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不签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7769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效考核不签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绩效考核不签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绩效考核不签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绩效考核不签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绩效考核不签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绩效考核不签字.docx

《绩效考核不签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考核不签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绩效考核不签字.docx

绩效考核不签字

绩效考核不签字

篇一:

公司制度——公司绩效考核管理规定(完整版带表格)

xxxx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绩效考核管理规定

第一条:

宗旨

1、为了完善公司内部的分配机制,体现分配的公平性和激励性作用,充分发挥员工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和发展适合本公司需要的人力资源队伍;强化战略导向,保证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本公司决定实行本绩效考核制度。

2、本制度旨在提高员工的绩效,强调考核过程中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指导,以及员工之

间的交流与学习。

第二条:

绩效考核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公司依照每位员工对企业价值贡献的大小,公平、公正地确定相应报酬,

力求使每位员工的薪酬准确体现其对公司的价值。

2、透明性原则:

公司将使每位员工清晰地了解工作内容、工作品质与薪酬之间的关系。

3、发展原则:

公司员工的薪酬调整以绩效考评为依据,公司将为员工提供富有发展潜力

的薪酬制度。

第三条:

绩效考核的对象

1、部门:

公司所属各正式经营部门,不含正在筹备的部门或小组。

2、员工:

包括公司所有在岗正式员工,不包括试用期员工、待岗及临时员工。

第四条考核及打分方式

1、员工均采用自然月月度考核方式,部门采用季度考核的方式。

第五条绩效考核项设立

1、考核项:

即KPi(关键业绩指标)的设立分部门考核项和个人考核项,所有考核项均建立KPi信息库,各部门根据每月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

2、每月进行KPi的信息库的建立参照依据如下:

①《部门年度绩效考核表》。

②《部门月度绩效考核表》。

③部门职能和岗位描述。

④其他可依据的考核指标。

3、绩效考核指标制定要求

①选择对公司效益、价值影响较大的目标,目标值不宜过高或过低,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②各层次的目标应保持一致,下一级目标要以分解、完成上一级目标为基础。

③考核指标的指定应由直接上级和员工共同商定,最终由直接上级确定。

第六条:

绩效考核目标确定

1、部门绩效目标的确定

①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的制定:

每年12月25日前部门负责人根据部门职责、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及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编制《部门年度绩效考核表》,经总经理审核后由双方签字确认,并转交综合部存档,作为制定《部门月度绩效考核表》的依据。

②部门季度绩效考核的制定:

部门负责人根据《部门年度绩效考核表》,进行逐季度分解,在每季度的最后4个工作日内编写《部门季度绩效考核表》,报总经理协商批准后实施,并转交综合部备案,作为季度考核的依据。

2、员工绩效目标的制定

①员工月度绩效考核的制定:

员工根据岗位描述、《部门季度绩效考核表》,编写《员工月度绩效考核表》,上报直接上级协商后,双方确认签字,作为对员工进行月度绩效考核的依据,并报综合部备案。

②员工《员工月度绩效考核表》签订后,签订双方各持一份,作为本考核周期的工作指导和考评依据。

计划执行过程中,若出现重大计划调整,可重新填写其相应的《员工月度绩效考核表》,双方确认后,进行变更确认(签字),按照各层次绩效目标制定的程序重新确定。

第七条考核的实施

1、综合部在接到各部门及员工的月度绩效考核表后,由综合部进行最后确认并做受控处理,综合部在每个月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内公布绩效考核内容。

2、每季度的最后2个工作日前凭《部门季度绩效考核表》向总经理汇报季度工作完成情况,经总经理审核评分后,递交综合部进行最后确认并做受控处理,综合部在5个工作日内公布相关考核结果。

3、每月5日前凭《员工月度绩效考核表》内容进行自评,向直属上级汇报上月考核完成情况,经直属上级审核评分后,递交综合部进行最后确认并做受控处理,综合部在5个工作日内公布相关考核结果。

第八条考核实施分工

1、所有考核均实行直属上级对直属下级的考核,由综合部进行监督指导。

2、部门内员工的绩效考核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由部门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组织实施。

3、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由总经理或指定人员组织实施,除接受日常考核外,同时参与年度考核。

