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博物馆与中区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5566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1博物馆与中区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91博物馆与中区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91博物馆与中区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91博物馆与中区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91博物馆与中区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1博物馆与中区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

《91博物馆与中区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1博物馆与中区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1博物馆与中区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

91博物馆与中区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辛亥革命博物馆工程

武汉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三、土方回填施工安排和工艺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施工保证措施

六、安全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1.1土方回填工程概况

辛亥革命博物馆工程与中区地下室之间区域进行回填。

设计任务由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承担。

详细勘察工作由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

辛亥革命博物馆工程与中区地下室之间区域采用钻孔灌注桩加锚杆基础,开挖深度为10m,以4-2层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土方开挖时边坡支护设计拟采用钢管桩和锚杆以及悬臂桩的支护方式,基坑上口周长约500m。

回填面积约4000m2。

1.2边坡支护设计概况

对于本工程场地来说,土方开挖基坑基本土质较好,土方开挖基坑周边为空旷场地,结合中区地下室开挖深度大,适合采用钢管桩和锚杆以及悬臂桩的支护方式。

地表水处理:

在坡顶进行地面硬化,在适当位置设置截水沟;上层滞水处理:

在坡面设置一定数量的泄水孔,直接让地下水泄出,在坡底设置集水沟及积水井,及时向外抽排。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2.1土方回填基坑周边环境

基坑周边场地较开阔。

其他方向为拟建场地。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武昌阅马场省体育局首义体育培训中心院内,原始地貌属剥蚀堆积垄岗及长江占河道交界地段。

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孔口标高在25.80~26.57m之间变化。

本次勘察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主要由6个单元层组成,从成因上看,

(1)单元层填土层(Qml);

(2)单元层为湖积(Ql)层;(3)单元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一般粘性土;(4)单元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粘性土层及砂土;(5)单元层为残积(Qel)土层;第(6)单元层为志留系泥岩。

根据各岩土层力学性质上的差异,可将场地地基岩土进一步细划为若干亚层。

具体的分布埋藏条件、野外鉴别特征列于下表

地层编号

岩土名称

年代成因

层顶埋深(m)

层厚(m)

颜色

状态

湿度

压缩性

分布及地层包含物特征

(1-1)

杂填土

Qml

0

0.8~8.8

松散

湿

由碎石、砖渣、炭渣及少许粘性土混杂组成。

局部地表为混凝土,在K139孔内见有木桩。

(1-2)

素填土

Qml

1.0~8.8

1.2~4.6

灰黑

黄灰

松软

饱和

以灰黑色的粘性土混夹有少量的淤泥质土为主,层中夹有碎石、炭渣。

(2)

淤泥质粘土

Ql

l.4~3.1

0.5~4

灰黑

流塑

饱和

为湖塘沉积物,层中含有炭渣、碎石及有机质。

(3-1)

粉质粘土

Q4al

3.3~7.1

1.3~4.5

灰色

软塑

饱和

含有机质物及少许螺壳。

(3-2)

粉质粘土

Q4al

2.0~7.0

1.6~4.6

褐灰

黄褐

可塑

饱和

含少许铁质氧化物。

(4-1)

粉质粘士

Q3al+pl

1.0~4.7

1.3~3.0

黄褐

可塑

饱和

含少许铁质氧化物。

(4-2)

粉质粘土

Q3al+pl

0.8~12.8

2.1~14.5

黄褐、褐红、褐黄

硬塑(夹

可塑)

饱和

含铁质氧化物及条带状高岭土,局部铁锰结核富集,自然地面下5~7m范围内不规律夹有直径大于10cmn的石英砂岩孤石。

(4-2a)

粉质粘土

Q3al+pl

9.0~9.4

1.0~1.7

黄褐

可塑

饱和

含铁质氧化物,呈透镜体分布于(4-2)层之中。

(4-3)

