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汉字文明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897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汉字文明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聚焦汉字文明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聚焦汉字文明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聚焦汉字文明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聚焦汉字文明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焦汉字文明档.docx

《聚焦汉字文明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汉字文明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焦汉字文明档.docx

聚焦汉字文明档

行书:

行云流水风神洒落(聚焦汉字文明)

本报记者杨立新《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4月12日第第10版:

文明中国)

王羲之《兰亭集序》(唐冯承素摹本)24.5×69.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颜真卿《祭侄文稿》28.2×72.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34.2×18.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字体。

偏于楷书者,称为行楷;偏于草书者,称为行草。

与楷书相比,行书经常运用连笔和省笔,书写快捷;与草书相比,行书比较规整,容易辨识。

行书又名“行押书”,因古人多以行书签押署名。

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称:

“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讹。

”也就是说,行书起源于东汉末期,此时的“正书”为隶书,因此行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

当然,说刘德升创行书,正如说李斯创篆书一样,一种字体不可能由一人独创而成,刘德升应是行书的整理、规范者。

关于行书的主要特点,苏轼有个形象的比喻: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把楷、行、草三种不同的字体比作人的站立、行走、奔跑三种姿势。

明代丰坊《书诀》说:

“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

”行书因其书写奔放、意态活泼、潇洒流畅、笔法多变、结构多姿,历来为文人雅士和人民群众所喜爱。

在行书18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三帧里程碑式的开山巨作: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北宋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

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成为行书标杆性的经典作品,被后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❶晋代:

韵度唯尊

行书产生于东汉,形成于魏晋,经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推陈出新,糅进楷法,才成熟完善起来,并形成一种不同于汉魏质朴书风的妍美流便的尚韵书风。

这种书风与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的心灵姿貌相适应,追求笔墨技巧之外的生命情调,其代表作就是被历代公推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乐悲之书

背景介绍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黑暗的年代,然而在精神上却又极其自由和开放。

中国文人对生命价值的探索由来已久,但其生命意识的真正觉醒则在汉末和魏晋。

此时,统治中国数百年的儒学大厦已经彻底崩塌,伴随着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的喟叹,魏晋文人们开始了对生命密度和质量的追求。

由于魏晋玄学以自然观念超越生命矛盾的解脱并不彻底,于是人们转而从有限的生命里去寻求自我的满足,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化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便是这种心态的典型表现。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在绍兴郊外的兰亭,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2人举行修禊(xì)之礼,并饮酒赋诗。

应众人要求,王羲之为大家所作的诗作写序。

当时他酒酣意足,思逸神超,乘兴写了这篇文书俱绝的不朽名作——《兰亭集序》。

作品解析

《兰亭集序》全文共28行,324字,抒发了作者对人世生死无常、好景不长的感慨之情。

此时,王羲之年已50(王羲之生年有303年、321年两说,按后者推算王羲之写《兰亭序》时是32岁)。

面对良辰美景,王羲之乘兴写道: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由于时代和家族的双重重负,王羲之不可能物我两忘,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故而,序文在描述了兰亭美景和修禊之乐后,转而对人生忧患发起议论: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几许凄凉,几许无奈!

好像作者已经快要参透人生的虚幻无常了,可是笔锋一转道: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又彻底否定了庄子超迈旷达的人生观。

王羲之的悲哀,在于面对明山秀水时始终难以释怀的生命关怀。

正如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所言:

“晋人虽超,未能忘情。

书风特点

《兰亭集序》为后世树立了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标准,堪称“尽善尽美”。

通观全帖,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形式美要素。

无论点、横、竖、撇、捺、提、钩、折,都极尽用锋遣毫之妙,笔画映带富有韵律。

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全帖20个“之”字、7个“不”字、6个“以”字,无一雷同,字字精彩。

王羲之奠定了妍美流便的新体行书风格,后人评曰:

“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❷唐代:

秀壮并存

唐代行书由两个系统构成。

一个系统是王羲之书风。

由于唐太宗极力推崇王羲之,唐代掀起了研习王羲之书法的热潮,形成了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柳公权等为代表的“崇王”书家群。

另一个系统是颜真卿、李邕的创新书风,他们突破“二王”藩篱,开创了行书的独特面貌。

其中,颜真卿变王羲之行书的纤秀妍媚为丰腴雄健,其代表作《祭侄文稿》与王羲之《兰亭集序》分别代表了行书“阳刚美”“阴柔美”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祭侄文稿》——悲愤之书

背景介绍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与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分别在山东、河北起兵抗击叛军,颜杲卿之子颜季明于两地往来联络。

