示等。

课程资源在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不断拓展。

科学

(三年级)①教育科学1.知识的系统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该教材在呈现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强调了不同领域的知识间的整合,脉络清晰,结构合理。

2.学习过程的探究性与接受性相结合。

该教材在注重安排大量的探究性实验的同时,也注重关键知识的讲解和指导,学生易学,教师易教。

该教材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内容安排不够活,版式不够生动。

②河北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综合。

每一年级分别围绕一组统一概念,按单元组织教学内容。

2.注重探究。

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探究情景,组织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启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3.结合评价。

提供了多种类型的评价工具,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即时的反馈和矫正。

4.体现弹性。

鼓励师生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来完成学习任务,缺点:

如探究活动指导久明确,在一些课中教师要准备的教学材料较多。

音乐

(一年级)①广东教育

广东花城针对经济发达沿海地区,以开放性新教学理念而编写,加强了教材内容的时代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努力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富于浓郁的地方特色,教学理念新、质量较好,又便于培训。

②人民音乐教学理念新,相对最大优点是配套资料较齐全,可算是一套质量较好的音乐教材。

但由于他是面向全国内容、要求照顾面广,而最主要的是广东地方文化特色相对欠缺,故列为可选版本。

美术

(一年级)①广东岭南

美术1.课题设计新颖有趣,吸引学生的兴趣点。

2.文化内涵丰富,引入经典美术作品12例,经典科学和文化童话多例。

3.图片美观,欣赏对比鲜明,欣赏主线贯穿全册。

4.有游戏活动导入,趣味评价和学习记录卡形象生动。

5.版式与栏目设计活泼,呈现活动过程。

6.工具材料按单元课题相对集中,分类操作非常方便。

②人民美术信息技术

(四年级)①广州版教材从1995年秋季起在广州市中小学试验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该教材曾于1998年在全国计算机教育科研会议上作教材展示。

2000年在粤港澳信息教育成果展览会展示。

2000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重新编写,该教材已通过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批准。

广州市小学、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各二册)从2001年秋季起在广州市中小学使用,受到学校和师生欢迎,效果良好。

附表3

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新课程教材选用规定

科目版本特点语文

(七年级)人教版该教材既体现“大语文”学习特点,突出文化积淀及人文教育,课文精典与时代性兼顾,内容切合学生实际,经我市东山区实验,受师生特别是学生普遍欢迎;同时,各单元有相应较明确的能力学习目标,各篇课文后都有相应要求较高而且形式较活的练习配套,知识能力目标清晰,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真正落实。

符合我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实际要求。

而且资料配套齐全。

数学

(七年级)华东师大版教材符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在教材的编写上注意与旧教材的平稳过渡,同时配套教材比较齐全,方便教师操作,比较符合我市绝大多数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的要求。

英语

(七年级)三联书店

(广州版)1.有一个更高的英语教材目标,使学生通过教材的使用,达到较高的要求,教材符合课程要求,语言地道,重视学习策略培养。

2.教材配套资料齐全,方便师生使用。

3.教师培训与教学指导到位。

4.教材已经过多年试验,学校教师已经比较熟悉与掌握。

历史

(七年级)人教版1.本教材反映新课标精神,有较为充足的学生活动设计;

2.编写力量较强,配套材料齐全,后继服务较到位;

3.教师对人教版教材使用较熟悉。

地理

(七年级)人教版无论在编写人员,教育教学理念,教材知识结构,教材组织形式,教材课文、图像、作业三大系统的关联性上,都比其它版本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