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8233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考生作答时务必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完毕后,将答题卡上交,其它试卷考生自己留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礼记·月令》载:

季夏之月(六月),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

深耕、施肥、粪

种、一年再获。

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独立发展B.精耕细作

C.农牧结合D.自给自足

2.清朝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

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B.纯粹的农工互补关系

C.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D.早期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据史书记载,南宋时期太湖洞庭山区“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

这反映了南宋时期该地区

A.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兴盛

B.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C.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

D.传统农业精耕细作

4.古代的经济政策不包括

A.工商皆本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D.盐铁官营

5.墨西哥的征服者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们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

恶的东西之后,上帝保佑了我们的努力,我们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要不然他们的灵魂可能已下到地狱。

”这材料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

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宗教因素D.技术因素

6.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

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

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外出打工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7.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织厂,但短短的时间内棉纺织厂发展很

快:

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

B.铁路交通的大规模兴建

C.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D.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8.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技术革命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股份公司随

之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这一现象说明

A.自由竞争体制得到推广

B.私人垄断资本走向衰落

C.社会生产的集中程度加强

D.社会经济管理日益混乱

9.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

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

这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A.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对华侵略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10.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导致春天“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11.1954年毛泽东曾经讲到: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

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针对当时的这种现状,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对策是

A.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B.重点发展农业

C.重视经济的协调发展D.优先发展重工业

12.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调动

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那么在此之前,我国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经济制度是

A.国家所有、个体经营B.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C.集体所有、三权分置D.国家所有、合作经营

1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指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14.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

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

这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D.汕头经济特区

15.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

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经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16.郭嵩焘1879年离职乘坐轮船返回湖南,官绅哄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

1896年熊希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

这一变化

A.推动西学东渐上升到制度层面B.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C.反映了近代航运事业艰难发展D.表明民众接受了近代化思想

17.《故都杂咏》中写道:

“喷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

息灵。

”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18.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1500万—1700万人。

这表明20世

纪30年代大危机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19.罗斯福说: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

生活来源。

”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是

A.关注民生问题

B.遏制两极分化

C.削减政府开支

D.控制生产规模

20.英国政府向国民提供的福利项目之多,为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

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英国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A.强化了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淡化了资本主义性质

21.“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

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必然会导致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政策是

A.罗斯福新政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斯大林模式

D.新经济政策

22.赫鲁晓夫在全国设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以部门为主的条条管理改为以地区为中心的块块管

理。

但是他的改革没有解决老问题,又带来了泛滥的新问题。

后来105个小经济区被合并为47个,部分经济权力又被中央收回,改革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

这体现了赫鲁晓夫改革的

A.盲目性

B.创新性

C.普遍性

D.分散性

23.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

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

针对这一现象,二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4.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致函欧盟,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

欧洲一体化进

程遭遇重大挫折。

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是欧洲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B.法德和解迈出了欧洲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C.1991年“马约”签署宣告欧洲联盟诞生

D.欧盟成立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多极化

25.2016年9月4~5日G20领导人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办。

G20诞生于1999年,又称二十国

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以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

由此推断G20建立的时代背景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7分,27题16分,28题17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材料二1895—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时期。

这19年中,国内新创办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设24.6家,资本总额高达9822万元,平均每年新投资为516.9万元。

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商办企业,改变了甲午中日战争前以清政府投资为主的特点,民族资本成为本国工业资本的主体。

投资方向方面,主要涉及纺织、缫丝、面粉、火柴等轻工业。

同时,在工业企业的地区配置上,开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逐渐向内地城市伸展。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以及阻碍因素》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大事记(部分)。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

1933—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7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指出扫除这些障碍的关键是什么。

(5分)

 

27.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国计民生,美国的社会发展与其密不可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29年至1932年,全国共约发生2700次罢工。

1932年春夏。

工人、退伍军人向白宫请愿。

他们携家带口来到华盛顿要求政府给予补助。

......工人罢工的同时,农民的罢工运动也以燎原之势席卷西部。

他们要求提高农产品的价格,降低中间商高的出奇的利润,给穷人发放补助,停止拍卖破产者的财产。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材料二1933年3月,国会通过了《国民造林保护队救济法》,由联邦政府拨款,吸收2.5万名18—25岁的男青年参加市政建设,如植树、修路、土壤保护等,每月工资30美元,用于完成18万顷工程计划和支付工资。

这种救济方式......为日后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杜鲁门于1946年签署《就业法》,规定政府有责任帮助实现最大程度的就业,同时扩大老年遗族受益人范围,在1956年艾森豪威尔执政时发展为老年、遗族、残疾保险,并且将抚养未成年人的贫困成年人也列入了AFDC计划;1949年通过《住房法》,使联邦政府第一次介入城市和农村的住房问题;提出一项全面实施预付保险金的国民健康医疗保险计划,任何人不拘年龄均可参加,经费来源于社会保障税的4%。

......从1969年尼克松上台以后,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迎来了一个收缩调整的时期。

——吴娆《试析美国社会福利政策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工人、农民罢工的时代背景。

华盛顿政府是如何成功扭转危局的?

这一举措体现出怎样的显著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二,“这种救济方式”指的是什么?

它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4分)

 

(3)概括材料三中美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收缩调整”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原因。

(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摘编自陈钦庄、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

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

已有“地球村”的说法。

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摘编自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以及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几种观点激烈冲突:

观点一:

经济全球化是富人的俱乐部,是资本的殖民扩张,所以反对经济全球化。

观点二: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

观点三: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1500年至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这一过程

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9分)

(2)材料二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出现这一趋势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4分)

(3)关于材料三,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4分)

 

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二十六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BDCAC6—10BCCAD

11—15DBCAB16—20CDCAB

21—25CABBC

 

二、非选择题

26.

(1)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商企业高额利润的刺激。

(3分)

影响:

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化。

(2分)

(2)特点:

商办厂矿企业数量增加;投资总额增加;企业分布区域由东南沿海向内地扩展;行业内发展不平衡,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4分)。

原因: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3分)

(3)障碍:

内战不断,国内政局不稳;官僚资本挤压;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3分)

关键: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取得民族和国家的独立。

((2分)

27.

(1)背景: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分)

举措:

罗斯福新政。

(2分)

特点: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2分)

(2)方式:

以工代赈。

(2分)

作用:

为美国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2分)

(3)特点:

更加注重立法保障;全民(面)保障。

(4分)

原因:

国家财政负担沉重。

(2分)

28.

(1)事件: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分)

方式:

国际贸易的发展(倾销商品);人口和资本的流动(资本输出);殖民扩张(或武力威逼)。

(3分)

(2)趋势:

经济全球化。

(2分)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

(2分)。

(3)同意观点一,反对经济全球化。

因为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地位。

(4分)

同意观点二,赞成经济全球化。

因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与稳定。

(4分)

同意观点三,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

可从以上两个角度结合相关论据说明观点。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