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一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555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一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一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一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一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一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一单.docx

《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一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一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一单.docx

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一单

东光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学科

科学

备课时间

2.16

主备教师

马青兰

课题

1.怎样才能省力

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

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轻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务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可以利用它们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小组合作探究,乐于和他人交流所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利用。

教具准备

图钉磁铁小铁片绳子木板钉锤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复备记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

欢迎同学们度假归来。

过了一个年大家都精神抖擞,有些同学又长胖了不少啦。

同学们都大一岁了,看看是不是也长高了、长力气啦?

老师想选几个同学先来玩玩掰手腕比赛,看看谁的力气大?

2、掰手腕比赛:

选三至五组同学进行比赛,请大家留意观察他们是怎样玩这游戏的,(看看新一年回来大家的观察能力是不是也增强了),谁赢了?

为什么能赢?

(同学评判)

老师参与比赛:

(1)先是悬腕进行比赛:

请同学们观察点评。

(2)找个支点进行比赛:

请同学们点评。

3、认识简单机械:

有了支点,我们可以借力,或者说可以省力。

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这不是阿基米德的狂妄之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科学原理。

我们把这种借助支点省力的原理称作杠杆原理。

杠杆是简单机械之一。

简单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工作的?

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4、拔图钉比赛:

设计方法:

尽可能多地设计出省力的方法,看谁拔得快。

方法:

手拔磁铁吸出来用小铁片撬体验使用机械和不使用的区别(不使用机械会手痛,感觉很用力,使用机械感觉很轻松,省力。

)讨论:

人们还使用那些简单机械来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课时

简单机械的应用

出示任务:

我们怎样才能轻松省力的完成任务?

将油桶送上台阶

将桶盖打开

将泥桶送上房檐

将谷物磨碎分组讨论、交流(使用各种机械,也有同学会说到机械的组合使用。

小结:

杠杆、斜面、滑轮、轮轴都是简单机械。

2.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出示图片(看书中插图):

我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那些工具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

人们在生活中利用了那些简单机械?

小组讨论:

将自己找到的简单机械与同学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3.动物的省力“工具”动物身体上的那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

仔细观察,比比谁的发现多。

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啄木鸟:

杠杠、斜面

蜘蛛、蚂蚁:

杠杆

虎:

斜面

东光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学科

科学

备课时间

2.17

主备教师

马青兰

课题

2、撬棍的学问

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对各种杠杆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

2.通过实验,找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规律。

3.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找到杠杆上的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

保持杠杆平衡的规律。

教具准备

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各种重物平衡尺天平

教学过程

复备记录

第一课时

1.导入讲述:

阿基米德的故事问:

要帮助阿基米德实现他的设想,我们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条件?

2.新授

1、杠杆三要素生讨论回答:

支点、长棍、用力点。

师:

由此可见,要使木棍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三个要素:

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1.将重物抬起来

2、师:

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想办法利用绳子和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械,将重物轻易的抬起来。

学生实验制作,记录。

汇报交流。

交流小结:

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认识杠杆的三个点:

动力点、支点、阻力点。

在自己的记录表中标明杠杆的三个点。

2、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出示杠杆尺,简单介绍。

提出探究任务:

怎样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小组讨论,涉及探究的方法过程并简单记录。

汇报交流,完善研究方法。

第二课时

小组实验并记录,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能发现杠杆尺保持平衡的规律吗?

小结:

规律阻力X阻力臂=动力X动力臂

3、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再次实验,完成以下任务:

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的将它抬高?

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实验并用图画记录实验结果。

4、寻找生活中的杠杆讨论:

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杠杆,它们的杠杆三点在那?

跷跷板蒜夹压汁器夹子等讨论分析:

剪刀、船桨、高尔夫球杆用到了那种杠杆?