粉质粘土

Q3al+pl

6.6~19.9

2.0~7.5

黄褐、褐红、褐黄

可塑

饱和

含少许铁质氧化,物夹条带~团块状高岭土,含粉粒。

层中(9~11m)及底部(15~17m)不规律地夹有直径大于l0cm的石英砂岩孤石。

(4-4)

粉质粘土混少量粉细砂

Q3al+pl

l0.6~22.7

5.5~18.0

褐红

褐黄

可塑

饱和

含铁质氧化物,夹团块状高岭土,层中不规律地夹粉土、粉砂薄层.砂感较强。

(4-4a)粉质粘土

Q4al+pl

12.8~19.5

1.4~2.0

褐红褐黄

硬塑(夹可塑)

饱和

含铁质氧化物。

呈透镜体状分布在(4-4)层之中。

(4-5)柚质粉细砂混少量砾卵石

Q3al+pl

28.0~35.5

2.5~10.1

褐黄

稍-中密

饱和

含长石、石英,层中史粘性土薄层,底部砾卵石含量增多,含量约3~10%,成份为石英质,粒径一般在1-2cm。

(5)粘土

Qel

18.0~24.0

3.5~l1.8

紫灰、灰、褐黄

口l~硬塑

湿稍湿

中~低

颜色较杂,以粘土为主,局部夹少许细砂,隐约可见原岩层理。

(6-1)强风化泥岩

S

24.0~41.0

0.4~9,5

褐黄灰色

硬塑

稍湿~干

岩石基本风化成土状,可见原岩结构,局部夹中风化岩块,采芯率90%,水平方向起伏较大。

岩体完整程度较破碎,属极软岩。

(6-2)中风化泥岩

S

27.0~46.3

2.0~8.6

褐黄灰色

坚硬

近似刚性地基

岩石较完整。

岩芯多呈短柱状,泥质结构、块状构造。

裂隙发育,倾角较陡。

岩石坚硬程度属微软岩,岩体完整程度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极。

2.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武汉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湿秋旱,夏季多雨,冬季少雪,四季分明。

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18.1℃,年平均气温16.3℃,每年7、8、9月为高温期,12月至翌年2月为低温期,并伴有霜冻和降雪发生。

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汉口(武汉关)水文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48.5毫米。

年平均蒸发量为1447.9毫米。

绝对湿度年平均16.4毫巴,相对湿度75.7%。

武汉地区4~7月份以东南季风为主,其余时间以北风或东北风为主,最大风力八级,最大风速27.9m/s(1956年3月17日)。

基本风压按30年一遇,10秒平均最大风速(m/s)为标准,武汉地区为2.5MPa。

2.3.1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水位

根据埋藏条件、水理性质判定,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弱承压水”两种类型: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表层

(1)层填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散水垂直下渗补给,无统一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季节性大气降水及蒸发的影响而波动,基础施工中,是基坑内积水的主要水源,应引起重视。

弱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场地(4-5)粘质粉细砂混少量砾卵石中,水量较丰富,具弱承压性,与区域地下水联系密切。

勘察期间测得的上层滞水静上I=水位在地面下0.40~3.00m之问,相当于标高23.42~25.84m。

2.3.2地下水渗透性

场地(1-1)层杂填土为透水层,渗透系数可按经验值2.0×10-2cm/s采用;

场地(1-2)层素填土为弱透水层,渗透系数可按经验值4.0×10-4cm/s采用;

场地(3-1)、(3-2)、(4.1)层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渗透系数可按经验值5.0×10-6cm/s采用。

(4-2)、(4-3)为粘土或粉质粘土,为隔水层,渗透系数可按表8中试验值采用;

(4-4)层为粉质粘土混少量粉细砂、砂粒含量在8.0~11.7%间,为相对隔水层,渗透系数可按表8中试验值采用;

