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教案.docx
《认识平均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平均分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平均分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
认识平均分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的第42、43页的例1和例2,有关“平均分”的认识以及课后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2、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平均分。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在树上发现了6个桃子,他想把桃子摘下和一个好朋友一起分享,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
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讲授】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教师先把表示桃子的6个棋子贴在黑板上
谈话:
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
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学生操作摆桃子。
(根据学生分的办法,依次用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分法,有1和5;2和4;3和3;)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谈话:
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
那么,你们能根据每份分的个数情况,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指出:
像这样,每份都是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
平均分)
追问:
什么是“平均分”?
老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想想做做1。
出示图。
学生独立判断,交流结果,并说明理由。
说明:
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课件出示第二幅猴子摘桃子的图片。
谈话:
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
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到多少个小朋友呢?
想一想!
8个桃子,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找几个学生上黑板“分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
要求学生在书上图中分一分,再填一填。
教师小结:
对了!
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
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
追问:
这样分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5、回顾:
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同桌讨论一下。
再集体交流。
指出:
刚才平均分的分法是这样的:
按每2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4份。
6、试一试。
让学生说说题意。
问:
12根果冻条,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每次分完后看分成几份,并记录。
交流分法和结果,结合交流演示分的过程,明确每份分了几根,结果是分成了几份,并板书。
【练习】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明确题意,先圈一圈,再填空。
10块饼干,每2块一份,可以分成( )份。
15块巧克力,每5块一份,可以分成( )份。
问:
这里的平均分都是怎样分的?
强调:
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看能分成几份。
2、第3题
学生看图,读懂题意,填空。
14个汽球,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图里圈一圈,看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再填一填。
【活动】四、课堂总结
四、课堂总结
提问: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平均分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过程,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学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内涵。
2、使学生联系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形成具体的方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小棒、盘子若干、课件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教学难点:
理解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平均分
师:
老师收集了3位小朋友玩发牌游戏的过程,一起来看看,她们每人发到了几张?
师:
每人都发到4张,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就是平均分。
原来发牌游戏中也藏着平均分的知识呢!
今天,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二)板书课题。
.
【讲授】探究新知,认识平均分
(一)尝试探究
师:
果园里的桃子成熟了!
猴爸爸采了多少个桃?
15个桃他想怎样分呢?
一起读题。
出示问题(猴爸爸要把15个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呢?
)板书
理解题意:
师:
你知道猴爸爸要分多少个桃?
(15个)
师:
这15桃要怎么分呢?
师:
要把这15个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也就说要把15分成几份?
(3份)
分完以后,每份的个数应该怎么样?
(同样多)
师:
这样的平均分倒是让老师想到刚才的发牌游戏了,如果把这些桃当作要分的牌,我们能不能用发牌游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用小棒代替桃子,同桌合作试试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结果。
师:
谁把自己分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呢?
学生上黑板用教具演示。
分得略慢,让学生看清分得过程。
小结:
数一数,你们分得结果每份都是5个吗?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像这样把一些物体按指定的份数来平均分。
师:
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刚才平均分的过程。
投影演示一个一个平均分的过程,学生跟着过程一起说一说。
师:
大家注意到没有,刚才的小朋友第一轮拿出了3个桃子,请问他为什么要拿出3个呢?
(因为要平均分成3份。
)
(第一轮,拿出3个1,每只小猴分一个,分掉了3个1,分完了吗?
;
第二轮,拿出3个1,每只小猴分一个,分掉了3个2,分完了吗?
第三轮,拿出3个1,分掉了3个3,分完了吗?
第四轮,拿出3个1,分掉了3个4,分完了吗?
第五轮,拿出3个1,分掉了3个5,分完了吗?
正好分完。
回答板书填写完整。
15个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5)个。
就是说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5 )。
师:
发牌游戏的方法真有用,让我们成功地解决了猴爸爸分桃的问题。
现在我们懂得了,要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轮都要拿出3个1来,然后一个一个地分下去,直到分完!
