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594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一、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例如“楚人有涉江者。

”这里的“楚”是国名保留不译。

再如“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是官名也保留不译。

二、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从其所……”前省略了主语“他”。

翻译时就应补充出来,译为:

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三、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如《童趣》中“徐喷以烟”一句,就应该调整语序理解为“以烟徐喷”,译为:

用烟慢慢地喷它。

四、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如“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这里的“也”表示肯定语气,没有实在意义。

再如“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中的“而”连接两个动词,没有实在意义。

五、换,即替换之意。

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

如“环堵萧然,不避风日”中的“堵”在古文中是墙壁的意思,而不是“堵塞”。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意特殊句式和特殊词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古文涵养。

到那时,我们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云渊先生传

黄宗羲

   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越之山阴人。

好深湛之思,凡经济之学,必探原板委,尤邃于易历。

古之言历者以郭守敬为最。

而守敬所作历经载于元史者,言理而不传其法。

   自西域经纬历入中国,始闻经纬凌犯之说。

然其立法度数与中历不合。

毗陵唐顺之慨然欲创纬法,以会通中西。

卒官不果。

述学乃撰《中经》,用中国之算,测西域之占,以毕顺之之志。

古来无所谓星道者,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

莫不各有成书,发前人所未发。

盖博而能精,上下千余年,唯述学一人而已。

   嘉靖间,赵司马访之边事,述学曰:

“今岁主有边兵,应在乾、艮二州,京师可无虞也。

”已如其言。

总督胡宗宪征倭,私述学于幕中,以密计,卒成海上之功。

武林兵变,述学论以国运安平,不可妄动,其魁亦信述学之言多验,谋遂寝。

述学在南北兵间,多所擘画,其功归之主者,未尝引为己有,故人亦莫得而知也。

   甲戌,余邂逅述学诸孙周仲,见其架上堆云渊《神道大编》数十册,其册皆方广二尺余,仲言遗书多所散失,此不能十之一二也。

余欲尽抄其所有,会仲游楚,不果。

丙戌乱后,于故书铺中得中经测图、地理数种,见其历宗述学之《通议》,而掩之为己有也。

余读嘉靖间诸老先生文集,鲜有及述学者。

唐顺之与之同学,其与人论历,皆得之于述学,而亦未尝言所得之自,岂身任绝学,不欲使人参之耶?

天下承平久矣,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

虽然,学如述学,固千年若旦暮,奚藉乎一日之知哉。

(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尤邃于易历     邃:

精通                                     

B. 卒官不果       卒:

死亡

C. 京师可无虞也   虞:

忧患                                   

D. 谋遂寝         寝:

搁置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历法研究以郭守敬最有名,但他写的历经只讲规律不说方法。

B. 西域传入中原的经纬历与中原不合,周述学撰写《中经》,用中原算法测量西域占象术。

C. 周述学在帮助胡宗宪完成征倭之功中多有谋划,但他都归功其主子,因此没有人知道。

D. 唐顺之为了独占绝学,从来没有对人说过自己关于历法的观点来源于周述学这件事。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

②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

(4)请简要概括周述学治学的特点。

【答案】

(1)B

(2)D

(3)①周述学修正其中的错误,删除其中繁多芜杂的内容,补充历代所没有具备的地方。

②读书人用科举、名利、俸禄、官位相互攀比,大多不再谈论学问,周述学凭借平民的身份交游于公卿之间,本来就是被当作专管占卜祭祀之徒戏弄,被别人轻视的人。

(4)学问广博、学贯中西,研究精深,富有创见,著述丰厚。

【解析】【分析】

(1)B项解释错误,“卒官不果”意思是:

(但从他开始做官到)任期结束都没有成功。

卒:

终止,结束。

故选B。

(2)D项,“唐顺之为了独占绝学,从来没有对人说过……”说法与文意不符,原文中指出“莫非他是想独占绝学”,“莫非”是一种推测,不是肯定的。

故选D。

(3)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与特殊句式的翻译:

①“正”,修正;“讹舛”,错误;“繁芜”,繁多芜杂的内容。

②“科名禄位”,科举、名利、俸禄、官位;“高”,攀比。

“为所轻也”是被动句式。

(4)文中,“述学乃撰《中经》,用中国之算,测西域之占,以毕顺之之志。

古来无所谓星道者,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

”周述学还编有《神道大编》数十册,后来很多学问家都借鉴了他的思想和学术成果。

由此可见,周述学学问广博、学贯中西,研究精深,富有创见,著述丰厚。

故答案为:

⑴B;⑵D;

⑶①周述学修正其中的错误,删除其中繁多芜杂的内容,补充历代所没有具备的地方。

②读书人用科举、名利、俸禄、官位相互攀比,大多不再谈论学问,周述学凭借平民的身份交游于公卿之间,本来就是被当作专管占卜祭祀之徒戏弄,被别人轻视的人。

⑷学问广博、学贯中西,研究精深,富有创见,著述丰厚。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3)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4)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

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附参考译文】

   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是越州山阴人。

他喜欢深入精细地思考,只要是经世济民的学问,(他)一定要探究其中原委,尤其精通易历。

古代那些谈论历法的人以郭守敬最有名。

但郭守敬所写记载在元史中的历经,只说规律却不传授方法。

   自从西域的经纬历传入中原,才听说有经纬凌犯的说法。

但这种说法确立的法度多与中原历法不合。

毗陵人唐顺之对此十分感慨,就想要创立纬法,来使中西之法融会贯通。

(但从他开始做官到)任期结束都没有成功。

周述学于是撰写《中经》,采用中原的计算方法,测验西域的占象术,来完成唐顺之的心愿。

古代没有所谓星道,周述学修正其中的错误,删除其中繁多芜杂的内容,补充历代所没有具备的地方。

没有不各自成书,闻发前人所没有阐发的。

而且内容广博精当,上下千余年,(能做到这样的)只有周述学一人而已。

   嘉靖年间,司马赵锦咨询周述学一些边防之事,他说:

“今年主要部署边防军队,应该在乾、艮二州,京师就可以没有忧患了。

”后来果然如他所言。

总督胡宗宪征讨倭寇,私下里将周述学安排在自己的幕僚中,向他咨询一些机密策略,最终成就在海上战胜倭寇的功绩。

杭州发生兵变,周述学认为应该确保国运安定和平,不可轻举妄动,兵变的首领也相信周述学的话大多会应验,因此谋反的计划就搁置了。

周述学在南北的军队中,多有所策划,他把功劳都归结到主子身上,从未说成是自己所有的功劳,因此人们都不能了解。

   甲戌年间,我偶然遇到周述学的孙辈周仲,看到他的书架上堆满了周述学编撰的《神道大编》数十册,每册都长宽二尺多,周仲说遗留下来的书籍大多散失,这里的还不到(他所编写书籍的)十分之一二。

我想完全抄下来据为己有,不巧周仲远游楚地,没有实现。

丙戌年动乱之后,(我)在一个老书铺中搜得多种中经测图、地理书,看到其中的历法都继承周述学所写的《通议》,可他们都窃取观点据为己有。

我读嘉靖年间各位老先生的文集,很少有涉及周述学的。

唐顺之与周述学是同学,他和别人谈到历法,观点都是从周述学那里得到的,但他从未说过自己的观点来自周述学,莫非他是想独占绝学,不愿意让别人参与其中吗?

天下持续太平已经很久了,读书人用科举、名利、俸禄、官位相互攀比,大多不再谈论学问,周述学凭借平民的身份交游于公卿之间,本来就是被当作专管占ト祭祀之徒戏弄,被别人轻视的人。

即使这样,做学问就该像周述学那样,本来千年如朝夕一样,哪里能够凭借一天就可以知道的呢?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与之,字正子,少卓荦有奇节,不远数千里游太学。

绍熙四年举进士,广东之士由太学取科第自与之始。

授浔州司法参军。

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

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

民有窘于豪民逋负,殴死其子诬之者,其长欲流之。

与之曰:

“小民计出仓猝,忍使一家转徙乎?