叛军攻陷常山后,颜杲卿父子不幸被俘。

叛军将刀架在颜季明的脖子上,威逼颜杲卿投降,颜杲卿不肯屈服,父子双双被害。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派人寻找颜杲卿父子遗骸,结果颜杲卿失去一足,颜季明仅得其首。

面对兄、侄遇害的惨状,颜真卿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挥笔写下了血泪凝成的不朽巨制——《祭侄文稿》。

作品解析

《祭侄文稿》全文共23行,268字(涂去34字)。

今观其迹,颜真卿的忠义之气和失侄之痛仍跃然纸面。

全文从追记颜季明往事开始,此时作者情感释放仍不失理性,因此字势平稳,行笔稍缓,笔调比较含蓄。

随着文章的逐渐展开,作者的情绪也开始跌宕起伏,字势逐渐打开。

当述及常山孤城为敌兵所围而“贼臣不救”时,颜真卿的字迹就变得十分凌乱,写错涂抹的地方也开始增多。

至“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

念尔遘残,百身何赎?

呜呼哀哉!

”句,颜真卿肝胆俱裂,用笔顿挫增强,字形忽大忽小,笔墨时断时续。

再至“抚念摧切,震悼心颜”8字,大悲大愤之情喷涌而出。

结尾处“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

尚飨。

”作者精神上似乎进入了恍惚状态,字形几乎难以辨认,字势向右下方欹侧连绵,悲愤之情达于极点,不过此时已是欲哭无泪了。

书风特点

《祭侄文稿》为颜真卿50岁时人书俱老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将娴熟的笔法、结体、章法与自身炽烈奔放的情感融为一体,字里行间充满了爱与愤、伤与惜、悲与痛的情感纠结。

《祭侄文稿》是个人情感和书法技巧完美结合的巅峰之作,犹如一曲大气磅礴的交响乐,序曲、发展、高潮、尾声4个乐章俱全,笔画之间像音节一样跳动,传达出作者悼念亡侄时的情感波动和思绪起伏。

后人评价唐人“尚法”,而《祭侄文稿》已有了“尚意”的表现。

故宋人“尚意”书风或许从此得到启示。

《祭侄文稿》也是创新求变的典范之作,它将篆隶笔法融入行草,浑厚圆劲;同时纯用中锋行笔,一改中侧并用的传统用笔方法;并吸收民间书法的朴茂厚重,与飘逸温雅的“二王”书风拉开距离。

面对此稿,不禁为那苍劲的线条、雄浑的气势和天真烂漫的形式所吸引,让人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颜真卿改变了“二王”行书一统天下的格局,其《祭侄文稿》是《兰亭序》后的又一座艺术丰碑。

❸宋代:

尚意抒情

行书经魏晋的黄金期、唐代的发展期后,到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峰,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

这种尚意书风充分发挥行书的抒情达性功能,突出行书创作的至情宣泄,产生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他们均以行草或行楷见长。

最能体现这种尚意书风的,是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帖》——悲怆之书

背景介绍

《黄州寒食诗帖》作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时年46岁,此时距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三年。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六月,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录苏轼诗文,弹劾苏轼“指斥乘舆”“讪谤朝廷”“反对新政”,苏轼遂在湖州知州任上被逮赴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次年二月,苏轼来到荒僻的黄州,在江边筑室“雪堂”,在这间潮湿低矮的小屋里,度日如年地熬了三年。

仕途的坎坷,精神的孤寂,生活的困窘,加之适逢寒食苦雨,苏轼悲怆的情绪郁结于中而不得不发之于外,于是即兴写下了《黄州寒食诗帖》。

作品解析

《黄州寒食诗帖》为两首五言古诗,共17行129字,一扫苏轼往日的清词丽句,读来苍凉惆怅,字字含泪。

第一首诗为: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该诗描写了苏轼困居黄州三年的清苦生活。

三年的时光,何其漫长,然而又如流水转瞬即逝,把诗人的年华无情带走。

面对凄风苦雨,诗人感叹韶光易逝,发出了“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的无可奈何的喟叹。

