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7672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24.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

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赐管仲,管仲推辞说:

“臣,贱

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两季)来承王命,何以礼焉?

”这反映了

A.宗法政治渐趋瓦解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5.章太炎曾指出,庄子的根本主张就是“自由”“平等”,却又不同于近代观念里的“自由”,堪称洞见。

针对“自由”,庄子主张

A.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B.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C.圣人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D.权不欲见,素无为也

26.据《辇下风时记》记载:

“长安务本坊西市是鬼市,或风雨曛晦,皆闻其喧聚之声。

秋冬夜多闻卖干柴,云是枯柴精也”。

唐“鬼市”的出现体现了

A.市民阶级的为断壮大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商业迷信色彩的增强D.商业活动受时间限制

27.1847年初,经历流放重回政坛、时任陕西巡抚的林则徐,在给友人文海的书信中提到: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

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

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

……(若白银在)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

……但恐此等食烟之人未必回心向内耳。

”该材料说明此时的林则徐

A.主张开展对外合法贸易B.彻底反省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C.仍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D.考虑问题的主要出发点依然没变

28.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B.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C.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D.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29.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说:

“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了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

……(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故”。

作者主要想说明

A.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时间最长的战争B.重视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C.中国军队牵制100万日军不合事实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30.198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

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运输;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

这一文件

A.初步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社会化

C.在农村确立市场经济体制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31.罗马法规定“四条脚动物致人损害的,该动物的所有人应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有人从非洲带回来一只二条脚的鸵鸟,致他人受到了损害,被害人便将鸵鸟的所有人告上法庭,要求损害赔偿,引起争议。

原因是,罗马法只规定了四条脚动物致人损害其所有人应负赔偿责任,而没有规定二条脚的鸵鸟致人损害其所有人应否承担赔偿责任?

”罗马法学家认为:

“鸵鸟的所有人应承担责任。

”罗马法学家得出结论是依靠

A.有罪推定B.法律条文C.类推解释D.个人权威

32.1774年,路易十六上台时,杜尔阁应邀参加内阁,并被任命为财政大臣。

为他进行经济改革获得了实验场所。

他提出并采取的改革计划包括取徭役制、取消手工业行会,开放谷物国内自由贸易以及改革不合理的粮食税法、粮食运输规定、动物油专卖制等。

杜尔阁的主张

A.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思想B.代表了重商主义学派

C.体现了凯恩斯主义思想D.代表了封建地主的利益

33.19世纪末,自由主义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

在群众通过接受愈来愈多的教育和参加工会给组织而变得更加自信的同时,自由主义不可能继续主要关心资产阶级的利益。

成年男子选举权已在西欧大部分国家起作用。

自由主义的这些变化最主要原因是

A.工人阶级力量壮大B.工业革命的推动

C.群众觉悟的提高D.资产阶级进行变革

34.在2011年,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议会已经对《王位继承法》做了修改:

英国将赋予王室女性和男性享有同样的权利继承王位。

此修改

A.合法议会掌握立法权,国王统而不治

B.合法首相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C.不合法国王拥有一些至高无上的权利

D.不合法议会不能干预王室继承事务

35.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

“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

……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

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

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xx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

”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一词由来已久,经历几千年的变迁,才有今天的含义:

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

中国汉语传统的“文明”内涵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材料二文明在欧洲最早具有“进入人类开化状态的程度”含义以区别于野蛮落后状态是出现在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

材料三中国古代长期以来以文明自居,而以其他没有中国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国家视为野蛮,称西方人夷、番、鬼。

20世纪初中国把西方的“Modern”翻译成“文明”,“文明”一词被指为西方传来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文明戏”。

(1)材料一中,古希腊的“文明”内涵与古希腊什么因素有关?

中国汉语传统的“文明”内涵为什么对行为、举止要求特别高而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6分)

(2)材料二中,“文明”作为区别于野蛮的开化状态的意思,反应了18世纪法国的什么思想潮流?

这种潮流是如何产生的?