(二)明晰分法
师:
如果有12个桃要平均分给2只小猴呢?
(齐读)
师:
要平均分给2只小猴,也就是说要把12平均分成几份?
那每轮应该拿出几个1来平均分?
2个1.
师:
请你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
学生操作。
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屏幕演示)
分别把12个桃平均分成3份、4份。
对比交流:
师:
都是12个桃来平均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
把12个桃平均分成两份,我们每轮都拿出了2个1;平均分成3份,我们每轮都拿出了3个一,平均分成4份,我们每轮都拿出了4个1,如果要平均分成6份呢?
(每轮要拿出6个一);也就是说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我们每次都要拿出几个一来,然后一个一个地平均分,直到分完。
(出示屏幕,对照结果说一说)
师:
观察所分的结果,我们看到
12里面有2个(6);所以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
12里面有3个(4);所以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
12里面有4个(3)。
所以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师:
我们发现,不管分成几份,每份分得的个数都是同样多的——都是6个、都是4个、都是3个,它们都是平均分。
【练习】三、练习巩固、深化平均分
1、练习1:
分一分、连一连
师:
现在,你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了吗?
那一起来看看苹果与白菜的问题吧!
这两个问题,如果你能直接在脑子里分一分的就直接分,并小声说一说你分的过程;如果一时想不起来,可以像这样用线连一连来表示你分的过程。
交流汇报。
师:
咱们就用连线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吧!
对比两种分法的结果。
师:
观察刚才所分的结果,我们发现:
6里面有2个( 3),所以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
9里面有3个(3),所以把9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
2、练习2:
猜一猜、想成因
(1)解决小兔子的问题
师:
你们太厉害了,老师要奖给小朋友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一起来看看吧!
读题:
20个胡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个?
师:
(出示4个盘子)猜一猜,每只小免能分到几个呢?
师:
都认为能分到5个。
这个答案正确吗?
我们一起来分一分验证一下。
师:
先拿出几个一来?
(4个一)好,每盘分一个。
分完了吗?
师:
再拿出4个一来,分完了吗?
师:
为什么还没分完?
(因为只分掉了4个2,)
师:
再拿出(4)个一来,分完了吗?
师:
再拿出(4)个一来,分完了吗?
师:
再拿出(4)个一来,分完了吗?
生:
分完了。
师:
你怎么知道分完了呢?
生:
因为4个5是20,所以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5。
(2)解决小松鼠的问题。
师:
出示小松鼠的问题,你能在头脑中想一想平均分的过程,直接写出答案吗?
学生想象平均分,直接写出答案。
汇报。
师:
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10里面有5个2,所以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
)
师:
(小结)今天我们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就是平均分。
不管我们是动手操作还是大脑里想象分,要把这些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一轮我们都拿出几个一来,然后一个一个地往下分,直到分完。
3、综合应用:
分圆片
师:
如果有18个圆片,能正好平均分成几份呢?
师:
小组讨论一下。
汇报。
师:
你是怎样想的
【作业】全课总结,深化平均分
平均分(三):
两种分法的对比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为几份,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异,但分的结果每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
使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比较、认识平均分不同分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分法。
体会通过乘法的思想进行平均分。
教学过程
【导入】平均分
一。
复习引入。
1。
指名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2。
操作练习。
(1)把6个苹果,每2个一份,分成了几份?
(2)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
(根据问题小结两种不同角度的平均分法并板书)
二。
探索新知
1。
教学课本第46页例题。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课本第46页教学情境图。
师: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情境图中的条件和所提的问题。
(2)教师引导
提出要求,把12支铅笔按每3支一份的分,可以分几份?