第二首诗为: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首诗延续了诗人在第一首诗中的凄苦情调。

春天的江水高涨要漫进室内,小屋像一叶渔舟漂泊在苍茫烟水中。

空空的厨房里煮着些蔬菜,破灶底燃着潮湿的芦苇。

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想起今天已是寒食节。

面对此情此景,一种悲怆的穷途末路感在诗人心中油然而生,那是“君门深九重”的欲归无望,“坟墓在万里”的欲吊不能,“死灰吹不起”的欲哭无泪。

书风特点

《黄州寒食诗帖》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

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和使转中,用饱蘸情感的笔墨抒写自己复杂的心理状态。

通观全帖,有缓起渐快的节奏,有由小及大的字形,有由细变粗的笔画,有始淡终浓的墨趣。

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莫测。

如“年”“中”“苇”“帋(纸)”4字的悬针竖,剑戈森森,在整体布局中起到了突出和支撑作用。

一系列变化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节奏韵律,笔墨亦随心境起伏流转,如滔滔江河水宣泄于纸卷之上。

《黄州寒食诗帖》正是以尚意抒情的方式,传达了苏轼的美学精神,创造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的行书书写样式。

❹结语

“天下三大行书”是行书发展的三座里程碑,它们虽然在形式、风格、境界上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均在行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作为一种比较晚出的字体,行书以其独特的魅力后来居上,于各种字体中逐渐占居主流地位。

诚如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言:

“趋变适时,行书为要。

”无论从实用还是艺术的角度,行书都极具适用性,极富艺术性。

纵观漫长的汉字发展史,篆书、隶书、草书、楷书都经历过盛衰变化,独有行书长盛不衰,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宋,直至元、明、清,每个时代都有名家名帖。

时至今日,行书仍是现代书写中最常用的字体。

楷书:

端庄方正人字楷模(聚焦汉字文明)

本报记者杨立新《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4月19日第10版:

文明中国)

钟繇《宣示表》(三国)刻本  故宫博物院藏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东晋)拓本  首都博物馆藏

《爨宝子碑》(东晋)拓本 原石现存云南曲靖市一中

《张玄墓志》(北魏)拓本  上海博物馆藏

《张猛龙碑》(北魏)拓本  原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董美人墓志》(隋)拓本  日本三井文库藏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唐)拓本 原石现存陕西麟游县

颜真卿《颜勤礼碑》(唐)拓本  原石现存西安碑林

柳公权《玄秘塔碑》(唐)拓本 原石现存西安碑林

楷书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字体。

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结构严谨。

我们今天阅读的书籍、报刊上的汉字,电脑字库中的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等,都属于楷书的变体。

和人们通常的看法不同,楷书是篆、隶、草、行诸体中最后形成的一种字体。

它产生于汉末,吸收了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笔画的波磔(zhé)改为平直,把其形体的扁平改为方正,形成横平竖直的“方块字”。

楷书又名正书、真书(“正”“真”通假)。

楷书的“楷”是楷模的意思。

唐代张怀瓘《书断》称:

“楷者,法也,式也,模也。

”意思是说,楷书是具有法度、可作楷模的书体。

这种楷模作用还影响到人伦道德。

中国古人一贯强调“作字先做人”“人正则字正”,在儒家看来,方正庄严、齐整大度的楷书已超出书法本身的意义,被赋予了“温柔敦厚”的人格象征和教化意义。

楷书作为一种标准字体沿用了1800年左右。

就其种类而言,分为小楷、中楷、大楷及榜书;就其演变而言,经历了隶楷、晋楷、魏楷、唐楷4个时期,分别标志着楷书的萌芽、成熟、发展和鼎盛。

❶隶楷

楷书萌生于汉末,初期的楷书,仍残留隶书的笔意,故名“隶楷”。

史载汉末三国的书法家钟繇是楷书的创始人,他把民间流行隶书中那些方正平直、简单易写的成分集中起来,用楷书的横、捺笔画取代隶书的蚕头雁尾,并加入一些篆书、草书中的圆转笔画,使楷书初步定型,被后世尊为“正书之祖”。

代表作为《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荐季直表》,2007年我国发行的《楷书》邮票,首枚即为《宣示表》。

楷书鼻祖书圣师祖

钟繇小楷《宣示表》共18行,字体宽博而扁方,仍留有隶书的笔意和体势,然点画之间已初具楷法。

由于处在由隶入楷的嬗变过程中,自然流露出一种清新朴茂、古意盎然的趣味和来自篆、隶的遥远气息格调。

《宣示表》始见于北宋《淳化阁帖》,一般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

相传此帖后归琅琊王氏所有,西晋末年南渡时,王导将此帖缝入衣带携至江南,传给侄子王羲之。

王羲之研习临摹后,将原件送给了著作郎王修。

王修24岁英年早逝,悲伤的母亲知道儿子生前酷爱此帖,就将它放进王修的棺中陪葬,《宣示表》真迹从此不见天日。

钟繇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王羲之的书法学自卫夫人,而卫夫人又师承钟繇,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❷晋楷

