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826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

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

(二)轴对称

教学内容

教材P82图形运动

(二)轴对称(例1、例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轴对称的美感,知道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

出示轴对称图片

师:

这些图片好看吗?

为什么好看?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板书:

轴对称图形)

二、复习旧知

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1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

(1)合作探究

①这幅图对称吗?

②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③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④点B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⑤点C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⑥我发现: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汇报交流:

①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②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

先画什么?

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①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②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④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四、课堂练习

P84做一做第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2.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画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图形运动

(二)轴对称

(1)

方格纸上画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从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入手,认识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然后通过作松树图形来找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其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第2课时

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轴对称

教学内容

教材P82图形运动

(二)轴对称(例1、例2练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备注

一、复习导入

1.引语: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

2.问题:

(1)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画出课件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轴对称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3.合作讨论:

4.汇报:

对称轴我发现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了。

二、探索新知

1.研究学习例题

(1)观察课件例题

(2)你看到了些什么?

(3)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2.合作探究:

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

3.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

⑴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⑵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⑶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⑷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知识运用

1.动手操作:

剪下教材附页上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

2条4条3条6条1条

2.课本P85第5题

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

连一连。

3.课本P84第3题

像下面这样把一张纸连续对折3次,剪出的是什么图案?

对折4次呢?

剪出的是4只蝴蝶的图案。

2.生活中的轴对称:

(课件播放)

(1)动物、植物、昆虫身体,花纹等都是轴对称

(2)人们生活的用品许多都是轴对称

(3)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都是对称的。

例如:

英国塔桥中国赵州桥印度泰姬陵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

和同学们说一说。

法国埃菲尔铁塔。

四、课堂小结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2.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画对称图形。

五、布置作业

1.第83页“做一做”第1题

2.剪出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轴对称

(2)

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⑴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⑵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⑶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⑷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方格纸画出完整的轴对称图形,从自己作图过程中领会作图方法,并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

第3课时

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轴对称

教学内容

教材P83图形运动

(二)轴对称(例1、例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正确地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

掌握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备注

一、复习导入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

1条1条5条无数条

2.你能根据对称轴,在方格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吗?

3.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剪下教材附页上的脸谱,补全到教材第84页第2题的空白处。

应该怎样想呢?

先找到对称轴,再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补全脸谱。

2.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A5格5格A'

第一步:

标出点A和点B;

第二步:

通过数格找到对称点A'和B';

第三步:

顺次连线。

B3格3格B'

怎样画得又快又好?

3.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

试一试。

(1)先找到对称轴左边图形的几个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线。

怎样画得又快又好?

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

试一试。

(2)应该怎样想呢?

四、布置作业

1.第84页,练习二十第4题。

2.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图形运动

(二)轴对称(3)

轴对称的特点

1.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先找到对称轴,再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补全脸谱。

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

1.先找到对称轴左边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2.通过数格找到关键点的对称点。

3.顺次连线。

教学反思

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第4课时

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

(二)平移

教学内容

教材P86图形的运动

(二)平移(例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

平移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按要求的轨迹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备注

一、情景导入

1.移动课本和文具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

请同学们把课本移到自己的左边,把文具盒移到自己的右边,使自己面前的桌面空一块位置来。

2.推窗户(创设感知情景)

师:

教室里需要通风,请同学们把窗户推开。

师:

如果教室很冷,我们得把窗户怎么样呢?

生:

关上

师:

对,请同学们把窗户关上。

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像这样需要移动的工作。

3.移动纸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

同学们,这有一个大纸箱,现在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办法?

(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中一边)

师:

刚才,同学们有的用推、有的用拖、有的用搬,用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把箱子移到另一边去。

生活中像我们移动箱子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4.出示生活场景挂图(创设感知情景)

师:

(出示:

(1)建筑工地升降机图,

(2)观光缆车图,启发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移动的?

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

什么没有变?

师:

(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像把课本和文具盒移动、窗子推开和关上、纸箱移到另一边、升降机升降、缆车开动等等现象。

这些物体都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只是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就叫做“平移”。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好吗?

(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出示课本P86例3图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数一数,填一填。

⑴先把箭头向上平移5格,具体数格方法是以某一点为准。

再向右平移7格,具体以某一点为准,向右数7格,画出移后的图。

⑵提问:

这两幅图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⑶画平移后的图形。

⑷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⑸平移后的图形和原图比较引导学生总结:

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形状、大小没有变化。

⑹继续完成向下、向左平移图形。

全班集体评讲。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86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

本节课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平移现象,并学会如何画平移图形,知道平移后的图形只是发生了位置变化,形状大小均不变。

五、课后作业

1.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一”。

2.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

(二)平移

(1)

物体平移后只是发生了位置上的变化,形状、大小没有变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