4、总经理及副总不参与日常考核,由总部实施季度考核。

5、所有绩效考核结果由综合部汇总并存档,作为调薪、调岗、晋升、工作指导、培训、评先(优)等季度或年度评优等各项评比的依据。

第九条考核者评价素质要求

1、不徇私情,力求评价严谨公道。

2、不轻信偏听,注重对被考核者实际工作的观察和评判。

3、对被考核者在考核期限之外所取得的结果、能力、干劲和态度不作评价。

4、以工作中的具体事实为依据,而不是根据其档案资料(学历、年龄、性别等)进行评价。

5、对考核结果,进行总体综合修正,以消除以偏概全倾向、逻辑推断倾向、宽容倾向、过分集中倾向、极端倾向以及人为假象,避免偏颇与失误。

第十条:

绩效工资计算及发放

1、所有考核的最后所得分值即为绩效工资的百分比。

2、绩效工资的核算公式为:

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总数×考核系数。

3、经考核后的绩效工资随月度工资一并发放。

第十一条绩效考核系数的换算

1、实行考核打分的方式,打分精确到个位,在分值的权重分配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2、考核系数等于各项考核系数值的总和。

3、绩效考核中定量考核项(销售收入、利润)完成系数的换算公式为:

实际完成额

×权重×100%=完成系数计划指标额

4、其他考核项的按照实际完成百分比进行核算。

第十二条年终奖金

1、中高层管理年终分红奖金由董事会另行规定。

2、经理级以下员工年终双薪根据公司年度盈利情况,由公司研究决定。

第十三条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1、绩效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绩效工资总额。

2、连续3个月考核完成比高于100%者,可上调一级工资,连续5个月考核完成比高

于100%者,给予晋升一级职务。

3、连续2个月考核低于70%者,下调一级工资,连续3个月完成比低于70%者,给予降职处理,同时不享有年度的任何奖金;连续4个月完成比低于70%者,给予辞退。

第十四条特殊情况的处理

1、绩效考核中工作绩效目标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因素影响而使工作绩效目标执行

发生困难时,应视该项问题的严重程度与影响大小,按以下情况酌情处理:

①该问题仅属部门内部个别问题,与其他部门工作关联度不大时,由当事人与部门负责人协商解决,报综合部存档。

②该问题将影响其他部门或人员工作绩效目标的完成时,由直接负责人会同部门负责人协调有关部门商定,并上报总经理批准后送综合部存档。

第十五条奖惩规定

1、考核结果应客观公正,避免轮流坐庄、分数平均化等情况的发生。

若发现有打平均分、轮流坐庄,或其他考核评定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经调查属实的,扣发该部门负责人当月绩效工资30%(即全额扣除),扣发该员工当月绩效工资的20%。

2、员工在考评过程中,发现有平均打分、轮流坐庄,或其他考核评定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均可向综合部反应。

一经查实,对发现考核作弊行为有贡献的人员,酌情奖励反应人员当月绩效工资的30%。

3、对于反映问题的员工姓名要求严格保密,奖励不公开,按照相应流程发给员工个人。

4、如有虚报绩效考核者,一经查出,除收回所发工资外,还将另外给予200-1000元的经济处罚。

第十六条申诉与处理

1、如被考核人对考核目标、过程或结果不满,与直接上级协商后仍无法解决,均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填写绩效考核申诉表,向综合部提出申诉,综合部需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申诉的处理工作。

第十七条其他

1、附:

《部门年度绩效考核表》、《部门季度绩效考核表》、《员工月度绩效考核表》、各部门KPi信息库。

2、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公司综合部。

3、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xxxxxx公司员工

篇二:

授权签字人考核问题

授权签字人考核问题:

1、具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利,对检测/校准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2、与检测/校准技术接触紧密,掌握有关的检测/校准项目限制范围

3、熟悉有关检测/校准标准、方法及规程

4、有能力对相关检测/校准结果进行评定,了解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

5、了解有关设备维护保养及定期校准的规定,掌握其校准状态

6、十分熟悉记录、报告及其核查程序

7、了解cnaS的认可条件、实验室义务及认可标志使用等有关规定

授权签字人:

经cnaS认可,可以签发带认可标识的报告或证书的人员。

一、具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利,对测试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1.1介绍本人目前的岗位职责和权利

1.2cnaS-cL01:

20XX(iSo/iEc17025:

20XX)“5技术要求5.1总则”指出,决定检测/校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包括:

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方法及方法确认、设备、测量溯源性、抽样、样品的处置等等。

实验室制定了一系列程序文件来控制这些因素。

(要求能够列出相关的程序文件名称)

制定了《保证检测/校准能力、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并定期对下述能力维护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参看本程序的“实验室检测/校准能力维护情况检查表”)

执行的技术标准/规范是否现行有效;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是否合理;检测人员能力和资质是否满足要求;环境设施是否满足要求;服务和供应品采购是否满足要求;仪器设备是否满足要求;标准物质是否满足要求;技术记录是否满足要求;测量溯源性是否满足要求;抽样工作是否满足要求;被检测物品管理是否满足要求;检测报告是否满足要求;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的相关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应熟悉《保证检测/校准能力、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质量手册“5技术要求5.1总则”以及由此要素所引出的相关程序文件。

要求能够列出相关的程序文件名称。

二、

(1)是否与测试技术接触紧密,掌握有关的检测/校准项目的限制范围?

