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8303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学习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简易方程的运用。

在学生已有的算术和代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简易方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算术知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3.能列简易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培养学生书写规范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用字母表示数……………………………4课时

2.解简易方程………………………………10课时

3.整理和复习………………………………2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52~53例1、例2及练习十二第1、3、7、8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3.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教学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3.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活动一:

学习例1

1.仔细观察课本主题图,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

3.汇报、展示

活动二:

学习例2

1.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2.讨论:

在地球上能举起l千克的物体,那么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千克?

在地球上能举起2千克的物体、3千克的物体,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千克呢?

3.汇报、展示

【检测反馈】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先说一说长方形纸条的面积公式:

长×宽。

引导:

此题的宽是3cm,怎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长方形纸条的面积?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题。

一、导入

1.导入:

你今年几岁了?

再过两年呢?

再过三年、四年、n年呢?

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

过几年就用年龄十几,n年就加n。

2.质疑:

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

(一个数)

3.揭题:

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

二、活动过程

预设如下交流点:

活动一:

学习例1

1.引导:

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

小红1岁时爸爸31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3.质疑:

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

小组交流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小红”“红”代替小红的年龄,也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一个字母或一个符号来代替。

4.重点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可以用任意字母来表示小红的年龄。

这些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能表示200吗?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

这里的字母能表示从1开始的自然数,但是不能表示太大的数,不能表示200,因为人不可能活到200岁。

引导学生小结:

用字母表示数时,在特定的情况下,字母表示的数是有一定取值范围的,比如表示年龄时。

活动二:

学习例3

1.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球上的6倍;在地球上我只能举起l5kg。

你们知道为什么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是地球上的6倍吗?

拓展:

是月亮的质量小的原因,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2.探索:

在地球上能举起l千克的物体,那么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千克?

在地球上能举起2千克的物体、3千克的物体,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千克呢?

引导学生把人在地球上能举起的质量用字母表示(以用x表示为例):

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就是x×6千克。

3.简写乘号。

直接教学:

x×6,我们可以写成6x,中间的乘号省略不用写。

在省略乘号时,一般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想一想:

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引导学生小结:

人能举起的质量是有限的,因此字母表示的数也是有一定范围的,不能过大。

4.(出示教材第53页情境图)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

6x=6×15=90(千克)

三、课堂小结

1.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一个结果以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特殊情况下,字母的取值是有一定范围的。

2.在省略乘号时,一般要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7、8题。

教学反思: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54及练习十二第4、5、6、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运算定律和字母公式,能够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向学生渗透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的简单美

教学重点:

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并能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2.能够用语言表达运算定律和字母公式,能够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活动方案】

活动一: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你能像上节课那样,用字母把这些运算定律表示出来吗?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讨论、交流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有什么不同?

3.汇报、展示

活动二: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讨论自己尝试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公式与S=a2C=4a区别

3.汇报、展示

【检测反馈】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4题。

2.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6题。

一、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并让学生分别用语言叙述一下对应的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

2.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

学过的运算定律有: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4.师引导思考:

在叙述时有什么感受?

(比较麻烦,有时表达不清楚。

结合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怎样能变简单些?

学生会想到用字母表示数。

5.揭题: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你能像上节课那样,用字母把这些运算定律表示出来吗?

为了教学统一,可以规定学生用字母a、b、c来表示数字。

先自主思考,再尝试表示。

将答案写在教材第54页的表上。

集体订正。

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的表格: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乘号的简写。

先让学生自己看教材学习,再进行交流汇报。

明确: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如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3.引导观察比较:

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启发学生小结: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一目了然,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质疑:

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白:

这三个字母可以分别表示我们学过的任何数。

活动二: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出示正方形的形状,让学生先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及周长的计算公式:

面积=长×边长;周长=长×4。

引导: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一般情况下,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

试着写一写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公式,然后再翻书看课本是怎样表示的。

明确:

S=a·a可以写成a2,表示2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一般写成S=a2。

出示:

32,b2,52,指名让学生读一读,并说出各表示什么意思。

(32读作3的平方,表示2个3相乘,等于9;b2读作b平方,表示2个b乘;52读作5的平方,表示2个5相乘,等于25。

三、课堂小结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3.a2读作:

a的平方,表示2个n相乘。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56~57页练习十二第5第10题。

教学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58例4及练习十三第1、2、4、9第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3.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简单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应用题的意图和解题思路。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3.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活动方案】

活动一: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加减关系

1.想想当你几岁时,老师几岁,用一个算式表示。

在纸上写写看。

2.还能写出更多的算式吗?

能把你写的算式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3.汇报、展示

活动二:

学习例4

1.学习例4,一共有果汁1200g,倒了3小杯,每小杯的容量用xg表示,还剩下多少克?

一小杯的容量是xg,那3小杯的容量是3xg,还剩下多少克呢?

2.讨论、交流:

x最大可以是多少?

3.汇报、展示

【检测反馈】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的第2题。

3.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1题

4.完成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9题。

一、导入

师:

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再过几天老师的生日就要到了。

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有多大了?

学生发言,猜一猜老师的年龄。

师:

你们已经猜了老师的年龄,现在,让我来猜猜大家的年龄吧。

(11岁)老师告诉你一条重要的信息。

(出示老师比同学大22岁)你们说我几岁了?

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

学生的岁数:

11岁老师的岁数:

11+22)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加减关系

1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想想当你几岁时,老师几岁,用一个算式表示。

在纸上写写看。

(一生板演)

3.师:

感觉怎样?

还能写出更多的算式吗?

能把你写的算式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算式与感想。

4.优化。

AA+22表示什么?

还表示什么?

5.预设:

BB+22XX+22这三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A、B、X都是表示不确定的数,A+22B+22X+22不仅表示老师的年龄,还表示老师比同学大22岁这个关系)

6.师:

这些算式真的可以表示老师任何一年的年龄吗?

让我们来试试。

7.师:

用a表示自己的岁数,那么你最喜欢的人的岁数怎么表示?

试试看。

活动二:

学习例4

1.例4可知:

一共有果汁1200g,倒了3小杯,每小杯的容量用xg表示,还剩下多少克?

一小杯的容量是xg,那3小杯的容量是3xg,还剩下多少克呢?

列出式子:

1200-3x。

(学生齐答,教师板书)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后派出代表做课堂汇报。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作业:

P60页练习十三第2、4题。

教学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59例5及练习十三第5、6、7、8第题。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数量关系。

2.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化意识,提高概括能力。

4.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复杂数量关系的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应用题中的复杂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数量关系。

2.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化意识,提高概括能力。

4.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复杂数量关系的方法。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活动一:

学习例5

1.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需要6根,摆3个需要9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假如摆x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捧?

3.讨论、交流。

4.汇报、知识。

活动二:

摆正方形

1.摆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摆2个、3个、4个呢?

如果摆x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这儿的x表示什么?

2.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讨论、交流。

4.汇报、知识。

【检测反馈】

1.完成教材第59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6题。

一、导入

抓小棒的游戏。

1.明确操作要求:

同学们每次抓的小棒根数是老师抓的3倍。

2.教师分别抓1根、3根、7根小棒,学生抓出相应的根数。

在此基础上提问:

怎样求出你应抓的根数?

3.教师抓一大把时,问:

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抓几根呢?

当a=60时,你们小组的同学一共抓几根?

当a等于200时呢?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学习例5

摆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1.教师:

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摆2个、3个、4个呢?

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三角形个数的3倍。

2.假如摆x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捧?

学生:

3x根。

教师:

x表示什么?

这儿的x可以是哪些数?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3.当x等于6时,就是摆了几个三角形?

需要几根小棒?

当x等于20时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活动二:

认识角

摆正方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1.摆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摆2个、3个、4个呢?

