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570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试题.docx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试题.docx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试题

2014-1015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

(一)

(甲)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乙)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

结交,亲附

B.洎牧以谗诛洎:

及,等到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

旧事,成例

D.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阴:

阴险,阴谋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洎牧以谗诛

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二国委秦齐人勿附于秦

A.两个“以”意思不同,两个“于”字意思也不同。

B.两个“以”意思不同,两个“于”字意思相同。

C.两个“以”意思相同,两个“于”字意思也相同。

D.两个“以”意思相同,两个“于”字意思不同。

13.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骊山北构而西折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4.从节选文字看,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2分)

15.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6分)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

(3分)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3分)

(二)

甲文: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乙文: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

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

噫!

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选自柳宗元《钴

潭西小丘记》)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则披草而坐(拨开)B.梦亦同趣(同“趋”,往,赴)

C.以兹丘之胜(美景)D.农夫渔父过而陋之(简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觉而起,起而归吾尝终日而思矣

B.醉则更相枕以卧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游于是乎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若牛马之饮于溪杳不知其所之也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以“始得”为线索,将作者情绪与自然景象相融合,使文章形神俱备。

B.甲文西山之游使作者获得精神慰藉,懂得游“未始游”之地是真正的游历。

C.甲文选用精当词语将西山所见的幽泉怪石、萦青缭白的怪特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来。

D.乙文小丘价廉、景美,却因地处偏僻而连年不售,作者借以讥嘲世俗,感慨身世。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分)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3分)

(2)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2分)

10.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三)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下列加点词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

顽固。

B.戍卒叫,函谷举举:

举兵攻打。

C.摽掠其人人:

民,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

D.直栏横槛槛:

栏杆。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C.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灭六国者,六国也谁得而族灭也

1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分)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3分)

20.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除排比、夸张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试分析该种修辞的作用。

(4分)

(四)

(A)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C)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劝学》)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就砺则利就,靠近B.其渐之滫渐,逐渐

C.其质非不美也质,质地,本身D.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曷,怎么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防邪辟而近中正也④端而言,蠕而动

A.①②相同B.①④相同C.②③相同D.③④相同

22.下列各句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B.兰槐之根是为芷

C.古之学者为己D.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23.下列对这三节文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三段文字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进行论证,依次采用了比喻、类比、对比等论证方法。

B.第(A)段文字侧重阐述学习的作用和意义,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C.第(B)段文字侧重阐述学习的环境的重要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只有有所选择,才能防微杜渐,保持中庸正直。

D.第(C)段文字侧重阐述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君子学习倾注全部心血,小人却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君子也不像小人那样用学习来哗众取宠。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

A.感慨    B.叹息    C.悲哀    D.愤慨  

9.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0.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古之人不余欺也  

1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12.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六)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项是(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2.指出下列词语的活用现象。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侣鱼虾而友麋鹿。

  (3)正襟危坐。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3.与“何为其然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客人从跟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

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消云散。

  D.这段文字写曹操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拓展训练

早梅

(唐)齐己①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

①齐己,唐代诗僧。

11.

(1)颔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经郑谷指点,齐己将“数枝”改为“一枝”,

你认为这样改好在何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诗中梅花的形象。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任选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2.补充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函谷举,,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4)客曰: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苏轼《赤壁赋》)

(5),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6)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24.诗人写景是从哪些意象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

试作简要分析。

(3分)

2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3分)       

翻译及默写

26.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2分)

27.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3分)

28.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分)

29.吾师道也,?