(2)是否熟悉有关检测标准/规范/检定规程、测试方法?

2.1介绍本人目前的岗位

强调目前所从事的技术工作和岗位,与本人负责签字的检测/校准工作领域联系紧密。

2.2介绍本人签字领域范围内的检测标准/规范/检定规程

(1)一一列举本人签字领域所采用的检测标准/规范/检定规程;标准/规范/规程名称、代号、发布和生效年份(强调说明所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

(2)说明所用标准/规范/规程中的检测/校准项目、参数。

实验室目前能够检测/校准哪些项目、参数:

说明由于什么原因,目前暂时不能检测/校准哪些项目和参数;如果有分包项目或参数,介绍有关分包实验室的情况,并说明实验室是如何控制检测/校准分包工作的。

(3)介绍相关项目和参数采用的测试系统/装置和测试方法。

三、是否有能力对相关检测/校准结果进行评定,并了解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3.1介绍学历、所学专业、工作经历

(1)介绍学历、所学专业和工作经历;

(2)介绍参加本领域里的科研成绩、成果,以及标准/规程的制修订等经历;

(3)介绍在本领域里工作了多少年,其中参加过哪些重大技术活动,取得哪些成绩;

(4)处理过本领域里哪些重大技术问题。

3.2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1)人员技术水平;

(2)设施和环境;

(3)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量值溯源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维护和运行检查);

(4)标准/规范/规程的有效性;

(5)消耗性材料的控制;

(6)掌握分包实验室能力的变化情况(适用时);

(7)维护检测/校准作业指导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8)通过实验室之间的能力验证或比对;

(9)通过采用诸如统计技术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案的“校核”方法。

3.3介绍本人签字领域的测量系统/装置、环境条件,说明申请认可项目/参数的检测/校准能力

(1)介绍签字领域所用测量系统/装置的技术指标:

测量参数、测量范围、系统/装置的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2)介绍签字领域所用测量系统/装置要求的环境条件,说明测量环境的监控情况及其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3)介绍相关被测/被校物品性能指标/准确度等级,(如可能)说明本人签字领域的检测/校准项目、参数能够提供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3.4对相关检测/校准结果进行评定的能力表现在如下方面

(1)注意检测/校准所用标准/规程是否认可通过的,且应用是否得当;

(2)注意报告数据的有效位数与标准/规程要求应一致;

(3)检测/校准顺序;

(4)对临界数据的审查;

(5)引用系数、常数和计算公式;

(6)更正数据的规则和更正原因;

(7)原始记录中可追溯性的相关信息,包含样品的情况;

(8)计量单位的应用;

(9)文字表达;

(10)原始记录与报告的一致性;

(11)整体质量。

四、是否了解有

关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及定期校准的规定,并掌握其校准状态?

4.1仪器设备准确度和溯源性要求

(1)在用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检测/校准标准/规范/规程所要求的准确度或不确定度;

(2)对检测/校准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的关键参量或量值,应制定校准计划,执行《测量溯源性控制程序》;

(3)包括抽样和环境监测在内的设备,在被批准投入检测/校准工作前应进行校准或核查,以证实其满足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

(4)仪器设备在每次使用前要进行检查。

4.2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存放、运输和安全处置

(1)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存放、运输和安全处置执行《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记录;

(2)设备存放的环境条件,包括温湿度、防震、防辐射、防污染、防腐蚀等,应严格遵照相应的技术说明书的要求,确保其功能正常并防止性能发生变化;

(3)设备若脱离实验室的直接控制,应确保设备返回合,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核查并能显示满意结果。

(4)(校准实验室的)参考标准/工作标准只能用于校准而不能用于其他目的,除非能证明其性能不会失效。

4.3仪器设备的故障处理

(1)出现故障缺陷或偏离规定极限的设备应粘贴红色“停用”标签,表明该设备已经停用,并进行隔离以防误用,直至修复并通过校准表明能正常工作为止。

(2)实验室应检查设备故障、缺陷或偏离规定极限先前的检测/校准结果的影响,并执行《不符合检测/校准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

