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7621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docx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docx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课程: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学时:

72学时

使用教材: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主讲教师:

王道坤(教授)

李应存(副教授)

朱立鸣(副教授)

梁玉杰(副教授)

 

甘肃中医学院基础课部 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1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3

章节名称

第一章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1、了解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以及它反映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

2、了解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条件,时代背景及其学派的发展过程。

3、熟悉不同医学流派对祖国医学发展的贡献。

4、掌握学习各家学说的重要性。

重点

难点分析

1、中医学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讲述学术流派在中医学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阐述学术流派及医家之间的学术相互影响和相互交叉现象,进而说明中医学术流派不仅是相对独立的,而且是相互派生相互渗透的。

2、正确理解和认识各家学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阐述各个学术流派对中医学科建立的基础作用,说明各家学说及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各科产生的雏形,学习好各家学说能加深对其他各科的理解和学习。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熟悉学生名单。

认真备课。

制做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1、各家学说的概念与中医理论体系20分钟

2、历代医家的争鸣与中医学的发展50分钟

3、各家学说形成的因素及特点40分钟

4、学习各家学说的方法4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2、各家学说与中医理论体系

简述早期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主要讲述《内经》和《伤寒论》在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3、历代医家的争鸣与中医学的发展

阐述历代医家的对各种学说的有关论述:

阴阳五行学说,五运六气学说,藏象学说,气血理论,经络学说,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学说,病因学说,四诊、八纲理论,治则、治法理论。

4、各家学说形成的因素及特点

讲述各家学说形成的因素,包括经典著作的影响、哲学及其他学科的影响、时代社会背景的影响、医家学术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医疗实践的影响;分析各家学说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

5、怎样学习各家学说

教会学生学习各家学说应:

,掌握特点、全面了解、取长补短、深化认识。

1、应用“温故知新”的方法,适当提问以便了解本届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

2、做好各章节之间的衔接

3、掌握各种学说和其他各科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4、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课后记录

熟悉学生名单。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2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3

章节名称

第二章主要中医学术流派伤寒学派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1、掌握伤寒学派的概念及其在祖国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伤寒学派形成、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不同流派代表医学家学术观点。

3、了解伤寒学派中不同流派的基本观点。

4、掌握历代伤寒学派治《伤寒论》的方法。

重点

难点分析

1、维护旧论派的名实

分析维护旧论派的起源,学术意义和地位,在学术沿革中的重要作用,阐析他们为维护《伤寒论》原貌作出的重要贡献。

2、各个伤寒学派之间的关系,客观分析各医家持不同学术论点的原因。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1、认真备课,制做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2、复学上节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

讲授宋金以前伤寒八家新内容:

65分钟

讲授明清伤寒三派新内容70分钟,

答疑和小结,1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伤寒学派的涵义。

2、伤寒学派的发展历史

分为晋唐、宋金、明清三个阶段,并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医家与著作。

在明清时期,分别介绍错简重订、维护旧论、辨证论治的不同观点,并于辨证论治派中根据其归类编次方式,分为按方类证、按法类证、按症类法、按因类证、分经审证五种。

3、各个学派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些医家在沿袭某一学派的研究方法的同时,还采用别的流派方法,因此,应当全面了解和看待医家的研究思路。

1、应用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2、妥善处理好各个医家简介和后面重点讲述医家之间的关系,即繁简恰当。

3、利用课间时间,征求同学们的意见。

4、适当提问以便较全面了解本届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

课后记录

利用下一节课间时间,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认真填写反馈意见。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3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2

章节名称

第二章主要中医学术流派河间学派温病学派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1、掌握河间学派的概念及其学术思想的中心内容。

2、了解河间学派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掌握温病学派的涵义及其主要代表医学的学术思想概况。

4、了解温病学派发展的历史过程,掌握温病的三个阶段。

重点

难点分析

1、河间学派之间的授受关系及其与其他学派联系

分析该学派的师承授受关系,对其他各学派的影响。

2、温病学派对伤寒学派的继承和发展

阐述温病学派从伤寒学派中的派生,分析该学派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伤寒学派的突破和发展。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认真备课。

制做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复学上节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

讲授河间学派新内容:

45分钟

讲授温病学派40分钟,

答疑和小结,1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河间学派的定义及其学术思想的中心内容。

以刘河间“六气皆能化火”说为核心,阐述其对其他学派学术思想形成的作用,以及在外感病学派中的影响。

2、河间学说的形成过程。

3、温病学派的涵义。

讲述温病学派的起因和学术渊源,《内经》-金元时期。

4、温病学派的起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1、应用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2、掌握进度,适当提问以便了解本届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