(10分)

(3)阅读材料三,20世纪初中国“文明”内涵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去全面深入地向西方学习,为什么会有这此变化?

中国近代接受西方“文明”给中国近代带来怎样的影响?

(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波及全球的一种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它既是人类社会谋求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各国文明演进的方向。

材料从定义来看,“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价值取向,来扭转现代化的方向,从而达到抵制现代化的实质、回归传统社会的目的。

在英文中,“反现代化”应该被表述为“counter-modernization”,而不是“anti-modernization”。

“反现代化”出现的背景是,在后进入现代化过程的国家,现代化往往经历一个从“抗拒”到“接受”的过程。

一个国家接受现代化可以有两种方向上的选择:

一种是向前的,即走进现代世界,无论前途多么变化莫测;一种是向后的,即退回原有社会,但为形势所迫而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即接受现代化的形式,但最终目标是为了抗拒现代化,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抗拒现代化的实质。

这就是“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的分水岭,即前者目标是向前的,而后者目标是向后的;二者外表、形式相同,但其走向、实质却截然相反。

“反现代化”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化的“镜像”,它在表面上似乎与现代化归一,但它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恰恰是相反的。

——钱乘旦《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对“反现代化”观点进行论证。

(12分)

(要求:

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自建国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000文以下,1808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持续上涨。

银价的上涨意味着广大劳动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铜钱(完税)……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

“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

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社会,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

——摘编自许弘《近代中国银货币改革述论》

材料二林则徐于1833年提出自铸银元。

光绪初年,吉林省首先用机器试铸银币。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才获准在广东设造币厂。

此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

1905年,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目的是统一银币。

但由于本位币不定,引起了“两”“元”之争。

焦点是用“两”还是用“元”,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代表的“一两”银币派认为各国应有自己的币制体系,中国不能亵渎国体而丧失主权……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自此,两元之争落下帷幕。

……1911年,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

……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灭亡,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

——摘编自刘士刚《晚清的货币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改革的特点并评价上述改革。

(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

……结果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咱妥协的制度,这就是说,一个缺少一致性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暂时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

——(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

材料二法国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政体理论,是他们一刀两断的气魄,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艺术。

——(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法国革命演讲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宪政进程中存在哪些争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政府最后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法两国宪政进程的不同特点及两国民主政治的共同本质。

(8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天朝上国”第一次真正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代表是满清政府于1877年派出的首位驻外公使郭高焘。

中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西方国家的外交官竟然背负着“道歉”的屈辱使命。

……1875年,英国以“马嘉里事件”(英驻华使馆翻译马嘉里游历云南被当地人打死)要挟清廷,使它在公使问题上做出艰难的决定,即在次年签订的《烟台条约》中明文规定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道歉”。

清廷决定任命“道歉”使臣作公使常驻伦敦。

当时被看中的人选是奕訴、李鸿章推许为"第一流"洋务人才的郭高焘。

——邬克《他没有给国人丢脸》

材料二郭嵩焘在去伦敦的日记《使西纪程》中,对途经十数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设立议会、制定宪法的改革,苏伊士运河巨大的挖河机器,“重商”对西方富强的作用,全都作了介绍。

他在日记中提出的“西洋立国有本有末”的论断,是石破天惊的创见。

通过对西方的亲身考察,他的思想更加激进。

后来总理衙门将《使西纪程》刊行,但立即引来顽固守旧者的口诛笔伐,“殆已中洋毒,无可采者”。

有人以郭嵩焘“有贰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为理由提出弹劾他,认为应将郭嵩焘撤职调回。

由于找不到合适人选,清廷未能将他召回,但下令将此书毁版,禁其流传。

而郭在归国之后,闭门居家都不得安宁。

死后,即使李鸿章这样的大员出面请谥,朝廷亦不给。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出使西方的背景。

(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使西纪程》被禁其流传的原因。

(6分)

2021年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A

D

D

C

B

B

C

A

B

A

C

262316677晷2506161E5懥324827EE2绢d397959B73魳2988874C0瓀G366708F3E輾380099479鑹S33822841E萞q3399184C7蓇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