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综合练习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829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综合练习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综合练习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综合练习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综合练习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综合练习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综合练习一.docx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综合练习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综合练习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综合练习一.docx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综合练习一

九年级综合练习

(一)

班级姓名得分

注意:

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韦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

一(26分)

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6分)

躯壳()笨拙()戏谑()

困jiǒng()xiè()渎万lài()俱寂

2.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

(1),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3)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4)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5)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8)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婴孩手中乳。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9)《雁门太守行》中“,”两句,表现了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决心。

3.下列对作家作品知识和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写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诗集《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C.鲁迅的文学作品,其思想的深刻性历来为人称道,如《孔乙己》《藤野先生》等小说,就蕴含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

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小人国帮助利立浦特打败了敌国的入侵,又机智地扑灭了王宫大火,被王后大加赞赏。

4.九(3)班读书小组进行法国小说的品读交流,大量阅读了相关书籍。

以下哪一部名著不在他们研读的范围之内呢?

()(2分)

A.《巴黎圣母院》B.《哈姆雷特》

C.《项链》D.《悲惨世界》

5.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分)

一提到根的作用首先想到

(1),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根系的本职工作。

然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

(2),这种最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3),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4分)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①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②。

【注】①呜轧(yà):

拟声词。

②亭:

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6.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

(2分)

7.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

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

(2分)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第8-11题。

(13分)

王凝之①妻谢氏传

 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②之女也。

聪识有才辩。

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

“何所似也?

”安兄子朗曰:

“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大悦。

  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

“欲为小郎解围。

”乃施青绫步鄣③自蔽,申④献之前议,客不能屈之。

 及遭孙恩之难⑤,举措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賊⑥所害,方命婢肩舆⑦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

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

“事在王门,何关他族!

必其如此,宁先见⑧杀。

”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节选自《晋书·列女传》,略有改动)

【注】 ①王凝之:

王羲之次子,王献之兄。

②奕:

谢奕,谢道韫的父亲。

③青绫步鄣:

一种屏风。

④申:

说明;申述。

⑤孙恩之难:

孙恩,为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后聚众作乱,四处攻州破府。

⑥賊:

指孙恩。

⑦肩舆:

乘坐轿子。

⑧见:

被。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叔父安尝内集()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客不能屈之()(4)乱兵稍至()

9.下列每组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施青绫步鄣自蔽勿施于人

B.为之改容其人视端容寂

C.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贼又欲害之

D.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其真无马邪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道韫遣婢白献之曰:

“欲为小郎解围。

(2)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賊所害

11.本文主人公是谢道韫,为什么结尾要写孙恩“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3分)

 

(三)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12—14题。

(13分)

“自然缺失症”离你有多远?

【“自然缺失症”正蔓延】

  “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由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出。

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少于3小时的孩子则达到48.5%。

 “宅”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儿童中蔓延。

一方面,一些父母把孩子圈在狭小范围内,以保证安全和卫生。

另一方面,父母正试图让孩子更早地接受教育。

城市里的孩子往往见多识广、能说会道。

但由于被割裂了与自然的联系,会失去感知能力。

这种情况下,他们感受不到花鸟鱼虫的细节之美,体会不到新发现的快乐,可能无法静下心来观察某个事物,之后就会表现出缺乏注意力等问题。

  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更是给了孩子更多留在室内的“理由”。

2012年,厦门学生张欣窈研究的课题《“自然缺失症”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获得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课题研究调查中问到:

“有一项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你到哪里完成这项作业?

”对此,88%的同学回答“上网找”。

眼下,孩子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看似变得“聪明”,但这只是一些“成品知识”。

当孩子们习惯接受“成品”时,他们的创造力就遭到了极大削弱。

缺乏在自然中的学习、探索和体验,不仅可能带来孩子的智力、体质上的缺陷,还可能让孩子变得孤独、焦躁,对自然缺乏尊重。

据《新闻晚报》报道,不少人开始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自然缺失症”这一现象。

一些环保、教育专业人士和家长集体发出倡议:

家庭和学校共同保证每个孩子每天能有1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家长不要因为省事,把孩子过度暴露在电子产品前,接触电子产品平均每天不宜超过1小时;节假日,请家长尽可能带孩子去公园和自然地域游览体验……

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还建议学校开设户外课程,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教学。

教育学者陈建翔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虽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赞赏,但他却把解决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家长。

他指出:

“每一个孩子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潜能。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重视大自然的力量。

在学习抽象知识之前,首先要让孩子的潜力和天性,在自然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现。

 

【健康知识勤调查】

影响家长忽视孩子走进自然、参加锻炼的因素分析。

表1家长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调查统计表

项目

非常了解

很了解

一般

不了解

没必要了解

总人数

人数

12

23

93

23

15

166

百分比

7.23%

13.86%

56.02%

13.86%

9.03%

表2家长对健康三维观的认识程度调查统计表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心理健康

12

7.23%

生理健康

92

55.42%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9

5.42%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

18

10.84%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0

6.02%

生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7

10.24%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

4.82%

【典型个案试剖析】

 申甲是一名8岁的女孩,父亲是在长沙工作的一名会计师,一年前,申甲被父亲从邵阳农村的老家接到了长沙。

为让女儿习惯城市生活,父亲给申甲报了培训班,其余时间就是在家看电视,户外活动很少。

慢慢地,女儿的变化让父亲申先生不知所措,“以前女儿很乖,到了城里后,慢慢地没以前听话了,她看电视的时候跟她说话,得说两遍她才会给你反应,甚至还不耐烦冲我发脾气。

”申先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他决定带女儿去长沙最好的医院看看。

12.【“自然缺失症”正蔓延】专栏,从哪些方面对“自然缺失症”进行了说明?

(4分)

13.教育学者陈建翔为什么把解决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家长?

请结合【健康知识勤调查】中的两个统计表中的数据说说其中的原因。

(4分)

14.请你根据阅读选文后获得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5分)

【典型个案试剖析】中的申先生带女儿去医院后,

(1)申先生的烦恼能解决吗?

为什么?

(2)如果不能解决烦恼,那么申先生又该怎么办呢?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18题。

(13分)

粥里春秋陆建华

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

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三月播种。

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四月插秧。

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五月,六月,七月。

追肥,拔草,治虫。

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天热闷人,他们说:

“好!

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

”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

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

邻居方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

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

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千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第一次见方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

“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生见粥多矣!

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

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

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

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

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

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

“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

“我不饿!

我不饿!

”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

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

他们哪里会“不饿”?

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

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

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

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

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

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孙女:

“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

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我听后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