场地(4-5)层粘质粉细砂为透水层,渗透系数可按经验值3.5×10-3~4.5×10-4cm/s采用。

2.3.3地下水腐蚀性

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三、土方回填施工安排和工艺

土方回填分为两个阶段三次逐步完成:

本方案重点对辛亥革命博物馆工程与中区地下室之间区域进行回填进行重点介绍。

开挖时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6.3条: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对填方干土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

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

施工中经常对截流引排系统进行疏通、检查,确保排水畅通,以防地表水渗入坑内。

按照博物馆与中区交接的形状,本工程划分为二个水平施工区段进行分区回填施工:

先对北面进行回填,然后对博物馆西面车道区域进行回填;

中区地下室底板及侧墙壁砼采用防水砼,抗渗等级为P6;地下室外墙厚为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地下室外墙外侧面防水采用材料为1.5厚JS防水涂料及1.5厚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防水层外侧采用30厚聚苯乙烯泡沫保护层,保护墙外侧采用粘土30cm分层人工夯实。

再进行地下室基坑和大平台基础回填时采用水平分层回填,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回填,首先从最低处分层填起,先用机械和人工粗平后再用振动机械振压,每层控制摊铺厚度和填土的含水量,每层松铺厚度和各层压实最大粒径须达到规范要求。

不同土质填料分层填筑,并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小于0.3m,填筑至基坑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压实层厚度不小于10cm,并应特别注意均匀。

填土分层施工时,其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填筑基坑内按1:

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

机械压实回填土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平碾:

2km/h、振动碾:

2km/h,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

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

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0.5~1.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回填土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回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回填土每层压实后,应按规定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填方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4.1工期安排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土方分段回填时必须满足结构大平台和地面施工的要求。

4.2工期保证措施

辛亥革命博物馆和中区地下室工程为省、市关注的地标性建筑,该工程的及早落成将为武汉市树立新的城市形象。

我单位现承接的土方回填工程对工期和质量要求很高,业主对我方期望也很大,我单位将精心组织施工,来保证本阶段的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4.2.1组织保证措施

工程项目部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责权分明的管理体系,管理层与作业层两层分开,实行两层分离和优化组合,完善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期目标控制体系,对工期目标进行层层分解,明确体系中各部门的职责。

选派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的技术及管理人员组建工程项目部。

各作业队组建专业化、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施工班组,实施分部工程平行、分项工程流水作业,以加快进度。

加强组织领导,抓紧抓快施工准备工作。

由工程项目部领导分工负责,同时展开现场、技术、资源等各项准备工作,并制定出严格的施工进度计划,按期完成。

建立工程例会制度,工程项目部每周组织一次工程例会,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业队长参加,定期分析研究施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协调解决各工种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

各职能部门每天组织现场碰头会,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对第二天工作进行布置。

4.3项目部人员组织机构图

武汉建工股份有限公司辛亥革命博物馆工程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劳动力计划:

土方回填施工中,安排20人配合机械施工,每天3班轮换作业,总计约需工日600个。

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施工保证措施

5.1质量保证体系

5.1.1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

本质量计划制订的根据是:

以我公司已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所制订的质量手册及质量管理文件为依据,针对工程的具体特点而制订。

在运行本质量计划的同时,还必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5.1.2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我们将切实贯彻执行“科学管理、技术创新、质量第一、优质服务”的方针,进一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质量管理实行三精原则。

即在现场指挥人员、技术管理人员、施工队伍配备上,保证精兵强将上一线,用精品材料、创精品工程。

在施工中严格质量控制,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

实现对建设单位的质量承诺,质量控制资料完整,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质量目标:

争创优质工程。

5.1.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体系及质量职责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质量管理体系见附图。

质量职责:

(1)项目经理(副经理)质量职责:

①在上级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制订具体措施,并确保本项目部全体人员理解和贯彻执行。

②根据质量计划,结合工程的实际,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齐所需资源,落实质量责任制,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③全面履行工程的质量管理职责,对工程重大、大质量事故负全面责任。