如果摆x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这儿的x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摆2个需要8根,摆3个需要12根……

提问: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正方形个数的4倍。

摆x个正方形需要4x根小棒,这里的x表示正方形的个数。

2.另一个正方形,用x表示边长,问:

这时的x表示什么?

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

指名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C=4x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x×X=X2

经过举例让学生明白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3.摆正方形和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

三、课堂小结

同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并且表示的意义不同。

同一个字母表示相同的意义、相同的数量时,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5、7、8题。

教学反思:

方程的意义(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62~63及练习十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3.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活动一:

天平原理

1.说一说自己对天平有哪些了解?

2.合作探究。

在天平的右边放一个1009的砝码,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

3.把一个杯子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100g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天平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4.汇报、展示

活动二:

巩固拓展

1.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天平的状况吗?

2.让学生比较50+50=100与lOO+x=250两个等式,有什么不同?

3.讨论、交流

4.汇报、展示

【检测反馈】

1.让学生仿照课本情境图,自己试着写一些方程。

2.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题。

3.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

先说一说图意,再写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一、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简单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

2.谁能简单地说一下曹冲是利用什么原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呢?

(让大象和石头的重量相等,再称石头的重量。

3.是的。

那么你们知道吗,在生活中有很多工具能帮我们测量出相同重量的物体。

今天就先来认识其中的一种:

天平。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天平原理

1.出示天平:

让学生

2.合作探究。

(1)在天平的右边放一个1009的砝码,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

让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操作,得出:

在天平的左边放2个509的砝码就可以保持平衡。

(2)把一个杯子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100g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天平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追问:

如果用未知数x来表示水的重量,那么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汇报:

lOO+x(师板书)

(3)再次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天平右边放10g砝码),发现了什么?

(天平两边不平衡)

哪边重一些呢?

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

lOO+x>100。

怎样让天平两边平衡呢?

(加砝码)

教师在右边依次加一个100g的砝码,加两个100g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天平的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时引导学生用式子表示:

lOO+x>200lOO+x<300。

并引导学生说明这杯水的重量大于200g,小于300g。

让学生继续操作,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呢?

引导学生把右边的砝码换成2509,使天平左右两边平衡。

这说明了什么?

(一杯水的重量等于250g)

活动二:

巩固拓展

1.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天平的状况吗?

学生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汇报:

lOO+x=250(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三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lOO+x>200lOO+x<300lOO+x=250

小结:

前面两个算式两边不相等,后面一个算式两边是相等的。

引导:

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

(板书:

等式)

2.让学生比较50+50=100与lOO+x=250两个等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思考,并交流得出:

第一个等式没有未知数x,第二个等式含有未知数x。

教师小结:

像lOO+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板书:

方程)

3.引导学生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不是。

那么,方程有哪些特点?

归纳小结:

方程的特点:

是一个等式,且含有未知数。

三、课堂小结

1.像lOO+x=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有两个重要条件:

一个是等式,一个是含有未知数。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全都是方程。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66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教学反思:

等式的性质(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64~65及练习十四第4、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发生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发生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活动一:

天平原理

1.仔细观察第64页情境图1天平图。

说一说:

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n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

3.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4.交流、汇报

活动二:

等式性质

1.仔细观察本第65页图2的天平图。

左边墨水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2倍,右边铅笔盒的数量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2.如果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各去掉一份,天平还能平衡吗?

3.讨论、交流

4.汇报、展示

【检测反馈】

利用等式的性质填空

1.如果2x-5=9,那么2x=9+()

2.如果5=10+x,那么5x-()=10

3.如果3x=7,那么6x=()

4.如果5x=15,那么x=()

一、导入

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

等号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

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天平原理

1.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1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

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

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一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重量相等。

引导学生小结:

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

追问:

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n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

让学生尝试写出:

a=2b(师板书)

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

再追问:

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因为两边加上的重量一样多。

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