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870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I.docx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

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3)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4)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5)旧时茅店社林边,。

(辛弃疾《西江月》)

(6),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7)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多行不义,。

(《左传·隐公元年》)

(9)《秋词》中赞美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qiānqiān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1)给加点字注音。

(2分)沸腾黛色

(2)根据拼音写汉字。

(1分)qiānqiān细草

(3)仿照划线句子,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再续写一句话。

(2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上学、放学途中,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避免不发生事故。

B、阅读经典,这是一种很好的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C、阳光中学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的活动。

D、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动的。

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习课上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几个同学在小声地谈笑着什么。

B、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开得真快,真如白驹过隙啊!

C、妹妹对我的谆谆诱导,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D、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5、填入文中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2分)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赏。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

6、名著阅读(6分)

(1)、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同志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根据这些亲身经历,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3分)

(2)在狱中为了给难友们寻找水源而被特务迫害而牺牲了,狱友们以绝食抗议,要求为他开追悼会。

(1分)

(3)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

三藏上岸,合手称谢道:

“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

”老鼋道:

“不劳师父赐谢。

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

我在此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话,只是难脱本壳。

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三藏响允道:

“我问,我问。

”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

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请概述老鼋希望三藏到西天问佛祖一件什么事。

(2分)

7、综合性学习(8分)

温家宝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他提倡: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校决定利用双休日举行一次集体课外读书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达到“读好书”的目的,同学之间进行了中外文学名著推荐活动。

①你推荐的作品是:

《》(1分)

②你的推荐语是:

(2分)

(2)活动结束后,刘华到图书馆去还借来的书。

管理员刘老师接过书翻了一下说:

“呀!

刘华同学看书可认真,书上还标了记号,作了圈点批注呢!

①管理员刘老师的言外之意是:

(2分)

②刘华听了,很不好意思。

假如你是她,应该如何说?

(3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8-9题。

(7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自选角度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分)

9、请比较这两首诗的内容、情感上的相同点,手法上的不同点。

(4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10-13题。

(14分)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zhǎng)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4分)

(1)并驱如故

(2)盖以诱敌

(3)故遂与之行(4)以为畏狐也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各划1处)(2分)

(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分)

(2)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3分)

13、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3分)

(三)阅读《细菌、健康和保洁员》,完成14-17题。

(16分)

①近来,一些医院却发现,真正能加快病人恢复进程的并非是名医,而是默默无闻的保洁员。

他们意识到,那些容易引起院内感染的病菌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对付。

②过去,院内感染的罪魁祸首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而目前让医院焦头烂颇的病菌有:

万古霉素肠球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以及一组高度耐药、被统称为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等。

这些顽固的病菌在医院的角落里无处不在。

③有统计称,医院病房内大约10%的软硬表面遭到革兰氏阴性病菌的污染,还有15%遭到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污染。

美国的卡佛医学院对30个病房里的病床床单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有95%的床单都窝藏着万古霉素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在新床单换上一周之后,又有92%的床单再次被这些病菌污染。

④对付那些常附着在皮肤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医护人员保持手部清洁就能解决问题。

但如今的病菌却能够在键盘、床单等无机表面存活,消毒工作也随之越来越难,为此,纽约大学朗格医学中心流行病学菲利普斯曾做了一次尝试,把保洁人员变成了病人护理过程中的关键合作伙伴,以保证那些被接触最多的表面得到彻底消毒。

仅半年时间,项目的主要衡量指标——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数量与抗生素的使用量,都答复降低。

14、阅读选文,写出容易引起医院内病人感染的病菌名称。

(4分)

15、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4分)

16、“有统计称,医院病房内大约10%的软硬表面遭到革兰氏阴性病菌的污染,还有15%遭到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污染。

”这句话中的“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4分)

17、根据选文,结合实际,说说生活中如何降低被细菌感染的风险?