况故杀子孙,罪止徒。

”卒从之。

寻特授广西提点刑狱,遍历所部,秋毫无扰州县,而停车裁决,奖廉劾贪,风采凜然。

朱崖地产苦橙,民或取叶以代茗,州郡征之,岁五百缗,琼人以吉贝织为衣衾,工作皆妇人,役之有至期年者,弃稚违老,民尤苦之。

与之皆为榜免。

其他利病,罢行甚众。

   召为秘书少监,军民遮道垂涕,与之力辞召命,竟还。

将度岭,趣召不已,行次池口,闻金人至边,乃造朝奏:

“今边声可虑者非一,惟山东忠义区处要不容缓。

”前后累疏数千言,每叹养虎将自遗患。

升秘书监兼太子侍讲,权工部侍郎。

未几,成都帅董居谊以黩货为叛卒所逐,总领杨九鼎遇害,蜀大扰。

与之以选为焕章阁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抚使,至即帖然。

先是,军政不立,戎帅多不协和。

与之戒以同心体国之大义,于是戎帅协和,而军政始立。

   召为礼部尚书,不拜,道还广。

蜀人思之,肖其像于成都仙游阁,以配张咏、赵抃,名三贤祠。

理宗即位,累迁,皆力辞。

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与之力疾奏。

帝览奏嘉叹,趣召愈力,控辞至十有三疏。

嘉熙三年,乃得致仕,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

自领乡郡,不受廪禄之入,凡有余皆以均亲党。

薨时年八十有二,遗戒不得作佛事。

累封至南海郡公,谥清献。

(选自《宋史·卷四百六·列传一百六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

B. 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

C. 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

D. 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学生的出身多为官宦子弟,亦有家境贫寒者。

入太学可称为“受业太学”“游太学”“观太学”。

B. 工部是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掌管土木、水利、屯田、手工业等事项。

C. 祠是为纪念死去的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与庙有些相似,如“武侯祠”;后来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D. 控辞即请求辞免,古人辞官、退休的说法有很多,比如乞骸骨、致仕、挂冠、告老等,原因不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崔与之勤奋学习才华出众,更是开创了广东学子从太学取士的先河,在之后的任职中多次被委派到南方地区,造福当地百姓。

B. 崔与之认为对仓促间失手将富豪打死的百姓应从轻发落,因为是对方拖欠百姓款项并诬陷百姓在先,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C. 崔与之为政宽仁,在广西提点刑狱期间废除了许多不利百姓的政策,深得百姓爱戴,升迁离任时,军民夹道送行,不忍他离开。

D. 崔与之一辈子奔波劳累,在政务、军事方面都有建树,为国家殚精竭虑,深得皇帝信任和重用,直到退休也没真正闲下来。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民有窘于豪民逋负,殴死其子诬之者,其长欲流之。

②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

与之力疾奏。

【答案】

(1)B

(2)C

(3)B

(4)①当地有个百姓被富豪拖欠债务而处境困苦,打死了诬陷他的富豪儿子,当地长官想将那个百姓流放。

②(皇帝)就拿哪些政事应当停止,哪些人才应当重用的事来询问他。

崔与之都尽力快速回奏。

【解析】【分析】

(1)“廨”,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处所的通称,“撤”的宾语为“居廨瓦”,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D项。

“兑”的宾语为“常平之积”,“敬服”的主语为“守”,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C项。

句意:

常平的粮仓很久没有整修了,怕漏雨泡坏了米,崔与之就拆掉自己办公的屋子的瓦去盖粮仓的屋顶。

郡守想要将常平的积粮卖掉,崔与之坚持不让,郡守很敬佩他,改变了主意并向朝廷推荐他。

故选B。

(2)C项,“为纪念死去的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错误。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和祖先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

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

故选C。

(3)B项,“将富豪打死的”错误。

结合“民有窘于豪民逋负,殴死其子诬之者,其长欲流之”分析,当地有个百姓被富豪拖欠债务而处境困苦,打死了诬陷他的富豪儿子。

被打死的是富豪之子,不是富豪。

故选B。

(4)①“民有窘于豪民逋负”(定语后置句);“窘”,处境困苦,处境艰难;“于”,介词,被;“逋负”,拖欠赋税、债务;“其”,代词,他;“殴死其子诬之者”(定语后置句);“流”,流放;“之”,代词,指那个百姓。