4.4仪器设备校准状态标识

校准状态标志:

(1)绿色:

满足或符合使用要求;

(2)黄色:

限制使用,要求给出限制范围;(3)红色:

停止使用,封存或故障。

4.5期间核查

对于关键设备(包括校准实验室的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授权签字人应对组织期间核查的结果进行评审。

4.6正确使用校准因子

当校准产生一组修正因子时,应确保其所有备份(包括测量软件)得到正确更新。

4.7保护校准状态

检测/校准设备(包括校准实验室的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的硬件和软件应得到保护,任何人不得进行会导致检测/校准结果失效的调整。

五、是否熟悉相应检测/校准的记录、报告及其核查程序?

5.1技术记录的要求

(1)技术记录是进行检测/校准所得数据和信息的积累,它们表明检测和(或)校准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或规定的过程参数。

技术记录可包括:

原始观察记录、导出数据、跟踪审核信息、校准记录、员工记录、报告或证书的副本、表格、合同、工作单、工作手册、核查表、工作笔记、控制图、客户信函、文件和反馈;

(2)如可能,每项检测或校准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和保证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下能够复现;

(3)记录应包括:

抽样、检测、校核人员的标识;

(4)技术记录应按规定的时间保存;

(5)观测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工作时记录,并按照特定任务分类识别;

(6)记录中出现错误时,应采用划改……。

对于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等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5.2检测报告/校准证书的要求

(1)《检测/校准结果报告管理程序》对结果报告的格式、编制、审核、批准(签发)、发送、修改、存档做出了规定:

实验室的结果报告实行检测/校准人员自查、试验室负责人/监督员审核和授权签字人审批的三级审核制度;

(2)实验室应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或一系列)的检测或校准结果,并符合检测或校准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3)结果报告是检测/校准活动的最终成果,既要求包括表达检测/校准结果所需的全部信息,也要求包括检测/校准方法(程序)中所需的全部信息,包括分包、抽样、意见和解释的附加信息;

(4)为内部客户或与客户有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可用“钳封”的方式报告结果。

但其他全部信息从实验室中获得;

(5)校准工作被分包时,分包方应向发包方出具校准证书,原件交客户,发包方留存副本;

(6)结果报告被视为客户所有(实验室拥有知识产权),由此必须保密;实验室只保存结果报告的副本;特别是当用电话、电传、传真或其他电子或电磁方式传送结果时,应注意保密;

(7)当证书中包含意见和解释时,应把意见和解释的依据制订成文件;意见和解释应被清晰标注;

(8)结果报告中应具有责任免除的声明,以保护实验室的正当权益,诸如“未经本实验室书面授权,不得部分复制(全部复制除外)本报告/证书”,“本报告/证书的结果仅对所检测/校准样品有效”,“本证书封面未加盖检测/校准专用章无效”等。

(9)对已发的报告和证书的实质性修改,应仅以追加文件或资料调换的形式,并包括如下声明:

“对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补充,编号(或标识)”;“若发布全新的证书或报告时,应有唯一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件。

六、熟悉cnaS的认可准则及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

cnaS的相关规则、政策和认可准则简介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目前制定了如下认可规则(accreditationRegulationsandPolicy):

(标★者与本实验室的认可申请关系较为密切)

cnaS/aR01:

20XX《认可程序规则》★

cnaS/aR04:

20XX《认可标志与认可证书管理规则》★

cnaS/aR07:

20XX《能力验证规则》★

cnaS/aR10:

20XX《量值溯源政策》★

cnaS/aR11:

20XX《测量不确定度政策》★

6.1能力验证规则

能力验证是cnaS实验室认可评审技术的重要补充,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实验室通过外部措施补充内部质量控制方法的技术。

同时,能力验证还是维持认可机构间国际互认的基础之一。

现场评审组在依据cnaS的认可准则及有关标准对申请方申请范围内的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进行现场评审的同时,将利用参与能力验证活动的情况及结果,有时还将安排测量审核。

cnaS将把申请方在能力验证中的表现作为认可委决定是否认可的重要依据。

申请认可实验室在获得认可前,只要可能,应至少参加一次验证活动。

只要可能,已认可实验室每一获认可的主要领域每4年应至少参加一次适当能力验证活动。

6.2量值溯源政策

量值溯源的一致性是国际间相互承认测量结果的前提条件,cnaS将量值溯源视为测量结果可信性的基础。

cnaS承认国际计量局(BiPm)框架下,签署互认协议(mRa)并能证明可溯源至Si国际单位制的或经济体的最高计量基(标)准。

cnaS承认符合计量法规定的国家计量基(标)准。

6.3测量不确定度政策

cnaS充分考虑目前国际上与合格评定相关的各方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关注,以及测量不确定度对测量、试验结果的可信性、可比性和可接受性的影响。

cnaS注意到测量不确定度概念应用的时间不长,因此,cnaS将按照“目标明确、重要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开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应用。