课后记录

利用下一节课间时间,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认真填写反馈意见。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4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2

章节名称

第二章主要中医学术流派易水学派温补学派汇通学派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1、掌握易水学派的涵义及其主要代表医学学术思想概况。

2、了解易水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3、掌握温补学派的涵义及其主要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概况。

4、了解温补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

5、掌握汇通学派的涵义及其主要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概况

6、了解汇通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

重点

难点分析

1、温补学派学术思想造成的利弊。

2、汇通学派学术思想对今天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认真备课。

制做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易水学派35分钟

温补学派35分钟

汇通学派2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易水学派的涵义。

2、易水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间学术上的前后相承及各自特点,以及易水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3、温补学派的涵义及其形成的历史条件。

4、温补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概况。

5、汇通学派的涵义及其形成的历史条件。

6、汇通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概况。

1、应用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2、处理好易水学派和温补学派之间的学术关系

课后记录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5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2

章节名称

孙思邈的养生及临证用药经验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1、了解孙思邈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

2、了解孙思邈“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思想。

3、掌握孙思邈研究《伤寒论》的方法与特点。

4、掌握孙思邈对杂病研究的贡献。

5、掌握孙思邈处方用药经验。

6、掌握孙思邈对中医养生学发展的贡献。

重点

难点分析

1、孙思邈养生思想的实质以及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脏腑虚实寒热辨证的分析。

3、养阴解毒方法的内涵和临床运用。

4、对中风辨治的意义。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认真备课。

制做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生平及其代表著作10分钟

医德思想10分钟

研究《伤寒论》的方法与特点20分钟

对杂病研究的贡献20分钟

处方用药经验20分钟

对中医养生学发展的贡献1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孙思邈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

2、孙思邈对医德的论述

讲述“大医精诚”的内涵以及现实意义。

3、孙思邈研究《伤寒论》的成就,包括对广义伤寒的认识和对《伤寒论》的研究

创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以方为纲,归类相从,以揭示伤寒六经辨治的规律。

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方有执、喻嘉言宗其说而发挥为“三纲鼎立”之说,成为错简重订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之一。

4、孙思邈在杂病证治方面所作的学术贡献

5、孙思邈在方剂学方面的成就

6、孙思邈在养生方面的成就,包括食疗、养性、养老诸方面。

1、应用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2、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课后记录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6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2

章节名称

钱乙的儿科学成就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1、了解钱乙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

2、掌握钱乙对小儿生理病理学的认识。

3、熟悉钱乙对小儿五脏证治的发挥。

4、掌握钱乙对小儿病蒸调理处方的特色。

重点

难点分析

1、小儿的生理和病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

2、儿科诊断方法现实临床意义。

3、调剂制方的特色和临床运用。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认真备课。

制做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生平及其代表著作10分钟

对小儿生理病理学的认识30分钟

对小儿五脏证治的发挥20分钟

小儿病蒸调理处方的特色3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钱乙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

2、钱乙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

钱氏沦述儿科疾病,首先从儿科生理特点人手研究,并加以阐发。

小儿在生理上,“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

在病理上则“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3、钱乙从五脏分证观点出发,辨治小儿疾病,各主以不同方剂的学术观点

列“五脏所主”,提出了五脏的主证,并辨别其寒热虚实。

特别注重脏腑虚实的辨析,而且对不同病症均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法。

可以说,是较有系统的脏腑辨证系,虽不十分仔细,但已有初步框架,对中医的脏腑辨证学说形成作出了贡献。

4、钱乙对小儿常见疾病诊断方法的发展。

归纳为六种脉象,特别注重面部及眼睛的望诊,提出了“面上证”和“目内证”的望诊经验。

5、钱乙对儿科疾病调剂制方的特点

选药柔和,反对过用攻伐之品,善于化裁古方钱氏于处方调剂。

1、应用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2、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3、列举应用钱乙方药验案,加深对钱乙的学术理论的认识。

课后记录

利用下一节课间时间,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认真填写反馈意见。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7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4

章节名称

刘完素的火热论及杂病证治经验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1、了解刘完素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

