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2696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解析.docx

《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解析.docx

汽车前轮转向机构解析

汽车前轮转向机构

 

引言

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使方向的机构,转向系统应准确,快速、平稳地响应驾驶员的转向指令,转向行使后或受到外界扰动时,在驾驶员松开方向盘的状态下,应保证汽车自动返回稳定的直线行使状态。

随着私家车的越来越普遍,各式各样的高中低档轿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

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加上们对高速体验的不断追求,也要求着车速的不断提高。

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社会活生活汽车化而造成交通错综复杂,使转向盘的操作频率增大,这要求减轻驾驶疲劳。

所以,无论是为满足快速增长的轿车市场还是为给驾车者更舒适更安全的的驾车体验,都需要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大众化的汽车前轮转向机构。

本课题以现在国产轿车最常采用的齿轮齿条液压动力转向器为核心综合设计轿车转向机构。

 

1、题目:

汽车前轮转向机构

1.1设计题目

汽车的前轮转向,是通过等腰梯形机构ABCD驱使前轮转动来实现的。

其中,两前轮分别与两摇杆AB、CD相连,如附图32所示。

当汽车沿直线行使时(转弯半径R=∞),左右两轮轴线与机架AD成一条直线;当汽车转弯时,要求左右两轮(或摇杆AB和CD)转过不同的角度。

理论上希望前轮两轴延长线的交点P始终能落在后轮轴的延长线上。

这样,整个车身就能绕P点转动,使四个轮子都能与地面形成纯滚动,以减少轮胎的磨损.因此,根据不同的转弯半径R(汽车转向行驶时,各车轮运行轨迹中最外侧车轮滚出的圆周半径),要求左右两轮轴线(AB、CD)分别转过不同的角度a和β,其关系如下:

如附图32所示为汽车右拐时:

tanα=L/(R-d-B)tanβ=L/(R-d)

所以a和β的函数关系为:

cotβ-cotα=B/L

同理,当汽车左拐时,由于对称性,有cotα-cotβ=B/L,故转向机构ABCD的设计应尽量满足以上转角要求.

附图32

1.2设计数据与要求

设计数据见附表18,要求汽车沿直线行驶时,铰链四杆机构左右对称,以保证左右转弯时具有相同的特性.该转向机构为等腰梯形双摇杆机构,设计此铰链四杆机构.

附表18设计数据

参数

轴距

轮距

最小转弯半径

销轴到车轮中心的距离

符号

L

B

Rmin

d

单位

Mm

mm

mm

mm

途乐GRX

2900

1605

6100

400

途乐

2900

1555

6100

400

尼桑公爵

2800

1500

5500

500

1.3设计任务

1)、根据转弯半径Rmin和Rmax=∞(直线行驶),求出理论上要求的转角α和β的对应值。

要求最少2组对应值。

2)、按给定两联架杆对应位移,且尽可能满足直线行驶时机构左右对称的附加要求,用图解法设计铰链四杆机构ABCD。

3)、机构初始位置一般通过经验或实验来决定,一般可在下列数值范围内选取a0=96°~103°,β0=77°~84°。

建议a0取102°,β0取78°。

4)、用图解法检验机构在常用转角范围α≤20°时的最小转动角γmin。

2、转向系统

2.1转向系统概述及结构简介

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作用。

按转向力能源的不同,可将转向系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

机械转向系的能量来源是人力,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由转向操纵机构(方向盘)、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转向器是将操纵机构的旋转运动转变为传动机构的直线运动(严格讲是近似直线运动)的机构,是转向系的核心部件。

2.2转向系统的要求

1、轿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任何车轮不应有侧滑。

不满足这项要求会加速轮胎磨损,并降低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轿车转向行驶时,在驾驶员松开转向盘的条件下,转向轮能自动返回到直线行驶位置,并稳定行驶。

3、轿车在任何行驶状态下,转向轮都不得产生自振,转向盘没有摆动。

4、转向传动机构和悬架导向装置共同工作时,由于运动不协调使车轮产生的摆动应最小。

5、保证轿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具有迅速和小转弯行驶能力。

6、操纵轻便。

7、转向轮碰撞到障碍物以后,传给转向盘的反冲力要尽可能小。

8、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的球头处,有消除因磨损而产生间隙的调整机构。

9、在车祸中,当转向轴和转向盘由于车架或车身变形而共同后移时,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10、进行运动校核,保证转向轮与转向盘转动方向一致。

2.3传动比变化特性

2.3.1转向系传动比

转向系的传动比包括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和转向系的力传动比iP。

传动系的力传动比:

(1)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2)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由转向器角传动比

和转向传动机构角传动组成,即:

(3)

转向器的角传动比:

(4)

转向传动机构的角传动比:

(5)

2.3.2力传动比与转向系角传动比的关系

转向阻力

与转向阻力矩

的关系式:

(1)

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

与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力矩

的关系式:

(2)

将式

(1)、式

(2)代入

后得到:

(3)

如果忽略磨擦损失,根据能量守恒原理,2Mr/Mh可用下式表示

(4)

将式

(1)代入式

(2)后得到:

(5)