学生操作,说出结果,若按平均分成几份的分又该怎么说。
教师最后总结两种不同形式平均分的完整说法。
(3)自主探索。
进一步提出问题,还可以怎么分?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想法,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典型的思考方法。
检查学生不同的分法,并指名回答是怎么分的,要求完整的说。
(4)全班交流。
让学生展示自己分法和想法。
2。
小结。
让学生观察分法,议一议:
通过观察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要正确的进行平均分,首先要把总数全部分完,分完后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中,哪两个数相乘得12,我们会发现这些乘数就是能分成的份数和每份分得的个数。
提问:
把20根小棒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学生先根据算说出分法,再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检验,进一步体会通过计算分法的正确性。
三。
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46-47页“想想做做”第1~6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边操作边完成。
2、“想想做做”第2、3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怎么数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共同完成,再提问,若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呢?
4、“想想做做”第5题。
指导完成怎么数,怎么分,并再次完整说出两种不同形式的分法。
5、“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想想兔子和鸡是怎样分的,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四、反思过程,全课总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会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从简单的平均分问题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能联系具体情境写出除法算式,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学生特点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
因此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情境导入
师: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班蒲公英假日小队积极组织了“追寻红色记忆,走访革命老区”的主题活动,其中第一个活动就是坐缆车看老区风景。
【讲授】新知探索
1、教学例5
师: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呢?
生自由回答。
师:
对,说的真好!
6个小朋友坐缆车,每车坐2人,要坐几辆车呢?
(PPT展示:
6个小朋友坐缆车,每车坐2人,要坐()辆车)
生:
3组。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能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吗?
生自由操作。
师:
谁愿意上台展示?
指名一生展示(用圆片)。
师:
你能把你的分法说给小朋友们听一听吗?
6个圆片代表什么呢?
生回答。
师指名用不同的学具和不同角落的学生回答。
师: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其实在数学上用一道算式就可以表示你们的想法和分法。
板书:
6÷2=3边板书边说:
6个小朋友,写6,每车坐2人,写除号和2,要坐3辆车。
师:
这个算式中有新朋友吗?
是谁?
生:
除号。
板书:
除号
师:
对,我们一起去听听它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吧。
(播放录音)
师:
会写除号了吗?
拿出你们的小手,我们一起来竖空。
边写边说。
师:
除号在除法算式中读作“除以”,板书:
除以
那么算式6÷2读作什么呢?
补充完整:
6除以2。
齐读一遍。
师:
结合情境图,你能说说6÷2=3表示什么意思吗?
(指名3名小朋友说一说)
师:
同学们表述的真准确。
像这样把6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地分,求可以分成几组,可以用除法计算。
板书:
除法
2、教学例题“试一试”
师:
熊妈妈听说你们掌握了新知识,她想请你们帮她分一分苹果给熊宝宝们。
请看,谁来读一读她的要求:
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只小熊。
(PPT出示,生读题)
师:
请把数学书轻轻地翻到48页试一试,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
师:
谁来说一说你写得算式?
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3、教学例6
师:
我们蒲公英小队6个队员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植树,看(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自由说。
还有谁想说?
(3名同学说)
师: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那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呢?
(PPT:
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
生回答2人。
师:
你能把你的想法用学具分一分吗?
生自由分。
师指名一生上黑板展示。
(用小棒)
师:
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说一说。
还有谁想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师:
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边说边板书:
6÷3=2。
读读看。
指名学生读,师:
6表示什么?
3呢?
2呢?
师:
我们前面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算式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呢?
请小朋友们轻轻把书打开到49页,自学中间红字部分。
开始。
师:
谁来说一说,6称作?
3称作?
2称作?
(师板书:
被除数、除数、商)
师:
这是谁?
(指除号)它前面的数叫?
后面的数叫?
算式的结果称为?
师:
谁能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2名同学说。
4、教学例题“试一试”
师:
活动结束后,徐老师买了8支铅笔,奖励给表现最棒的2位小朋友,你们觉得徐老师怎样分才公平呢?
(出示分铅笔图)
师:
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请在数学书49页完成。
师:
谁来说?
你能把这道算式的意思说一说吗?