《师说》

30.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

31.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3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14-1015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语言运用部分

1.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

(不超过70字)(4分)

火焰初春色彩枯枝

 

解题指导:

①审清题意,标注题目要求

②明确重点,审清并把握规定(注意限制或提示)的情境,把握句子核心词和核心意思【千万不要偏离语境】

③运用想象联想——造境。

注意所给词语之间的联系,并创设出一种生动、合理的情境

④多用描写或渲染手法营造情景,还应注意是否要用修辞

⑤注意题目要求中对字数的限制

 

2.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5字)(2分)

因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而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正随北风向日本各地扩散开。

报道称,包括东京在内的日本关东地区,已检测到比平常更高的放射性物质,辐射值是正常时期的10倍至100倍,其中东京是20倍,在茨城县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比平常高出100倍。

神奈川县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比平时高出近10倍。

此外,在千叶县及市原县也检测到了较高的放射性物质。

日本文部科学省表示,现在检测到的数值虽然对人体健康没有太大影响,但已要求各地的有关部门提高测定频率。

 

解题指导:

概括一句话新闻(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注意事项:

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和拟写一句话新闻基本一致,在字数限制严格的情况下,首先考虑事件及事件的结果

 

3.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

请为下面这篇新闻写一则40字左右的点评。

(4分)

长江日报报道“每人100分作为基础,操行分结果作为评优、评奖候选人的重要依据。

低于60分者,每少1分就罚1元,作为班费。

”近日,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景观设计专业的班级实行“操行评分制”,引起了师生们的关注。

记者在奖惩细则上看到:

讲座不带笔和本子,扣2分;一周有6次进图书馆学习,加5分。

有学生对此规定产生质疑,认为大学没必要再用分数的形式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

校方表示,操行分是考评的参考依据,此举旨在用操行分间接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解题要领:

1.要读懂新闻。

对所提供的新闻要认真阅读,熟悉其主要事件及相关细节,把握其精神实质,这样就为点评打下了基础。

2.要评在点子上。

点评的篇幅很小,但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一语中的,目标集中、准确,而不可大而不当,观点杂乱。

3.要评得有理。

好的点评应做到以理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切不可凭空漫说。

 

4.要评得生动。

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形象、有文采,避免死板、陈旧。

 

4.仔细阅读下图,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30个字)

 

解题指导:

1、细致观察画面内容

2、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

注意夸张、变形之处。

夸张、变形之处往往就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3、联系生活(表——里、实——虚、果——因),

从人的角度(道德、品质、环保等)进行思考。

 

浙江省杭州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考试时间是1月19日8:

00——9:

40,共100分钟;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一(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隽永(juàn)   敛裾(jù)      妖童媛女(yuàn)

   B.恣意(zī)       摭拾(zhí)     安土重迁(zhònɡ)

   C.发轫(rèn)     湔雪(jiān)    锣鼓喧阗(tián)

   D.戕害(qiāng)   田凫(jī)      跌宕而起(d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寒暄    匀调    昊天    沸返盈天

   B.狙击    甲胄    缘份    步履蹒跚

   C.泅水    熨贴    拮据    威风凛凛

   D.桌帏    坐落    静谧    概莫能外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由于人类文明史和意识形态史对文章的_______,人们对文章总是有着习惯性的推崇。

②这家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_______是裁减职员,更重要的是增加工作效益。

③梅派艺术博大精深,在京剧艺术发展过程中,它的作用是_______的。

   A.器重   不止   不同凡响

   B.器重   不只   不同凡响

   C.倚重   不止   不可估量

   D.倚重   不只   不可估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校开设的选修课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今年兄弟学校前来我校学习逾5000人次以

上。

 B.俄国作家巴别尔的战地文学作品,着力表现战争的残酷的真实以及特殊环境下人的真

实心理,具有强烈的人性光辉。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

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为了表现这种血肉相连的内部感受,舒婷采用了意象叠加和强化,使不可感的主体的

情感,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东西,激活了读者的想象。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适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我必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__________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相互致意。

   ①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

   ②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

   ③叶,相触在云里;根,紧握在地下。

   ④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

(不超过40个字。

3分)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小题。

3分)。

(1)          ,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苟以天下之大,    _  __  ,____        。

  (苏洵《六国论》)

(3)廊腰缦回,___________;各抱地势,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