5、拓展:

(1)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帮阿基米德设计一个能抬起地球的装置,并划出简图。

(2)阅读“科学在线”,认识天平,了解它的使用原理。

(3)设计并制作一架自己的简易天平。

板书设计:

2.撬棍的学问阻力X阻力臂=动力X动力臂

教学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杠杆的三要素让学生从实现阿基米德的设想中去探究发现;杠杆怎样保持平衡也要让学生先思考,作出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后再实施实验。

使探究的整个过程完整有序。

省力杠杆放在探究保持杠杆平衡后面,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

东光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学科

科学

备课时间

2,18

主备教师

马青兰

课题

3、轮子的妙用

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

1、知道轮轴的基本组成及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

2、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应用轮轴工作时省力的原因,并用实验找出各种轮子优点和不足。

3、能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变形轮轴的认识,并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轮子的作用。

4、将自己发现的生活中遇到的应用了轮轴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轮轴的基本组成及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应用轮轴工作时省力的原因,并用实验找出各种轮子的优点和不足。

教具准备

螺丝刀、扳手、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复备记录

第一课时

1、导入

谈话:

人们利用杠杆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使用中发现,还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于是人们又进一步地改造了杠杆,发明了其他简单机械。

2、杠杆和轮轴

1、多媒体出示石磨工作图。

(1)学生观察、分析石磨上使用木棍有什么好处?

(2)进一步分析石磨杠杆的工作原理;并试着找出石磨杠杆的三个点。

2、多媒体出示汽车方向盘图。

(1)比较汽车方向盘与石磨工作原理的相同点;并试着找出方向盘上杠杆的三个点。

(2)分析汽车方向盘工作时的优点,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3、教师介绍:

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4、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三、巧用“轮子”

1、谈话:

实际工作中,人们经常对轮子进行改造,使它变成另一种简单机械,帮助我们完成一些特殊的工作。

2、多媒体课件出示改造的“轮子”。

3、小组讨论:

我们用“轮子”改造的简单机械有什么优点?

有什么缺点?

4、交流。

第二课时

四、研究吊车上的“轮子”

1、分组观察吊车图片,讨论吊车上使用了几种“轮子”?

它们有什么作用?

2、交流。

3、分小组研究吊车上的一种“轮子”。

(1)分组制定研究计划,教师指导。

(2)交流研究计划。

(3)分组实施研究。

要求填写好实验记录,并给自己研究的“轮子”取一个名字。

4、交流研究结果。

5、活动:

到底谁的力气大。

第三课时

五、研究另一种“轮子”

1、谈话: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另一种轮子——齿轮,看看齿轮有什么作用。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研究计划,并制定出本小组的研究计划。

3、发放材料,分组开展研究活动。

4、交流研究结果。

六、课后作业:

设计一种新“轮子”。

3.轮子的妙用

杠杆和轮轴

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东光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学科

科学

备课时间

2.18

主备教师

马青兰

课题

4、斜坡的科学

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2.他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3、愿意与同学交流使用斜面的好处和不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研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简单机械实验盒等

教学过程

复备记录

第一课时

1、导入

谈话:

要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种既简单又省力的方法,是从地面到车厢斜着搭一块木板,把油桶沿着倾斜的木板推上去。

一块木板,当把它从低处到高处搭成一个倾斜的平面,并沿着它向上搬运物体时,它就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

(板书课题:

斜坡的科学)

二、研究斜面的作用

1、讨论:

一大桶油很重,一个人搬不动;可是沿着斜面,一个人就能把它推上汽车。

这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

2、感受:

把一个物体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体验利用斜面和不利用斜面由什么不同。

3、分析斜面的工作图,提出自己的猜想:

(1)重物被抬高的高度是否相同?

(2)重物被抬高时所走的距离是否相同?

(3)重物被抬高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物体?

4、设计实验方案,分小组开展实验。

①把木块立在桌上,将木板(光滑面朝上)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

②每组滚轮用测力计把它提起,观察用多少力?

③把滚动的圆木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滚动,速度要慢、匀,观察用多少力?

④及时记录好有关数据。

5、分析整理。

6、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第二课时

三、把斜面“卷”起来

1、照图做一做,看看斜面卷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2、讨论交流:

(1)分析两图中蚂蚁爬行的路线由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2)卷起来的斜面由什么优点?

3、画出几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将它们剪下来,卷在铅笔上,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4、交流本组的发现。

4、斜面的应用1、出示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学生分析。

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实例?

4、斜坡的科学

斜面能省力

斜面不省距离

斜面越长越省力

东光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学科

科学

备课时间

2.19

主备教师

马青兰

课题

5、自行车

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分析常见的机器由哪几部分构成。

3.能设计并制作一架简单的机器。

教学重难点

机器的四个部分有工作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操纵部分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复备记录

第一课时

一、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