5、比较
师:
从刚才的两次小队活动中,我们初步认识了除法。
(板书初步认识),PPT出示两个情境图和文字,仔细观察两次活动,他们的分法和算式表示的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
都是平均分;都是用除法计算;一个是把6个小朋友每2个一组地分,求可以分成几组,另一个是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求每组有几人。
师: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对啊,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无论是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多少分,还是平均分成了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练习】练习巩固
学习了新知识,老师这有些问题想考考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
自由读一读,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指名一生说说题意,全班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
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这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分别是几?
2、想想做做第2题
生独立完成。
交流。
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各表示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
题目要求我们根据一幅图回答几个问题?
独立填写。
汇报交流时,要让学生联系图意说说每道算式的实际含义。
师:
同学们的表述非常准确、完整,看来学的很用心!
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
【活动】全课小结
到目前为止,你收获了哪些新知识呢?
又认识了数学王国里的哪些新朋友呢?
【活动】板书设计
除法初步认识
6÷2=3 6÷3=2
除号 被除数除数商
6÷2读作:
6除以2
1~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会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除法计算。
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复习1-6的乘法口诀。
2、把下列口诀填完整。
二( )得八 四( )二十 三( )得九 ( )四十二
( )五二十五 六( )三十六 ( )五一十 ( )六二十四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 5×5=
3×2= 4×6=
4×2= 6×3=
4.填空。
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讲授】例题探究
(1)学校正举行运动会,同学们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提问:
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朋友?
他们在干什么?
说明:
8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想一想:
把8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实际上怎样分?
(平均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
(板书:
8÷2=)
提问:
算式中的8表示什么?
2呢?
(3)小组讨论:
8÷2等于几呢?
每位同学想想办法,小组讨论看哪一组办法多?
(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提问:
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
最简便?
小结:
在计算8÷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二几得八,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的求出商。
(5)指名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思路。
【活动】试一试
(1)出示12÷3、10÷5
请学生们读一读。
(2)想一想他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答的?
(3)指名口述解题思路。
(4)学生们填写课本。
(5)小结:
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很快的解答出来。
【练习】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们一组一组的完成。
(2)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
(3)小结:
在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跟相应的乘法算式来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进行比赛,要求一组一组完成。
(2)提问:
你们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快?
(3)揭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数字图,请看要求。
(2)学生默算。
(3)学生开火车比赛。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测试】课后评测
填一填。
8÷4=( )想:
( )四得八,商是( )。
10÷2=( )想:
二( )一十,商是( )。
练习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熟悉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用6以内的乘法口诀正确地口算相应除法的商;能根据口诀或乘法算式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商,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结合口算除法解释求商的方法,通过比较和列式体会乘、除法间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表内除法口算能力;能联系乘、除法含义说明解决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判断等初步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并会用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乘、除法。
本节课进一步使学生熟悉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联系乘、除法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讲授】乘法口诀求商练习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数学课,我们进行乘法口诀求商练习。
(板书课题)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来比一比谁积极回答问题,谁口算得又对又快,好不好?
二、巩固方法
1、背口诀
指名背4的乘法口诀。
集体背2的乘法口诀。
男生背5的乘法口诀。
女生背3的乘法口诀。
开火车背6的乘法口诀。
2、(板书)5×6= 3×6=
30÷5= 18÷3=
30÷6= 18÷6=
学生口算,说口诀
我们用乘法口诀口算乘法时,只要看乘数,直接想几几得多少;用乘法口诀口算除法时,要看除数是几,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从而用相应的乘法口诀求商。
3、口答
16÷4= 36÷6= 30÷5= 30÷6= 10÷2= 25÷5= 18÷6=
8÷4= 18÷3= 5÷5= 15÷3= 12÷3= 6÷1= 24÷6=
4、看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出示:
4×5=20 6×3=18 5×5=25
写除法算式时把哪个数做被除数?
哪个数做除数和商?
哪一道乘法算式只能写出一道除法算式?
看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时,把乘法里的积做被除数,除以一个乘数就等于另一个乘数。
5、练习口算方法。
看乘法口诀,写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