2、熟悉刘完素对“亢害承制”的学术观点。

3、掌握刘完素六气化火说的内容,掌握其对风、寒与火热关系的阐发。

4、掌握刘完素对火热治疗的基本法则及处方用药。

5、了解刘完素对《内经》杂病理论研究的贡献及其对消渴疾病病机与治疗的贡献。

重点

难点分析

1、“亢害承制”的含义以及临床意义。

2、六气化火说的临床根据以及辨证方法。

3、运用寒凉药的根据。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生平及其代表著作20分钟

“亢害承制”的学术观点30分钟

六气化火说50分钟

火热治疗的基本法则及处方用药50分钟

对《内经》杂病理论研究的贡献20分钟

对消渴疾病病机与治疗的贡献3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刘完素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

2、刘完素“亢害承制”的学说及在病机理论中的应用

刘完素运用这一理论,来认识和说明病理现象以及本质和标象的内在联系。

刘氏对亢害承制的阐发,颇具独创性的见解,其不仅对病理现象及病候的真假疑似作了深刻的论证,而且在诊断学和治疗学上给予重要的启示,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的火热病机学说及其对外感火热病的证治

六气皆能化火说刘完素在阐发火热与风、湿、燥、寒诸气的关系时,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皆能化热生火;而火热也往往是产生风、湿、燥、寒的原因之一。

4、刘完素对《内经》杂病理论研究的贡献及对杂病的治疗经验

发挥《内经》杂病证治,刘完素则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对《素问》中的61个病症.分别予以处方,并阐明机理,从而成为发挥《内经》杂病证治的开山。

论述杂病的病机与治疗,

(1)泄痢

(2)消渴。

1、应用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2、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课后记录

利用下一节课间时间,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认真填写反馈意见。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8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4

章节名称

张元素的脏腑辨证与遣方制药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1、了解张元素的代表作及其生平概况

2、掌握张元素在中医脏腑辨证方面的学术贡献

3、掌握张元素在中药气味、补泻、归经、引经报使等方面的学术观点,熟悉其运用五行生克为制方法的学术思想。

4、熟悉张元素对脾胃病的治法

重点

难点分析

归经理论的渊源、张氏的发挥和临床意义。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认真备课。

制做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生平概况及其代表作20分钟

脏腑辨证方面30分钟

药性论述50分钟

脾胃病辨治5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张元素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的名称

2、张元素在《内经》、《中藏经》、《千金方》、《小儿药证直诀》学术思想影响下,于脏腑辨证学说的发挥。

如肝的脏腑辨证。

3、张元素从遣药制方理论

中药气味厚薄以阐发药理,从五味以阐发药物补泻。

根据药性之长提出归经及引经报使学说的学术观点,并以五行生克理论与指导,运用药物气味以组方的原则。

4、张元素的养正除积、胃气为本的脾胃病辨治思想

养正除积

养正以胃气为本

临证举偶(便秘、积聚、代表方剂)。

1、应用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2、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课后记录

利用下一节课间时间,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认真填写反馈意见。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9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3

章节名称

张从正的攻邪论及情志疗法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1、了解张从正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

2、掌握张从正病邪理论。

3、掌握张从正攻邪三法。

4、熟悉张氏对情志疗法的发挥。

重点

难点分析

1、病由邪生的辨证思想及和正气不足致病的辨证关系。

2、攻法的现实临床意义。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认真备课。

制做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生平及其代表著作20分钟

病邪理论50分钟

攻邪三法50分钟

情志疗法3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张从正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的名称。

2、张从正认为疾病均由邪气所为,不同邪气侵犯人的不同部位可产生多种病症,人体应以血气流通为贵,故尔攻邪才能己病的病机理论认识。

3、张从正攻邪三法的治疗范围,应用原则,注意事项,包括内容及其在学术上的发挥,并介绍其在心理疗法上的学术贡献。

4、情志疗法的论述及临床运用。

1、应用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2、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课后记录

利用下一节课间时间,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认真填写反馈意见。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10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4

章节名称

李杲的脾胃内伤论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1、了解李杲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