晋代沿袭汉魏余风,楷法渐趋成熟。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增损古法,大胆革新,脱尽汉魏以来的滞重用笔,把钟繇楷书中与隶书相近的横体势转化为方长体势,创出了妍美俊逸的新体楷书。

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以及王献之的《洛神赋》等为后世确立了楷书的审美定式。

玉版十三行其珍比玉昂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内容为三国文学家曹植的辞赋名篇。

原迹为麻笺本,入宋残损,南宋权相贾似道先得九行,后又续得四行,刻于似碧玉的佳石上,世称“玉版十三行”。

后石佚,至明万历年间,在杭州西湖葛岭半闲堂旧址复得。

清康熙年间入内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此石流入民间,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收购,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洛神赋》笔画秀劲圆润,结字萧散逸宕,顾盼有致,被誉为“小楷极则”。

其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比较成熟的楷书作品。

爨宝子碑亦楷亦隶

晋代是隶书向楷书的转换期,新旧杂糅,楷隶相参:

有的以隶为体,参以楷法,隶多于楷;有的以楷为体,留有隶意,楷多于隶;有的则楷隶参半,亦楷亦隶,如被誉为“南碑瑰宝”的《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刻于东晋大亨四年(405年,实为义熙元年),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爨氏仿效汉制而立。

字体介于隶、楷之间,一些横画仍保留着隶书的波挑,但结体方整又近乎楷书,康有为评曰“端朴若古佛之容”。

其立碑时间距王羲之辞世仅数十年,却与王羲之清雅俊逸的书风大异其趣。

《爨宝子碑》1778年在云南曲靖出土,被一农户用做压豆腐的石板,后曲靖知府发现豆腐上有字迹,此碑方为世人所知。

想必大家对“公式”4字并不陌生,它是1987年由87岁的广东书协主席秦咢生先生题写。

秦先生曾作《集爨论爨十绝》,所作“爨体”,尤得其神理意趣,时人美其名曰“秦宝子”。

请看《爨宝子碑》中的“行”字,是不是有似曾相识之感。

❸魏楷

楷书在南北朝取代隶书成为正体。

因南北分裂,书法亦分南北两派。

北派书法,犹带汉隶遗型,笔法古拙劲正,书风质朴雄强,长于碑版;南派书法,为“二王”一脉,多疏放妍妙,秀美典雅,长于尺牍;据不完全统计,北碑有数千种之多,著名的如《龙门二十品》《张玄墓志》《张猛龙碑》《郑文公碑》等。

南朝禁碑,存世碑刻仅有《爨龙颜碑》《瘗鹤铭》等数十种。

南北朝碑版既以魏为主,故统称为“魏碑”。

人民币上有魏碑张玄墓志是真身

《张玄墓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531年)。

墓主张玄,字黑(hè)女(rǔ),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讳,改称《张黑女墓志》。

结体扁方,多参隶意。

既有北碑俊迈之气,又含南帖温润之美;既承北魏神韵,又开唐楷法则,兼具众美,堪称魏碑中的极品。

遗憾的是,此志原石早已不知去向,现存旧拓本为海内孤本。

《张玄墓志》距今近1500年,可它的遗脉就在您的囊中夹内。

大家熟悉的第二套至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公式”,就属于“张黑女体”。

这6字为马文蔚先生于1950年题写,为汉隶和魏碑的变体。

比对一下墓志中的“行”字,是不是形神逼肖?

华文新魏浴火重生

其实,魏楷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触目皆是,这就是浴火重生的新魏体。

它将魏碑结体特点融入印刷体中,笔画斩钉截铁,险劲而富于变化;结体内敛外放,有大气磅礴之势。

上世纪40年代末,宜兴人陈禄渊在凌厉森严的《张猛龙碑》骨架基础上,加上晚清碑派大家张裕钊的涨墨笔法所形成笔画交界处内角的圆转,并由京剧抑扬顿挫的唱腔得到启发,整合成用笔提按有致,极具紧张感、节奏感的新魏体。

“文革”期间,剑拔弩张的政治气氛需要同样剑拔弩张的字体,于是新魏体便如日中天,挤进了印刷字体的行列。

如今,这种新魏体仍热度不减,广见于报刊标题,还被许多机构应用为商标字体,如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

《张猛龙碑》号称“魏碑第一”,明代金石学家赵崡评曰:

“正书虬健,已开欧、虞之门户。

”其用笔完全摆脱了隶书痕迹,开隋唐楷书之先河。

❹唐楷

隋朝统一中国后,楷书南北混一,既吸收南方清劲秀逸之书风,又融进北方朴茂雄浑之气象,《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以及智永《千字文》已十分接近唐人楷书。