②补充句首主语“皇帝”;“访”,询问;“以”,介词,拿、用;“孰”,代词,谁、哪个;“用舍”,指被任用或不被任用;“疾”,快速;“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状语后置句)。

故答案为:

⑴B;⑵C;⑶B;

⑷①当地有个百姓被富豪拖欠债务而处境困苦,打死了诬陷他的富豪儿子,当地长官想将那个百姓流放。

②(皇帝)就拿哪些政事应当停止,哪些人才应当重用的事来询问他。

崔与之都尽力快速回奏。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

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其次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然后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最后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

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附参考译文】

   崔与之,子正子,年纪轻轻就卓越出众有特别的气节,不远数千里到太学游学。

绍熙四年考中进士,广东学子由太学参加科考中第就是从崔与之开始的。

被授予司法参军。

常平的粮仓很久没有整修了,怕漏雨泡坏了米,崔与之就拆掉自己办公的屋子的瓦去盖粮仓的屋顶。

郡守想要将常平的积粮卖掉,崔与之坚持不让,郡守很敬佩他,改变了主意并向朝廷推荐他。

调任淮西提刑司检法官。

当地有个百姓被富豪拖欠债务而处境困苦,打死了诬陷他的富豪儿子,当地长官想将那个百姓流放。

崔与之说:

“这个百姓也是仓猝之间出事,怎么忍心让他一家都跟着他流放呢?

况且不是有意杀死他人子孙的,处罚止于拘役。

”最终他的意见被听从。

不久之后被特别授予广西提点刑狱一职,全都巡视了他所管辖之地,丝毫不扰州县,而停留某地裁决事务,奖励淸廉及惩罚贪污,风度神采令人敬畏。

朱崖产一种苦橙,当地百姓有人摘取它的叶子来代替茶,州郡就向百姓征收税,每年五百缗文。

琼州的百姓用吉贝纺织做衣服,做这个活的都是女人,服这项劳役有需要一整年的,(女人们)只能抛弃小孩离开老人,百姓尤其感到苦不堪言。

崔与之全都张榜免除了(这些苛捐杂税),其他类似的弊政,崔与之停止实施了很多。

   朝廷召他为秘书少监,当地军民夹路垂泪挽留。

崔与之极力推辞了召命,最后回来了。

快过岭州了,催他赴京的诏书仍不停息,走到池口驻扎时,听说金人打到边境,他就写了奏书说:

“现在边关战事不是唯一值得担心的事,只有山东忠义区的问题急需处理,刻不容缓。

”前后多次上疏达数千字,常常感叹朝廷(不重视忠义区)在养虎为患。

升为秘书监兼太子侍讲,暂代工部任侍郎。

没多久,成都统帅董居谊因为贪污纳贿被叛兵所驱赶,总领杨九鼎遇害,蜀地大乱。

崔与之在这时被选为焕章阁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抚使,一到任就使这些人都顺服了。

这之前,军政不立,将帅之间多有不合。

崔与之用同心协力为国家着想的大义来告诫他们,于是将帅们团结协作,军政才建立起来。

   朝廷召他为礼部尚书,他不接受官职,取道回了广东。

蜀地的百姓感念他,就铸了他的像放到成都游仙阁里,和张咏、赵忭的塑像放在一起,命名为三贤祠。

宋理宗即位后,多次提拔他,他都极力推辞了。

皇帝就拿哪些政事应当停止,哪些人才应当重用的事来询问他。

崔与之都尽力快速问奏。

皇帝每次看完他的奏折都赞叹不已,催他应召就催得更勤了,崔与之请求辞免的奏疏多达十三封。

嘉熙三年时,才得以退休,凭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管理洞霄宫。

自己治理乡郡,却不接受官府的俸禄,所有多出的俸禄的都分给了亲属和亲信。

死的时候是八十二岁,留下遗书告诫家人不得做法事。

后多次追封至南海郡公,赐谥号清献。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

祐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

时诸王得自辟官属,穆王府署祐为其府尚书。

王既分土于陕、洛,表祐为河南府总管。

下车之日,首礼金季(末)名士李国维、薛玄,咨访治道,奏免征西军数百家诸税,又上便民二十余事,朝廷皆从之。

   世祖即位,分陕、洛为河南西路。

中统元年,除祐为总管。

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

至元二年,改南京路治中。

适东方大蝗,徐、邳尤甚,责捕至急。

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谓左右曰:

“捕蝗虑其伤稼也,今蝗虽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

”或以事涉专擅,不可,祐曰:

“救民获罪,亦所甘心。

”即谕之使散去,两州之民皆赖焉。

   三年,朝廷授卫辉路总管。

卫当四方之冲,号为难治,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修比干墓,且请于朝著于祀典。

及去官,民为立碑颂德。

尝上书世祖,言树太平之本有三:

一曰太子国本,建立宜早;二曰中书政本,责成宜专;三曰人材治本,选举宜审。

事虽未能尽行,时论称之。

   

   朝廷大举伐宋,遣祐签军,山东民多逃匿,闻祐来,皆曰:

“陈按察来,必无私。

”遂皆出,应期而办。

十三年,授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

吏多震慑失措,祐因谓曰:

“何必若是!

前为盗跖,今为颜子,吾以颜子待之;前为颜子,今为盗跖,吾以盗跖待之。

”由是吏知修饬,不敢弄法。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

十四年,迁浙东道宣慰使。

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台民男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

未几,行省榷民商酒税,祐请曰:

“兵火之余,伤残之民,宜从宽恤。

”不报。

遣祐检覆台州民田。

及还至新昌,值玉山乡盗,仓猝不及为备,遂遇害,年五十六。

追封河南郡公,谥忠定。

父老请留葬会稽,不得,乃立祠祀之。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五》,有删改)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

B.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

C.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

D.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车,刚上任、刚到任。

文中指陈祐刚到官任。

B. 孔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列入“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C. “颜子”是指颜回,“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可以称有道德、有学问的圣贤之人,如孔子、颜子、孟子、老子,也可以用来称老师。

D. “忠定”是陈祐的谥号,“谥号”就是统一用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危身奉上曰忠,安民大虑曰定”,所以文中的“忠定”是对陈祐的一种赞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祐虚心求教。

担任河南府总管时,他到任的当天,首先就去拜访金朝末年的著名贤士李国维、薛玄,虚心向他们求教治理政事的方法。

B. 陈祐为民着想。

任南京路治中时,他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冒着获罪的危险,违背上级命令;任浙东道宣慰使时,因百姓刚经历战乱,他反对征收酒税。

C. 陈祐治政有方。

卫辉路是一个难以治理的地方,陈祐到任后修建孔子庙、比干墓,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因此百姓为他立碑颂德,并向朝廷请示列入名臣史籍。

D. 陈祐除恶务尽。

许、蔡一带的大盗聚众抢劫,抓捕时他逃到宋朝境内,后来宋朝灭亡,这个盗贼路过汴梁时,陈祐发现了他,当众将他击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

②三曰人材治本,选举宜审。

事虽未能尽行,时论称之。

【答案】

(1)C

(2)D

(3)C

(4)①当时州县的官吏因没有官府供给的俸禄,大多贪婪暴虐,只有陈祐因为清廉谨慎而被称道。

②三是人才是治国的根本,选拔人才应慎重。

这些事情虽然未能完全施行,但当时的评论(当时人们)都称赞他。

【解析】【分析】

(1)句中“急”是修饰“捕”的,故在其后停顿,排除AB项。

“宋亡”指“宋朝灭亡后”,叙述时间的,可独立成句,排除D项,选C项,句子译为:

许、蔡一带的大盗聚众抢劫,陈祐追捕得很紧,这个人逃入宋朝境内。

宋朝灭亡后,这个人随制置夏贵路过汴梁时,陈祐喝令他下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