2、掌握李杲对脾胃生理功能,脾胃内伤病因、病理方面的学术观点。

3、熟悉李杲内伤热中证与外感病鉴别诊断的贡献及其具体内容。

4、掌握李杲对脾胃内伤的治疗法则,了解其代表方剂。

重点

难点分析

1、内伤热中证产生的机理以及与一般热证的区别。

2、内外伤辨惑。

3、益气泻火的原理、运用。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认真备课。

制做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生平及其代表著作20分钟

脾胃生理功能,脾胃内伤病因、病理方面的学术观点50分钟

内伤热中证与外感病鉴别诊断40分钟

脾胃内伤的治疗法则及代表方剂4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李杲的生平以及其代表著作

2、李杲对脾胃生理功能的阐发

脾胃是元气之本、脾胃为升降之枢纽。

3、李杲对脾胃内伤三因的认识

气火失调、升降失常、饮食失节及思虑过度。

4、李杲对内热中证与外感病的鉴别诊断诸方面内容

辨阴证阳证、辨脉、辨寒热、辨手感等。

5、李杲对脾胃内伤病病理变化的二点认识,即气火失调与升降失常两方面。

6、李杲在脾胃内伤病方面的治疗心得

益气泻火、升清降浊。

7、李杲的代表方剂。

8、李杲的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应用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2、列举应用其方药验案,加深对他的学术理论的认识。

3、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课后记录

利用下一节课间时间,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认真填写反馈意见。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11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4

章节名称

朱丹溪的“两论”及杂病论治经验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了解朱震亨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熟悉其学术思想渊源与特点。

掌握朱震亨相火论的学术观点。

掌握朱震亨有余不足的学术观点。

熟悉朱震亨论阴阳升降的基本观点。

掌握朱震亨对气病、火证、痰证、郁证的治疗法则和治疗经验。

重点

难点分析

1、相火论的本质

2、有余不足论的辨证思想

3、六郁的治疗经验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认真备课。

制做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生平及其代表著作20分钟

相火论30分钟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观点50分钟

阴阳升降学说20分钟

杂病论治30分钟

六郁证治5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朱震亨的生平、学术渊源极其主要代表著作

2、朱震亨相火论的观点,强调相火为人身动气,包括相火之常与相火之变两个方面。

相火之常和相火妄动。

3、朱震亨有余阴不足论的观点,从自然到人体生理病理的表现加以阐发。

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人之阴阳动静。

动多而静少,“阳有余阴不足”的观点,是基于对人体生理特点及病理现象的分析而总结出来的,旨在说明人体阴精难于充足,而相火易于妄动。

4、朱震亨对阴阳升降的认识观点。

5、朱震亨对气病、火证、郁证、痰证产生病机的认识,及其论治法则、常用方药。

1、应用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2、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3、列举应用方药验案,加深对其学术理论的认识。

课后记录

利用下一节课间时间,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认真填写反馈意见。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12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2

章节名称

薛己的温补学说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1、了解薛己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

2、熟悉薛己治病求本,滋其化源的主要特点。

3、掌握薛己对脾、胃、肾命学说的发挥。

4、掌握薛己治疗虚损证的特点。

重点

难点分析

薛己温补思想的渊源、学术要点以及临床意义。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认真备课。

制做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生平及其代表著作10分钟

治病求本,滋其化源20分钟

对脾、胃、肾命学说的发挥30分钟

治疗虚损证4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薛己的生平极其代表著作。

2、薛己治病求本源,既求其疾病之本质,有注重调理先后二天,尤重滋其化源的学术思想。

3、薛己在李脾胃学说基础上对脾胃理论的阐发。

4、薛己对肾命的认识观点。

5、薛己治疗虚损证注重三阴之虚,尤以注重脾胃为其关键的学术观点。

1、应用好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2、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课后记录

利用下一节课间时间,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认真填写反馈意见。

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案

第13页

课程名称

中医各家学说

授课班级

中医学本科

授课教师

王道坤

职称

教授

职务

课时

4

章节名称

杨继洲对针灸学的贡献

教材版本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

教学目标与

要求

1、了解杨继洲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

2、熟悉杨继洲治病重视经络辨证的学术特点。

3、掌握杨继洲对经络补泻手法和辨证取穴的临床应用。

4、掌握杨继洲提出的“下手八法”和“针药并用”思想。

重点

难点分析

1、杨继洲治病重视经络辨证的学术特点。

2、杨继洲对经络补泻手法和辨证取穴的临床应用。

3、杨继洲提出的“下手八法”

课程资源准备

时间

分配

生平及其代表著作10分钟

重视经络辨证的学术主要特点20分钟

对经络补泻手法和辨证取穴的临床应用30分钟

杨继洲提出的“下手八法”和“针药并用”思想40分钟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1、杨继洲的生平极其代表著作。

2、杨继洲重视经络辨证的学术主要特点。

3、杨继洲对经络补泻手法和辨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