另外,传为智永的“永字八法”和智果的《心成颂》,为楷书用笔理论和结构理论建立了法则。

混一南北唐楷先声

《董美人墓志》清嘉庆年间出土,原石1853年毁于兵燹。

董美人为隋文帝四子蜀王杨秀的爱妃,病逝时年方19岁。

杨秀对其感情颇深,故撰文哀悼,刻为墓志随葬。

细观此志,笔意精到细腻,点画清劲挺秀,堪称隋志小楷之冠。

从字体面貌看,楷法纯一,隶意脱尽,已与晋人小楷、北朝墓志迥别。

由于隋朝国祚短暂,楷书规范化不可能在30余年间完成,这一任务便历史地落到了唐代。

楷书到了唐代,法度已臻完善,体势亦趋完备,很快达到鼎盛期。

唐代楷书可分三个时期,初唐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基本沿袭“二王”书风,崇尚清瘦;中唐以颜真卿为代表,创新求变,以肥劲为美;晚唐以柳公权为代表,融颜、欧之长,自创新意,以骨力见胜。

唐人尚法,最好的例证就是欧阳询。

欧体楷书楷法极则

欧阳询是建立楷书典范最早的书家之一,他博采众家之长,以破胆夺气的勇气,创出唐楷新书体——“欧体”。

其“戈戟森然”之笔势,主要受北派书风影响,同时兼容南派“秀骨清相”之气象,传世作品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皇甫诞碑》等。

欧体规矩法度森严,被视为“楷法极则”,后世科举考试常以之作为标准书体,遂致千手雷同、千人一面,至明、清成了广受诟病的“台阁体”“馆阁体”。

欧阳询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楷书创作理论,撰有《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具体总结了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为“唐人尚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颜筋柳骨字如其人

中唐的颜真卿和晚唐的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

颜真卿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开创了雄强丰腴、宽博大度的“颜体”,传世作品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等。

柳公权学颜又出颜,变颜体的肥壮为瘦劲,创立了法度更为严谨的“柳体”,传世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颜、柳的书法成为千古楷则,还与两人的精神境界不无关系。

中国古人认为“字如其人”,宋朱长文《续书断》称颜真卿的书法“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指出其书品和人品的一致性。

颜真卿一生秉性正直,从不阿附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颜真卿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颜真卿的忠烈事迹,更加提高了他的书法地位。

柳公权亦是“字如其人”的典范,“其书严正之气溢于楮(chǔ,纸)墨”。

据《旧唐书》记载,唐穆宗怠于朝政。

一次,他向柳公权询问怎样用笔才能写好字,柳公权答道: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穆宗为之改容,知道这是柳公权用书法之道来规谏自己。

这就是广为后世传颂的“笔谏”佳话。

印刷之源进仕之阶

有唐近300年间,涌现出众多的楷书名家,树立了楷书的范式和法度。

到中唐开成年间(836年—840年),楷书的笔画和结构规范已经定型。

唐楷为现代规范汉字奠定了基础,也为标准印刷字体提供了范本。

现在常用的老宋体即是在欧、颜、柳三体基础上演变而来,并派生出XX、报宋、标宋、宋三、秀丽、小姚体等诸多变体。

唐代楷书整体水平如此之高,不得不归功于当时的科举制度。

唐代实行“以书取仕”制度,选拔官员的标准为“身、言、书、判”,其中“书”的要求为“楷法遒美”。

这就使得参加科考的士人必须苦练楷书,同时唐翰林院有侍书学士、国子监有书学博士,楷书在全社会得到空前的普及和提高。

正如南宋洪迈《容斋随笔》所言:

“既以书为艺,故唐人无不工楷法。

❺结语

作为最后成熟的一种字体,楷书在唐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第二次高峰。

唐楷在完善法度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楷书的最终定型。

唐以后的历代书家虽有善楷法者,终未能跳出晋唐人的藩篱,即使像创出“瘦金书”的宋徽宗和以“赵体”与欧、颜、柳并列为“楷书四大家”的元代赵孟頫。

唐楷的规矩法度和结构整饬恰恰成为个性发展和自由书写的绊脚石,以致唐以后千余年间楷书仅呈流风余响、日渐式微之势。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的这句话,不仅阐明了文字传承文化的功绩,也道出了文字超越时空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地质层,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节、中华民族的睿智和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汉字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每个人的魂魄中,都融入了方块字的点、横、竖、撇、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