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7810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

《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

教育学考试大纲

《教育学》考试大纲

一、总体的评价目标

1、能了解最初步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基本原理,懂得教育规律;

2、能掌握运用教育理论知识于中学教育工作实践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技巧;

3、结合知识教学,增强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以及研究教育的兴趣和能力。

二、评价目标的说明

1、“了解”是指考生通过学习应知道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理解”是在了解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领会基本概念,把握基本规律,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3、“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中的问题,能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三、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30%,填空题20%,简答题30%,论述题20%认知层次比例:

了解30%,理解50%,掌握20%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评价目标】

1、了解教育的本质。

2、理解学校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3、理解原始社会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4、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5、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

1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三大区别;

2.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在对象、目的、方式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表现;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学校教育:

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点:

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1、终身教育的提出;

2、“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方式上、教育性质上。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教育的形态:

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的分类

(一)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二)按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1.家庭教育的特点:

具有启蒙性、具有随机性和经验性、具有个别性。

2.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社会教育具有对象的全民性。

②社会教育具有地点的广泛性。

③社会教育具有内容的实用性。

④社会教育具有时间的终身性。

⑤社会教育具有形式的开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二)古代社会教育

1、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

22、古代学校教育的六个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保守性、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开始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

(三)现代教育形态1.现代教育的五个特点;①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②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③现代教育日益科学化。

④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⑤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2、现代教育发展的七个趋势。

教育的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中学教师学习的是普通教育学。

(二)普通教育学的任务1、理论建设2、实践应用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

孔子、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

《论语》《学记》等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代表著:

《理想国》、《论演说家的教育》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独立学科的标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卢梭代表作《爱弥尔》

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3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强调的“三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著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前苏联):

《教育学》(1939)

特点:

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杨贤江(李浩吾):

《新教育大纲》(1930)

特点:

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布卢姆(美国):

“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掌握学习”

特点:

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布鲁纳(美国):

《教育过程》(1963)特点:

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

赞可夫(前苏联):

《教学与发展》(1975)

特点:

强调发展学生智力,系统阐述学生学习过程,“实验教学论”巴班斯基(前苏联):

“教学过程最优化”保尔•朗格朗(法国):

“终身教育”(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类比方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比较方法和分类方法;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系统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2、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评价目标】

1、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的关系。

2、掌握学校文化、学生文化的特征。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4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传播思想、形成舆论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美国)1960年12月“人力资本投资”演讲

“人力资本”:

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它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人力资本是资本的形态,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是人的资本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

(1)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记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5

(2)传统学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网络教育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评定;

(3)传统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

(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文化的表现形态:

1.物质形态文化2.制度形态文化3.观念形态文化4.活动形态文化

5.心理、行为形态文化

教育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员或大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学校全体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守的观念和行为;2、既可有积极也可有阻碍作用;

3、核心是各郡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很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

(三)学生文化1、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6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评价目标】

1、理解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和基本规律;

2、理解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3、理解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理解基础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基本任务。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的过程。

1、身体发展:

个体有机体各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增强

2、心理发展:

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认知因素和各种非认知因素)3、两者关系:

个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的统一体。

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人自身内在需要,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等

2、外烁论:

外在力量:

环境、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结合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阶段,不同方面)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和心理)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性别、身心构成)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感官互补,心理和生理机能互补—精神和疾病)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

(1)顺序性→循序渐进

(2)阶段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3)不平衡性→发展的关键期(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互补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7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遗传的概念:

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二)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

1、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超常者,弱智;优生)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一)成熟的概念

(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环境的概念

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二)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

1、环境为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一)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二)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三)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四)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8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二)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二)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第四章教育目的

【评价目标】

1、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及作用;

2、了解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

3、了解我国建国后教育目的演化的过程,理解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4、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和狭义的教育目的两种表现形态:

1.以社会教育过程外部确定的目的为教育目的(成文的教育目的)

2.还承认参与教育活动的当事人各有自己的教育目的(不成文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范畴:

1.学生受教育目的;

2.国家、社会、部门、单位等开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设施,发展教育的目的;

3.从教育方针中规定的教育目标到各种教学目的与要求;4.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9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特点:

一般以成文形式表现,通常从哲学高度提出,难以客观测量。

优点:

有利于国家统一规范、指导和管理全国教育事业;缺点:

容易导致全国教育由于整齐划一而机械单调。

(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任务不同)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A、普遍(所有人、抽象)与特殊、概括;

B、培养目标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教育目的通过培养目标来落实(三)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1.教学目标: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所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一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一门课程等)。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具体与抽象、可测与不可测

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

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

柏拉图、涂尔干、孔子等

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

卢梭、夸美纽斯、福禄倍尔、马斯洛、罗杰斯、孟子

文化本位论:

代表人物:

狄尔泰、斯普朗格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强调: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在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0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讨论

1、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2、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3、、能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评价目标】

1、掌握学生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地位。

2、掌握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教师的专业化条件。

3、理解了解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第一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1、具有主观能动性2、具有思想感情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与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传统认识: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明誉权和荣誉权等

(2)受教育权,最主要的权利。

3、学生的义务

11第二节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传递者、工程师、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一)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技术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3、了解学科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1、积极乐观的情绪;2、豁达开朗的心胸;3、坚韧不拔的毅力;4、广泛的兴趣。

(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精神;4、良好的道德修养。

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发展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二)师生关系的发展赫尔巴特:

教师中心说杜威:

学生中心说

前苏联、我国:

主导主体说

12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

(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六章课程

【评价目标】

1、理解课程定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的主要形式等基本知识的;

2、掌握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3、明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4、如何针对课程上的问题进行课程的改革。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1、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二、课程的类型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1、国家课程:

一级课程2、地方课程:

二级课程3、学校课程

(二)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根据课程任务)

1.基础性课程:

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共同的、必修的

2.拓展性课程:

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3.研究性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培养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者关系:

1.基础性课程的教学是拓展性、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基础2.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是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基础3.拓展性、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对基础性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增益促效的作用

(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1.学科课程

亦称“分科课程”。

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辑的课程。

13如:

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2.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代表人:

杜威和克伯屈3.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

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

(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从课程的表现形式)1.显性课程

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

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为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

2.隐性课程

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

首次由贾克森提出。

“学校和班级的情境”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

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以目标的概括性程度角度分,包括四种不同目标1、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2、培养目标(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3、课程目标(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3.对学科的研究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2、“过程-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141、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