④主持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参与、组织质量审核,组织落实纠正措施,并督促实施。

⑤深入工地调查研究,及时推广保证工程质量的先进施工方法,表彰奖励质量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

⑥加强质量管理知识学习,支持质量检验人员的工作,主持召开QC小组成果发布会。

⑦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推进创优工程活动。

(2)总工程师质量职责:

①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计划和目标,组织制订本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②严格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检验管理,并对本标段工程质量负责。

③制订和实施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对因技术管理原因造成的重大、大质量事故负全责。

④监督检查采购物资的检验和试验及设备的控制,主持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

⑤推广应用统计技术,加强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建立质量记录。

⑥制订和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严把“图纸、测量、试验”关。

⑦主持编制项目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技术保证和质量保证措施。

制定作业指导书。

⑧组织推广和应有应用“四新”技术,主持关键工序和人员培训,编写有关成果报告和施工技术总结。

⑨协调监理工程师关系,接受监理工程师指令和监督。

5.1.4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

(1)物资采购质量控制;

(2)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3)施工过程控制;

(4)不合格品的控制;

(5)纠正和预防措施;

(6)质量记录。

5.2质量保证措施

5.2.1保证措施:

雨期施工的土方回填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

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应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方可回填土方。

5.2.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2.2.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

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5.2.2.2回填土下沉:

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

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2.2.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压实。

5.2.2.4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5.2.2.5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六、安全保证措施

6.1总目标

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有关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严密的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实现杜绝一切行车、人身伤亡、火灾、爆炸责任事故及交通重大事故,确保施工安全的目标。

6.2安全保证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要把安全工作当作第一位工作来抓,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规程,认真落实检查制度,建立安全奖罚,有效控制施工安全。

(2)建立健全能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行使安全监察职能,项目安全部管理体系见附图。

(3)大力推行“FTA”,人体生理节律等安全系统工程管理和安全施工目标管理技术,加大施工现场防护设施和设备投入,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可靠的技术、足够的防护设施之上。

(4)应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情况,开工前必须熟悉穿越施工范围的电力、电信、通讯和架空高压电线走向及其架设高度,做到不明情况,不盲目施工,以免造成重大事故。

(5)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各项防洪、防雷、防暴雨、防大风、防火、防煤气工作,做好用电防范工作。

(6)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7)作好劳动保护工作,为所有工作人员提供劳动部门规定的劳保用品。

6.3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等应按批准的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2)现场道路应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应悬挂按照GB2893—82《安全色》和GB2893-82《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夜间行人经过的坑、洞应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3)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应有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放,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4)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消防安全距离应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

(5)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6—88的规定扩行。

临时用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专业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

(6)施工中发发现危及地面建筑物或危险品、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方可施工。

(7)雨季施工时,应按雨季施工要求进行。

6.4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入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

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定期组织机电设备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6.5安全保证体系

6.5.1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负责制定安全生产制度、标准,审核涉及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方案;负责对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负责施工中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跟踪验证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漏洞、死角整改情况;负责提出事故苗子的分析处理意见,负责及时上报事故经过和处理意见;负责对项目部、作业队的施工人员提出安全奖惩报告等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6.5.2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以安全质量部和专职安全工程师及各级专(兼)职安全员为主体,施工全员参与的安全组织机构。

配足配齐各级安全检查人员,明确职责,完善制度,落实措施,有效运行,严格管理,使安全管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序可控,稳步提高。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是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

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

项目副经理:

协助、配合项目经理的工作,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技术管理。

各专业工程师:

负责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并保证落实到位。

安全员:

保证现场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

对工程的安全负责。

各作业队长:

负责安全措施的具体实施。

施工员:

具体落实安全措施。

技术员:

根据实际情况及工程施工内容,制定具体的、详细周全的安全作业方案及标准并形成签字交底制度交于施工员落实。

材料员:

保证工程所用材料安全可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