在认可实验室的能力时:

必须要求检测试验室制定与检测工作特点相适应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评定方法。

在认可实验室时:

要求实验室组织检测系统的设计人员或熟练操作人员评定相关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要求具体实施检测的人员正确应用和报告测量不确定度;要求实验室建立维护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有效性的机制。

实验室应有能力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在用户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当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时和cnaS有要求(如认可准则在特殊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规定)时,检测报告必须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在采用新的检测方法之前,应制定相关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对所采用的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自己设计和研制的方法、超出预定使用范围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时,以及对经过扩展和修改的标准方法重新进行确认时,应包括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由于某些检测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定,这时至少应

通过分析方法,列出各主要的不确定度分量,并作出合理的评定。

同时应确保测量结果的报告形式不会使用户造成对所给测量不确定度的误解。

检测试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所需的严密程度取决于:

①检测方法的要求;

②用户的要求;

③用来确定是否符合某标准/规范所依据的误差限的宽窄。

为了便于用户比较实验室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一般应用,扩展不确定度对应95%的置信水准。

在表述实验室的能力时,一般采用最佳测量能力,即根据日常检测系统,被检样品接近理想状态时评定的最小测量不确定度,在检测报告上应出具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7)了解cnaS的认可条件、实验室义务及认可标志使用等有关规定

7.1认可条件

认可是自愿的,但申请方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方可获得认可:

a)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b)符合cnaS颁布的认可准则;

c)遵守cnaS认可规范文件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关义务;

d)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7.2实验室义务

a)满足客户要求;

b)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c)满足认证认可机构要求;

d)做好本职实验。

7.3cnaS/aR04:

20XX认可标志与认可证书管理规则

认可标志是cnaS资格认可的图形标识,认可证书是已认可机构获得认可的证明文件。

严格控制并保证正确使用认可标志和认可证书,防止误用、滥用、误导性宣传而引起的对社会有关方面的利益损害,以及对cnaS的信誉造成的不良影响。

7.3.1认可标志的使用和管理

在认可有效期内,认可标志可用在认可范围内的报告/证书和专用宣传品上。

使用认可标志时,必须与本机构获认可的证书号一起使用,证书号置于认可标志的正下方。

认可标志只能按规定式样成比例地放大或缩小,应清晰可辨,不得变形使用。

认可标志颜色为蓝色和白色。

在报告/证书上使用认可标志时,应在该报告/证书地左上角印制认可标志和认可证书号。

左加盖认可标志地报告/证书中,如包含认可范围以外地项目或分包项目,则应加以明显标注或说明。

加盖认可标志地报告/证书必须由cnaS批准地授权签字人签发,授权签字人有责任监督认可标志地使用和认可状态的宣传。

认可标志或认可说明不得附在产品上。

认可标志的使用不得引起如下误导:

cnaS对已认可机构所出具的报告/证书负责,或cnaS认可了某一产品。

未获认可、暂停、撤销、注销认可的机构不得使用认可标志。

7.3.2认可证书的使用和管理

已认可机构向客户表明其认可的能力时,认可证书与认可证书附件必须同时使用。

已认可机构的名称、地址、或cnaS的认可要求以及其他原因发生变更时,cnaS将换发认可证书。

当已认可机构认可范围扩大或缩小,或依据标准发生变更时,cnaS只增发认可证书附件。

暂停、撤销、注销认可的机构应立即交还认可证书。

cnaS将在监督评审、复评审或投诉调查过程中,对已认可机构认可标志和认可证书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一经发现误用、滥用的行为,cnaS将对其采取警告、暂停或撤销认可资格等处理措施,直至提起法律诉讼。

注:

现场技术人员考核主要以技术考核为主,无论检查检测人员应熟悉自己领域内的规程规范和设备操作。

篇三:

公司绩效考核细则

公司绩效考核细则

一、绩效考核的目的:

1.不断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产品质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事故发生率,提供公司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加深公司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

3.不断提高公司员工的工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