(4分)

(四)阅读《爱,是等不得的》,回答18-22题。

(18分)

(1)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

(2)他的母亲,与别人的母亲不太一样,因患侏儒症,母亲的身材异常短小。

(3)他六岁那年,他的父亲——一个贫苦、老实的泥瓦工,去帮邻家盖房,从房梁上摔下来。

他没了父亲。

(4)矮小的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他,吃的苦,应该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吧?

夜幕四垂,母亲在田里干活还没回来。

一大清早,母亲又背了一篓子的绣花鞋垫去集上卖。

那些鞋垫,是母亲夜里坐在灯下,一针一线绣好的。

母亲靠这些贴补家用,换了吃的喝的养活他。

一次,他对卖鞋垫回来的母亲说,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报答你。

(5)母亲便笑着问他,怎么报答呢?

(6)他答,我给你买一屋子的好东西吃,一屋子的好衣裳穿。

母亲笑,笑出泪来。

母亲摸着他的头说,“吃的妈不要,穿的妈不要,等你长大了,带妈坐一回飞机吧。

”A

(7)他八九岁时,个头已超过矮小的母亲了。

母亲在野地里割草,头顶上突然响起飞机的声音,母亲和他都抬了头看。

空中的飞机,有点像他见多的花喜鹊。

花喜鹊飞远了,看不见了,母亲才收回目光,母亲说:

“这都是有本事的人坐的,有本事的人,坐了飞机,到很远的地方去。

”B他问,很远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母亲描绘,有很多很多的高楼,高楼里的桌子椅子,漂亮得不得了。

母亲没离开过乡村,母亲的想象里,很远的地方,就是高楼和漂亮的桌子椅子。

他郑重地向母亲承诺,以后我要做有本事的人,带你坐飞机到远方去。

(8)他一天天长大,一路念到大学,然后一路打拼,成了一家大公司的高管——他真的成了有本事的人。

他住进了母亲曾描绘过的高楼里,高楼里,有着漂亮的桌子椅子。

亦常常去赶像花喜鹊一样的飞机,坐上去,南来北往着。

他还记得对母亲的那个承诺,可是他总是很忙,抽不出时间去兑现他的承诺。

(9)母亲对常常去赶飞机的他崇拜不已,母亲问,你真的坐飞机了?

他淡淡地说,啊。

坐飞机像不像坐船一样的,会不会晕?

母亲充满好奇。

(10)他觉得母亲的好笑。

一低头,突然瞥见母亲的白发,密集在她的头顶,一撮一撮的。

永远儿童般矮小的母亲,原来也是会老的。

他心一软,说,妈,等我有空了,我带你去坐飞机。

母亲低了头笑,母亲说,不坐不坐,我这么老了,坐飞机做什么啊?

他说,一定的,我一定带你去坐。

母亲便欢喜得手足无措。

(11)那天,终于抽出空来,订好机票,他打电话告诉母亲,要带她去坐飞机。

母亲激动得逢人便说,我儿要带我去坐飞机了。

还特地扯了布,做了一身新衣裳。

(12)他回去接母亲,半路上,突然接到上司的电话。

上司说公司来了一个重要客人,问他有没有空陪着一起吃饭。

他只犹豫了几秒钟,就回,没问题。

车子掉转头,朝着母亲的反方向而去。

他想着,飞机票可以重签,母亲晚一天出行也无妨。

(13)这天晚上,母亲却摔倒了。

摔倒之后,迷糊中还跟人说,我儿要带我去坐飞机呢。

可渐渐就不行了,在凌晨,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走了。

(14)他跪在母亲跟前,恸哭不已。

只不过一日之隔,他的爱,就再也送不出去了。

18、用课文原句解释文题中的“等”与“等不得”分别是指什么?

(4分)

1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儿子这个人物形象。

(3分)

20、在第六段和第七段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赏析其精妙。

(4分)

21、这是一篇记叙文,在记叙时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4分)

22、“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有些爱是等不得,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三、写作(60分)

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粗心、惰性、娇气……

请以“我终于战胜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初一语文综合练习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每空1分,计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