当a和Dsw不变时,力传动比

越大,虽然转向越轻,但

也越大,表明转向不灵敏。

2.3.3转向器角传动比的选择

转向器角传动比可以设计成减小、增大或保持不变的。

影响选取角传动比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是转向轴负荷大小和对汽车机动能力的要求。

若转向轴负荷小或采用动力转向的汽车,不存在转向沉重问题,应取较小的转向器角传动比,以提高汽车的机动能力。

若转向轴负荷大,汽车低速急转弯时的操纵轻便性问题突出,应选用大些的转向器角传动比。

汽车以较高车速转向行驶时,要求转向轮反应灵敏,转向器角传动比应当小些。

汽车高速直线行驶时,转向盘在中间位置的转向器角传动比不宜过小。

否则转向过分敏感,使驾驶员精确控制转向轮的运动有困难。

3、设计内容

1、根据转弯半径Rmin和Rmax=∞(直线行驶),求出理论上要求的转角α和β的对应值。

要求最少2组对应值。

R=Rmin时,tanα=L/(R−d)=2900/(6100−400)=0.509α=26.966°

tanβ=L/(R−d−B)=2900/(6100−400−1605)=0.708β=34.978°

R=10000mm时,tanα=L/(R-d)=2900/(10000-400)=0.302α=20.886

tanβ=L/(R−d−B)=2900/(10000−400−1605)=0.363       β=25.629°

根据公式可知,和随着转弯半径R的增加而单调递减。

参考数据如下:

R(m)

α

β

10

16.808

19.823

20

8.416

9.130

30

5.596

5.904

40

4.188

4.359

50

3.346

3.454

60

2.786

2.860

70

2.386

2.440

80

2.086

2.128

90

1.854

1.887

100

1.668

1.694

2、按给定两联架杆对应位移,且尽可能满足直线行驶时机构左右对称的附加要求,用图解法设计铰链四杆机构ABCD。

根据上图列唯一矢量方程:

化简到x和y轴:

 

对于该机构,AD杆长已知,再给定AB杆长及AB与AD夹角,该机构就确定了。

令β=34.978˚,α=26.966˚。

代入位移方程中。

得出一组l及对应的φ和β。

令α=10,将上面求得的l及值代入位移方程中,得出各种机构l及φ对应β的实际值。

再利用公式得出的理论值。

找出实际值中,与理论值最接近的一个。

所对应的l及φ即为最佳机构。

最后计算出选出的机构当在0到最大值之间时所对应的的理论值和实际值。

不同l对应的理论值和实际值之差的数据如下:

l

β理论值

β实际值

差值Δβ

0.1

21.475

20.868

0.606

0.15

21.475

20.854

0.621

0.20

21.475

20.841

0.633

0.25

21.475

20.831

0.644

0.30

21.475

20.813

0.661

0.35

21.475

20.798

0.676

0.40

21.475

20.782

0.693

0.45

21.475

20.762

0.703

0.50

21.475

20.742

0.733

由表格数据可知,最佳机构为l=0.1,所对应的为68.84°。

选定该机构后,检验其实际的可行性,让杆AB转过角度,算出该机构运动时所对应的数据为:

α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6.93

β理论值

0

3.09

6.35

9.85

13.84

18.20

22.77

25.99

30.53

34.91

β实际值

0

3.06

6.27

9.74

13.40

17.85

21.23

25.32

29.76

34.95

比较β的理论值和实际值可知,该机构的误差较大,故该梯形机构不是最理想的机构。

3、用图解法检验机构在常用转角范围α≤20°时的最小转动角γmin。

机构在任意位置图示如下:

 

如图所示,传动角,令。

把l与为所选所对应的值。

代入位移方程。

计算出各转角对应的值。

则最小的值即为最小传动角γmin。

计算可知,γ随着α的增加而单调递减,其数据如下:

α

0

3

6

9

12

15

18

20

γ

68.64

65.74

62.72

59.40

56.02

52.37

48.51

46.05

4、设计结构分析

1、四种类型梯形机构的选择: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如下图所示共有四种可能的类型:

 

 

 

机构可行的必要条件是当机构转动时,前轮两轴延长线的交点P能落在后轮轴的延长线上。

当研究车辆右转时,左边连架杆的转角α小于右边连架杆的转角β。

易知,(a)、(d)两种机构均可行.而对于(b)、(c)机构,当这两种机构右转时,α大于β,所以这两种机构是不可行的。

结构(a)(d)是平面四杆机构结构简单,虽然设计制造比较方便,但其性能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上面我们已经研究过,误差较大,无法保证前轮两轴延长线的交点P能落在后轴上,所以不是最理想机构。

5、转向梯形机构优化

转向梯形机构用来保证汽车转弯行驶时所有车轮能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在不同的圆周上做无滑动的纯滚动。

设计转向梯形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定转向梯型的最佳参数和进行强度计算。

一般转向梯形机构布置在前轴之后,但当发动机位置很低或前轴驱动时,也有位于前轴之前的。

转向梯形有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选择整体式或断开式转向梯形方案与悬架采用何种方案有联系。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案,必须正确选择转向梯形参数,做到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